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留一條縫隙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留一條縫隙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留一條縫隙作文

留一條縫隙作文1

人生,就像一張空白的畫紙,生活,就是塗畫這張畫紙的畫筆,在這張畫紙與畫筆之間存在着對人生的體驗。或許,我們會用我們的手將這張畫紙塗得非常飽滿,讓紙上的風景目不暇接,但是,我們何曾想過,這樣的一幅畫讓人的思維無一絲的拓展空間,更別説能有什麼成就。因此,為了讓觀賞者多一絲暇想的空間,我們應當給自己留一道縫隙。

或許,這在很多人的眼裏,這道縫隙並不是很美觀,殊不知,在觀賞者的眼中,正是這一道簡潔的縫隙讓他們的思維在無窮盡的拓展,他們放飛了自己的思想,他們想象着那道縫隙那一邊的景物和生活,他們被那道縫隙深深地吸引着,或許,他們正在想:在山的那一邊是什麼呢?還是山嗎?

固然,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是不勝枚舉的,我曾聽説這樣的一個故事:在美國的一個小城市裏,一個女孩去應聘選模特,由於她的臉上有一個很大的.痣,所以,她總是被公司給淘汰了,他們都勸她去掉那顆痣,她差一點就動搖了。但是,最終她還是堅持住了,在經受過屢次失敗後,她最終被一個老闆所聘用,就由於這個老闆的聘用,她漸漸在藝壇中出了名。後來,由於她臉上的那顆痣,她變得更加精彩,更加特殊了,人們沒有記住她的名字,卻記住了她臉上的那顆痣,人們都認為那顆痣使她顯得更美,所以説,給自己留一道縫隙,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曾不是這樣呢?我們往往追求外表上的美滿,而遺忘了給自己的生活留一道縫隙,木工做工時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不然易散落。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奔騰的海水假如不遇到礁石,難以擊起漂亮的浪花”,是啊!我們的生活也正是如此,假如我們給自己留一道縫隙,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些困難與磨鍊,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豐富多彩。

我最終明白,太飽滿、太美滿往往會適得其反,假如在上面留一道縫隙,就會更加迷人。

我始終堅信,給自己留一道縫隙,會讓我有“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春天;會讓我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夏天;會讓我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秋天;亦會讓我有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天;給自己留一道縫隙,更會讓我成為一個揀盡寒枝不願棲的曠達女孩!

留一條縫隙作文2

黑暗中的縫隙,賜予陽光照近的空間,讓嚴寒變成暖和,這暖和就成了綠色的奇蹟。宇宙間的縫隙,饋贈生命的源源不斷,使地球散發活力。留一道縫隙,留一些餘地,留一點空間,便可避開一些問題的消失,促就事物的進展

大自然留一道縫隙,呈現了它的寬容。崖間的青松隨風搖曳,卻紮根崖縫間,是大自然的寬容,讓生命有落腳點。谷間的百合,形單影支,挺立的背脊,造就了靚麗的風景線。貧瘠的土地,一點新綠,點亮戈壁灘上的熱忱。青松、百合、新綠正是一道縫隙的恩惠,讓它們詮釋了生命的堅韌。大自然的.寬容讓世界多了一道道迷人的風景。盤古開天地,用雙臂撐開一道縫隙,於是有了日月星辰、四季變換、白晝黑夜。大自然的縫隙對芸芸眾生的重要就在此。

人與人之間留一道縫隙,促就了感情的堅固,摩擦是人與人相處難以避開的,在摩擦時留一道縫隙,就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削減了心情的激化,增加了彼此思索的空間。事後想想也沒什麼,只是被生氣矇蔽了雙眼,被心情溢滿了心頭,給彼此留一道縫隙,讓感情堅不行摧,讓關係跟加堅固。

