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博物館作文【熱】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7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博物館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博物館作文【熱】

博物館作文1

開齋節是回族特有的節日,今年開齋節恰巧與端午節連在一起,寧夏人民居然有了五天長假,而且與全國假期錯峯,這正是旅遊的好時機。

我們一家的目的地是千年帝都洛陽。大家都知道洛陽牡丹天下聞名,洛陽還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國務院首批發布的歷史文化名域。所以,6月,雖然牡丹花期已過,我還是興致盎然來到洛陽,開始一次文化與歷史之旅。

《盜墓筆記》中頻繁提到一把利器洛陽鏟,他是盜墓者必備神器,為了揭開它的神祕面紗,我向爸爸媽媽提出了,此次旅行的第一站古墓博物館。

一下飛機,熱浪撲面而來,洛陽的氣温居然高達40℃,我的衣服很塊就被汗浸濕了。古墓博物館位於邙山腳下,這裏綠樹成蔭,背靠邙山,腳踏洛河,絕對是古人口中的風水寶地,當地還有一句俗語:生在蘇抗,埋在東邙來描寫人生的極致。一走進古墓博物館大門,暑意全消,全程伴隨我們的是森森涼意,怪不得有人稱它為最恐怖博物館呢。

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主要分兩個展區,一個是地下展區,藏有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數十座墓室,遊客可以近距離接觸古墓內部環境,包括墓室建築,土墳物,墓室壁畫等。另一個是北魏世家宣武帝的陵園一景陵。

走進地下展區,光線很昏,感覺陰森森的。這裏集中展示了各個年代有特點的墓室,還原度很高。讓我吃驚的是這裏二十多個墓室,有十幾個被盜墓賊盜空了,他們盜走了文物,還破壞了墓室。盜墓賊大多是清朝末年外國人僱的,他們把珍貴的文物運到了海外。看來,博物館門口那兩隻威武的鎮墓獸只是後人的美好願望,鎮墓獸是鎮不住人心的貪念的。在僅有的幾個沒被盜的墓室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年代的隨葬品,有陶俑、陶棺、車馬、鎮墓獸等。還有刻在牆上的精美壁畫,雖然年代久遠,色彩已褪,但美麗的花紋及流暢的線條依然傳遞着文化的魅力。在地下展區,我如願以償看到了洛陽鏟,它有着長長的手柄,細長鋒利的鏟身,可以輕鬆探入地下,將深層的土質帶上來供盜墓賊分析判斷地下的佈局。中國古人從來不缺能工巧匠,但他們為什麼不把聰明智慧用在製造飛機大炮上呢?這樣,清朝後期我們的國家也不會任人宰割了,我摸着洛陽鏟,不禁感慨萬分。

景陵是帝陵,位置隱蔽,四周封土,機關林立,即使這樣,盜墓賊還是將裏面洗劫一空,留下一個空殼供後人參觀。陵區很大,柏樹叢生,園子裏種着大片牡丹,花期已過,枝幹上殘留着乾枯的花瓣訴説着昔日的美麗。從景陵出來回到地面,温度驟升,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睛,周圍的一切是那麼美麗,時光泯沒了貪婪與破壞,但歷史還在。

遊覽完畢,我滿足了心願卻心意難平:祖國啊,我希望你永遠強大,不被外敵欺侮;我希望人民安居樂業,努力建設偉大的國家,不要再破壞歷史;我希望歷史與文化能永遠傳承。

博物館作文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茶葉博物館春遊。下了車,我們沿着一條石板小路往裏走,兩邊是大片大片的茶園,一壟一壟及腰高的茶樹間,茶農的帽子在移動着,現在正是採摘龍井明前茶的大好時節。走了一會兒,我們進入了茶葉博物館。

進門的第一個廳是茶史廳,它專門介紹茶歷史。“茶在遠古時期就被發現和利用。唐代開始盛行飲茶,經歷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依然經久不衰。”比如,唐代的宮廷裏每年都會有貢茶進貢,都是各地最好的茶。還有一個很大的篇幅是用來介紹茶馬古道的,也就是各朝各代交易茶、馬的交通要道。我記得,去雲南旅遊的時候,導遊和我們説過一些茶馬古道的故事。以前,關內的人需要馬,關外的人需要茶,於是,商隊就跋山涉水,給需要的人送去茶和馬,慢慢的,形成了茶馬古道。我還和茶馬古道上銅馬形象的雕塑合過影。

通過一條不長的走廊,我們來到了茶萃廳。走進門口,迎面看見的是茶標本,分別放在標着“綠茶”、“紅茶”標籤的架子上。每個架子都放着幾十種茶,看的我眼花瞭亂。參觀完這個廳,我知道了茶的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

出了茶萃廳,來到了茶事廳。這個廳裏陳列着一棵茶樹標本,它立在玻璃櫃裏,下面的介紹牌上寫着:茶樹喜酸性土壤。後面寫了採摘方法,一是手工採摘,二是機械採摘。在下面還有示意圖。我也採過一次茶,那是在老媽的同學家。那個阿姨告訴我,採茶要採茶樹上最小最嫩的葉子,我照她説的去採茶,在太陽底下采了半天,採來的茶葉才在籃子裏鋪上薄薄的一層。可見,採茶是件辛苦的事。在這個廳我還看到的是茶的種、生長、採摘、飲用等一些事情。下次我也試試按它的方法來喝茶:備好茶具、洗乾淨、把茶葉放進去、浸潤茶葉、再在茶具裏泡一會兒就可以喝啦!

