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深思的作文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49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深思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深思的作文15篇

深思的作文1

放學路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幕:在夕陽的照射下,兩位年輕的母親領着自家的小孩在草坪上教小孩學走路。只見兩位媽媽手牽着小孩的手,用心呵護着。

我被這情景吸引了,不禁停下腳步,在旁邊端詳起來。兩個小傢伙都是一歲左右的模樣,一個穿着綠色小鞋,另一個戴着紫色小帽,看上去都聰明伶俐,非常可愛。他們在母親的攙扶下,小心翼翼地走着,還不時仰起頭朝母親笑笑。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啊!後來,兩位母親放開了手,獨自退到離他們四五步遠的地方,把兩個小孩單獨留在那兒。此時,我的心也隨之懸了起來:他們不會摔跤嗎?只見兩個小寶寶用害怕的眼神望着自己的母親,伸出了無助的小手,嘴裏 還 發出了叫聲。可媽媽們並沒有向前,只是微笑着,並向他們招手。過了好久,“小紫帽”才小心地移了一下腳跟,緊接着艱難地跨了一小步,這一小步是何等的不容易呀!在這同時,“小綠鞋”也向前移了一小步,一點一點地向媽媽走去。只見兩位母親的眼裏同時閃爍着幸福的淚花。可是,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兩位小男孩又雙雙摔到在地上,竟坐在草坪上“嗚嗚”的哭了。“唉,真可憐!”我不禁感歎起來。

可是,就在這突然間,“小綠鞋”擦了擦淚花,搖搖擺擺地站了起來,張開雙臂,磕磕碰碰地向媽媽衝去,一下子撲進了媽媽的懷抱。可“小紫帽”依舊在那兒放聲大哭。後來,他的母親實在看不下去了,跑過去抱起了小孩。

我想,數日之後,“小綠鞋”肯定會走路了,而“小紫帽”説不定還坐在嬰兒車裏。“小紫帽”勇敢去飛吧,即使受傷了,擦乾眼淚,繼續在藍天中飛吧,飛得越高,飛得越遠,所看到的`景色就越多!

本文能較細緻地把所看到的一幕描寫出來,通過細節性的描述,把不同人物的形象和特點都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了,而且當時小作者本身的感情變化等都清楚的反映出來了。

深思的作文2

在今天徒步登山的過程中我們來到一個小山坡,突然發現這裏有好多的垃圾,上前仔細的一看,原來是車子的過濾網,車牌、輪胎等等,這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這裏會有會汽車的殘骸?這些廢棄的東西是怎麼上來的,難道是有人故意為之嗎?還是偶然的車禍,這個讓人沉思的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最後我想明白了,就是人們亂丟垃圾的後果,這不僅僅是亂丟亂放的問題,而是對我們生存的環境造成污染,對我們人類的生命造成威脅。我想如果這些垃圾燃燒起來會怎麼樣,是不是會污染到我們新鮮的空氣,雖然説這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如果很多都燃燒起,那可能就是一次大災難,到時候我們真的可能就要像電視上演的那樣,每個人都帶着口罩,還容易生病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亂丟垃圾是個很不好的習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越來越不好,沙塵暴、霧霾、酸雨等等都在時刻為我們敲響警鐘,環境污染,空氣污染之嚴重,已經讓我們人類受到懲罰。比如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璣煙霧事件等等。巳經讓許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我做起,保護自然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刻不容緩,比如少用塑料袋,用布袋,儘量少製造些垃圾。每次把垃圾分類∶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可回收儘量能變廢為寶,不可回收的,能銷燬的在不污染空氣的原則上銷燬,我們能儘量減少自家車的出勤率,減少廢氣的排放。積極參加各種植樹造林活動。

當然,我們遊學營的每一位大小君子都能做到這一點,不亂扔垃圾,不製造垃圾。為了讓我們的天空更加明淨,讓我們的綠水更加清澈,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我們應該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深思的作文3

一項針對上海部分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調查説,43%的孩子“寫不出”中國和外國著名作家各一位的名字,另有5%表示知道的孩子,卻填出了愛迪生、愛因斯坦、徐根寶;就是填寫正確的孩子,也只是從課本上而不是從自己的閲讀經驗中瞭解大師之名……

