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精選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精選15篇)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

世間萬物,猶如沙灘上的貝殼。雖然都是那樣的美麗,但總有一個,值得你去沉醉,去痴迷於它。

清晨的第一抹朝霞,因為痴迷於閲讀,而忘記了它的靜謐與孤獨。

閲讀怕是我一生都回去痴迷的吧。年幼時,用着剛沒識多少字的眼睛,津津有味的翻閲着有大篇插畫的兒童報。那時候的我,開啟了閲讀最初的大門。漸漸地,他彷彿成為了我必不可少的“食量”。上國小時,我甚是偏愛於作文書,大量的`優秀模板,讓我美不勝收,成為了我的主食。偶爾雜夾其中的幾本小説,也時常讓我思維飛躍,彷彿變成了書中的主角。跳躍在文字之間,可謂是讓我食用的十分滿足。

迎來國中後,我的主食就變成了名著,這下來的“大餐”可謂是十分豐盛,特別是文言文滿天飛的《西遊記》差點讓我消化不良,我只好細細品嚐,慢慢回味,再加上外界輔助,我才艱難的將他啃下,不過原著到是比電視劇還要精彩,望着一行行的方塊字,在我腦海中不斷幻想着當時的情景,心彷彿隨着他們一起收放,我也喜歡上了那個聰明機智的孫悟空,老實可愛的豬八戒,吃苦耐勞的沙僧,心地善良的唐僧。

我常常在某個午後,輕輕翻開我的“下午茶”,細細品味,此時陽光、光線、環境、氣氛都恰到好處,調皮的陽光躍上窗户,透過那層玻璃,照在地板上,像是鋪了金色的小毯子,厚厚的牆壁,堅固的玻璃,即便門上鎖,也都困不住我,我早已與書中的人們一同去往如詩一般的遠方……

傍晚的最後一片晚霞,因為痴迷於閲讀,忘記了它的失落與悲涼。

縱有人間事物萬千種,不變的還是那份對閲讀的痴迷。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2

看着面前的速凍白菜餃子,一個個無精打采,乾癟得不像話,一點食慾也提不起來。一邊漫不經心地塞着餃子,一邊想着如果老姥姥還在就好了,她包的白菜餡餃子最好吃了!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老姥姥包的白菜餃子。每逢過節,我就開始在老姥姥面前不停嘟囔要吃白菜餃子,老姥姥總是笑着説:“好好好!”接着便去和麪,準備餃子餡。

看着老姥姥包餃子,那可是一種享受。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她的身上,微風輕輕吹動她的髮絲,細小的汗珠也被照的晶瑩剔透,閃耀着光芒。我呆呆地看着她,説道:“您包餃子的時候渾身散發光芒一樣。”她臉上漾起一抹抹笑意,邊包餃子邊説着:“小機靈鬼!就你説話惹人喜歡。”看着她的笑容,我也直笑不停。

不一會兒,餃子便煮熟了,眼前一個個挺着圓滾滾的肚腩,披着白色外衣,熱氣騰騰的,就是我日思夜想的'白菜餃子了!我禁不住誘惑,急忙將餃子送入口中,皮薄餡足,不鹹不淡,白菜和豬肉混合在一起,那美妙的味道讓我的大腦不受控制,只知道一個接一個地往嘴裏塞,含糊不清地説着:“好吃,好吃!”

沒過多久,碗裏便從滿滿當當變成了空空如也,我滿足地朝老姥姥看去,她正看着我。祖孫二人一言不發,看着對方,笑了。

雖然,老姥姥已經離開了我,但我對白菜餡餃子有着特別的執着。無論是過節,過生日,還是慶祝喜事,我的面前總會有一碗白菜餃子,就像……就像老姥姥陪在我身邊一樣,和她分享着我的快樂。