來到茶具廳,只見我的四周都有各式各樣的茶具,有彩色的,有原色的,主要以茶壺為主。茶具為什麼有那麼多樣子呢?因為光是唐代茶具款式就有二十八種,宋朝、元朝更不用説了。明、清朝以彩色的為主。這花樣,我只能説出一個詞形容:五花八門。我東張西望,漂亮茶壺簡直一眼望不到頭,可惜沒帶上相機,要不然非把他們全拍下來。其中,一個清代的“銅胎畫琺琅花鳥紋提樑壺”看上去就十分豔麗;而一個“藍釉罐”,沒有任何裝飾,看上去很清俗淡雅。這個廳讓我看見了很多漂亮的茶具。

茶具廳的後面連着茶俗廳。展廳的一角被佈置成了藏民房間的樣子,牆壁上寫着藏文,還有顏色亮麗的布幔,桌上擺着茶杯,那是酥油茶,西藏所特有的茶。

最後,我們來到了紫砂廳。紫砂廳差不多是茶具廳的延伸,那裏展示了一些紫砂壺。紫砂有幾種泥料,分別是:段泥、紅泥、紫泥,它們分別是由不同的礦石燒製而成。在一個櫃子上,有一些可愛的迷你紫砂壺,我旁邊的同學説,可以給芭比娃娃用。我想,哪個芭比娃娃可以用這麼貴的茶壺呢?

今天,我參觀了茶葉博物館,知道了許多茶的知識。杭州是茶葉之都,作為一個杭州人,我覺得十分幸福。

博物館作文3

11月28日是我們三年級的“快樂活動日”。那天下午,我們班全體同學在班主任張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前往上海鐵路博物館考察。

一走進鐵路博物館的大廳,迎面走來一位穿着工作服的人,身上還彆着一個小話筒,我一眼就看出了他是個講解員。等其他班級的同學們陸陸續續到齊後,我們就跟着講解員開始參觀了。參觀前,她還問了我們一些小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到20xx年,上海一共有幾個客運火車站嗎?”下面議論紛紛,有的説:“是5個”,有的説:“才不呢!應該是6個”……講解員在台上説:“大家的答案都一點偏差,其實應該是4個比較正確,這裏從1990年開始就已經不是一個正式的火車站了。”下面的同學都炸開鍋的問:“那麼現在這裏是什麼啊?難不成是座博物館?”講解員説:“對,你們猜對了!現在這裏的確就是一個博物館。好了,我們切入正題,我告訴你們,這四個火車站分別是:上海南站、上海新客站、上海西站、上海虹橋站,還有的是貨運車站。現在我們正式開始參觀吧。”

進了大廳,過了一會兒就大家沒了人影,都跑哪裏去了呢?哦,原來都去了模擬車廂,體驗過去的老式火車車廂。講解員告訴我們,這節車廂是模擬1876年時的火車車廂建造而成的。同學們都議論道:“原來那個時候的車廂條件這麼差!連牀單都沒有!”看完模擬車廂後,大家繼續往前走,老師悄悄的在我們耳邊説道:“現在這裏展覽的展品都是以前火車上的真品,並不是模仿品。”走到了觀察火車上的用品的地方,我和一些男生被一架大機器吸引住了,於是我們停下了腳步,對它仔細觀察,突然一塊告示牌進入了我的視線,這塊告示牌就在大機器的右前方,上面赫然寫着——拆路機。原來這就是大機器的名字。我頓了一下,又看到告示牌上寫着,重量:30千克。我覺得它對我來説已經非常的重了。所以我覺得當時的人很了不起,他們居然能夠把那麼重的東西給扛起來,我忍不住摸了一下那個大機器,哦,好粗糙啊!摸上去材質是鐵的,看上去它的機體已經多處出現了斑斑鏽跡。我們對它的使用方法很好奇。於是便問講解員,這架拆路機是怎麼工作的。講解員回答我:“工人抬着這架拆路機,把它放到鐵軌上,等它的邊緣和鐵軌完全吻合後,再緊緊的按住拆路機,把拆路機拎起來,這樣這段鐵軌就被拆除了。”看過了告示牌又聽了講解員的解釋後,我大概瞭解了這台大機器的功能。隨着大部隊一起繼續向前走,我們又來到了模擬駕駛室。每個同學,都爭先恐後的要在駕駛員的位子上坐一坐,過一把駕駛癮,直到老師大聲喊着:“走了,走了,再不走就不等你們了。”那些同學才趕緊跑進隊伍。在這時,講解員説:“好了,你們的考察到這裏就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座博物館。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我們受益匪淺,瞭解了近代上海火車、鐵路建設的歷史,聯想現在海陸空交通這麼發達,真期待有更多像這樣的博物館讓我們參觀啊!

博物館作文4

五千年的風和雨,藏了多少夢?中華魂,一腔熱血,一闕長歌。

——題記

江陰之行,軍事文化博物館,亦為遠望船,想必都是極其震撼。我聽見了五千年來祖國的高歌,看過她滿目瘡痍時的辛酸與艱苦,被砍在背上的一道又一道傷疤,痊癒後卻留下了印跡。勿忘國恥,踏歌中華!

一門又一門大炮,打響了百年前平靜的夜,保家衞國的戰士們將全部的生命壓在這裏,威嚴而又神聖。一步一步踏着階梯,百年的滄海桑田和腥風血雨一併掠過。

經過小石灣茶座,穿過悠遠的木質長道,是沉澱的歷史的遺蹟。被歲月磨平的鐵製大炮,依舊肅穆令人起敬。

這是一塊浮雕,身着滿是褶皺的軍裝卻精神抖擻、氣宇軒昂,讓來者不戰而退。彷彿在喊:戰士們!衝啊!我恍若站在那個滿地瓦礫和飄滿硝煙的年代,一聲一聲隆隆的炮響,一齊向着前方衝刺的戰士們,比起笨拙炮聲更為清脆的聲響——機關槍。敵人不停射擊,我軍不停向前,臉上早已被劃出了猩紅的傷口,舊傷未愈,雪上加霜,又裂開了一道。

一股炙熱的血液灑遍我的全身,一個戰慄,嘴角似乎還瀰漫着血的腥甜味,狂狷不已。這段軍魂悲壯的歷史,這篇可歌可泣的故事,鐫刻於記憶之中,留給熱愛和平的人。

恍惚之中,又見大海。渺遠聲聲船笛鳴,那可不是——遠望二號?可曾記得那輝煌的一刻,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九時整,那令全華夏民族驕傲的日子?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你可知道是誰,是誰,是誰在海洋上,迎着驚濤駭浪,完成了太陽能帆板展開監測、飛船變軌、軍委曹剛川副主席與航天員楊利偉天地通話等關鍵任務?為神舟五號正常運行、順利返回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是遠望二號,是遠望人!是為了出色地完成一切任務而廢寢忘食的遠望人!

