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拾荒”者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拾荒”者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拾荒”者作文

“拾荒”者作文1

夜市集是一個買賣蔬果的天地、美食的聚集地、更是我喜歡流連的好地方。那裏的一事一跡就像圖書館裏的書海,寫述着不一樣的人生故事、記載不同的道理和學問。小販在辛勤的工作、家庭主婦在為三餐做準備、青年們則在享受這夜市的喧譁,而最讓我印象深刻是一些不起眼的拾荒者。

有一次,我看見一位老者和一台簡陋的腳踏車,上面載滿紙箱及回收瓶,老人身上的衣物看起來殘舊不堪,緩緩的推着四輪車前進。她臉上的表情看來有些哀怨,心中也許有説不出的原由。這位老者讓我憶起了去世的婆婆,不禁同情起她了。她臉上的哀傷很自然的讓人感覺到她孩子的不孝而這想法讓我更想了解真正的情況,於是我上前給於幫助並和那位老婆婆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是我先入為主了。老婆婆沒有下一代,她是在感歎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為社會做出極大的貢獻,只能靠拾荒保護綠色環境。老婆婆一語驚醒夢中人,在她面前我無地自容。

在許多人眼裏,拾荒者的存在絲毫不能為社會付出、是零貢獻的一羣人。但,從報章上或新聞裏,我們可看見和聽見有一些拾荒者利用拾荒所得到的收入去幫助別人,甚至還幫助年輕一代順利完成學業。這些例子都在無聲的反駁那些錯誤的想法。大部分的拾荒者有一定的年齡,他們沒能接受高等教育卻一心想奉獻,讓他人受惠。因此大家不應該無視這些對社會有着沉默不語的貢獻的一羣人,反之尊重他們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在這個精益求精的社會,每個人為求進步不斷提升自己,而拾荒者依然在撿瓶子及舊報紙的行為正是一種停滯不前的象徵。但又有多少人想想,他們所謂停滯不前的象徵又造就了多少能為社會帶來進步的人呢?其實,拾荒者猶如一位作家。雖然他們不像一般作家用一筆一畫寫出千萬本書,但他們卻用每一個行動來告訴大家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他們的一生好比一本看不完的書,學不盡的知識。

我身為一個學生,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書念好。在完成學業、踏入社會前,我對這個社會又帶來了什麼貢獻?和他們比起來,我這個社會未來的棟樑不是更微不足道嗎?但他們卻用一生去教育及提醒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是給於而不是接受。能力有限只是不想付出的藉口,拾荒者正是能力有限卻貢獻極多最好的證明。

“拾荒”者作文2

他們是流浪者,以天為被以地為席;他們是拾荒者,食不果腹猶遭白眼;他們是農民工,默默奉獻卻沒有應有的社會地位。對弱勢羣體的平等相待,是杭圖給予公眾的心靈雞湯。關注弱勢羣體,我們攜手同行。

李靈關注留守兒童,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天空。“民工潮”依舊洶湧,為生計所迫的人們背井離鄉,扛起行囊,也辭別家人殷切的目光。由民工潮引發的便是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李靈從師範學校畢業後毅然投入到希望國小的建設中。許灣鄉希望國小正式成立,身為校長的她耗盡積蓄,又為孩子們的課外讀物發愁。於是在酷暑難耐的烈日下,她騎着三輪車收購廢舊書刊,那一幕令人潸然淚下。眼前是孩子們希冀的目光,肩上是無數父母沉甸甸的期盼,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為我們詮釋了愛與力量。

“信義兄弟”孫東林、孫水林踐行承諾,關愛民工。近年來,隨着高樓大廈的修建,包工頭與農民工之間的恩恩怨怨我們已聽得太多,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一直受到侵犯。可是孫氏兄弟“新年不欠舊年債,今生不欠來生債”的承諾擲地有聲,這是社會的良心標杆。大雪封路,哥哥一家罹難,弟弟強忍悲痛,將工資一一結清。承諾無價,“信義兄弟”只剩下獨自一個,雪落無聲,但承諾打在地上鏗鏘有力。對農民工的承諾,孫氏兄弟用生命踐行。

熱心公益事業,是李連杰對弱勢羣體的關注。作為享譽國際的武打巨星,李連杰用自己的努力燃起公益之火。親身經歷海嘯的他明白災難的頃刻爆發意味着什麼。2008,汶川地震,“壹基金”向無助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民間公益組織向社會交出了答卷。前不久,壹基金終於有了獨立法人資格,它的關愛之旅又掀開了新的一頁。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塊錢,一份關愛,給人不滅的希望。

關愛弱勢羣體,不只是“嫣然天使基金”,不只是范冰冰對盲童的救助,不只是薩布利亞·坦貝肯跨越民族的付出,更應該是每一個人心中的温暖之火,點亮他們的人生,驅散前行的阻礙。

關愛弱勢羣體,需要社會,需要你我攜手同行!

