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端午作文合集8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04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端午作文合集8篇

端午作文 篇1

只要人活着,總會感覺有些事温暖着自己的心。

我是一個記憶差到無話可説的孩子。總會把身邊的一些重要的東西弄丟。元宵前夕,我拉着弟弟的手興高采烈地出門。到底是最重要的節日,何況又是城裏,街上人流如潮。我拉着他流連於各個店鋪。我心滿意足地走出禮品店時,發現我身邊的沒。我立馬慌神,趕緊往回找,正當我萬般焦急之時,忽然聽到有人叫我。我回頭一看,弟弟正站在橋對面,旁邊是那個禮品店的店員。我趕忙跑過去,摸着他的頭不停地説“對不起”。店員拉我到一邊對我説:“你不能説把他弄丟,我對他説你去給他買吃的。”我愣住,頓時心生敬意。一個成年人能站在孩子的角度,顧及孩子的感受,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受被丟棄的陰影,這是多麼不易。我緊拉着弟弟的手,向她道謝。她微笑着向我們告別,雖然春寒料峭,心裏卻是暖暖的。那抹天使般的微笑,一直存在我的腦海中。

南通的黃梅時節素來多雨。因顧及交通,我們投身一家小旅店。老闆娘用南通話跟我們交談,幫我們提着行李,讓我們感覺很温暖。第二天,窗外便是大雨如注,剛走到停車處,便發現昨日還空曠的地方停一輛紅色轎車,我們只好折回旅店。“這裏不是交通便捷麼?怎麼會這樣?”我忍不住向老闆娘抱怨。老闆娘看看外面的雨,歎口氣。我們只好在大廳等着車主過來。老闆娘怕我們着急,拿報紙全我們打發時間,可是,過很久,遲遲不見車主的'身影。這時,大家都坐立難安。忽然老闆娘提議説可以給交警大隊打電話,讓他們幫忙尋找車主。她還打電話向廣播台求助,讓主持人幫忙尋找。終於,車主在接到電話後匆匆趕來。他當即向我們表示歉意,説下次不會再讓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也向老闆娘表示感謝,對於素相識的人,她想盡辦法幫助我們,對我們照顧有加。雖然不是高檔酒店,但她依然對客户盡心盡責,讓我們感受到別樣的温暖。

温暖只是一瞬間的感覺,但它以許多種不同的形式讓你感覺到它的存在,讓你領略它的美好。那些人雖只是初次相逢,卻如久別的親人。那些事,温暖着我的心,讓我在未來的生活更有勇氣,更堅定地走下去。

端午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説到端午節,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説,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這是習以為常的説法!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説:“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説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説:“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説:“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説:“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着聽着,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瞭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端午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五月初五的節日,因“五”與“午”同音,所以稱為端午節。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關於端午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傳説,楚國人屈原是一位大詩人,屈原想為國家出力,可是被奸人趕出了楚國。於是屈原投江自殺了。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羅泊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划起船隻,在江上打撈他的屍體。有的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過江河裏,讓魚蝦蟹等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體了。有的則拿來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汨羅江河裏,説是要用雄黃酒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又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梀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帶,便發展電腦了粽子。

現在過端午節習俗有很多,比如:雄黃酒、賽龍舟、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鬥百草、驅“五毒”等。數不數不過來,我們杭州每年都要舉辦賽龍舟。只聽呯聲一響,選手們便奮力地划着龍舟,兩旁的啦啦隊的'聲音非常響亮,在幾百米的地方都能聽的到。

端午節表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值得大家去繼承和發展。

端午作文 篇4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作為法定假日,是一個劃時代的文化大事,是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從民間意志的維繫與傳承,到國家意志的規定和推動,端午節,作為一個具體的文化符號,折射出傳統文化在大家這個時代的逶迤足跡。大家可以畫影圖形,去追溯歷史,也可以望梅止渴,去神思未來,但如果缺少當下的反思,不能從現實角度對端午節進行人文反思,那麼,一個傳統節日將又會淪為消費主義行為,會像中秋節一樣,成為公關社交的節日,遠離了文化的本質。

屈原先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個現實的知識分子,和一個節日意義,互相勾連比附,這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裏,都是非常少見的。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知識分子,詩人屈原先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不願做亡國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屈原先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大家對屈原先生的`評價和認可,到了怎樣一個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賽龍舟的時候,大家想起屈原先生了嗎?

那麼大家就會永遠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線足夠明亮,足夠温暖,但是沒有成長,沒有愛,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沒有理性的明天……

端午作文 篇5

端午節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有五黃:黃酒、黃魚、黃鱔、黃瓜、黃桃。還有許多習俗,比如説:掛艾草等等現在讓我來介紹這些習俗吧!