還有一項的針對中美兒童的調查稱,中國兒童能夠獨立閲讀的年齡,比美國兒童晚了4年,閲讀量僅及美國兒童的六分之一。功利性閲讀,正在破壞中國孩子的閲讀品味和胃口,甚至造成他們對於讀書的怨恨。長大成人後,終於可能擺脱功利性閲讀的他們,要麼乾脆放棄閲讀,要麼只青睞快餐讀物。

這些現象警示了我們。如今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不是因為享受讀書的樂趣而去讀書。他們讀書絕大多數都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老師的要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問題出現在兒童時期。

從國小,甚至幼兒園開始,書本就會被定義成作業,要求,是任務,當一件事變成任務的時候,縱使它原本再有趣,也會突然變得索然無味起來。這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當今現代社會,獲得信息的渠道變多了,電視和電腦這類的多媒體開始發展了。因為它們十分生動和直觀,所以更受到現今兒童的喜愛。相比較之下,書籍毫無競爭力。因此,現代兒童的.心理越來越浮躁,他們不願靜下心來閲讀,也許是因為這樣,近幾年才出現了這麼的“熊孩子”。其實包括我自己,我也不常閲讀,因為我覺得它們相較其他東西來説,枯燥的文字實在是無聊。我們生在21世紀,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拋棄老祖宗的東西。

但是怎麼做呢?怎麼解決這個局面?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做的。除了宣傳讀書外,沒有方法。但是這個方法起不了多少用。我們只能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

深思的作文4

今天,又是元宵節。這元宵節不可少的就是花燈了,晚上,大街上只聽得一陣陣放炮仗、煙花的聲音。我和老媽怎麼也閒不住了,要去外面湊湊熱鬧,於是我便看見了一件值得人深思的事情。

我和家人興致勃勃地來到大潤華,老媽又看到了什麼促銷活動,想去淘些什麼既便宜又實用的東西。於是我們便擠進了人羣之中,好象是在搞什麼贈送,一羣小朋友拉着父母的手想要拿禮物。原來是商店在給小朋友送小燈籠。小朋友們靜靜地排着隊去拿禮物,誰知大人們都不耐煩,一擁而上,衝進小朋友的圈內,爭先恐後地搶燈籠。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士,還是打扮時尚的女士,都不顧一切地擠着,高踮着腳尖,伸長着胳臂。當時真想給在場的.大人們好好講一場禮儀課。自古以來多是權利和金錢的爭搶,怎麼為了這一個小燈籠玩具也能爭搶呢?

在湧動的人流中我差點和老媽被擠開,不過還好我抓緊老媽,把她從人羣中拉出,可是那些小朋友可就不那麼幸運了。只聽得一陣隱約的哭泣聲,但又被喧鬧的人羣和轟隆的煙灰聲淹沒。後來我發現了那個找不到大人的小孩,這時,一個身材魁梧的人從人羣中擠出,仗着身高體壯,他拿到了兩個小燈籠,找到正在哭泣的兒子,一臉自豪地説:“看,你爸我給你搶了兩個燈籠,怎麼樣!”兒子的臉上並沒有多出幾分喜悦,只是兩隻手緊緊地拽着爸爸的手指,一抹眼角的淚水,手裏又緊握着爸爸的手,而爸爸並沒有發現兒子眼中的淚水。

望着這一幕,,我想了很多,這些大人們都只想着為自家孩子搶燈籠,從表面上看是愛孩子,但他們沒有想到孩子想要的並不只是禮物,他們也從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以後大人們還怎麼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要自私,要學孔融讓梨”,“要懂文明禮貌”?如果孩子們都學這樣的大人,那以後的社會將成什麼樣呢?

