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融合的作文12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融合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融合的作文12篇

融合的作文 篇1

改朝換代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過程,有牧野之戰建立的西周;有戰敗羣雄,商鞅變法建立大一統的秦朝;也有農民揭竿起義,建立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明朝,而在這樣巨大的變遷中,唯一不變的是無盡的融合;是超越時間、空間,一刻不停又瞬息萬變的融合,它滲透在方方面面,亦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

宗教,是人靈魂的信仰,自三世紀開始向世界傳播的佛教卻使不同地區的人擁有了同一個信仰,不論是在緬甸、泰國亦或雲南、越南,我們都能聽到“菩薩保佑”、“佛祖顯靈”等祈福話語。因為宗教信仰的相同,因為世界融合的腳步,人與人被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商貿,是一個國家強盛的象徵,自西漢張騫開闢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茶、瓷與西方的珍珠玉石作交換,東西方貿易的往來便拉開了序幕。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機遇和發展。隨着時代的變遷,商貿的融合愈發嫻熟,現代中外合資企業的蓬勃發展正向我們昭示了融合“一刻不停”的時代特徵。

文化風俗乃一個國家立國之根本,唐時貞觀開元,遣唐使絡繹不絕,他國使者學習東方風俗,吸收東方文化,使中國幾千年積澱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的崛起與興盛,這樣的文化融合直至今日仍在繼續:“滬台夏令營”、“歐洲遊學”等活動,在如今的社會中十分普遍,認識新朋友的同時,更加強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認識與融合,加快了世界前進的'步伐。

科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標誌,融合在這其中也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明朝外國傳教士利瑪竇與中國官員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拉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到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練兵制器,富國強兵,融合使一個國家用創新造就了整個世界的進步,不論在工業革命中發明的電、光、蒸汽,都成為了國家科技的福音。

商貿科技在進步,文化風俗在發展,人類由在黑暗中摸索到在電與光中遨遊,融合見證了這一切;人們由馬車出遊的舟車勞頓到汽車飛機旅行的便捷舒適,融合促成了這一切;學生由生硬難懂的應試八股到學貫中西的自主學習,融合成就了這一切。

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融合毋庸置疑地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不論宗教、商貿、文化、科技,融合都深深的在他們的身上烙上了自己的印記。

世界變小了,人們變親近了,融合卻一成不變但又瞬息萬變着,從未停息。

融合的作文 篇2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有與無的融合,完美與殘缺的融合,行與神的融合,融之萬物,生之蒼穹。自古以來,“有容乃大”的思想與精神變根深於我們民族的性靈之中。詞賦融以曲調才得以傳唱,文明取以百家之長才得以傳承,就連國家也是如此,滿族人雖征服中原卻依託於華夏文明才得以發展。由是説,融合是一種必然。

是的,一切新事物的衍生是一種創造,更是一種融合。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子曰:克己復禮,無從周。他結合周之禮樂與今之社會創立了儒學;佛教傳入中國,卻也因中華文化與心理而改變。這種交融,非但沒有破壞其本初的.理想,使之上升到新的高度。

然而,我們不禁要想,融合的結果一定是好的嗎?我一度很喜歡道家“陰陽魚”的圖案,陰與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交而生,合璧為圖。我以為這是一種態度,是在嘈雜中悠然徐步的灑脱。但不盡然。“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兩千餘年前屈原的凜然依舊擲地有聲。他不願苟活於世間與渾沌為友,與污濁交融,堅守着內心的一片澄明,那份乾淨的神聖的理想怎又容他與世間相融?“世溷濁而莫餘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他在精神上的探求與追問令其愁苦而終窮。的確,倘若他容得下漫漫黑夜那他也只能化為細小的塵埃。他寧願選作星辰,當世遮蔽了他的光輝卻得以在後世與詩人對國家的熱愛赤子之心交融,華麗地更生出新的璀璨。

如此看來,屈原的選擇雖不像道家那樣在精神上留有退路卻勢在必行是更為長遠的一種力量。人既如此,國家何不是如此?民族何不是如此?近來越來越多地提及我們正在被“西化”。人類發展中對文明做出選擇是不可避免的,但現在的堅守如何不是對未來的交融?趨之若鶩地湧向國外,美其名曰獲得更好的技術與生活,卻只留下空寂的心靈。又有誰來重塑我們的精神家園?誰來將這份文化傳承?我常在想,發展科技,崇尚科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我們獲得更為安逸而幸福的生活,是為了生活質量的提升,但我們真的幸福嗎?如果窮盡物質的極致,心靈的神殿終會崩塌,但如果佐以文化,佐以一種仁德平和的態度,馳騁於無垠的精神之洋中,物為所用卻不為物所動豈不是何時何地都能收穫一種安然的快樂?