五柳先生亦是如此,看破紅塵,厭惡官場的黑暗,塵網亦是留不住他,棄官歸隱,歌詠祖國的大好河山,卷卷黃頁留下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歷史見證,可否觀察他一席褐衣任終生的豪邁。他恰到好處地處理了人與人之間的縫隙,讓自己對田園情感的堅決。他亦知官途不是他的歸宿,他讓自己與塵世留有一道縫隙,自己在縫隙的一頭思索自己的取捨。我們也應如五柳一樣處人、對事,讓生活中少一些問題,多一些歡樂。

做事留一道縫隙,讓事物變得更完善。沒意向宏大的成就,都是後人對縫隙的修補,如果任何事物都完善,就沒有進步可言。學無止境,就是後人對前人的學習,並加以進展,學習的生涯就是步步向前,而不是故步自封。木工講究疏密有致,懂得留一道縫隙,避開問題的消失。教會我們極致是一種追求,但做不到十全十美,懂得留有縫隙,才會有完善的曙光消失。

大自然是人類的導師,引導我們怎樣做事、待人,它為我們留的每一道縫隙都是言傳身教。我們學會了寬容、忍讓、留有餘地。

做事不能太過,做人不能太肯定。海闊天空的安靜,完善曙光分消失,大自然的神筆,亦是一道縫隙的鑄就。

留一條縫隙作文3

曾多次聽在家裝修的木匠提到:“留一條縫隙。”而裝修後的地板上也赫然留存着縫隙,可謂疏密有致。粘合貼切。

留一條縫隙,留一絲缺憾,避免太過“豐滿”,太過完美。就像裝修房子時那樣。時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出現地板的開裂,擠壓拱起的現象,而這恰恰便是未預留縫隙的緣故。

那為何又要留存那一條縫隙呢?古語有云:“小滿則溢,月圓則缺。”可見凡事太過完美並非可取之道。像那水,你盛滿了整個容器,那你便再也倒不進一滴水了;像那月,你今夜欣賞了月圓那你明日便見不到圓月了。你所看見的,只有那溢出的水和那缺了一塊的月。

小時候,常喜歡將瓷瓶裝水放入冰箱裏,再拿出時便冰冰涼涼,在炎夏裏最是解暑。可有一次打開冰箱門時只看見了瓷瓶的碎片和有着瓷瓶樣式的'冰。問了母親才知道,這是水倒得太滿了,結冰之後撐破了瓷瓶的緣故。自那以後,我便不再將水倒得滿當當的了。

這又何嘗不是未留一條縫隙的緣故呢?若我那時的水倒得少一些,也就不會撐破了瓷瓶了。

留一條縫隙,看似是留下了遺憾,但你又怎知這事、這物不是因這一絲缺憾而完美呢!

斷臂維納斯不曾因雙臂的缺失而遭人詬病,反而(加:大家都)認為它是雕像界的鉅作,可見缺憾有時並不因表現而定義。你有時看似有着遺憾的事物,它卻可能正是因此而完美。多這一分太多,少這一分太少。

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的。

留下一條縫隙,並不是説這樣的人生便是失敗的人生。人的一生,總會經歷挫折,總會留下一些遺憾。若你的人生太過完美,它反而失了真實,而你也無從回味。

大的方面而言,人生需要遺憾;小的方面而言,處事需有餘地。凡事點到為止,過分追求十全十美反而會迷失了自我。過分步步緊逼反而會失去所得。凡事留一線,正如留下那一條縫隙。

留一條縫隙,給自己一絲缺憾,給事物一些餘地。

留一條縫隙,缺憾不是缺憾,你會收穫別樣的完美。

留一條縫隙作文4

曾有一個故事這樣講:“曾祖父是一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頭禪就是:“注意了,留一條縫隙。”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不然易散落,時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則懂得恰到好處地留一條縫隙,組合材料的吻合的空間,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的`事例與木匠的藝一樣,就像《三國》,在這裏我想對三國中的孫策説一聲:“給別人留一條縫隙。