這個元宵夜令我深思。這樣一件小事確實值得我們思考……

深思的作文5

九年級,一個為追逐理想而拼命奮鬥的一年。實現理想的過程,哪能不付出汗水,總之也就是累。結束了一天繁忙的課程,我拖着疲憊的身體從車門鑽進了公交車。人又是這麼多,我充滿了不滿。

舉步維艱的公交車上,僅找到我的一席容身之地,肩上那胖乎乎的東西——書包,被從我身邊經過的人擠來擠去,我壓制着心中的怒火,要淡定。幾站過後,車上的人少了些,我的身體終於動彈的了,心情也稍微有了些好轉。好景不長,不一會兒,從公交車後門上來十來個手拿鋤頭的中年婦女,公交車上又是人滿為患了。她們的手中拿着鋤頭,背上還揹着白色的`麻袋,看起來不輕,也不知道裝着什麼東西。有的人還穿着迷彩服,衣服樸素的不能再樸素了。頭髮也許是風吹過的緣故,有些凌亂。

儘管是在春天,也不難聞到她們身上的汗水味,我緊鎖住眉毛,對此嗤之以鼻。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其實早已火冒三丈。都是你們,我上學這麼辛苦,放學後還要被擠得這麼慘,我要爆發了。

多打量了她們幾眼,貌似她們並沒有因為擁擠影響心情,而是三兩個人一起聊着天,或許可以説是歡聲笑語。真搞不懂你們,有什麼好笑的。儘管講的是方言,有些話也還是可以聽懂的:“這裏的車真多啊,一年比一年多多了,還有這房子,真高啊。”循聲望去,正好撞上了説話者的眼神,沒有抱怨,沒有不滿,可以看出的只有滿足與期待。我讀懂了什麼。

那些工作者們,真正意義上詮釋了早出晚歸的含義。他們不論酷暑還是寒冬,都一味的埋頭工作。他們是美麗城市的建設者。看着自己一磚一瓦建起的高樓大廈,他們並不抱怨自己沒有住在那裏,而是對自己的成就十分滿足。他們想着要努力賺錢,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所以從未想過放棄。

而我,因為體育課而叫苦不迭,遇上長跑能躲就躲,寫作業越寫越煩躁。父母含辛茹苦地撫育我成長,從未想過為父母做些什麼,只是一味的指示他們做這做那,還嫌做的不夠好。此刻,從那眼神中,我已知道以後應該怎麼做。

深思的作文6

今天下午,我照常來到車站坐車,由於要上培訓班,下課的時間晚了。現在已是5點30分了。

到了車站,我已經看見了很多人真伸長了脖子望着車的到來。焦急的等待着……

看樣子,車脱班已經有些時候了。過了好一會兒,才來了一輛載乘客的車,車上的人們背貼着車門,看樣子,連門都難打開了。儘管這樣,沒等車上的人下來,等車的人就蜂擁而上,把車猛圍了個密密實實,可怎麼擠上去呀!過了10分鐘左右,車好不容易拖着沉重的疲憊的身子走了。我想,要是一直這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啊?又過了三十多分鐘又來了一輛幾乎找不到可以插一根針的縫隙!無可奈何,今天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完成,只得迫於上着輛車,透過窗口看看,還有那些體弱年老的擠不上來,在前面的是一羣羣年輕人。老人的擠不上,只能再等,我知道,那些人已經在我之前就在這裏等了。冬天傍晚的黑暗遮不住老人臉上的焦急,有的老人説着:“我的孫子還在等我去接呢!哎……”“現在的都什麼時候了,家裏人等得着急呀!”不斷的抱怨聲中我聽得一句最清楚的是“現在的年輕人,怎麼跟以前的人比呀!唉……”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跟以前的人比呀!唉……”,我重複想着那句話,此時,廣播響起“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乘客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抱嬰者讓座”我見到了一個滿頭白髮的老爺爺在車中搖搖晃晃,然而卻沒有一個人讓座。

難道,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埋沒?難道,現在的人真比不上以前的人?難道,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我沉思着……

