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關於端午的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的作文

關於端午的作文1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瀰漫着温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香味中,陶醉在屈原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地方就有龍舟鼓聲;有岸地方就會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羅江邊徘徊,他仰望蒼天,對當時社會腐敗十分不滿,他憤怒、哀傷,最後,他吟誦着“世人皆醉我獨醒”,帶着滿腔悲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來扞衞正義。當地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米撒向汨羅江餵魚以保全屈原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可以這樣説,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形狀稜角分明,象徵着屈原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裏面包着一顆紅棗,象徵着屈原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無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鄰右里一樣,媽媽便去菜場買包粽子材料:糯米、粽葉、紅棗……媽媽先把糯米泡好,把粽葉和紅棗洗淨,洗好後,再把紅棗切碎,用調料把紅棗與糯米拌在一塊兒,過了一小時,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葉折成一個陀螺形,把拌好糯米用勺子盛在粽葉裏,再用靈巧雙手左折右疊,最後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緻粽子便誕生了。

開始煮粽子了,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粽子就像一個個小鴨子,在水中快樂游泳。大約一小時後,滿屋飄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用嘴吹吹,輕輕解開繩子,剝開粽葉,哇!露出泛黃米粒,咬一口,滿嘴都充滿着粽葉清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大棗餡兒。糯米清香與大棗香甜結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

在這粽葉飄香節日裏,我深深感受到炎黃子孫對屈原尊重和對祖國熱愛,立志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理想、有抱負小公民。

關於端午的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瀰漫着温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後,他吟誦着“世人皆醉我獨醒”,帶着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粽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説,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稜角分明,象徵着屈原的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裏面包一顆紅棗,象徵着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過了幾分鐘,飄來一陣粽香。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裏藏着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裏白白的粽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關於端午的作文3

又是粽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悦氣氛。

“節分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傳統節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繫上五彩線,帶上漂亮香包,與父母一同去踏青。

對於北方人們來説,端午節是個踏青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綠,漫山遍野綠,為這個節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現是嬌紅欲滴櫻桃,小巧玲瓏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淨後,一股腦放在嘴裏,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們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噴噴粽子,粽子中果味濃香穿梭在脣齒間,黏黏軟軟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偉大詩人。

屈原投汨羅江後百姓們又怕江河裏魚吃掉他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習俗。而古來就有“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資料説,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裝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朮、白芷等植物根莖碾碎混合均勻製成。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着自己喜愛香包和小夥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香氣在風中盪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藴含着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禮盒;打着七彩八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無限愛。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牽着親人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滋味,凝神品味節日氣息。

關於端午的作文4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温馨。

婆婆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温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悦。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婆婆的手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關於端午的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呢?又有多少人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呢?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就跟我一起走進蕭山中醫院的活動現場吧!

“端午時節話香囊”是蕭山日報主辦的一場小記者活動,在活動中,中醫院的吳醫師告訴我們,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活動,也有少數人認為是紀念別的大夫而設定的,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賽龍舟,吃粽子,系五彩線,佩香囊,喝雄黃酒等等,很高興的是,在活動中吳醫師用她的耐心教我們認識了香囊中的中藥,還用分組比賽的方式讓我們辨別中藥。

香囊中的中藥主要有:佩蘭,蒼朮,藿香,薄荷,白芷。吳醫師一邊講解這些中藥的功效和特性,一邊給我們展示相應中藥的圖片,還給我們講了很多關於香囊的小故事,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香囊在古代那麼被重視,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佩戴它的原因了,香囊可以除臭,驅蚊蟲,治病,醒神通竅,可以當禮品送人,還可以當做裝飾品等。我正好奇的時候,醫師又讓我們到講台上去仔細觀察那些香囊裏的中藥,剛嚐到薄荷,一股清涼的味道瞬間鑽進我的肺腑,這不愧是真的薄荷啊,比我平時吃的薄荷糖還要清涼!白芷樣子長得很像甘草片,不過中間特別白。大家觀察完中藥後,一場緊張而又好玩的挑戰賽開始了,比賽時間20秒,比哪一組五味中藥全部認識的人多,哪一組就獲勝了。有的同學看着眼前的中藥默默發呆,有的'人胸有成竹,有的人猶豫不決,還有的人因為粗心大意導致比賽失敗,比如我,剛開始自信滿滿地把三味中藥對號入座,剩下的兩味中藥,卻因為自己的驕傲把藥品的名稱放反了,因此被老師宣佈“失敗”。我不得不告訴自己:以後做什麼事情,一定要仔細,不要驕傲啦!

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端午活動,不僅讓我瞭解的端午的來歷和習俗,還讓我認識了做香囊的中藥材,以後我再見到它們,一定不會認錯了。

關於端午的作文6

一轉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了,因為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前的,這兩個節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我家後面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在都忘記它叫什麼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們整個城的人歡度端午節的重要**場地.這個**完全是自發的,不知道從何年開始.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裏的人已經不少了 ,我們家鄉的習慣,節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於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於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後,家裏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鬥,通常學校裏最厲害的雞蛋由於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為結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願,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的河家鄉的景!去看看家鄉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在長大了,過節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關於端午的作文7

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葱葱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這樣我的家鄉,也這樣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户户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説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説就這樣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説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説我們總這樣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這樣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這樣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這樣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這樣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眾為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這樣,為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後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關於端午的作文8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粽子,它們繫着白色的腰帶,穿着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口袋裏,好像對我説:“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唱歌了,我趴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説:“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着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台,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天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台,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師手裏剩下的最後幾個粽子,田老師笑眯眯地説:“誰還沒吃粽子呀。”大家都舉起手説:“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大家就一窩蜂似的湧上講台,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後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於到了,剛剛把手往裏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的牙籤刺到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粽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粽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裏塞了一團粽子,我又歡又喜,捂着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説不出的甜。粽子發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粽子吧。

