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94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

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1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寫完以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説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説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準》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後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鬆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説敢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像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説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當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父愛、母愛——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吟頌詩文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錄像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播放錄像,再現温馨家庭生活場面,激發情感興奮)。

3、引發回憶。

師:這是一段什麼內容的錄象呢?你能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嗎?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4、閉目想象。

師:閉上眼睛,伴着音樂,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那件事情再回憶一遍。(播放歌曲《燭光裏的媽媽》)

二、説父愛、母愛——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並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事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就怎麼説,做到説真話,吐真情。(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把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感受最深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

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願意講講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這樣深的印象呢?(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麼?説説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麼樣?

③誰還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地方?説説原因。

④誰願意講講其他有關“愛”的方面的內容?

3.小結:同學們剛才講得很生動,也很精彩,能把自己認為最受感動的情節,具體地、形象地描述出來,令聽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寫父愛、母愛——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習作導入。

還有許多同學要講,這樣吧,請你提起筆,無拘無束,自由自地寫下你認為印象比較深刻的,爸爸媽媽愛自己的一件事或發生在自己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感人的一件事,體裁不限,怎麼想就怎麼寫,做到寫真話,吐真情。

2.學生進行片斷寫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品父愛、母愛——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1.小組評析。寫好了讀,讓小組的同學評議,有沒有把意思表達清楚。

2.集體評析。投影儀出示幾個學生的習作,讓全班同學評議。

3.小結延伸:

①同學們,作文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我相信我們的每一篇習作都表達了我們與父母之間最真摯的愛,就讓我們把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品獻給爸爸媽媽。回家後,請讀給父母聽。

②讓爸爸媽媽對你寫的內容提出意見,我們認真改一改,再請他們在我們的習作後寫上批語,做上“星級評價”。

三年級語文作文教案2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聚焦課堂教學,重視教學環節,立足備課組建設,加大教研力度,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備課組的教學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提升本教研組語文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以課堂為陣地,加強管理,創新思路,努力打造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推動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穩步發展。

具體目標:

1、教學目標:整合教育資源,落實課改新理念,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教研目標: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導向,提高本組語文教師教研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全組語文教師要樹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學習新課標、新教材,充分掌握國小語文知識體系,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要把學習與做人,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把“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責任勝於能力”體現到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中去。

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業務學習,教無定法,於無法中求有法。組內年青語文老師每人每週學習一節視屏課,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種培訓、賽課,虛心學習,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2、發揮教研組組織力量,搞好業務學習,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創設良好的教研學習氛圍。

組織教師進行有效地學習、探討。認真開展每星期一的教研組活動,平時在公室內也要經常組織小型的、即興的討論活動。

備課組長帶動教師經常閲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以準確理解。

3、加強教研,強化備課過程,優化上課環節。

本學期在三年級語文教研組推行“每課分包、教案共享”的備課改革,完善“個人研究——主備人教學設計交流—問題討論—形成共案—個性化設計—嘗試教學—總結反思”的'備課模式。充分發揮集思廣益、優化思路、求同存異,資源共享的作用。

教研活動形成這樣幾個塊面:

(1)本週每天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交流(每單元一位教師主備、組內教師討論形成共案);

(2)每課習題商討。

(3)上週導課教師交流教學反思、組內教師評課;

(4)下週導課教師説課,其他教師提出建議,共同商討,制定出最優化的導課教案。

在課堂教學中,組內每位教師要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互動性、實踐性和創新性。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各單元的課型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採用一法為主,多法相助的教學策略,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使學生達到共同發展,和諧發展。

課堂評價要更加註重人性化。努力打造“有效課堂”。

4、注重實效,作業佈置科學合理。作業設計要注重實效,以發展學生思維為根本,以提高學習質量為宗旨,科學合理,份量適當,難易適度。

做到“四精”: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四必”: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有評、有評必糾。批改及時、準確、細緻,倡導作業評價多元化、個性化,注重啟導、示範作用。

同年級盡力做到作業形式、作業量、批改量、批改形式基本統一。 5、以人為本,關愛學生,注重習慣養成教育。

本組語文老師要堅持“面向全體,照顧差異,人本發展”的原則,注重學生全體發展,更加關注個體差異。要細化、實化、強化“培優幫困”工作,努力做到措施得力,方法細緻,過程紮實,時間保障,效果明顯,真正突顯學優生更“優”。

對於基礎薄弱的學困生不放棄,給予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使之成為人格上有自信、學習上有進步,體現“因材施教”的思想,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教學思想。本學期繼續狠抓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抓學習習慣養成、上課習慣養成、作業習慣養成、讀書習慣養成、聽講思考訴説習慣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養成。

要盡力做到“抓早、抓小、抓準、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