孫策是三國時期大將孫權的弟弟,在一次外出打獵時中了一箭毒箭染上了瘡但是想痊癒不得生氣,一生氣氣激瘡口更是難治,但是為人性急的他又怎能忍過一百日不生氣嗎?果然當日于吉來到,説要好心治他的病但是卻被孫策一句:“此等妖人,吾殺之,何異屠豬狗。“”反了回去,並且還把于吉關進監獄囚禁了起來大家都來勸他,他都不聽,於是他讓于吉為萬民求雨,但是求雨中午不得到來就得把于吉焚死,快正午天中陰雲但是無雨,孫策見他如此靈驗,不禁不歎他,反而又罵了一句:“已近午,空有陰雲,而無甘雨,還是妖人。”正要把于吉焚燒天下便夏起了大雨只見文中到:“頃刻之間街市成河溪澗皆滿足有三尺甘雨,于吉大喝一聲,雲收雨住復見太陽,都這一般情況了,孫策還不信服卻怨了起來兄,幾又中道:“策大怒,匕曰:“晴雨乃天地之定數,妖人偶成其便,你等何得如此惑亂。”於是拿起了寶劍就把于吉的頭給斬了,只見一道青氣向天空飄去,斬後而不忘了罵一句:“爾等皆欲從於吉造反耶”但他殺了于吉也自然沒有好報,近來幾天總是在廳堂中,夢中,牀邊……看見死去的于吉,他走在哪裏于吉就出現在哪裏,終於有一晚在牀邊想見於吉怒金瘡迸裂,在對家人説完最後的遺囑後瞑目而死年僅二十六歲。

在這裏我認為他在為于吉,讓于吉求雨,和把于吉逼近臨獄的過程中沒有給於吉一點點縫隙,讓他嘗試一下所以才落到了自己死亡的地步。

我讀着孫策的故事,從中也明白了給別人留一條縫隙是多麼重要!

所以生活中的我們也要多給別人留一條縫隙,其實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許你的生活會更加的美麗,留一條縫隙吧!

留一條縫隙作文5

那涓涓細流的小溪何以唱着如此宛囀的歌,跳着如此輕盈的舞,伴着如此清脆的旋律從門前始過。原來這是細窄的鴻溝給予了她活躍的空間;那積滿薄薄塵芥的木屋何以顯得樑上了時間的色澤,猶如一位歷經蒼桑的老嫗,擱着如此古老的青燈抒寫着如此長久的歷史,在天宇下熠熠生輝,原來這是窗縫的幾縷陽光給予了他永恆的美麗……

生活常常因為忙碌變得枯燥而乏味。我們多少年來,錯將月餅當中秋。而遺忘了打開窗户,借一縷月光來分享遠方的牽掛和思念。是的',習慣了燈紅酒綠,即使那是鶯歌燕舞,也只是表達了物質上的追求。我們總是把生活的窗户鎖得如此緊密,不留一條縫隙,因此錯過窗外諸多美好的東西,譬如:詩意、饒恕,取而化之的是隨便,自私和狹隘!

生活需要詩意,詩意的生活使你忘記了工作的順心、官場的明爭暗鬥,使你淡化名利和權力,使靈魂有安身之所。那麼,請你為生活留一道縫隙,讓馨香的陽光祛除你的不安和煩躁。三月爛漫,你只需打開你的門户。那樣,桃花的香氣便飛入你的鼻孔,只要一條縫隙就可以囊括整個春天的美麗;臘月白雪紛飛,你只需留一點門縫,便可聽到北風呼呼,白雪悄然落地的聲音,只此一點,便可享受到北國獨有的風韻……給生活留一道縫隙,無需過多的修飾,茶餘飯後,捧一杯香茗,夾一本小説,領略故事中的道理,感受生活中的忙裏偷閒,你會發現一切都是美好,就像觸到陽光便會微笑一樣恬淡優雅!