我好想吃白菜餡的餃子,老姥姥包的那種味道!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3

變的是滄海桑田,不變的是那份痴迷……——題記

從小我就對詩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不知曾幾何時,喜愛竟變成了痴迷。

小時候,我在鄉下奶奶家住過一段時間,每天我們聽着雞鳴和人們的談笑聲,看見雲霧從遠處連綿的山谷中升騰,空氣中飄着鄉村特有的青草味,生活安逸美好。

晚上奶奶就摟着我坐在牀前教我念詩。其實她識字不多,但她還是用她粗糙的手指指着詩笨拙地教我念,有時我正巧讀到個她不會的字,她頓時笑彎了眼,還不住的誇我説:“娃,真厲害哩!”但是好景不長,有一天父母回來後説要把我帶回城裏,離開時我看見奶奶站在院中,眼裏除了慈愛,還有我看不懂的亮亮水光像一條流動的河流,我想起她教我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恍然間我像是懂了什麼……

再次見面是在幾個月後的葬禮上,我知道她是得了肺病走的。

一直以為我會忘記了,但直到上了國中,當老師説有沒有因為想念某一人而迷戀上她留下的某種東西時,像是觸動了心中某根隱匿的弦,我彷彿又回到了兒時……

在吟誦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豪情與壯志時,我想念她在吟誦李白的“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時的'自信與豁達,想念她在吟誦劉長卿的“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的惆悵與無奈,我忘不了她吟詩時的神采飛揚;忘不了她朗讀一首詩時輕輕皺起的眉頭,也忘不了她讀詩時陶醉而微微漾起的紅暈;忘不了她懷裏的餘温,更忘不了她為我織就專屬於我的童年。

繁華落盡,只留下了子規哀涕,光陰荏苒,只留下歲月如歌;而您走後,我只留下這份對詩永遠不變的痴迷…………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4

我痴迷於大海,因為我是魚兒:痴迷於天空,因為我是鳥兒:痴迷於山,因為我是樹:痴迷於你,因為我是愛。

痴迷於給予,因為是希望。

細心觀察,側耳傾聽,尋找着那些焦急的面孔,煩躁的話語,墮落的生活,唉聲的歎息。救贖你,給予你,哪怕是一絲,總會感到心裏非常安慰,經常把你錯當成自己。你就像曾經的我,絕望,像一隻折斷了翅膀即將掉落的鳥兒,願用自己一份力去托住你,因為自己摔下來過,那份痛,青春年少,不希望你擁有這份心碎的歷史,就算是用橡皮擦出去我腦海中的記憶般,你臉上振奮的笑容總能讓這份回憶漸漸淡去。

痴迷於給予,因為是温暖。

儘量去做生活裏的太陽,本來黑暗的日子已經夠多,不想再去冰冷到別人,於是,就想到了給予,也許,作為陌生人的我,能夠給你一些温暖,讓生活也享受一下陽光的沐浴,那被光撫摸的感受。

我痴迷於給予,給予希望,給予温暖,是因為曾經被給予過,被温柔對待過,所以也想這樣對待別人。像夏目那樣,對世界有着美好的期待,即使在經歷過傷害與滄桑之後,仍然能保持內心的'柔軟,對朋友盡所能的體貼與關心。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夏目那樣的人呢。

花開過,悄然無息。

蟬聲在,夏末靜謐。

大海也痴迷於魚兒,因為魚兒讓它不再孤寂:天空也痴迷於鳥兒,因為鳥兒讓它不再單調:山也痴迷於樹,因為樹給了山生機:愛也痴迷於你,因為你製造了愛。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5

球場之上,紅土飛揚。

——題記

不敢相信這是比賽的最後階段,我盯住對手的手,目光跟隨着球的軌跡,試圖判斷落點。這是一個旋球!身體魚躍,竭盡全力靠近猛烈旋轉的球。

終於,伴隨着槍響般的撞擊聲,球被擊回。我透過飛揚的塵土注視着球,祈禱它落入界內。

“Out!”裁判員大吼道。這出界的判決也宣告着我與勝利失之交臂。

我的`教練和隊員沉默不語,他們知道這場比賽是我們隊唯一的希望。

我拖着沉重的腳步走出場地,不敢直視教練的眼睛。教練拍拍我身上的紅土説道:“打得不錯,我知道你對網球有多痴迷。”

父親為我遞來球包,當我打開它,便看到了那顆我一直帶在身邊的網球。

“教練,我想打網球!”當年的我如是説。教練只是笑,眼紋聚成一股。他丟來一個球,手指操場。“拿這個練吧,如果真正喜歡,就好好練!”