“拾荒”者作文3

彎彎的黑影猶如幽靈,徘徊在這繁蕪的世間。遍地的雜草,在風中猙獰的掠奪着光與熱。一根沒有褪盡死皮的木棒,砰砰地擊打着肥沃的大地,彷彿要震出一些東西!

一雙渾濁的眼睛,偷偷的警視着周圍,慢慢的伸進一個黑洞,也許那手上的溝壑都來自於黑洞温柔的饋贈吧。異樣的目光,似乎此刻已經無法阻止他的慾望了。你此刻是否在想自己是多麼的善良,飢餓被那蠟黃的雙手撿起,丟開?還是你用那個純白的心靈去鄙視如此骯髒的行為!

一個麻袋裝着他(她)所有的一切,天為被地為牀,空調滴下的水滴,清洗着那憂愁的殘軀。曾經的夜晚也許是他們唯一的愛戀,在那樣黑的大地上行走,你看不到他,他也不願讓你看着厭煩。黑夜成了最温暖的衣裳,最安全的被窩。可笑的是那絢麗的光彩剝奪了他們的唯一。紅光潤不紅那老去的臉龐,綠光給不了逝去的生命,不要去聚焦你的眼神,這是對你最大的傷害,你怎麼可以讓着污穢的東西進入那昂貴的眼鏡喃?

拖行了好遠好遠,一夜醒來,這個堆滿酒瓶的城市,又變得那麼匆忙而整潔。他們也滿載着昨夜的收穫悄悄的躲進了回收站,咬着乾涸的脣齒,“不行啊,這個少了一點吧,大兄弟能不能再給點……”目光,只是淡淡的目光,不屑與傲慢,止住了聒噪的乞求。

黑影路過街道,一雙雙白玉無瑕的關上了大門,警惕的在落地窗前監視着它的一舉一動。是恐懼,是厭惡,是嘲諷……

渾濁的眼神,透着無奈與渴望。大雨磅礴的夜晚,他們也會偷偷的抹去眼淚,褲腰帶裏的安口袋藏着所有的積蓄。他們撿起的是生活!撿起的是唯一的一點點的尊嚴!撿起的是這個城市的整潔!撿起的是文明人常常唸叨着的環境!

他們,給了你們撿起的機會!

他們,給了你們所謂的光鮮!

他們,給了你們所謂的榮耀!

“拾荒”者作文4

生活有優劣,靈魂無貴賤。

杭州圖書館因允許拾荒者、無業遊民入館讀書而被稱讚為“史上最温暖的圖書館”,但也有讀者對身邊流浪讀者散發異味而感到不滿,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好在館長回答他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

其實在我看來,這種對流浪讀者的排斥,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散發異味,更是對他們職業、生活乃至靈魂的看低。但其實,生活有優劣,靈魂無貴賤。

誠然,也許當你在涼爽的辦公室工作時,他們只能在陽光下暴曬乞求;也許當你在高檔的西餐廳享用美食時,他們只能靠一碗泡麪、亦或一塊麪包為食;也許當你在舒適的牀上休息時,他們只能以石牆作枕、冷風作被,做着無人知曉而又無人關心的夢。你的生活,實在比他們優越了太多。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報道,農民工、拾荒者一上公交車,眾人紛紛避開,生怕弄髒了他們高檔的衣服。卻不知道沒有他們,何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飯,何來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這難道不是對幫助自己的人的背叛嗎?