生活需要饒恕。木工講究疏密有致,粘合貼切,該疏則疏,當密則密,做人也是如此。與人交往,如果走得太近,彼此粘在一起久而久之便會矛盾重重,心情猜忌失去信任而導致友情的變質;如果離得過遠,相見猶如陌路逢生,距離淡化了彼此的聯繫,缺乏理解和支持,最終也亦變成陌生人。那麼,我們需要在彼此的底線上留一道縫隙,快樂地接受並且虛心和糾正,不斤斤計較,寬恕也會成為人生的另一道風景。

生活就是這樣,有必要在心中留一把尺子,能恰到好處地把握縫隙的寬度,用相當吻合的空間承載負重的人生,請以饒恕組磚,用詩意建房,讓你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幸福!

留一條縫隙作文6

蟻熊給自己留了一條縫隙,因為它沒有將螞蟻趕盡殺絕,也不會打擾螞蟻們的飽餐美味佳餚。

恪守一片沃土,收穫一片金秋。蟻熊懂得給自己一條縫隙就永遠會豐衣足食。物如此,人猶然。給自己那貪得無厭的“欲”留一條縫隙,你腳下的路將會變得平坦。

她將“縫隙”留在大漠

乘着歷史的巨輪,遊蕩在歷史的大河中。我似乎聽見古時那厚重的邊塞駝鈴聲,叮咚,叮咚!夾雜的哭泣聲分明是昭君在憂傷,回頭長安城,依舊那麼和祥,可誰又知此時一個弱女子強擔負起千萬百姓的安定,面對前方漫無邊際的大漠與身後千千萬萬個百姓,她選擇了大漠,拋棄了故鄉,生她養她的故鄉,她坐着掛彩的馬車將她給自己留下的給百姓留下的給這個國家留下的“縫隙”完美的畫在了廣闊的沙漠中。這條“縫隙”不寬,只有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那麼寬,擔它給了人民希望,給了國家希望!

他將“縫隙”留在書中

他將“縫隙”留在書中,而這本書就是記錄着中華文明的《史記》。

一個被世人看來是小的不能在小的書,卻在司馬遷的君主面前成了彌天大罪。於是,一種可以讓男人比死更痛苦的刑法成了對司馬遷的懲罰,自此,他希望的加功進爵,為國民排憂的.抱負已化為煙霧,漂過了歷史的長河,化為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司馬千的腰,於是他鑄了一把“利劍”,想用這把“利劍”劃破在他人生中這黑色的“縫隙”去追求光明。這一天來了,來的不是很快,但這一天對於我們來説意義不也更大。因為他鑄了一把“文學巨劍”是文學史上最奪目的那把,他用這把“劍”劃破了他心中的傷;劃破了前方的“黑色紗障”;也劃破了古與今之間的歷史城牆。

他給自己留下了一條能夠改變人生的“縫隙”,也給“古”與“今”留下了一條“大縫隙”,使我們能看到我們原本不能看到的東西!

朋友!給自己留一條“縫隙”吧!因為它可以使你劃破前方的“黑色紗障”!

朋友!也給別人留一條“縫隙”吧,因為它可以使你們的情更深!

朋友!在給慾望留一條“縫隙”吧,因為它可以使你在人生路上平平坦坦的,也會使你少一份憂慮,多一份放心!

留一條縫隙作文7

她,天哪,簡直是現實版的套中人!

她是我的前座,高一一開學就“榮幸”地坐在本人前面,歲月流轉,“人事變遷”,身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只有她堅守着那“陣地”,“泰然自若”、“不離不棄”,直到下學期,我來到班裏驚奇地發現這不爭的事實。

曾試過與她交談,可是幾次後,好吧,我放棄了。她的話語一如她的裝束——嚴冬裏,衣服緊裹,總喜歡穿帶有帽子的上衣,而那帽子,在我的角度看上去竟像是緊繫在脖頸上的,天!可這裝束在她的眼裏卻是最最温暖、舒適的小屋,因為她冷冷地告訴過我:“我只是怕冷。”

可是,她的成績很好,一些我們匪夷所思的難題,她都能迎刃而解。所以,我還得時常向她“老人家”請教,可講不講給我聽,取決於她的心情。所以你一定要趁着她剛解出一道難題,滿臉笑顏的時候去問。有時她也會敷衍地説幾句你聽不太懂的“專業術語”,沒等你懂,她就回過身去,只留給你一個冷冷地背,與頸間鮮豔的帽子——

一日,見她“黛眉”緊鎖,愁顏不展,走過去瞧,噢,在做題,定是解不開了。

沉默,沉默。

突然,她抬起頭説:“你,你做出這道題了嗎?”

