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經典散文

王蒙隨筆散文欣賞:多一種享受,多一種人生

欄目: 經典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42W

導語:王蒙,男,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1940年入北京師範學校附屬國小。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學學習,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地下黨員。1950年從事青年團區委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説《青春萬歲》。1956年9月7日發表短篇小説《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範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期間學會的維吾爾語。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1979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學》主編。1986年當選中共中央委員,任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同年6月任文化部部長,1990年卸任。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中共中央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八和第九屆全國政協、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人民文學》主編等職。現任第十屆全國政協、中國作協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20xx年4月任中國海洋大學顧問、教授、文學院院長等職。

王蒙隨筆散文欣賞:多一種享受,多一種人生

原來在新疆學維吾爾語的經驗大大有利於我的英語學習。

第一,我去掉了漢語所造成的思維定勢,認為不同的發音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語法是很自然的事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可以這樣説,你認為這樣説很合理,他卻完全可以換另外的説法,同樣也很有道理。你有你的表達方式你的表達強項,他也有他的表達方式表達強項,在學習一種新語言的時候你必須克服母語的先入為主所造成的對別種語言的異物拒斥心理。

第二,我增強了對於語言學習的自信。最初學維語時我最怕的就是自己的發音不正確語法不正確別人聽不懂,後來我發現,恰恰是你的怯懦,你的欲言又止,你的吞吞吐吐,你的含糊其辭,你的十分理虧的樣子成為你與旁人交流的障礙,而那些本地的老新疆人,不論什麼民族,也不論他們的發音如何奇特,語法如何不通,他們的自信心十足的話語,毫無問題地被接受着被理解着。有了這個經驗,我學到了一點英語就可以到處使用而毫不怯場了。還有,任何不同的語言之間,都有某些可以互相啟發互相借鑑的東西。語言這個東西是很怪的,其相互不同之多正如相互可交流性之多。例如英語與維語同樣用一些詞根相同的拉丁詞。再如英語中的颱風、洪水(更精確地説是“氾濫”)都與中文有關。

第三,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最精微的部分,你從對於一種語言的學習中,可以摸出一點其他民族的思維特點與長短來,這種學問是從旁處得不到的。

語言是知識、工具、橋樑,當然這些説法都是對的,然而語言與學習語言帶給你的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溝通的便利和一些有關我們的世界我們以外的異民族異國土的奇妙知識、間接見聞,它帶給我們的會是一個更加開闊的心胸,更加開放的頭腦,對於新鮮事物的興趣,更多的比較鑑別的可能與比較鑑別的思考習慣,這裏還包括了養成一種對於世界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的瞭解與愛惜,一種對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恕道的深刻理解,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魄。與此同時,就會克服和改變那種小農經濟的鼠目寸光,那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排外心理與“美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的媚外心理,抱殘守缺的保守心理或者夜郎自大的荒唐與封閉,還有人云亦云的盲目性與非此即彼的簡單化。

學習語言是一種享受,享受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享受人類文化的全部瑰麗與相互作用,享受學而時習之的不盡樂趣,享受多種多樣而不是單一的,相互區別甚大而不是大同小異的不只一種人生。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