難怪有人説,要了解一個城市怎麼樣,就可以看這個城市的政府、人民是如何對待這些“底層”人員。

而生活中還有這樣的報道更加打動人心。八旬拾荒大爺將自己拾荒所得全部捐贈給公益組織,流浪漢每月資助一名貧困山區學生等等。這樣的善舉,也許與陳光標等鉅富的慈善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卻更加真實,更加打動人心。這樣高貴的靈魂,那些鄙夷他們的人中又有幾人擁有。

所以,停止計較他們身上的異味吧,停止對他們的偏見吧。有些事真的是生活所迫,別無他法。他們願意讀書,説明他們的上進之心並未死去,一味的斤斤計較只能顯現個人的無知與低俗。

曾記得,旭日陽剛的一首《春天裏》打動了多少人,又唱哭了多少人,為什麼我們不能學會尊重他們?我們明明沒有體驗過他們的艱辛,卻又要將這一切怪罪於他們,口上説的關愛他們、幫助他們,實際上卻又排斥他們,靈魂無貴賤之分啊!

“拾荒”者作文5

當《人權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時,尊重使封建等級土崩瓦解;當殘疾人當選為人大代表時,尊重使哂笑歧視冰雪消融;當杭圖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入圖書館時,尊重使中華大地温暖如春。尊重他人,平等地對待他人,尤其是要尊重弱勢羣體,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我們要尊重身份低微的人。身份的低微不代表人格的渺小。無論別人的身份是什麼,我們都應當尊重他。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在西屬撒哈拉偶遇一位啞奴。當這啞奴的主人,所謂大官以對牲畜的方式對待他時,三毛對他一家人的關懷讓人們感受到了人性的偉大。奴隸、罪犯等常受到歧視的人,他們雖然身份低微,但他們也有人格。尊重與自己身份不同的人,這個世界,會多一點陽光。 評四環節——分論點、作闡釋、舉例子、做點評。旗幟鮮明,言簡意賅,典型精當,點評到位。

我們要尊重有“缺陷”的人。身體上的殘疾不代表心靈的灰暗,殘疾人也能譜寫生命的輝煌樂章。邰麗華的母親堅持讓女兒與正常孩子一起生活,雖然幼小的邰麗華常常遭到小朋友的議論與笑話,但她以堅韌的毅力拼搏奮鬥,最終以《千手觀音》的華麗舞姿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她身殘志堅的品格值得任何一個健全人敬仰學習。尊重有“缺陷”的人,發現他們的美,世界會多一點彩虹。 評敍議結合,敍賓議主,不蔓不枝,説理透徹,既獨立成段,又上下勾連。 我們要尊重不同職業的人。各種職業都是平等的,無論是清潔工、拾荒者,還是送報人、農民工。每個人的汗水都是無價的。杭圖允許拾荒者進入圖書館,是因為在知識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你都有學習讀書的權利。正如古代的放牛娃也可以在牛背上讀書,北大的門衞也能上大學,知識不會因為職業不同而拒絕任何人。尊重不同職業的人,連無生命的知識都能做到,最為萬物靈長的人,能不汗顏?尊重不同職業的人,平等地對待他人,世界會多一點温暖。

尊重暖如春。不論身份高低、是否殘疾、職業如何,每一個人都應當得到別人的尊重。沒有能力尊重別人,有權選擇離開。唯有尊重,世界才能温暖如春;

唯有尊重,世界才能鳥語花香;唯有尊重,世界才能和諧美好。尊重他人吧,讓生活更美好。

“拾荒”者作文6

杭州圖書館接受拾荒者、無業遊民前來閲讀,為他們提供舒適的條件並且一堅持便是十餘年,有不滿者也被館長智慧而犀利地迴應。

我對此行為十分贊同,不禁感慨:閲讀乃眾生之權,聖神而不可犯。

我們要意識到並尊重愛護自己的閲讀之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個人都有進步和提高的權利,因而每個人都有權閲讀。中國有句俗語叫“女子無才便是德”,多少年了,又有多少人為這樣的思想所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權利。所以,在我們看到祝英台為了學習而女扮男裝是才會那麼動容,在我們看到《小城三月》中翠姨為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堅持要上私塾是才會感到敬畏。

杭州圖書館接納拾荒者這樣温暖人心的故事固然令我感動,但更令我感觸的是,十餘年來有那麼多的流浪者在生活窘迫,孤苦不堪的境地,仍沒有放棄對閲讀的追求。當我們看見他們手捧書本,在書香繚繞中默默閲讀之時怎能不感到敬畏,反觀當今哪些虛度光陰的低頭族們,又怎不令人汗顏?

古有宋濂借書“手自筆錄”而習之,“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求學的精神,堅韌的毅力,還有對閲讀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如今條件相對優越的我們不也該如此嗎?