那一年,我很瘋狂得練着。無論天氣是否晴好,我都會揹着球包去操場練球。樹葉泛黃時我才發現那球的毛幾乎掉光,我的手也結了一層繭子。

如今再看到這球,倍感温暖。

曾與隊友用世界球星的名字稱呼,亦曾在雨中打球直到衣衫濕透。紅土場上曾留下一條條滑步的印跡,球拍上也早已佈滿劃痕。

賽前那幾天,練球到深夜。孤身走向球場,強光燈照射下練着發球,單調的擊球聲是那時唯一也最悦耳的聲音。

拋球,引拍,屈膝,跳起,擊球,一氣呵成。

我的球拍曾隨我去過世界各地,無論到哪兒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塊網球場。紅土,綠土,硬地,每一塊球場上都曾留下我的足跡。

許多年來,場地變化着,沿途的風景變幻着,對手更替着,然而有一件事從未改變,有一份情至始如一。

當我走上球場,那感情便肆意生長。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6

小院,小屋,一聲聲嘹亮而婉轉的戲曲衝透了院門,在空中縈繞。

從小,奶奶給我的印象就是愛戲。無論京劇,崑曲總愛唱上兩句,雖不專業,但那延長的音調和抑揚的神韻讓我驚歎。我趴在窗上望她,奶奶一邊是忙碌的活計,一邊是自己追隨了一輩子的愛好,兩不誤,邊幹邊唱。

我是從來聽不出她在唱什麼的,但卻喜歡看陶醉的她,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十歲,手上活計飛快,身體卻左搖右擺,連眉毛梢都洋溢着喜悦,《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無論哪一段總能信手拈來,家裏的電視也總是“咿咿呀呀”地響着。

痴迷。這怕是她對戲曲最貼切的詞了吧。只聽得音調一起,停頓兩聲,進而步入正曲。如流水般潺潺而下,時而遇着高音,便輕巧地躍過,留下水花四濺,引人回味。又似隨風緩下的葉,兜兜轉轉,落地時又平添一份厚重。是啊,自練了一輩子的戲,怎會不好呢。我暗自想。

奶奶常與我説,年輕時最喜聽戲,過耳不忘,如今竟記不得了。我笑着説您唱得好着呢,她笑而不語,但我看到她的笑在發光,是隱藏不住的欣慰和穿越幾十年的痴迷。

如今社會飛速改變,還有幾人會唱國粹,有誰會細數戲台上的角兒呢?我看到奶奶找不到她的`京劇頻道了,怕吵到家人只能小聲哼唱。我看到奶奶站在時代的角落,被塵土弄得滿面凌亂。愛好成了痴迷,是跟人一生的,尤是奶奶這種上升到傳統文化的老人啊。

驚鴻延聲,驚豔時光,當漫步了幾十年的戲曲撞上時間的冷漠,奶奶堅守自己的心,那份痴迷是永遠不變的。一陣曲聲起,奶奶又唱開了人生。

自古及今,戲曲何以傳承,唯是不變的那份痴迷啊。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7

莫笑痴人語,更有痴似其人者。光陰如梭逝,更有不變是痴迷。

——題記

我坐在一塊兒大石上,捧着書,細茗詩芳。與山水對詩的日常,皆是我六七歲時的過往。

小小讀書郎,捧着詩書上學堂,數學課上,我將新抄的詩句壓在課文的扉頁上。可惜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苦“邪不壓正”。每每被老師發現。我在與老師暗中較量的過程中,不變的是對詩詞的迷戀和嚮往。