人們在端午節時還要在門前掛艾草,説是可以防蛇蟲疾病,所以家家户户都掛着艾草,有的人甚至將艾草做成香包別在身上。掛艾草還有一段歷史呢!傳説在很久以前,人們自私而殘忍,天帝決定派瘟神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來懲罰,瘟神受了天帝旨意,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瘟疫為不忍加害,在五月初五時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蒿就不會傳染到瘟疫,以示驅走瘟疫。除了掛艾草之外,還有一種習俗,那就是包粽子,一到端午佳節,大家都紛紛包粽子,再送給親朋好友。這是屈原跳河自殺後,後人為了紀念他,便發明了粽子,將他們投入河中,不讓魚兒去咬他的身軀。漸漸的,粽子成為了我們食物之一。粽子的品種有很多肉粽、豆棕等都很好吃。

在別的地區中也有許多地區有豐富的'端午節文化,在我們紹興就有划龍舟之類的比賽,真是數不勝數啊!

端午作文 篇6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關於它,還又一個美麗的傳説呢。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有一個正面臨亡國之難的國王—楚王,它召集大臣們一起商議對策,屈原是國王非常重視的一個大臣,他想出了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而國王覺得不妥,另一個大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國王連連點頭稱讚,並賞了那個大臣,但屈原卻説不行,屈原要和國王爭議,不料,國王卻把屈原逐出了這個地方。

果然,楚國滅亡了。屈原見自己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他一氣之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進汨羅江自盡了。

聽説屈原投江,沿岸的老百姓紛紛划船去尋找他的`屍體,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人們回來後,只見屈原夫人獨自立在江岸上,雙手捧着一個竹筒,大家都過來安慰她,屈原夫人平靜的説:‘我想,先生活在這個世上,憂愁太深了,這清清的汨羅江水或許能沖走他的憂愁,就讓他去吧,先生最愛吃糯米蒸飯,我這就給他獻上。’説着,將糯米蒸飯投進了汨羅江。

千百年來,人們忘不了憂國憂民的屈原,於是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報粽子,系五彩繩,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作文 篇7

端午節的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我看到了金黃金黃的麥穗,我還看見幾台收割機正在地裏收麥子,收割機的.前面有一個像滾筒一樣的東西,麥子不斷的被捲進滾筒,麥粒就從另外一頭流出來,好神奇呀!好多農民伯伯用耙子將收回來的麥粒攤在馬路上晾曬,爸爸媽媽告訴我:麥子曬乾後交到麪粉廠,我們就會吃到麪條、饃等面制食品。

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已經到舅舅家了,時間過得很快呀!我和表弟表妹才剛剛玩了十幾分鍾,姨媽就叫我們三個吃飯。飯可香了,是攪團,我都吃了兩碗呢。下午三點就回家, 我依依不捨的跟表弟表妹拜拜了。坐上車,爸爸就把車開走了。在路上,安安靜靜,誰也沒有説話。到了秦鎮,我們還吃了涼皮,今天我們過得很愉快。

端午作文 篇8

粽葉飄香,又到端午。關於端午的種種傳説,又再現腦海。望向湖畔,憶起楚國一代偉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關於屈原,連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大清楚,能夠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國家滅亡,投至汨羅江。上歷史課,説屈原大無畏,擁有大膽質疑的`理性精神,屢次勸説楚王莫信秦。可提議不被認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間,直至江中,以示清白。

相傳屈原投江前遇一漁夫,漁夫驚訝:“子非三閭大夫也?”可想當時屈原苦笑,淺淺搖頭。遇問之為何落得如此田地時,無奈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反問:“何不與世推移?”屈原不從,大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以蒙世俗之塵埃乎?”至此稍覺屈原似乎太過自負,而且暗想屈原也傻,為何不看大局之勢而行,非得自尋死路?留得青山不怕沒柴,日後再細想怎樣挽局不好嗎?

關於疑問,自看前人評價屈大夫,至王逸歎:“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方才明那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苦心。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五月初五,汨羅江畔一聲水響,既而化為寧靜。已明白屈原的志向,投江乃示忠心,明清白,便想明為何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一直不見屍體,於是後人為寄哀思,於此日盪舟之上,投擲米團,免遭魚蝦攻其身。

細想屈原投江時,又是怎樣一種情懷?是心中大釋?還是含悔而死?想到漁夫走時的莞爾笑歌環繞江前,便明屈原帶上清白而去,留下淡然而離。他笑歎今朝,笑看釋懷。不與多言,只以《離騷》獻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惜未將真理求出,自先奔赴湘江,留下離騷,讓世人明孰是孰非。

屈原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不過紅塵一瞬,兩千多年的歲月也是轉眼即逝。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那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允世俗塵埃染皓皓之白的屈原,終將留予世人心中,一代又一代地看其釋懷一切,淡然一切。

粽葉飄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際,屈原仍在。滄浪之水,或清或濁,難以明確。只能遂去,不再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