除了尊重自己的閲讀權,我們更應該尊重和保護他人的權利。

這一點,是我對館長行為的感悟。“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一句簡短有力而富有智慧,令人無法反駁的同時又發人深思。那些認為允許流浪者進入圖書館是對自己不尊重的人們,是否是在維護自己那一點卑微的優越感?他們又是否尊重了別人,尊重了知識呢? 曾看到一張圖片,一位行人看到一個流浪者在翻閲一本破舊的書,於是把自己的kindle送給了他。圖片下有一行文字:這裏面有很多書,應該可以供你看一些時候了。我相信,世間還有很多這樣温暖人心的時刻,我們都渴望被他人尊重,那為何不先學會尊重他人呢?

我想,宋濂在為自己刻苦的求學經歷所感動時,也會感念到那些曾借予他書的人吧。願我們在人生路上能做一位“抄書人”,做一位“讀書人”,更可以做一位“借書人”。

“拾荒”者作文7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披在大地上時,勤勞的生命們就開始了自己的旅程:蜜蜂出工了,螞蟻起牀了,而那個拾荒者似乎更早就忙碌起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不辭辛勞地工作着。

那位拾荒者坐在一個略大於身體的輪椅上,輪椅後面的把手掛着一個破舊的纖維袋。袋子的底部好似塞了一堆東西,看起來是他忙碌了一早晨所獲得的“勝利戰果”。他的身邊有一隻乖巧的小狗,灰白色的毛髒的打了卷,頭上沾了些髒兮兮的垃圾,若不是拾荒者戴着那殘破不全的眼鏡,定會將它拾了去。

拾荒者每天清晨、中午、黃昏一定會出現在小區裏,風雨無阻,連同他那隻狗,總是將大小垃圾堆翻一個底朝天,方才心滿意足的離去。小區裏起得最早的人都認得他,有幾個老人還會和他打打招呼,聊上幾句,孩子們則在一邊與那隻小狗嬉戲——沒有人因為他的工作而瞧不起他,相反,人們還十分敬重他。

拾荒者的日子雖然艱苦,但是從來沒有人在他的臉上發現過絲毫的愁容,每天,他總是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好似他不是一位生活艱辛的殘疾人,而是天天中彩票的幸運兒似的。我一直佩服他的樂觀,卻又不知他的樂觀從何而來。終於有一天,我在他的媽媽與鄰居的聊天中發現了祕密——

他曾經是一個天真快樂的孩子,小時候的一場意外奪走了他站立的能力。但挫折並不能改變他,他毅然選擇了堅強。17歲的天空,本應是他振翅翱翔的青春年華,而父親的去世和母親的重病卻使他再也無力張開翅膀,家庭的`重負和鉅額的學費迫使他輟學回家。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瞬間支離破碎。母子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最困難的時刻,母親曾經想過自殺,但是,兒子的一句話,卻使她看到了希望:“別哭,我們還有這雙手。”

幾年來,他們因交不起房租而輾轉四方,終於有一天,他們的事蹟感動了一位房地產老總,同意推遲房子拆遷,免費為母子倆安排住所。四處流浪的時光結束了,母子倆終於找到了一個暫時的避風港灣。

望着那坐在輪椅上的巨人,我們真的該仔細反思自己,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都能如此坦然面對命運與生活,那麼我們呢?清晨的風景依然秀麗,可此時,藍天下的拾荒者散發的光芒,卻照亮了整個天空。

“拾荒”者作文8

“人之初,性本善。”哪怕是本性,在這世俗污流淌過一回,也可能會漸漸被埋沒。 但依然有一些強大得閃耀着光芒的人用善心普照着周圍每一種人、每一個角落。杭州圖書館對無業遊民和拾荒者的接納,與把手洗乾淨再閲讀的唯一要求,與其説是同情,不