深思的作文7

成熟可以分為多種,有思想上的成熟、身體上的成熟、心理上的成熟,也有行為上的成熟,而我們學生聽到帶有“成熟”二字的短語,最多的應該就是“文字”上的成熟。

上了國中寫的隨筆,不應該再像國小似的'跟説白話一般,很多時候還是流水賬,我努力試着改變,但七年級整個學期都沒有明顯的效果,每天看到八班同學那些令人感歎不已的文字,不禁讓我羨慕,更是對自己充滿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自己的文章不像他們一樣成熟、一樣深奧、一樣讓人讚歎不絕呢?是思想上的不成熟?還是不會表達?一段時間後,我總算明白是我寫出的語句太差,就跟大白話一模一樣,毫不誇張地説,我的隨筆就是把與熟人聊天的話語搬到了本子上,成為了文字而已。於是我開始努力地閲讀書目,幾乎一天的時間有半天都在讀書,那段時間很充實。終於在這個學期放假前的一個月,文字有了較大的起色,媽媽也看見了文字的成熟後開始高興,(她可是我寫出文字的見證人啊!)從那月往後,隨筆一直呈上升趨勢,不過好景不長,從昨天也就是過年後的第一次寫隨筆時,突然“不會寫”了,上句不接下句,且讀起來非常不通順,好像寫文章的那種感覺忽然不見了,整篇文章寫下來,又回到了七年級寫的隨筆內容。甚至連國中的水平都不到。為此我立刻做出了反思,主要原因還是好幾天沒有寫了,有點“不會”了,那樣的感覺也消失不見。但也有其他原因,還是沒有完全成熟,長時間不寫竟然還會生疏,要知道自己永遠不是最優秀的那個,也沒有人是最優秀的,“人外有人”啊!

走向成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做任何事也一樣,堅持和努力才是唯一的選擇!

深思的作文8

水是什麼?

兩條終生生活在水中的魚,卻不知水為何物。當我看到這兒時,都忍不住要笑出來了,這兩條魚也太傻了,它們居然從不知曉那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東西。仔細想想卻也笑不出來了,我們在追求虛無縹緲的事物時,是否也忽視了一直在我們身邊不可缺少的東西呢。

母親一直是一個強勢聰明的女人,而在我的面前,她卻卸下所有的面具,只留下作為一個母親所擁有的全部的温柔與愛。

“考的怎麼樣?題都會嗎?”母親一見到我就趕緊接過我手裏的東西,關心的問道,“還行吧,也就一般。”我沒有過多的説話,敷衍回答算是了事。

“口渴了吧,給你水。”母親打開微掩的房門,遞上一杯温開水。“嗯,您就放那吧。”我頭也沒有抬,依舊奮筆疾書,筆鋒沒有絲毫的停頓。“那你自己找時間喝吧,注意別太累了。”母親走出了房間後將房門輕掩,只留下了那杯水,我瞥了那杯水一眼,拿起那杯水一飲而盡,轉身又投入那昏暗的燈光中。

關閉的房門再次打開,母親這次留下的是一疊已經洗乾淨的衣服,放在牀上之後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房間,我把那摞衣服隨意的扔進衣櫃,整齊的衣服已經散亂堆在了櫃子裏。衣櫃的氣息清淡而又沉重,視線在掠過一旁櫃子裏的.衣服時猛然地停住。不可能,衣櫃裏的衣服一件一件整齊地擺在櫃子裏,我一直都是隨手放的,怎麼可能這麼整齊,看着這熟悉的摺疊方法,是母親。

懷着複雜的心情回到課桌旁,呆看着空水杯出神。母親每次送進來的水温度都是正好的,不會過燙也不會太涼,其實仔細一想就能發現,母親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用了心思,可我卻太粗心以至於一直都沒有發現。

我一直都在揮霍着母親給我的愛而不自知,就像生活在水中的魚卻不知道水是什麼,我也一直生活在母愛裏,卻因為它的無處不在而忽視了它。

當我們嘲笑魚的愚蠢無知時,也在嘲笑自己的渾然不覺。

我和魚其實是一樣的啊!

深思的作文9

放學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觀察着大街上人們來來往往忙碌的身影。突然一陣柔弱而細小的哭聲傳到了我的耳朵裏,我順着那哭聲望去,在一個拐角處有一個媽媽和她的孩子。那個媽媽看上去很不高興,臉色漲得通紅,大口地吐着粗氣,一邊用手指着孩子,嘴巴里還不停地説着:怎麼才考了這麼點分數?如果以後再不努力考這樣的成績,長大了只能去搬磚、掃馬路了!那個孩子則輕輕地哭着,好像壓抑着自己的情感,不敢大聲哭出聲音,看着讓人心疼。