城裏上學時,城市中一片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景象。在這高速旋轉、光怪陸離的世界裏,我偏愛那方故土——詩詞。我緊懷着那捧最熟悉的土壤,向寧靜的世界展翅翱翔。我在這沉浮不定的凡塵中,不變的是我在詩書中的徜徉。

一個個密密麻麻的小字兒,滿載着我無限大的快樂。閉了眼,翻開書,神遊的'思緒也會於陰暗中投奔詩的光暖。我好似一滴墨水,融於硯台之上,凝成焦黑,又於水中揮射出墨色的光茫。而詩巧妙就是那水啊!是我的歸宿,是我安居樂業的地方。在枯黃的書頁中肆意狂舞是我的詩意;在時光與激情的考驗中,我不變的,是對詩的痴迷。

我常在幻想:這天地之大,歲月之長,可是有多少人同我這般傾心於詩?蘇軾言:此心安處是吾鄉。我道:故鄉詩土話方長。

他日一別書苑後,提攜榜首醉詩鄉!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8

生活因為有痴迷才會多姿多彩。每個人所痴迷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或是看書,或是寫作,或是聽音樂……而我卻不同,我迷戀的東西很微妙,看的是心情的美好。

心情好,畫;心情不好,還是畫。把腦袋裏所有的美好的或不美好的畫面記錄下來,在往後的時間裏可以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

真正讓我痴迷到無法自拔的是因為一隻貓,那天我照常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不高的土牆上蹲坐着一隻貓,伴隨着夕陽西下的天空,晚霞照到地上,樹上,我的臉上,還有那隻貓。它的身上像撒了金子一樣亮亮的,分不出是毛髮色,還是晚霞照映的.。我呆呆地看着這幅“畫”內心大海波濤洶湧,我可以很驕傲的説,這是我至今見過最美的景色。我拿出筆把這一瞬間定格在紙上,沒有思考,就完全畫了下來,畫的出奇的好,比我任何時候都要好。

這時,那隻貓轉過頭來,看了我一眼。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啊!充滿着冷漠、孤獨,卻又是驕傲的,它的那雙眼睛裏像是裝着星星。

回到家,拿出一切工具,把它完成,畫面又浮現在我眼前。我喜歡那隻貓,就給那幅畫起名為《孤獨的風景》。之後便被拿出去展覽,結果受到很多人的讚揚,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的畫了下去。

可我,再也沒有見過那隻貓。

至今,我也沒有忘記那一天的那一幅畫面。後來,無論我怎麼畫,也畫不出那種感覺。但是我徹徹底底地迷戀上了畫畫,徹徹底底地喜歡上了那種安靜、祥和的氣氛。

世界因為迷戀而多姿多彩。我不是迷戀這個世界,而是迷戀我那未完成的夢。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9

“哎,你怎麼和你姐姐那麼不一樣呢?”我聽見母親又在數落犯錯的妹妹了。不過,我也覺得神奇,打一個孃胎出的,我妹愛運動愛做那些出汗不用動腦的事,我卻很傳統的偏愛看小説短文那些能宅家的活。為此母親總是嘮叨,希望我們這“兩極”能多學學對方。

話説,是什麼時候愛上文字的呢?

依稀記得,母親曾很驕傲地告訴別人,在認字上我沒讓母親操心。許是看動畫片時潛移默化地學了,許是幼兒園老師的功勞,又或許是小小的我對着不認識的字而不斷問人和翻字典的原因。後來捧起童話書能在家裏的某個角落安靜待上一整天,能對着繪本一遍遍翻以至於看到封面便知其中情節。名為喜歡的情感,在書頁的翻動聲下悄悄積累於心中。