敢當大任,敢拔頭籌。多少個新春佳節,在大海上漂泊的遠望人思親念念;多少個逝去的親人,遠望人沒有見到最後一面;多少孩子誕生第一次啼哭,遠望人沒有聽見……他們後悔莫及嗎?他們半途而廢了嗎?他們兒女情長了嗎?沒有!

難道只是為了一面“功勛測量船”的錦旗?難道只是為了國家授予他們一等功?難道只是為了風風光光地回家嗎?不,不是!是為了國家,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攸天的生命,為任務的成功,為了能為中華譜出一首千古傳誦的輝煌之曲!

立於甲板上,面對這走迷宮似的遠望二號,面對這煙波浩渺、喜怒無常的大海,看到了遠望人與風雨搏鬥的驚心動魄,聽見了每個人赤誠之心的跳動。

踏歌中華,愛自己的祖國吧!踏歌中華,去看看這個民族的底藴究竟有多深吧!踏歌中華,偶爾聽聽這充斥了無情歲月的故事。五星紅旗,越五洲,揚四海,響天地,震寰宇!中華踏歌,踏歌中華!

博物館作文5

上個星期五,我們班全體同學一起去春遊。我們去的地方是鄞州博物館(又稱寧波博物館)。早上,我們背上準備好的書包,高高興興地去學校,聽完李老師的安全教育,就上了大巴車。

到了寧波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老的牆,牆的外形是由一塊塊以前造老房子使用的石磚搭成的,看上去錯落有致,非常堅固,這些石磚顏色比較深,有灰色、紅色、黑色,形狀也各不相同,有凹進去的石頭,圓形中間空心的,還有一些是正方形的磚頭。博物館是由王澍設計的,這個設計曾獲得過著名的建築獎--普利茲克建築獎。

進了博物館,我們先來到了講述河姆渡人的日常生活的一個大規模的展廳。我湊近一看,哇!我們祖先的生活跟我們的生活真是大不相同。先説説他們穿得衣服吧,他們的衣服是用樹葉一條一條緊緊地編成的,樹葉編得密密麻麻的。可是我又在想,如果在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他們只穿這麼少的衣服會很冷吧!我仔細地觀察,發現有一個青年男人,正在用石頭使勁地向木頭上敲,那木頭一頭尖,一頭鈍,好像在做弓箭。我又看到了一位光着膀子的男人在鑽木取火,只見他拿着一塊大木頭,在一塊石頭上使勁地摩擦。我還看見一個小孩,和一隻小狗跑來跑去開心地玩耍。

河姆渡人使用的東西都是木頭、獵物的皮和骨頭、草等大自然本來就存在的東西。他們的房子也基本上是用木頭做成的,他們的房子雖然沒有我們現在住的房子那麼大,但是,都是人們親手建造的,底下是由一根根長長的木頭整齊地 “頂”在房子下面,才使得房子不用水泥也那麼堅固。我想當發大水時,水可以從房子下面的空檔流過,不會淹沒房子,我們寧波人真是聰明啊!房子中部是由大約一百多根草,密不透風地搭成一面一面的“牆”朝着外面,聰明的人們還在外面交叉着搭了一面“防盜牆”。房子的屋檐先是搭了一個個“十字架”,然後放上一層又一層的草。厚到什麼程度呢?我覺得假如下像刀子一樣的雨,也不會落進屋子裏面去的。

我走到右邊,看了一些原始人用動物的骨頭做成的工具。我仔細一看,原來這些工具是用來幫助人們耕種的,其中,有一種叫骨鐮,他們都是用石頭鑿、打磨出來的,表面凹凸不平。並不像我們生活中的刀那麼平滑、鋒利。不過,在那時,只能自己手工製造工具,所以,在那時能夠用石頭磨出可以幫人們耕種、割草的鋒利工具,已經是很了不起了。還有一種工具叫骨耜,骨耜有兩隻“角”,“角”的下方有一個可以用手握住的把手,骨耜的用處是:平整土地,然後人們再播種,這樣莊稼會長得更快、更好。骨耜和骨鐮有一個很好地區分的方法,就是:骨鐮中間有兩個小洞,而骨耜沒有,這兩個小洞有可能是用來插木棒的,插完木棒後,就可以拉着它,在田裏耕地。那時的人們可真聰明啊!

這次博物館之旅我學到了好多以前不瞭解的東西,真開心!

博物館作文6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有幸參觀了湖南省博物館。

那天,天氣非常炎熱,火辣辣的太陽照射得人的眼睛都難以睜開,但這絲毫也阻擋不了大家前去參觀的腳步。

來到博物館大門前坪一看,只見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參觀者排着長長的蛇形狀隊伍,迂迴繞過一排排S形紅色障礙物,慢慢地向大門移動。隊伍中還有不少金髮碧眼、鼻樑高聳,來自異國他鄉的外國遊客。排了大概半個多小時的隊,我們才隨着隊伍進到博物館。

我們首先搭乘扶梯來到博物館二樓,參觀的是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它分“家園”“我從哪裏來”“生活的足跡”三大主題,可以讓我們深刻地瞭解到湖南的人文、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習慣等等。這裏擺放的各種歷史文物,包括青銅器、瓷器、書畫詩詞、農耕具及農作物、綾羅綢緞等,不計其數,有的金光閃閃、價值連城,有的五彩斑斕、古色古香,看得我眼花繚亂。據説其中還有不少是國家級文物呢。更有趣並使我難忘的是,在展廳很寬的一面牆上,鑲嵌有56個身着不同民族風格服裝人物圖像的電子屏,你想聽哪個民族的歌,或瞭解哪個民族的風土人情,你只要輕輕點一下屏,離屏大約一米的地方,地上有一個籃球大小的圓形聽音區,你站在聽音區上面,你就能聽到這個民族原汁原味的美妙歌曲和有關介紹,你説神奇不神奇!