那個媽媽的那句話引發了我一系列的深思,有誰會願意長大了去搬磚掃馬路呢?在未來想要過上舒適的生活,首先就是要努力學習,學習優秀才能讓自己擁有各項優秀的技能,然後社會才能給予你優越的待遇。反之,就真的只能去搬磚,日子就會過得很苦,只能吃饅頭和鹹菜,甚至只能住在昏暗的.地下室裏,每天和蜘蛛、蟑螂打交道。這就活脱脱讓社會給拋棄了!想到這裏,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想要找到好的工作,過上優越的生活,首先要考上理想的大學。可考上大學沒有那麼容易。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現在努力學習,才能在升到國中時保持良好的成績。國中繼續努力才能考上好的高中,繼而才能有機會考上理想的大學。

有時候我也會想:難道只有考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嗎?也問過媽媽類似問題。媽媽回答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多讀書絕對不會辜負你。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我不要馬路邊那位媽媽描述的未來,我要親手創造屬於我自己的明天。那我就好好學習,挑戰自我,為了自己更好的將來而加油吧!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吧!

深思的作文10

今年寒假,學校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特別作業,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掙10元愛心款,在開學時捐出一元,建立巴蜀“愛心基金”,幫助需要幫助的小夥伴。

放假後,我同媽媽商量並徵求了同意之後,我這個小小的打工仔就開始做洗碗和打掃衞生的工作,每次可以獲得五角錢的勞酬。我覺得這樣的勞動太輕鬆了,於是我戴上圍腰,捲起了袖子,準備一試身手。我把碗蝶放入洗碗池中,心想有什麼大不了的,就是用抹布在上面抹幾下不就行了嗎?就連三歲小孩子都會的東西,難道我這個五年級的男子漢不會嗎?於是我打開水龍頭,用抹布去洗碗,唉呀!真冷,這水冰冷刺骨啊,媽媽説:“洗碗要開熱水,你把龍頭開關轉向右邊不就是熱水嗎?”我真是歪嘴女人照鏡子,當面丟醜。按照媽媽的指點,打開了熱水,我右手拿起一個菜碟子,用抹布抹幾下,一摸,怎麼黏糊糊的?

我手一滑,碟子“拍”的一聲掉入水中,呀,好險!倘若這菜碟掉在地上,我那勞務費可就打水漂了。我用手臂抹了一把汗,又小心翼翼地拿起菜碟,可怎麼也洗不乾淨。“媽,這麼多油,怎麼洗呀?”“放洗潔精”,媽媽耐心的.指點我,終於把碗盤筷勺,都洗得乾乾淨淨,把碗蝶放到了櫥櫃裏,再把桌子擦乾淨,最後掃地,這一切都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着。由於是第一次,忙得不亦樂乎。好不容易做完了這些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唉,累死人了。這使我第一次嚐到了辛苦的滋味,也切身體會到媽媽做家務事的辛苦!後來做這些工作越來越熟練了,工作的效率也越來越高了。就這樣我打工堅持到寒假結束,共獲勞酬拾叁元伍角,我心裏特別高興。

這次打工鍛鍊,我從中體會到,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有付出才會有所得。收穫總離不開汗水。這次勞動的經歷,讓我更明白生活的艱辛,幸福的難得和勤勞的可貴。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深思的作文11

昨天,在新家,發生了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這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坐在牀上正思考着一道數學題。突然,妹妹搶走了我手中握着的水筆並在我手上畫了一條豎線。我怒氣衝衝地叫道:“你幹什麼呀,把我水筆拿走還在我手上畫了一下!”説着,我一把從妹妹的手上搶走了水筆。媽媽看見後朝我們罵了一句:“吵什麼吵,你們倆還是不是姐妹了!”我憤憤地坐在離妹妹遠一點的地方。媽媽又叫道:“你們兩是姐妹,就不能不吵架麼?”我只好做回原來的座位。當我們做i-learn的時候,妹妹只顧自己做,不讓我一起坐,我一把奪走了電腦,自己做了起來。妹妹則不理會我了,悠閒地躺在牀上,讓我自個做去。我重重地敲打着鍵盤,心裏想,你自己不做是你的事,做i-learn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那天下午,爸爸回來了,媽媽把早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爸爸把東西放下,緩緩地坐了下來。“人的心胸要寬廣,不要針對那小小的錯誤就吵來吵去,這樣的人在社會上誰也不要,因為他態度不好呀,為了點雞毛蒜皮的事就跟別的.員工吵起來,誰還敢要他。正所謂態度決定人生,要用好的態度面對人生。”爸爸語重心長地講道。接着,他又説:“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但最近在新聞上説,有一個車主,他為了防止有人偷他的車,就訓練了一條巨蟒放到車裏,這樣凡是想偷他車的人一進車就會被巨蟒咬死。你們同不同意這個説法?”我們都發表完自己的觀點後,爸爸就開始發表自己的觀點了:“我也不同意,車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生命來説,車就不值一提了。小偷的生命也是生命,即使小偷真的要判死刑也不是由車主來殺,這些是由法律説了算。”