隨着時間的流逝,電子閲讀也移步於我的生活中。我像是鳥兒掙脱了枷鎖飛到新地方那般快樂——電子閲讀告訴我,創作出好文章的可以是鼎鼎有名的大文豪,也可以是籍籍無名但同樣熱愛文字的每一個人。我會因為一篇文章而泣不成聲,也曾和主人公一起開懷大笑。我像是他們的朋友,凝視或真或假的故事,目睹他們人生中遇到困難的樣子和應對方式。閲讀的過程中讓我思路延伸,我也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腦洞和世界。在情感共鳴的那刻啊,文字將我與素未謀面的創作者們同呼吸。

上國中以來,迫於學習的壓力,閲讀的時間大打折扣,但我仍努力堅持兩三天看一回書,也曾將某個隨筆和故事與好友分享。我很慶幸,在成堆的`任務前,我依舊保持對文字這種熱愛和享受創作的過程。我可以用簡簡單單的詞句來敍述一件讓人痛心且殘酷的過往,也可以用華麗的詞藻來描繪勾勒自己的快樂歡欣。

因為我真的,對文字對閲讀的那份喜歡熱愛,是永恆不改、亙古不變的痴迷。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0

在人的一生中,心中總會有那麼一點東西令你激動,令你痴迷,令你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哪怕只是一會兒的回憶,都能感到深深的滿足。

我十分喜歡夢幻的東西,看的書都是些科幻或魔幻的,比如《三體》《銀河帝國》《魔戒》《愛麗絲夢遊仙境》等,其中最讓我痴迷的就是《哈利·波特》了。

第一次接觸《哈利·波特》,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個星期六,媽媽帶我看了一場電影,我頓時被電影裏面精彩的內容、神奇的魔法深深震撼了,我還記得我的第一篇觀後感就是寫《哈利·波特》。

從此之後,我對《哈利·波特》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先追完了八部電影,然後開始閲讀有關哈利·波特的書。我覺得書裏生動的描寫比電影裏的畫面更加精彩,我彷彿真的置身於魔法世界之中。我還看了哈利·波特的前傳《神奇動物在哪裏》第一部和第二部、哈利·波特的紀錄片、哈利·波特的《百科全書》,我甚至還買了鄧布利多的魔杖、霍格沃茲的火車票和哈利·波特的地圖。

你或許會説我太瘋狂了。是的`,我知道那是假的,但是我仍然最愛這個魔法世界,就像陶淵明先生筆下的桃花源一樣,雖然桃花源是虛幻的,但卻寄託了作者對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嚮往。桃花源存在陶淵明先生的心中,魔法世界也存在我的心中,代表着一個男孩對冒險的渴望,對神奇生活的嚮往。

縱使我已經長大了,但我對魔法的那份痴迷不曾改變。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1

翻開一本書,讓陽光灑在紙面上;捧一杯香茗,品世界百態。我對書的熱愛,仍是不減;我對書的執著,不變的仍是那份痴迷。

還記得,五歲那年,我得到的生日禮物是一本故事書,裏面講的大多是公主和王子的故事。翻開書的扉頁,我立即被裏面美麗的畫面吸引住了。我纏着媽媽馬上給我講書裏的故事。自從聽了媽媽聲情並茂講的故事後,我對那本書更加愛不釋手了。每晚睡覺前,我都要抱着它,把它放在牀邊才能安穩地入睡。就連走路,我手裏也要捧着那本書。

我熱愛讀書,就是這樣開始的。

當我又長大了一些,我就按照媽媽教我的拼音讀法,把書上的字一個一個地連成詞語,再把詞語連成一句話,最後又連成一篇文章,連成一本書。那幾年,這樣的讀書方式成了我最喜歡的'習慣。

上了國小,我對書的痴迷與日俱增。就連新發的課本兒我都不放過,在開學前我都要讀上幾遍。國小階段,我讀過《悲慘世界》,曾為珂賽特的遭遇悲傷難過;我讀過《霧都孤兒》,為主人公的身世感到可憐。這樣,我讀的書越來越多,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又給我換了一個大書架。

直到國中,即使學業繁忙,我也要抽出幾十分鐘的時間,讀我喜歡的書。每當我重讀,我就會讀出新的感受。當現在的我重讀《悲慘世界》時,我讀出了法國舊時期的不公,即使只是偷一塊麪包也要付出入獄的代價。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如今,書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讀書,他讓我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