離開二樓,我們繼續上到三樓參觀馬王堆漢墓陳列館。這裏有根據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和她的丈夫、兒子一家三口人還原的三個墓穴,牆上有關於墓主人的詳細介紹以及漢墓發掘的原因和過程等。館內陳列着數千個隨漢墓出土的各式各樣的文物,硃紅菱紋羅絲綿袍、人面銅方鼎、素紗禪衣等等,還有辛追夫人常吃的食物及生活日用品,可謂衣食住行樣樣俱全,一時半會還參觀不過來。接着,在貫通上下三層空間的地方,我們看到了錯落有致陳放着的辛追夫人棺槨,大棺套小棺,裏外居然有四層,而且每層都是嚴絲密縫,上面雕刻着各式圖案花紋,我不由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先進科學技術心懷崇拜和讚歎!

出了井槨陳列館,正當我為始終沒見到辛追女屍焦急時,電梯直降一樓。我高興萬分,終於來到了辛追夫人的遺體安放處。在一個用玻璃罩着的大棺槨裏,我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辛追女屍。只見一位身高大約1米5左右的女姓,雙眼輕閉,穿着白色的漢服,面容安祥地躺着。整個身體看起來完好無損,好似一個酣睡未醒的睡美人。同行的參觀者説,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女屍呢。儘管隔着玻璃罩,相距有點遠,但大致還是能看得清楚。要不是工作人員提醒這裏不能拍照,我還真想拍照回來再仔細看看呢。

參觀完展覽,走出博物館大門,已是夕陽西下,天邊泛起一片片晚霞。回想今天,不虛此行,景美人更爽!

博物館作文7

寒假來了,終於有足夠的時間依照自己的興趣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真好。

恰好深圳博物館有特別的展覽——吉金鑄史——青銅器裏的古代中國,專門展覽青銅器的。青銅器,古時稱“金”或“吉金”,是重要的文物研究門類之一。最近我特意去市民中心東翼的博物館新館,參觀這些神奇的“鑄史”。

説到博物館,我並不陌生。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博物館是在國小一年級,那時,我剛知道博物館這個地方,恰好父母帶我去參觀。第一次相遇博物館,我以為那裏挺好玩,就邀請相好的同學一起去。我們倆因為學識淺薄,並不知道那玻璃罩下的一件件文物有何價值,有什麼意思。即便我從小對歷史有興趣,喜歡聽歷史故事,我還是走馬觀花,並沒有仔細參觀。

記得當時看那一件件文物,我只看好看的,尤其是那些玉石寶石,而青銅器陶器因為不光鮮耀眼而被我忽略了。歲月流逝,我日漸長大,一年又一年的學習與積累,使我對青銅器有了新的認識。雖説它沒有玉石金子閃亮好看,但也有自己的價值與美。我漸漸喜歡上了青銅器,也喜歡去博物館了。

如今,我再次來到博物館展廳,看到一件又一件青銅器,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用途不同,我倒覺得親切起來。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鼎,子龍鼎——迄今發現最大的商代圓鼎,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真有緣,那裏是我的老家。子龍鼎形體巨大,鑄造精細,給人一種威嚴肅穆的感覺,因鼎上刻有“子龍”而得名。銘文“子龍”,也是目前所知的帶有“龍”字最早的青銅器。“子龍鼎”與“司母戊大方鼎”並列,一圓一方,合稱商代青銅器雙璧。

看到在《國家寶藏》上介紹的文物,婦好尊,我不由得心生敬意。尊的主人婦好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文武雙全的女戰神,戰績輝煌。我想象着她輔佐商王武丁的傳奇,似乎她的智慧和勇氣能穿越時空,令我敬佩。

再往裏看,各式各樣的器具都依次展現,小到拇指大小的擺件,大到一人無法舉起的大鼎,有吃喝用的器具,也有戰場上的刀劍。我在想,在科技水平極其低下的古代,我們的祖先怎麼會創造出如此神奇的物品?相隔幾千年,我該怎樣參透其中的奧祕?

展品大多刻有銘文,我憑藉自己對文言文的一些瞭解,細細讀起那文字。依據銘文,我大概知道了器物的主人是誰,它是用來幹嘛的,那時發生了什麼事。我還能從中知道很多我未學過的知識,我也更有興趣瞭解這些古代文物了。

再看外形,這些青銅器無不做工巧妙,其細膩的紋路讓我驚歎,真的難以想象在那個落後的年代居然能造出如此精巧的器物,這不能不令現代人折服。

參觀博物館,欣賞吉金鑄史,我在青銅器裏認識古代中國。這些承載着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輝煌文化的各類器物,實在值得我們去珍惜,去傳揚。這個寒假能參觀這麼“遙遠”的展覽,我深感幸運,以後假期也會多多親近博物館。

博物館作文8

六一早,我隨爸爸媽媽去參觀寧波博物館。心情像窗外的天氣一樣,雨後初晴,陽光明媚。

這是我第二次參觀寧波博物館。記得第一次來這裏時,我還上幼兒園,跟在講解員身後聽了老半天,沒聽懂多少,只有“趙大有”綠豆糕的'滋味還依稀記得。

寧波博物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鄞州公園旁,博物館主體高大宏偉,由青磚、白瓦、龍骨拼成的“瓦爿牆”立面,古樸而典雅,彷彿向我們講述着久遠的過去。一條鵝卵石鋪成的“歷史長河”把我們帶進館內。

我們從服務枱租用了三隻講解器,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聆聽講解器裏悦耳的講解聲。兜兜轉轉,我們來到了二樓的河姆渡展廳。

櫥窗裏陳列着許多陶器、石器和骨器,最讓人驚歎的是那些精美的青銅器。望着這些來自五千年前生活器具,我似乎能感受到那些遠古寧波人在使用這些器具的鮮活場景。

一處由雕塑、繪畫、實物等構成的河姆渡人生活圖景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天是那樣的藍,雲是那樣的白,水是那樣的清,花草是那樣的鮮豔。一羣腰圍麻裙,上下赤裸的河姆渡人正在辛勤地勞作,多麼美麗的田園風光啊!我的思緒立即隨着講解員的聲音漸漸穿越到五千年前,進入到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的生活空間。