生命比一切都重要,即使是自己也不能隨意糟蹋生命,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活得有意義,活得精彩。

深思的作文12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共享資源正在步入我們的生活:從大紅大紫的共享單車,到現在逐漸滲入街頭巷尾的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場……我們突然發現,共享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共享理念像一顆閃耀的明星,在二十一世紀的清晨升起。

“共享會改變這個時代,它會引發一場浩大的革命。”

共享的代表,共享單車,已經進入了國際軌道。走出國門,你仍可以在街頭巷尾看見一排排顏色各異的共享單車,它們“made in china”。中國引領着世界跨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共享時代。共享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資源的共享,意味着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當任何生活必需品都可以共享了,浪費和消耗的.資源將會下降十多個百分點。一家共享書店,每本書都可以借閲,也就沒有必要購買書籍閲讀。這樣一家共享書店等於節約了數十甚至數百本書籍,這是多麼龐大的數據!

“共享是節約資源的一種新理念,它將大幅緩解資源消耗。”

共享的前景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資源共享意味着有更多問題暴露出來,給了某些心懷不軌的人更多有機可乘:有些人為了“節約”兩三百元,竟把共享單車的電子鎖換上私鎖,把他們據為己有,甚至專門售賣共享單車為生;有些讀者借閲了共享書籍後,將上面的“rfid電子標籤”摳下,把書帶回家,甚至……

“這些打擊讓我們很驚訝,我們沒想到有人會這樣做!這是致命的!“

當我在街上親眼看見有人把共享單車鎖在樹墩上時,我震驚不已: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了“節約”自己完全有能力支付的幾百元?

“我們只能想辦法大批迴收並改進,雖然這看上去沒有必要,但我們只有這一個選擇。”

共享時代,當人性暴露,我們將何去何從?

深思的作文13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裏面講的是:一天,小紅與小剛在放學的路上,他倆邊走邊談笑風生,到十字路口時,小紅與小剛發現了一個旁邊滿是易拉罐、果皮、包裝紙的垃圾桶,而桶內卻乾乾淨淨,小紅便與小剛商量起來,小紅説:“小剛,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保護環境要靠大家,你説是吧?”

小剛想了一會兒,説:“好吧,讓我想個辦法!”他眼珠一轉,腦筋一動,大叫:“有辦法了!”

話音剛落,小剛放下書包,打開,從裏面抽出一張紙和一支筆,便趴在紙上寫起字來,不怕髒不怕累地用手把垃圾圍在同一個地方,把垃圾一個個地送回了家,就在這時,一旁的`小剛也把字寫好了,將紙貼在垃圾桶上,上面寫着“文明——只差一步”小紅豎起大拇指,説:“小剛,你真聰明,能想出這樣的辦法!”

小剛謙虛地説:“沒什麼,如果沒有你,我也不會完成的這麼快!”

看完這幅漫畫,讓我陷入了深思,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做呢?我想:現在的人為了減輕麻煩和節省時間,有的人把垃圾隨手扔在大街上……難道他們這麼做就沒有設身處地的替人着想嗎!我想對不文明的人説:“你們這麼破壞環境,難道覺得很好玩嗎?”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當我去南大超市時,發現一個男人拿着一袋垃圾袋,明明可以放到垃圾桶,卻偏偏丟在旁邊,這讓我十分氣憤,不過這世界上也有正能量比如環衞工人。

環衞工人的力量太單薄了。保護環境還得靠大家,在此我呼籲:請大家愛護環境,不要破壞環境,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美好。

深思的作文14

夕陽把愛輕輕的撒落在人間,道路兩旁的翠柳在微風中又將愛的光芒反射,全都落在了一幫匆匆行走的學生身上。他們或三五成羣,或五六為伴,兩條黑色的線從耳朵中流出,嘴裏還不停地哼唱着歌兒,嬉嬉笑笑,好不快活,一派青舂而又朝氣蓬勃的樣子。