“嗯那。”

她臉上寫滿驚訝:“你怎麼做出來的?”

“我們幾個人商量出來的。”

“噢——那,那給我講講吧。”我拉過椅子,坐在了她的身邊——

後來,不知怎得,一個週末過後,重返校園,園中的花兒都開了,團團簇簇,潔白素馨,沁人心脾,是啊,春來了。

走到班裏,一眼就看見了她,還是來得很早,一如往常。只是,她卸下了冬裝,穿着一件天藍色的`襯衫,而且沒有帽子,映襯出她白皙的臉。“嗨!”我走過去打招呼,然後在她身後坐下,桌上有張紙條,紙條上有幾行雋秀的小字:曾以為用銅牆鐵壁圍住自己,就可以心無旁騖地去學習,才發現那樣只會冰凍住自己,春天來了,我在那牆壁上鑿了一個門,我會時常打開它,讓陽光與清風進入,温暖我,輕撫我,和我的心。

我緩緩地抬起頭,看着前面這個清新的女孩,笑了,陽光打在我的身上,像是一團棉絮,柔柔地,暖暖地,那是透過她門的縫隙射過來的陽光嗎?

留一條縫隙作文8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連大海都深知包容的道理,那麼,我們在人際交往的時候給他人留一條縫隙不也是無傷大雅的嗎?

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説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話説的是沒錯,那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呢。

在我看來,多數人斤斤計較。互相都想謀取對方的小利,更不用説在面對共同利益時將貪婪與自私展現的淋漓盡致。更有甚者對自己最親最愛的家人也要爭的你死我活。這與最初的我們事與願違。

有些人認為,寬容是懦夫的行為,這種想法毫無根據。懦夫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而不敢發聲的人才是懦夫。而懂得寬容的人是從大局出發,考慮全局利益。所以説吃眼前的虧都不算什麼事,因此為人處事,接人待物方面我們都要學會寬容。

古亦有藺相如者,那廉頗當初是那樣惡毒至極,咄咄逼人,揚言:“我見相如,必辱之。”而藺相如的反應確令人出乎預料。“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在他的門人看來,這樣做無疑是軟弱無能至極的表現,那麼他們是怎麼説的呢,“吾所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而況於將相乎。”

顯而易見,這就是廉頗與藺相如的差別,這也是門人與藺相如的差別。他們都僅僅將眼光集中於局部表面,當追求的是國家之大利,藺相如坦然放下自己的'大臣的架子,不與咄咄逼人的廉頗斤斤計較,為國家社稷着想。最終也得到了廉頗的道歉,從結下樑子到成為摯友。藺相如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煎熬,為國家社稷着想,同時頂着門人揚言離去的説辭以及廉頗那令人顏面掃地的打壓。但他還是僅憑一己之力,靠着深明大義以及寬容的力量將這三者的關係完美的協調,並將其串在了一條鏈上。

沒錯,這就是寬容,但它不等於忍氣吞聲,更不等於無條件地讓步。當然這也只有懦夫會這樣認為。

所以為人處事,給他人留條縫隙。

留一條縫隙作文9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不僅是提醒我們做事要靈活,無法支撐時可以保存實力,東山再起,更是在告訴人們,為人處事要留有餘地,凡事不能做絕,要有變化的空間,才能應付自如,謀求長遠。