如説這是善良之本性、和理所當然。而有讀者對因流浪者異味的不滿而提出意見,即使如今這種赤裸裸的嫌棄並不少見,但我仍想説,也請別傷害這些流浪者的庇護所。

有一顆善良的心,施捨便如清流般自然,在灌溉野花野草時,流水也感受生命的跳動、奔波的喜悦。人最能找到慰藉的,是從比自己更苦難的人身上。流浪者生活的不易,連身上異味也沒有辦法找個温暖的家洗熱水澡清除,無疑我們欣慰,自己還是上帝眷顧的幸運兒。當有一方庇護所,讓他們能沉浸於閲讀之中,暫時忘卻煩惱與不幸,難道我們忍心讓他們被趕走重回漫無目的的路途上嗎?請施捨一片天地給流浪的人,施捨一個屬於他們的家。 保持一顆善心,尊重他人如同撐起一把無形的傘,給風雨中行走的人一個庇護。館長對顧客意見的否決,讓我想到美國一所監獄不僅提供給人們有益的書籍、豐富的户外活動,還教導他們識字或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學習新的一門語言,而非讓他們坐在鐵欄圍着的牢獄裏暗無天日。教育他人,或閲讀書籍或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是對他人真正的尊重。任何事物都是可塑的,不冷眼相待也不一味施捨。當我震驚於那位婦人嚴厲要求向她乞求的乞丐搬磚時,又何不為一個從衣衫襤褸到文質彬彬的紳士感動?請尊重流浪者,外表的異味不能成為你剝奪他們閲讀的理由。

始終懷揣一顆善心,明白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對所有身份的閲讀者懷有敬畏。善良理應是一種普及於所有人身上的品質。尤其是對弱勢羣體,更應多一份仁愛,多一絲包容,卻不是假惺惺故作自己清高的高冷姿態,實則是虛偽。

對待圖書館與眾不同的創舉,我深感佩服。我在這一善良的舉動背後領略到館長智慧樸實的心願:有閲讀的渴望,就會有奇蹟的誕生。

願每個人也有一顆不泯滅的善心,温柔對待身邊的“流浪者”。説不定呢,就在某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一位打着領帶、穿着西裝的紳士便按響了你家的門鈴,滿懷無盡的感激!

“拾荒”者作文9

我所説的“拾荒”,並非因生活所迫去拾垃圾,而是到野外去尋寶,去收藏,去碰運氣,這便是我愛好。

碰運尋石

一有空,我就會和老爸去河灘邊去撿石頭,我初來乍到,望着那大片大片的石海,我心中又是興奮,又是疑惑:這麼多石頭,好像都是從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來這兒玩的人也不少,好的石頭都肯定寥寥可數,僅憑一雙眼,怎麼能尋出寶來呢?我一臉迷茫地問爸爸。老爸也神祕地一笑:“咱倆各挑各的,到時再一起鑑定。”説完便分道揚鑣了。我彎着腰,目不轉睛地盯在地上,目光如同雷達般掃描着每一塊石頭,可在我看來,都是一模一樣的。我十分頹廢地往回走。突然,我的餘光在河岸邊上描到了一抹綠,以為是水草,但定眼一看,卻又發現它稜角分明。我眉飛色舞地跑過去,也不管它粘乎乎、髒兮兮的抱在懷裏去給爸爸看。爸爸一看高興地説:“這是一塊玉呀!”我眉飛色舞,真不敢相信有那麼多人從它旁邊走過,竟被我發現,如果我也從它旁邊走過,也許它還會是一塊遭人唾棄的破石頭。至此,我才知道,需要的是怎樣的一雙眼。自從這次,我便熱愛上了它,一有空都要來,也從陌生到熟悉,慢慢竟成了小“行家”。

慧眼識藥

週末,我和老爸到郊區去玩,郊區就是郊區,沒有人煙,土地未曾開墾,但不得不説,這荒草還長得挺多。爸爸望了一會兒,説:“咱們來玩一場慧眼識藥的遊戲吧。”一聽遊戲,我立馬就來勁了:“好啊!好啊!”老爸不慌不忙地蹲在土路上,從容不迫地在身邊的野草叢中隨手一扒一拽,一棵不知名的小草出現在他的手裏。我好奇地問:“老爸,你拽這野草幹什麼呀?”老爸微笑一下:“這可不是什麼野草,這叫馬齒莧,即是一種野菜,還是一種草藥。”老爸是一位醫生,“它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等作用。”我雖聽得沒有心領神會,但我知道,我又掌握了一樣新知識。“你看這是什麼?”我一眼便看出:“這是薺薺菜。”老爸會心地笑了:“對,它具促進消化、降血壓、預防癌症等功效。”日復一日的累積,令我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普及,這就是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如今,再去郊區,也可以叫出路邊的植物了。

這就是我的愛好,它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拾荒”者作文10

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遊民入館享受相關服務,因此被譽為“史上最温暖圖書館”,儘管有人對這種做法頗有微詞,但並不妨礙對此的讚美。這種温暖,來源於寬容。

