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換一種人生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8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換一種人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換一種人生作文

換一種人生作文1

何為人生,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抱怨人生,想要換一種人生?

年少的我們經常提出這些問題,只有當我們經歷了一切之後,才會有答案吧。

那一年暑假,在到達父親、母親那裏後,經過了幾日短暫的快樂後,我便又要與這個學生最討厭的,討厭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作業君奮鬥了。我時常在父親面前抱怨,如果整天做作業就是學生的人生,那我要換一種人生,我不要寫作業。父親只是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那天早上,我又一次在父親面前提到這個問題,父親帶着戲侃的口吻説道:“既然你那麼想換一種人生,那我就帶你去換一種人生。”我叫道:“真的?你確定你沒騙我,我才不相信嘞。”父親説道:“你老子我什麼時候騙過你。”於是父親便帶着我和奶奶出發了。我看着父親駛去的方向説道:“你又騙我,這明明是去我媽她工廠那邊。”父親只笑了笑不説話。

因為我媽工作的工廠我已經來過許多次,基本都熟了,一來就撞見了熟人,我叫道:“廠長爺爺好。”他對我笑了笑,答應了一聲。父親讓我先把奶奶帶到房間去,然後便與廠長開始了交談。將奶奶帶到房間後,放上了一部她喜歡看的電視,然後我就坐在奶奶旁邊,陪着她。過了一會兒,父親來了,他把我帶到車間,説:“來,讓你體驗一下你媽工廠裏的'‘人生’。好好做,我還有點事,先回去了,奶奶就跟你在這。”我心想,所謂換種“人生”就是這個,也好,反正不用做作業。我跑過去,看見母親站在前面等我。母親對我説:“這是你爸説的,到時候你可別找我。”我點了點頭。母親先教我縫紉,手上拿着一打袋子,一個一個放在縫紉機下,用腳將下面的按紐一踩,就行了。但是踩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袋子就會被熔斷。母親手把手教了我一會兒,我便會了,她陪着我練了一下便回到辦公室了。我感覺這挺簡單的嘛。車間很熱,不一會兒我就全身濕透了,而且這椅子沒有靠背,這樣坐着酸死了。“咦,老大,您怎麼在這。”這時某裝嫩的人出現了。我哼了一聲,沒有理他。他説:“老大,加油吧,我看好你。”便忙自己的去了。我忍了一下午,晚上吃飯時,感覺整個人都要累死了。母親説:“晚上還要加班,9點半下班。”我看着父親坐在一旁嘴角若有若無的掛着一絲微笑,悠閒的打着遊戲。在我看來,那一絲笑是那麼刺眼,便跑過去“打”他。父親笑着説:“你不是要換‘人生’嗎,這就是啊。如果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這就是你的人生。你是想像你媽媽一樣坐在辦公室還是去車間,都在於你自己。”我似懂非懂,點點頭。

其實,每一種人生都有其道理,人生並不能改換,只能靠我們自己去改變,靠我們取得的成績來改變,完善我們的人生。

換一種人生作文2

“換一種方式試試”,這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一種選擇。

美國有一個孩子,讀書成績很差,同學們看不起他,鄰居們都認為他將來肯定一事無成。他也發憤努力過,可是毫無起色。但孩子的父親卻不責怪他,並嘗試換一種方式來教育他。

有一天,父親帶他外出,途經一個小站時,父親下車買東西,時間長了,汽車開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終點站一看,父親卻在不遠處微笑着等着他。他急切地問父親,怎麼會先到終點的。父親説,是騎馬來的。接着,父親意味深長地對他説:“到達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種。換一種方式,結果可能會更好。”

後來,這個孩子迷上了魔術,並表現出很高的天賦,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刻苦訓練,最終成為一位舉世聞名的魔術師。他就是大衞·科波菲爾。

然而,“換一種方式試試”常常是説着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往往會被某種社會習慣和思維定勢所束縛。比如,“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孩子從小就應當上好的幼兒園,念重點國小……今後才能考上名牌大學,有個好前途。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是每個孩子學習成績都是優秀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體育、文藝等方面有過人之處。所以,關鍵是教師和家長要真正瞭解孩子,然後要有勇氣,衝破各種思想束縛,換一種適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衞·科波菲爾的父親這樣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術師。

換一種方式試試,不僅要有勇氣,而且還要有一個開放活泛的腦子,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和知識。

前不久,讀到蔣子龍先生的一篇文章:在黔西南有一大片窮山坡,全是光禿的石頭。多少年來,由於泥土少,當地農民在一個石窩窩裏只能種一株苞谷。春天裏看似種了一大片,但到秋天,至多收下一揹簍,温飽都不夠。在我國,這種石漠化地區有451個縣市,涉及2。2億人口。

但冷洞村的農民,卻不認命。他們尋思,這裏的石窩窩種苞谷不行,那麼種其他植物是否能行呢?他們決定換一種方式試試。經過反覆學習、求教和實踐,他們開始種植“金銀花”。金銀花抗旱性強,三年後成株,每株壽命30年以上,一株大約能蔓延20平方米,種了14萬株,差不多綠了一大半山坡。更重要的是,金銀花渾身是寶,花蕾可製茶,乾花、莖與葉可入藥。全村年產120多萬斤。有些種植大户年收入達6萬多元。這在村裏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啊!

冷洞村的變化,帶動了整個黔西南,各村都“換一種方式試試”,高海拔的地方,種草養畜;低海拔的村落,種植花椒。巖石白天吸收熱量,晚上散發出來,有利花椒生長。這個原本“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人均收入已經達到4000元,而且以生物手段治理石漠化已達95%。

大衞·科波菲爾説得好:“成功好比是遠方的一個車站,為了到達目的地,大家都在趕車,沒有上車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車。殊不知,換一種方式,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成才如此,脱貧如此,其他事情呢,也可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