這個開心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關於端午的作文9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故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阿姨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阿姨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故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阿姨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阿姨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阿姨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阿姨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阿姨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阿姨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温馨。

阿姨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温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悦。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故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阿姨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阿姨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故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阿姨。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關於端午的作文10

七年級吃糕;八年級吃粽子;九年級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關於端午的作文11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對我來説是最難忘的。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包温暖的粽子。他們穿着白色腰帶和綠色襯衫,笑嘻嘻地躺在口袋裏,好像在對我説,“來吃我吧。氣味撲鼻而來,我的胃已經在唱歌了。我躺在桌子上,茫然地看着美味的棕色肉。我迫不及待地想咬它。

田老師似乎猜到了我們的想法,笑呵呵地説:“小饞貓,請吃吧。請排隊並儘快嘗試。”“萬歲!”學生們高興地跳舞。田老師慢慢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一個上面鑲嵌着幾顆紅寶石的雪白糯米球。過了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跳到平台上,拿起牙籤,輕輕地捅了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跳了起來。回到座位上,我有點貪心,立刻把它放進嘴裏。太甜了。最後,在你的嘴脣上舔一口糖真的很美味!我以前不喜歡吃粽子,為什麼今天我改變了主意?彭伊穎也走上前去,捅了一個小球,大搖大擺地走下講台,來到我的`座位上,自豪地嗅着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點味道),她盯着我(意思是我還沒嘗過新鮮的),所以她一口吞下粽子,大聲喊着要好吃的食物。我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每個人都急切地看着田老師手裏剩下的最後幾個粽子。田老師笑着説:“誰還沒吃過粽子?”每個人都舉起他們的手説,“我,我,我。”在老師下命令之前,每個人都像一羣蜜蜂一樣衝向講台。田老師不知道該怎麼辦。就連那個真的沒吃粽子的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推到了後面。大家刺,刺,我明白了,時間終於到了,把你的手放進去,唉!我被別人的牙籤刺傷了。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粽子了,每個人都更加擁擠了。一個粽子被我們撕成了碎片。田老師着急了,不知所措。正當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來,把一團粽子塞到我嘴裏。我喜出望外,捂着嘴,愉快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説不出的甜蜜。粽子分發後,一些學生失望地回到座位上,而另一些學生很高興,可能搶了很多粽子。

這個快樂的端午節令我難忘。

關於端午的作文12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説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説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説,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脱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説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正因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説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説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説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關於端午的作文13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説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説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老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老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人們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人們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人們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關於端午的作文14

“小懶蟲!快起牀,這天就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齊包粽子,你怎樣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就是我昨日答應媽媽和她一齊包粽子的啊,想想能夠吃到美味的粽子,我還就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粽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粽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取好適宜的粽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粽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粽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先包粽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稜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就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粽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粽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説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就是這粽子似乎看我就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説:“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最後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就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悦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最後能夠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這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關於端午的作文15

吟一曲白鶴笙調,攔一縷滿香馥郁。當我瞧見被清風吹起日曆上的“五月初五”;當“五月五,是端陽”的童謠再次迴盪於耳畔;當淡淡的香氣鑽進我的鼻腔——濃濃的端午氣息再次悄然而至。

株株艾草掛

天邊泛起點點白光時,媽媽便早起開始了“端午忙”。陣陣刺鼻的氣味襲來,似是催促我起牀迎接端午的到來——媽媽把前幾日就購置好的艾草翻出來,拿上一把小椅子與漿糊,準備着將艾草掛上門旁。

一站,二刷,三掛——動作毫不利索,儼然一副“老手”的模樣。同樣,艾草的`刺鼻氣味也是端午的第一個提示——該起牀了。

悠悠甜粽香

正午,窗外傾斜進太陽火熱的激情,帶着我們進入端午的一大高潮——包粽子。來到廚房,我先洗淨雙手,輕拿起一片深綠的粽葉,笨拙地學着媽媽,“照貓畫虎”般將其捲成一個漏斗狀,用手抓起一小把已泡好的糯米,小心翼翼地填於捲成漏斗狀的粽葉間,再將配好的甜餡兒舀一勺放在中間,最後用糯米填滿粽葉,包好,用紅繩繞緊——一個不算精美的甜粽就此誕生。

一刻鐘的漫長等待後,甜粽的縷縷香氣飄然而後。我依着香氣來到廚房,沒等媽媽把粽子全部拿出來,我便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甜粽。剝開粽葉,撲面的是更加濃郁的香氣,粽葉間飄香的是顆顆飽滿而又晶瑩剔透的淡黃糯米,宛如難尋其見的玉石,急忙塞進嘴裏:“哎呀,真燙!”

媽媽在一旁笑道:“哈哈,讓你那麼着急,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尷尬之餘,幸福感也湧上了心頭。

賽賽龍舟忙

“請各組劃手就位!”——當脣齒間還殘餘着甜粽的軟糯糯香味之時,龍舟的開幕已經敲響。媽媽連忙把我拉到江邊。此時已下起了濛濛細雨,可絲毫不減觀者的熱情。“咚咚咚咚鏘!”鼓聲喧天,比賽逐漸激烈起來。幾個比賽的隊伍都帶着非比尋常的熱情與朝氣。

韻味端午,留香熱情。濃濃的端午味漸淡,不減的卻是人們對傳統節日——端午的傳承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