我已經長大了,但對書不變的仍是那份痴迷。書,我最好的朋友,你會伴我一生。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2

文人曾説過:“讀一本好書,就像是交了一個益友。我贊同這句話。只因我痴迷於書中的樂趣,那裏的樂趣遠比我看電影、打籃球來的還要多。

翻開厚重的書皮,從上到下瀏覽,一行、兩行、三行……我闖進了書的世界。萬籟俱寂的夜,終使在昏昏的黑暗中,也能看見站在岸邊孑然一身的白衣少年,李太白,此時此刻你又在想什麼呢﹖是“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胸有成竹?或許都不是?只是想感受那遠離朝廷腐敗氣息的一絲安寧?李白啊李白,終其一生,要那正義蹉跎一生,畢竟還有好酒相伴。

有青蓮居士的豪情,必有少陵野老的憂愁,書海把我帶到了腐敗的晚唐。曾經猶如人間天堂的大唐,今因一場安史之亂而家破人亡,你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雖有報國兼濟天下的心,但屢遭小人排擠,你是何等傷心?何等義憤填膺?何等無奈啊!最後只能收拾自己的一生求學生涯,打道回鄉,臨別前作了一首《春望》,便成了永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啊杜甫啊,一生赤膽保家國,沒落無能揮袖去。

書裏的人物不能出現,但是塑造得非常形象,彷彿人就在眼前,僅有那點知識是不夠的,因為人就是一本書,還需慢慢品味,像是濃郁的茶,那味道鈎住了我的魂。

書,是你把我一步一步領向成功,是拯救了我的靈魂,我深深地痴迷於你。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3

箱中有瓶,瓶中有墨,墨中有那份不變的痴迷。

初學,並不覺得好聞。拿出毛氈,稱不上雪白,紅格排布。卷在其中的,是墨。盈着自己的姿態,滾落到硯台中,黝黑,好像只能這樣去形容,彷彿一陝北漢子在黃土上風吹日曬,留下時間的刻畫,深深烙印。墨有着它本來的模樣,烏黑,鏡面一般鍍着光。回位,猛吸一口,並不好聞,也説不上來是什麼滋味。但,漸漸痴迷。

“墨香氣十足。”老師踱着步子,來回漫無目的地駐足。上課已十有餘,屋裏瀰漫着墨味。一落筆,毛豪觸到紙的一瞬間,洇成一朵朵小墨珠,鐫刻在紙的一側,像是命中註定,對號入座。一頓,一行,一停,一收,動作一氣呵成,寫完只覺得身心舒暢。我痴迷了。碑刻的字跡浮現在腦海,雖不是墨跡,但一樣勁柔有力。我痴迷在墨香,更痴迷在書法,不變定律,熱愛。

墨,文房四寶之一,曾隨他人一齊感受墨的温度。硯,四四方方,稜角分明,平躺在台的中央,毫無生機可言。“磨吧!”習慣了這種墨香,下手卻不知從何做起,不知所措。手平持,三指裹住硯,找尋台中間位置,開始不變的勻速運動,開始不變的痴迷。一圈一圈打着軌跡,硯慢慢收斂起那份死灰的面貌,腳下生花,醖釀出飽和度極強的墨,滴落,稠得很,似乎濺出也能是一圖春江山水。墨,固然分名墨賤墨,但一直都在的是古人智慧,不可膽大地評論些什麼。我痴迷在書法,甚痴迷在匠人精神,不變定律,傳承。

墨即成點,在紙上翻飛,不變的是墨香,是歷代書法,是等待人們傳承的文化。

箱中依舊存着幾瓶墨,撫去瓶身上的灰塵,嶄新。藉着燈光,撩起筆,書盡一言詞,燈光也微微暗下,吻醉了我的`痴迷。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痴迷於墨的種種,痴迷於文化的各各。墨,痴迷了。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4