温暖的寬容,本質上是一種平等的尊重。人人生來平等,理應享受同等的權利,然而現實中,這些拾荒者、無業者構成的“弱勢羣體”卻受到旁人無情冷漠的歧視。杭州圖書館將

最起碼的尊重給予了這些在生活中飽受苦難的人,讓他們在生活的艱辛與風霜之餘,還能坐擁一小片書香,安寧的陶冶身心、享受生命的美好,着實令人欣慰。當今冰冷世界中,還有着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對一切在生活重壓下掙扎的人來説,實在是一種來之不易的幸福。

温暖的寬容,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催化劑。每一個社會都在角落處蜷縮着一羣人,他們渴望被社會接納卻又被嘲諷、蔑視所傷害。如此的寬容,無疑可以融化他們心中久久凍結的艱冰,他們融入社會,不再被排斥於人心的高牆之外,亦不會再排斥給予他温暖的世界。社會因此而能更加融洽。有讀者稱這種行為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誠然,圖書館是需要乾淨、整潔的場所,但何必將話説死?些許的忍讓無傷大雅,連這些一絲的温情都要奪去,莫非真要成為“利益至上”的世界?那還真是可悲。

温暖的寬容,需要人們放下心中的成見,攜手創造。人們到底厭惡他們的什麼?身上散發的異味?卑微的姿態?抑或是心底自發湧起的噁心?所有的一切,都是能夠被包容和忍讓的。“弱勢羣體”並非無用之人,也在為我們、為社會默默奉獻微薄之力——拾荒者清理垃圾、大多數“無業者”也曾經是埋首工作的一員對於他們,我們何苦固執地抱着嫌惡的態度?摘下有色眼鏡,獻出一點寬容之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弱勢羣體”獲得了温暖,而我們也會從中收穫快樂,何樂而不為?

《大道之行也》中描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圖景,毋庸置疑的是,杭州圖書館的這種温暖的寬容,為寒冷的社會注入了鮮活的生命。這是一根道標,引領着我們散發良知的光和熱,照亮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鴻溝。在未來,這幅圖景定不遙遠。

“拾荒”者作文11

去圖書館逛了很久,選來選去,最後只買了幾本教材。

在門口等着媽媽,媽媽總是沒有時間觀念,這回可有的等了。

我倒挺悠然自得,一會兒翻翻書,一會兒四處走走,一會兒兩隻小眼睛嚕嚕的着。最後實在折騰得累了,就在街邊的長椅上安靜的坐了下來。

突然,街對面來了一個拾荒者,鬧市區裏總有那麼幾個,他並沒有引起路人的注意,大人們從不會注意這些,而我倒覺得新奇。

正好路邊有個垃圾桶,他翻了翻,翻出一個油嗒嗒的塑料袋,裏面裝着一些剩湯殘餘,然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噤聲,不知道該説些什麼。

似乎還意猶未盡,他舔了舔袋子。吃飽後,他在旁邊可以庇廕的地上坐了下來。那樣子,就像一個神氣十足的皇帝,覺得好笑,可又為他的命運感到可憐。

又來了一個拾荒者,和所有的拾荒者一樣,他有着一頭亂糟糟的頭髮,歲月刀刀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有點髒,破爛的衣服,可我總覺得他有些不同。他向垃圾桶走來了。我以為剛才的那一幕又要上演,可是我想錯了。

他也是翻了翻,翻出了一個礦泉水瓶,放進了大大的蛇皮袋裏。我訝異。

再仔細看他的裝束,背上揹着一個很新的雙肩書包,邊上放着很乾淨的礦泉水瓶,裏面還有水,看樣子是新買的,原來這就是他們的不同:他是憑着自己的努力換來這些的啊。

我開始思考,今後他們的命運會怎樣?

吃着剩湯殘餘的人一定還是這麼落魄,還是這麼的卑賤;可憑着自己的努力過得不卑不亢的人,他就不一定還是這樣。

拾荒者a説的好聽點是拾荒者,不好聽就是乞丐;而我倒覺得b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拾荒者,這可不是貶義。一直認為,拾荒沒什麼好丟人的,這是一個正當的工作,一樣是憑着自己辛勤勞動而獲得成果的工作,況且,還環保咧。

希望拾荒者b可以過得更好些,也希望全天下在努力着的人可以美夢成真。

一切發生在身上的都不是碰巧。你獲得什麼,在於你付出了什麼。——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