而就在其中,散落了一個土裏土氣的`小子,默默地走着,似在沉思,又彷彿厭倦,一路無語,朝那個熟悉的上坡路走去。一輛拉泔水的腳蹬三輪車從他們旁邊駛過,立刻引起了轟動,一反剛才的狀態,或急捂口鼻,或迅速躲閃,或破口大罵,人羣中立刻沸騰起來,而那個男孩依舊默默走着,絲毫不在意他們的反應。

拉泔水的是一個老人,黑色的臉上滿是皺紋而又綴滿汗珠,似乎感覺到自己不受歡迎,便吃力地猛蹬幾腳,想快點越過這小坡,離開這羣人。是因為老人倔強用盡了力氣,還是上天要開玩笑,車子突然停止了前進,而立刻後退,像開弦的箭一般向坡下竄去,説時遲,那時快,那個小子一個健步衝上去,牢牢地抓住車子,立刻又濺起浪高的泔水,灑了那小子一身的泔水,而車子漸漸地停了下來。

道路兩旁的人羣全凝結了,立刻變得鴉雀無聲,看着那個男孩又漸漸幫老人將車子往上坡推,一步一步……到了坡頂,老人輕輕地微笑,“謝謝,小同學。”滿臉的皺紋都舒展了許多。

“沒關係,爺爺。”輕輕地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與泔水,笑着回答。

夕陽的餘輝下,彷彿兩個金色的雕塑,佇立在坡頂,闡述着這個城市又一處獨特的風景。馬路上的車子依舊來來往往,而行走的人羣變得沉穩起來,沒有了兩條黑色的線,沒有了互相之間的打打鬧鬧,也沒有人再去捂口鼻,紛紛朝那兩個雕塑的地方走去。

不需要轟轟烈烈,不需要跌宕起伏,只希望內心的平平淡淡,脱去了掩飾的外衣,拋開了永無止境的豪華追求,只留給自己一顆心,真正的心,去生命中探索,把真誠奉獻出來,快快樂樂。

平凡,但我真心,把愛傳出,把幸福收回。

深思的作文15

如今,科技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快捷,但遊戲也慢慢的進入我的眼球。就因為玩遊戲,我和爸爸發生了爭吵。

就在前幾天,我去上補習班,但在出門前,我怎麼也沒找到手機。於是我在家裏進行了“地毯式”的搜查,結果一無所獲,這一尋找,驚動了正在睡夢中的爸爸。爸爸問我:“你在找什麼哪?”“找手機呀!”我理所應當的回答。“找什麼呀,”爸爸看了一眼手錶,“都幾點了,還找手機?快去上課。”我委屈地説:“那我放學了怎麼和你聯繫呀?”“沒事兒,放學我一定會去接你的,你就放心吧。”爸爸説。

在去上課外班的課時,看着同學們下課拿出手機,玩起了遊戲。我也想玩,但是手機又不在我手裏,我知道手機就在爸爸哪兒,他就是不給我,於是氣鼓鼓的`上完了課。

回到家,我用力甩上了門並鎖上了。自己一個人在屋裏生悶氣。過了一段時間,門口傳來了一陣敲門聲“篤!篤!篤!”我氣憤的吼着:“誰呀!別來煩我!”“開一下門,兒子。”媽媽用温柔的聲音説。我不耐煩地打開了門,沒想到媽媽拿着我的手機,一進門,媽媽馬上把手機還給了我,當時我很高興,心裏想:哈哈,又可以玩遊戲了。可在媽媽給我講了這個事兒,也令我深思。

一名大學生的作息時間:六點起牀,七點吃飯,吃完飯,一直到吃十二點打遊戲,吃完飯,一直打遊戲,直到吃飯,吃完接着打遊戲,凌晨三點睡覺,如此循環,幾天後,因疲勞過度而死。

聽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父母的用心。高科技能給我們帶來便捷,也能帶來悲劇。更何況我還要面臨小升中,更不能去迷戀於遊戲。事後,我和爸爸的矛盾化解了,我也把愛玩手機的毛病慢慢“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