一人,一花,一世界。

鄰居愛花,勝過愛世界。已是古稀之年的她,用奼紫嫣紅的花兒寄託着她的情。大概,被幸福包裹得厚重,心才會如此甜蜜吧。

春日迎春,夏日荷,秋日豔菊,冬日梅。在她的雅居里,花,無處不在。冬日,含羞的三角梅點染着每個角落,給蕭瑟的冬漂了一層温情的味道。

雖是對門,但鄰里間聯繫不多,平日裏見着了,也只是笑着打個招呼,這一來二去,便聽聞了她愛花的事兒。夏日裏,坐在陽台上閒讀,便能透着玻璃賞她養在大水缸裏的蓮花,那高潔的姿態與無邊的魅力,讓人看的如痴如醉。

他的'兒子,常回來看她,帶着與我年齡相仿的孫子。每每到這時候,幸福便爬了她一臉,笑容也便退不掉了。她難得的認真燒菜,香味溢了一樓道。沒過幾天,她便來敲門,我吃了一驚,不知該如何待這位稀客,“奶奶,有什麼事嗎?”竟也忘了請她進門坐下,她也不惱,只是拿出一瓶山楂醬來,道是自己做的。我忙道謝,才想起將她請進屋來,她四周轉轉,看到我家那些半死不活的花兒歪倒、堆積在陽台上,她心疼道:“這麼好的花兒,怎麼這麼個養法?”,語氣中透着些惋惜,我解釋説:“父母忙,大概沒時間照料,要不奶奶您搬了去,這花兒跟了您也好”,她沒推辭什麼,便搬了去,臨走時説:“養好了我再給你們送回來”。

我沒想到,沒半個月,那些積滿灰塵的枯葉竟已綠的葱蘢,她笑着把花兒搬回來,説:“要好好善待它們啊!”她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

聽聞,她年輕時即愛花,一晃五六十年,她對花的愛未減分毫。花概是她無聲的朋友吧,她們互相陪伴這麼多年,比知己還要了解彼此的脾性了吧!

我終於明白了,她不是愛花勝過愛世界,原來,花就是她的世界。

不變的是那份痴迷作文15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題記

在一片清波漣漪的湖面上,幾片荷葉,幾株荷花。彷彿帶來無限的清涼。楊萬里曾寫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早荷。也有人寫過“荷頸已無擎雨蓋”的殘荷痴迷。每一句,每一種荷,都讓我為之陶醉。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時,我們來到君山荷花,(向上向善作文)遠遠望去,湖面上的荷花荷葉好似一幅圖畫,是那樣的美麗。碧綠的荷葉上有着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令人眩目。荷花在水中,像是一位出水芙蓉的仙子,輕輕地舞動着它那婀娜的身姿。

我們坐上了小船,慢慢的在湖中划行。一朵朵荷花,在我的身邊痴迷。彷彿少女的羞澀微笑,顯得恬靜美麗。悠悠的荷花香,如同少女特有的'清香。幾隻紅蜻蜓蝴蝶,在湖面上翩翩起舞。荷花也隨着微風輕輕的搖擺,亦如它們特有的優雅舞姿。一顆顆小小的蓮子,像一個個小小的娃娃,可愛又讓人憐愛。碧綠的荷葉,在我的眼裏不是荷花的陪襯,而是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荷花的頸有着獨有的驕傲。永遠的直挺,不會像世人一樣,荷花總是那樣永不屈服。不染污泥的表面,如同不與世俗合污的君子,是那樣的的高傲。

周敦頤,這個“予獨愛蓮者”。那份清潔自傲,卻又心繫天下的志趣,不正與荷花的品質一樣嗎?

荷花的那份清香,那份高傲,多麼的令人嚮往。來世,我亦願我是一朵荷花,將我的芬芳清香,將我的清潔自傲,將我的出淤泥而不染獻給這個世界。不受世俗的束縛,不受世俗的污染。一路清香,讓同樣愛荷的人共同芬芳,與君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