這是河姆渡村一個極其普通的秋天早晨。陽光透過樹梢照進林間的茅屋,茅屋分上下兩層,用榫卯結構的木柱支撐,樓上住人,樓下養豬。

我坐在屋檐下,逗着小狗“花花”。媽媽在屋裏用骨針為我縫製麻裙,她的身後有一隻紡輪,紡輪下是一卷未紡完的麻線。

一股米飯的香味飄上樓來,順眼望去,奶奶正在茅屋旁的廚房間燒飯,她將敞口陶釜中的米飯裝進陶罐內,木桌上放着三盆菜,一盆豬肉,一盆魚,還有一盆“夜開花”。

“喔!喔!喔!”大公雞“歡歡”站在高處,直起脖子打鳴。一旁雞窩內,老母雞“麻花”正在下蛋,兩隻黃澄澄的雞蛋露在翅膀外面。大肥豬“黑黑”正“呼哧!呼哧!”地拱着爛泥。大狗“旺財”正懶洋洋地趴在林間空地上,看爺爺和爸爸做陶器。

林地空間是陶器作坊,聰明的爺爺帶着手巧的爸爸,正專心致志地製陶器,他們的身旁擺放着一長溜做好的陶坯,有盆、缽、豆、碗、釜、罐等等,陶坯上刻印着各種各樣的紋飾,等做完這批陶坯,裝進土窯內用火一燒就能用了。

離茅屋不遠的地方是一片稻田,大伯和大媽正用骨鐮收割稻穀,二大伯用骨耜鋤地。

稻田外就是姚江,五叔、六叔他們正划着木槳,駕着獨木舟在江面上打魚。日近中午,二大爺將打上的魚穿在棍子上挑回家,哥哥蹦蹦跳跳地跟在身後。

今天收穫最大的要數四叔和四嬸。傍晚時分,他們抬着一頭大山羊和一隻大野兔,從田螺山中興沖沖地往家趕,滿是汗水的臉上透着笑意。

“安安,我們走吧!”爸爸的叫聲把我從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一下子拉回到眼前的博物館。我回過神來,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河姆渡展廳。

參觀完寧波博物館,爸爸問我:“感覺怎麼樣?”

“好極了!下次我還會來的。”我脱口説道。

博物館作文9

陝西曆史博物館坐落於陝西西安,這是一座國家級的巨大博物館。今天我就來到了這裏參觀。

聽以前來過這裏的人説,歷史博物館是不收錢的,但是要排很長很長的隊。因此,我和老爸、老媽、爺爺和奶奶在吃完早飯後,就急速趕到這裏開始排隊了。到那裏一看,仍然是人山人海,嚇得我睜圓了眼睛,心中暗想:“這要排到哪年哪月哪日啊!”幸虧我和爺爺奶奶是特殊人羣,無需排很長時間,所以幾分鐘後,我就拿着票蹦蹦跳跳地進入了古老的歷史博物館。一進大門,就看到了面前宏偉巨大的二層參觀廳。據説,這裏有原始人使用的簡單石器、西周繁多的禮器、秦朝時候的武器……我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來到了歷史博物館中。

一進門就看到了一頭威風凜凜的巨大石獅,好像在守護着歷史博物館,監視着所有人的一舉一動,嚇得我規規矩矩地走進了參觀廳。首先看到的,就是原始人的石器。我不禁感歎於人類的聰明才智,早在多少年前,人就已經能造出具有智慧的物品了。走着走着,我忽然看到了一個尖口瓶,它長長的,不知道是用來幹嘛的。“難道是觀音託的瓶子?不像啊。”我心中暗暗推測。

一看介紹,才知道這石瓶大有來頭,原始人就是用它來盛水的。因為原始人在高地,水在地處,所以要用繩子繫住瓶子,慢慢將瓶子放到水面上。瓶子在沒有水的時候會直直的立住。稍微一拉繩子,瓶口就進水了,這樣的瓶子是飄在水面上的。不一會兒,瓶子就灌滿了,於是沉到了水中。人在上面一看,就開始拉繩子。這樣,就灌滿了一瓶水。它精細在旁邊有環,可以用繩子繫住。而且,它還運用了現代物理。這有可能是個巧合,但卻代表了原始人智慧的結晶。

看完了介紹,我真是暗暗叫絕,原來原始人也這麼聰明啊,不會是有外星人去指點吧。再看身邊玲琅滿目,都是各種石器。在參觀完這些後,我又來到了周朝的時代。這真像一個朝代的穿越。西周的禮器也是令我眼界大開。我還專門看了看西天子出巡的考古遺蹟。接着又是大漢王朝……各個朝代的文物真是令我眼花繚亂,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秦朝。

秦朝有着神祕的兵馬俑和厲害的武器。我一眼就看到了掛到旁邊的弩箭。這種弩箭能夠讓士兵省力,而且射速加快。我這個對古代武器痴迷的人又開始想象它在戰場上的作用了。敵軍率領大兵攻城,聲勢浩大。將士們避其鋒芒、堅守不出,等敵軍衝到射程內時,立刻在城牆上使用弩箭還擊。頓時箭如雨下,敵軍立刻損失慘重,不得不射退……看完了秦朝,我又參觀了唐朝的絲綢之路和唐三彩、宋朝的精美物品……

過了很久,我才參觀完了這二層的展廳,看到了神奇的歷史,才依依不捨得離開。陝西曆史博物館,感謝你讓我看到了中國輝煌的過去。

博物館作文10

算盤的出現,被認為人類歷史上計算器的重大改革。在電子計算器盛行的今天,它依然發揮着特有的作用。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爸爸帶我走進南通的珠算博物館,讓我去了解算盤的悠久歷史,感受珠算藝術的博大一精一深。