西楚霸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聽得讓人好生欽佩這豪氣沖天的英雄。然而這萬丈豪情卻也是他的致命弱點。為了追丈夫氣概,不甘落於後人,使他在追求功業的道路上走到了盡頭。他無法容許自己身上有污點,不允許完美中有缺憾,於是,鴻門宴上放虎歸山,烏江邊上拒絕渡江。試想,倘若他為自己“留一條縫隙”,不過分追求英雄氣概之名,歷史或許將因此改變,項羽也將落個能屈能伸、靈活自如的美名,較之那悲情英雄之名又有何不如。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的策略則要明智得多。對待敵人,該鬆則鬆,該緊則緊。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反抗之敵,對於投降的則寬大處理。敵強我弱,則養精蓄鋭。敵弱我強,則主動出擊。無論在何時何事上都留有餘地,進退自如,絕不為追求一時之完美而放棄長遠之計,為自己“留一條縫隙”。着眼於長遠,才為良策。

也許有人會問,孤注一擲,破釜沉舟,也能在絕境中爆發,這又如何解釋?不錯,絕境之中有時會激發人的潛能,但是我們又如何能夠每一次都將自己置身險境,然後期盼奇蹟降臨,祈禱幸運之神每一次都給予我們潛能來發揮,這實則是一種撞運氣的表現。為自己“留一條縫隙”,並非盼望每一次都會有作用,但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深謀遠慮、心思縝密,做人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是我們把握自己命運的一種方式。

木工講究疏密有致,該疏則疏,做人何嘗不是如此。做事總該留有餘地,這樣不僅有糾錯的空間,更有發展的機會。“留一條縫隙”,實則是給人生留一條長遠之路。

留一條縫隙作文10

人人都喜愛圓滿,都想要自己的生活圓滿。其實留一道縫隙,有時會成就我們的更高人生目標。

歷史上的大文豪蘇軾,前半生可謂是一帆風順,非常圓滿。從春風得意倍受文壇大家歐陽修所推崇的科場奇才,到初出茅廬,躊躇滿志,又深得仁宗皇帝賞識的青年俊才,再到謫居他鄉,受世人冷落的帶罪犯官,這人生位置的巨大落差,將蘇軾的圓滿人生砍出了一道巨大的縫隙,讓各種磨難流入,讓蘇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也正是留出的這一條縫隙,讓那場雨滲入,洗淨了蘇軾的靈魂,滌淨他心中的.種種擔心,讓蘇軾重新獲得重生,讓蘇軾能在雨中吟唱着: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衰煙雨任終生!讓蘇軾能在巨大災難降落時,照舊無所畏懼,安之若泰。或許這就是送給蘇軾禮物,在他的圓滿人生上留一道縫隙,使他的人生更加完善。

司馬遷,著名的史學家。在他潛心寫作《史記》時,由於堅守正義而替李陵辯護,因而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刑罰。這不得不説是給他的心靈上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在他那完善的人生上留下了巨大的縫隙。假如在大殿上司馬遷再遲疑一下,是不是他的人生上就會少些磨難?假如在大堂上司馬遷沒有心懷正義,是不是就沒有他以後的名垂千古。假如在大殿上司馬遷沒有敢與帝王爭取正義的士氣,是不是他在以後就不會遇到那麼多風雨?但是司馬遷做了,他能夠在大殿上和皇帝據理力爭。而後果便是身體上無盡的苦痛與心靈上的各種熬煎,但司馬遷並沒有被打倒,由於他通過那道縫隙看到了他那還未完成的幻想,他的宏願還未實現,他的事業還未完成。他從先賢在逆境中奮起而有所作為的事蹟中得到啟發,在獄中,他含垢忍辱,磨礪心智;出獄後,他勤奮耕耘,發奮寫作,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最終寫出了《史記》。假如司馬遷的人生沒有那道縫隙,可能就會缺少一名宏大的史學家吧!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這些人無不是人生之路有縫隙。所以説,要在人生路上留一道縫隙,看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