珠算博物館矗一立在美麗的北濠河畔,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濠河這條項鍊上。這座博物館造型別致,遠遠望去,一幢幢小而尖的樓頂掩映在綠樹叢中。這裏長廊迎風,水榭流光,曲岸枕水,別緻怡人。

剛進博物館,位於展覽廳西側的銀色主題雕塑--- 一把巨大的算盤便映入我的眼簾。爸爸向我介紹:“這把大算盤主體高19米,一共有12個算珠。它的一側是我國古代傳統的上二下五珠,另一側是現在通用的上一下四珠。它彷彿是一棵象徵着中華民族智慧的睿智之樹。”

我們沿着青磚小徑向西走,來到了大門朝北的珠算展覽廳。展廳第一層的序廳裏那石雕算盤的一角後面,是長江的石浮雕,它喻意着珠算曆史像滔滔的長江一樣源遠流長。繞過石屏風,我們進入史廳。在史廳裏,我瞭解了珠算的歷史,認識了對發展珠算事業有着巨大貢獻的數學家們。

沿着展廳西側的樓梯向二樓走去,這裏真是算盤的世界!展台上擺的是算盤,牆壁上掛的還是算盤。各種算盤琳琅滿目,使人目不暇接。這裏最長的算盤長4米多,共有160檔,可供十幾個人同時使用。據説這把算盤是明清時期藥店學徒使用的,真是歷史悠久啊!想必當時這藥店的生意一定十分興隆,我眼前彷彿出現了當時藥店學徒們忙得不亦樂乎的情景。

瞧,微型象牙算盤,長4—6毫米,寬不足4毫米,只有手指甲那麼大,檔如發一絲,珠如芝麻。每一顆珠子要繡花針的針尖才能靈活自如地撥動。這麼小的算盤,製作工藝竟如此高超,的確是鬼斧神工,讓人忍不住想將它放在手裏,仔細端詳。它在我眼裏不僅僅是一個算盤,更是一件極為一精一美的藝術珍品。

更讓人駐足流連的是“寶塔算盤”。它是從大到小許多算盤疊加上去的。到了最高層,就只剩下一個算珠了。乍一看,還挺像寶塔。我數了數,一共等於30個算盤呢!

聽爸爸説,這些算盤製作材料各種各樣:有金屬的,有象牙的,有珍珠的,有陶瓷的……應有盡有,看得我眼花繚亂。

走出珠算博物館,已是夕一陽一西下。望着身後沐浴着晚霞的博物館,我心潮起伏: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但是古老的算盤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珍惜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創造出的一精一美的藝術品,將他們留下的這份珍貴的歷史遺產永遠珍藏。

博物館作文11

若説我在學生時代還留下來什麼習慣延續至今,有兩條,一是練字,一是去博物館看文物。前者是國中班主任看那時太小的我坐不住,用來定性。後者是高中班主任用來改變那時的我們容易脆弱、悲傷的風氣,意在提升眼界,打破茶杯格局,成年後它真成了我打撈自己情緒的一味妙藥。

歷史老師講木頭,講黃花梨、紫檀、鐵力木、楠木的地位。再講樹化石,樹木因突發的劇烈的地質變化被深埋地下,經過極為苛刻的地質條件形成億萬年前遺世孤品。講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如果身在其間,識別一塊石頭,將其成功做出一把手斧的概率有多大。還講他喜歡的歷史文物,其中一個是人面魚紋盆,底部有小圓孔。

後來我在陝西曆史博物館見過人面魚紋盆實物。介紹説,那是新石器時代孩童甕棺的頂蓋——當時小孩夭折,父母把孩子的屍骨放到甕中,再把這盆扣到甕上埋葬在房屋附近。為了方便小孩的靈魂自由出入,先民專門在人面魚紋盆上開了小孔。

老師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們要做有感情的人,別做矯情的人,得有堅韌的心。

他還説,他的夢想,是能自己建一座博物館。這個夢想我沒想過,可那之後,我倒十分愛去各地的博物館。要在有限的時間裏選擇自己去哪些展廳,要大致規劃每個展廳的時間,在某個展品面前逗留太久,就要承受錯過另一些展品的一面之緣。

蒐集一件喜歡的展品信息,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探問追尋它在歷史長河中的故事。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地將這些線頭撫平捋順,如果一小段時間不夠消化它,我就用一大段時間來收集整理,如果一個文檔將其歸納不清楚,我就插入圖片或者視頻。

想來,那時老師大約是要教導我們擴大眼界,提升格局,壓縮矯情,珍惜當下。他是十分苦口婆心的,但學生時期頂多跟風,自己並未十分走心。

年紀漸長後,某天在一家閉館維護的博物館廣場上吹着風,鑲嵌的各式玻璃上映出站立的我。看着密密麻麻的倒影像,突然想起老師説過自己建一座博物館的話。冥冥之間,我好像想到點什麼。

人生何嘗不像是在建一座博物館?世事紛雜,人生多味,其中一味,是悲傷,當它漫起時,我能不擴大,不隱藏,更不羞愧,亦不攻擊地去勇敢接受嗎?其中一味,是歡樂,當它來臨時,我能不慌張,不誇大,更不虛榮,亦不卑微地去公正接受嗎?

還有一味,是平凡。日月壽長,人生苦短,多少件現在的文物珍品,在當時的時序,也不過是普通的一種。

在人生這個博物館裏,任何藏品的所屬時間,是緊迫的編年史。時限或規模,得自己有數,若要痴纏執著於某一件藏品上,就得讓其變為珍品,不盲目跟風擴張。若執著於人生展廳規模,就得琢磨如何將展品添新添彩,做成效應展覽。

甚至還要一直有顆堅韌的覺悟之心——太多藏品,打磨多年後示人,還算不得文物,僅是紀念。抑或算得上你的文物,可對其他人來説,也僅僅是紀念。

博物館作文12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我們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假期裏我帶上奇思妙想,和家人去了馬家浜博物館,瞭解了馬家浜悠久的文化。

大門十分氣派,整個博物館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凹凸不平的立體圖形。由顏色深淺不一的木頭拼成,門口刻着“馬家浜文化博物館”幾個大字,抬頭望去,上端有一部分是空的,陽光能照進來,底下還鋪着許多石子。我心想:哇~大門口就那麼壯觀,一定花了不少心思設計,那裏面肯定更加漂亮吧。

參觀分室內和室外,我懷着激動的心情進了室內,裏面很寬敞。門口有一個服務枱,旁邊有看書的地方,還有一個大屏幕寫着“馬家浜文化博物館歡迎您”。

再往裏有許多房間,像一個個隧道一樣,門前有牌子,寫着裏面所展出的東西。從介紹牌上,我還認識了陝西西安的半坡文化,她是中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我們走進了“遠古回聲”的展廳裏,裏面擺放着許多新石器時代的生活用品。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兩件展品分別是紅陶雙耳尖底瓶和蚌飾。紅陶雙耳尖底瓶類似一個水滴狀,底部尖尖的,像一個錐子。口子很小,但身體很胖。看了它的造型,它的用途讓我十分好奇,底部那麼尖,它到底是用來幹什麼呢?是做飯的,還是盛東西的呢?我看了它的介紹,知道原來它是汲水用的。只要將繩子掛在他的兩隻“耳朵”上,將瓶子放進水中就可以汲水了。而飾蚌就是用河蚌的殼做的飾品,我心想:啊,原來蚌殼在新石器時代的時候還是很名貴的。

除了這兩個,還有其它很多神奇的展品。

牆上還以對話的方式向參觀者介紹了半坡文化。如:半坡先民都有哪些生產工具?當時人們的生產工具有:石,陶,骨,角,竹,木,藤,皮,筋等……

我們又去了下一個房間,門口就是介紹,我們看到了更多關於馬家浜文化的知識。裏面有許多動物的模型,還有一些當時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農耕的場景雕像,栩栩如生,我和弟弟看了連連稱妙。

我們還看到了許多原始動物的骨頭,以及馬家浜文化地區的地圖和其他幾個文化的分佈地。

參觀完裏面,我們又到了室外,室外有一條石子鋪的小道。通往一個半圓體的建築,周圍還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綠油油的,一眼望去,舒服極了。我和爸爸三步並作兩步走向那個半圓體的建築,朝裏面望去。只見裏邊像個大帳篷,有許多土,可惜還未開放,不能進去,我們只好原路返回。

這次博物館遊記可真有趣,讓我瞭解了更多知識。“馬家浜遺址”和“半坡遺址”雖然是普通的名稱,但她們頭頂卻有着諸多榮譽的光環,是我們不能遺忘的歷史文明。願越來越多的同學來目睹她們的風采,聆聽她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保護文化,一起傳承文化。

博物館作文13

我是個小戲迷,喜歡看各種戲劇,當舞台在喧天的鑼鼓聲中拉開幕布,生旦淨末醜粉墨登場,我就開心不已。我經常陪奶奶看戲曲頻道,週末跟媽媽去南京博物館看戲,還網購了一些有年代感的戲劇連環畫。好幾次,當別人知道我的愛好是看戲後,露出驚奇的眼神,好像在質問:“你小小的身體里居然住着一個古老的靈魂?”

暑假,媽媽帶我去方特四期東方神畫玩,讓人驚喜的是方特有一個戲曲博物館。跟別的博物館不同的是,這裏戲劇知識不是貼在牆上讓你仰頭看酸了脖子,而是以活潑有趣的形式展示出來的。博物館裏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全是智能化設備,我們坐在觀眾席等着表演開始,突然觀眾席開動了,原來是這一個大型自動尋跡無軌電車,它帶着我們穿越中國戲曲文化的時光隧道。電車緩慢平穩地前進,並適時在各個舞台前停下來,按照語音提示,我們戴上3D眼鏡,聽着戲劇知識的解説,進入了“戲曲小天地,人生大舞台”。

令人讚歎的是,這裏不光有播放投影,還有雕塑、亭台樓閣等實物景觀,虛實相映。首先,我們見到的是戴着“木腦殼”的西南地方儺戲;然後到了北方展區,山東快書、山西晉劇《呼延慶打擂》、天津快板、北京的京韻大鼓,河北棒子《徐策跑城》,徐策搖頭擺腦晃動着雙翅官帽,拖腔“湛湛青天不可欺”實在讓我想笑破肚皮!我想,演員不頭暈麼?接着電車駛到了中原展區,河南豫劇《花木蘭》“劉老哥講話理太偏,誰説女子不如男?”接下來到了南方,廣東粵劇、安徽的黃梅戲,蘇州評彈《江南好風光》。江浙一代的越劇《雷峯塔》膾炙人口,戲台兩層樓,樓上窗户上是白娘子、小青、許仙在斷橋初次相會的場景的投影,戲台電影展示的是法海手拿金缽執意收白娘子,許仙在旁邊苦苦哀求。唉,一個是妖一個是人,“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讓我開心的是,三年級就學過全國省份知識,一聽方言就知道是什麼地方的戲劇,我洋洋得意自覺博聞強識,跟着熟悉的唱腔搖頭晃腦地哼起來。

最後,無軌電車停留下來,360°立體環幕的大幕徐徐拉開,上演了京劇《四郎探母》《貴妃醉酒》等經典武戲片段,主角兒扮相俊美,身段優雅,嗓音洪亮,而且紅臉白臉脾氣都暴躁,動不動就“咚咚鏘鏘”打成一團實在帶勁兒。我看得非常痛快,但時間太短,只能走馬觀花,沒記錄下來的都是我沒見過或者看不懂的戲。

遊玩下來,我問同行的幾個小朋友:“你們覺得方特的戲劇博物館好玩麼?”“別的很好玩,最無聊的就是它了!”我想,那是你們平時接觸少,沒有真正瞭解戲曲的魅力。

博物館作文14

盼望着,盼望着,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上海到了,科技博物館近了。

真大!剛進門,就感覺得到。足足有三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羣羣動物。有生龍活虎的豹子、獅子;有美麗活潑的鹿;有憨態可掬的北極熊;還有凶神惡煞的猛禽……個個栩栩如生。背景也有所不同。一會兒是非洲大草原,一會兒是冰川世界……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彷彿是在不同的地點奇異地穿梭,為我們展現了大千世界的神奇。

順着叢林中的級級台階,聆聽潺潺流水,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熱帶雨林裏有許多奇花異草。還有一個蝙蝠洞,神祕莫測,黑漆漆的。走出蝙蝠洞,外面還有一條巨大的蟒蛇。它吐着蛇信子,脖子伸伸縮縮,好像隨時都要吞噬什麼。旁邊的巨型昆蟲機械地搖擺。緊接着收入眼底的,是到處都是翩翩起舞的蝴蝶的蝴蝶谷。

接下來到了一個個的展廳。裏面為我們介紹動物、生物。蝴蝶整整齊齊地羅列在一個個框子裏,旁邊注有名稱。它們羽翼斑斕,飄逸起來一定輕似紗,宛若天仙。另一個展廳有對動物的介紹、克隆技術的介紹、模擬的動物標本。可愛的小羊羔“謀殺”了不少同學的膠捲。另一個展廳展出了一些微生物,外面是用玻璃罩罩着的,我不知道是真的呢,還是人造的,形形色色的,顏色各異。

該去吃午飯了。還不錯,香噴噴的白米飯,澆上紅彤彤的汁,還有一個像笑臉一樣燦爛的荷包蛋、一些素菜、一些肉。

吃完午飯,自由活動的時間到了。我們參觀了機器人世界、信息時代、智慧之光……許多展區。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智慧之光。裏面有許多好玩的。如在空中騎自行車、走一個讓人頭目眩暈的“隧道”、(技巧是正視前方,不被旁邊圖案的變幻所迷惑)一個沒有水管的號稱“天上之水”的超級水龍頭、(真不知道那水是從哪兒來的,神奇!)許多奇異的科學遊戲……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那個需要靠注意力的集中,才能把球推到對方那裏的遊戲。我和蘇朱立來了一局,結果我輸了。真搞不懂,我可是用盡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球上,並想象着把球推過去,可還是輸了。上海科技博物館的魔屋,和春遊時的傾斜小屋構造一樣,走起來仍然驚險刺激。值得一提的還有那個雙人一起體驗的遊戲:兩個人坐在兩邊,中間是隔開的,看不見對方。可是隻要你按一下上方的按鈕,就能看見對方的臉。(簡直就跟看照片一樣)

自由活動的時間在一點一點地消逝。我們要回到集合地了。可是這才發現:不認識路了!幸虧在之前我們拿了方位圖,在範天豪的分析下、在錢夢瑤隊長的帶領下,回到了集合地。錢夢瑤請我吃了一個冰淇淋。

將要離開上海科技博物館了,心中真有幾分依戀。在回去的路上,這次夏令營的經歷依然歷歷在目。

蘇軾雲“到姑蘇而不遊虎丘乃是憾事”,我以為“來上海而不觀科技博物館也是憾事”。

博物館作文15

20xx年的8月20日,我與朋友坐了幾個小時的公交加地鐵,並且走了幾公里,最後終於尋找到了南京著名的失戀博物館。可以説,位置非常偏僻。我們是全程跟着地圖走,其中還不免走了很多冤路。唔……失戀博物館在南京的浦口區的不老村,我們是從南京的江寧區出發,這個路程還是挺遠的。

而且只有我們兩個女孩子嘛……地圖導航到了七佛寺就沒有提示了,我們也沒辦法。只能找人問路,好在遇到了一個熱心的大叔,一眼看出我們是來玩的遊客,帶我們走到了不老村。但我們也不能總麻煩別人對不對。所以,我們只能自己在不老村那瞎逛,邊晃邊尋找失戀博物館。失戀博物館,顧名思義,自然和失戀兩字有關聯。想必……大家也明白。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戀,在腦海裏漸漸消逝。那些記憶,也在慢慢消失。我自己的故事,並沒有那麼催淚,甚至,沒有那麼難忘。但我還是去到了那裏,去看看,別人的故事……我和朋友是循着音樂找到那的。門口有各種各樣的多肉,環境很是不錯。一進門,第一印象是這個展館並沒有我想的那麼大,很小,卻很精緻。裏面隔成了兩間,一間似乎是賣東西的地方,那裏擺放了座椅,可供客人翻閲明信片或者是寫些什麼。

裏面那間,座位稍微多了些。桌上擺放着筆和印章以及大頭針。那是讓客人寫下自己故事的地方。那裏給人的感覺很寧靜,卻又很温馨。哪怕你不買什麼東西,老闆也不會趕你走。那裏賣的東西,是自助消費的,自己去掃微信或支付寶付錢。我和朋友各買了一張明信片。我們寫下了自己想寫的東西。用大頭針固定到了牆上。巧合的是,那天啊,我的包里正好帶了些書籤和明信片。於是,我們又寫了很多東西。那些內容,除了我們之外,永遠不會被人所知。於是,我們開始翻閲那些明信片。四大本,全都是滿的。就連書殼上,都寫了字。許許多多的故事,是那麼的扎心。

曾經的海誓山盟,似乎都化為虛無。牆上固定了許多東西,有照片,有車票,電影票,明信片,亦或是項鍊……這都是他們曾經的回憶啊……那裏,有一個電話亭,我們並不知道那是做什麼的,至今都不知道。聽説,那個電話亭,叫做末日電話亭。中間的櫃子裏,放的都是展品,旁邊有二維碼,掃一下,就可以看見那件藏品的故事。每一件,都有讓人心痛的故事……愛情,究竟是什麼……像是包着糖衣的毒藥……這個年級的我們,似乎還不該説愛這個字眼,太過於沉重了……愛情這麼短,而遺忘,那麼長……我不想感歎些什麼……

這個地方,只有自己親自來過,才會明白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你會頓悟些什麼……啊,對了……順便一説。某一本書殼上寫下了一句,會不會有朝一日再相遇。標註時間為20xx年8月20日。留言人為阿魚。有緣的話,你或許會看到這句,我留下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