看來,融合也需要一份選擇,一份堅守。

自此,我們已明白融合的意義,是的,就像這樣-------順天致性,吐故納新......

融合的作文 篇3

長江,融合了高山的險峻方顯其洶湧奔騰;長城,融合了其地勢的高低起伏、陡峭險拔,才襯托出它的雄壯偉岸、翹首莫及;中華大家庭,融合了五十六個民族,而向世界展現出其文化的多樣性、人民的團結心和頑強的生命力……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融合的理念早已成為人類文明躍進不可或缺的大功臣。這早已紮根於人們心中融合的理念,推動着世界和諧發展。

如果説如今高度騰飛的科學技術是長江,那麼融合就是其始源的涓涓細流。如今神舟載人航天的成功讓世界對我們中國人刮目相看,而要把火箭這個大傢伙推上天,起初不知融合了多少力學原理。並且火箭的內部結構、所有部件也都同樣融合了為祖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技術人員們的辛勤汗水。而這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融合,給我們十三億中國人臉上增添了一份自豪的笑容。

如果説如今安穩的社會是長城,那麼融合就是支撐起它的起伏丘巒、穩定基石。國家、政府融合了多項制度、政策,以保民生。再也沒有了擊鼓喊冤,國家、政府融合了公安機關為百姓明斷是非、懲惡揚善;難以見到了孤寡老人流落街頭、黯然神傷,國家和政府融合了養老保險,讓老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可以幸福安康地度過晚年;少見了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大學的有志學子,社會融合了助學基金,為那些身貧志堅的青年點燃了希望的光芒……醫療保險、工亡保險、社會福利……國家融合的所有利民政策讓社會更加美好、安定。

如果説如今幸福快樂的生活是中華大家庭,那麼融合就是五十六個民族。社會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時代進步的同時,融合了許許多多的娛樂項目,讓我們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去放鬆自己。因此,“生活”這個詞變得豐富了。並且與此同時,生活的豐富也融合了幸福和快樂。一切,也就自然而然的變得那麼有意義。

如果沒有上游涓涓潺潺的細流,哪裏會有下游浩浩瀚瀚的波濤?如果沒有腳下穩固的`基石,哪裏會支撐起萬里雄偉的長城?如果沒有五十六個民族的燦爛文化,哪裏會有中華民族光輝多彩的今天?

如果説生命的本質是原子,那麼就是這形形色色、千姿萬態的原子之間的融合,才造就了千千萬萬的物種。融合,是天地萬物間最基本也是最穩固的基奠。人類文明的進步、世界的發展都離不開融合,那麼就讓這意義無窮的融合創造我們精彩輝煌的明天吧!

融合的作文 篇4

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將幾樣本無關聯的事物合在一起去不顯得突兀,而是十分融洽,他們互相襯托,相輔相成。

融合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融合的理念已滲透進每一個領域。

例如,中國製造的航母。他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成就與我國自身的技術融合在了一起。如果僅靠我國有限的科學技術以及相對較弱的創新能力,恐怕中國也沒那麼快能製造出航母,也沒那麼多顯著的成就。

再看去年的上海世博會。無疑,這屆世博會辦的是十分成功的:參觀的人數比例姐都多,建設的場館和歷屆相比更先進更綠色環保了,參加世博會的國家也是最多的……各個國家的場館都融合了各國不同的文化歷史,反映出了各個國家不同的風采。比如氣勢磅礴的“東方之冠”,中國館是這屆世博會最大的亮點之一,它融合了中國的“東方紅”,“龍的傳説”,“萬里長城”等等的元素,將這些原本無多大關聯的元素合為一體,讓人們歎為觀止。

可見,融合帶給了人們意料之外的喜悦,也帶給人們空前的視覺效果。

現在被人們認為是泡沫劇的電視劇中,如果你細看,也會有些亮點。芒果台的宮廷古裝劇,大多都是穿越劇,他們的服裝也是融合了古代和現代十分流行的元素。古代的服裝長跑拖地,特別是女子的,各處都裹的嚴嚴實實。而在電視劇中,他們普遍穿着低胸,坦肩的宮廷服。從當今的潮流,和時尚角度看,這是頗有亮點,較新穎的地方,但從歷史實料方面看,這是不符合當代習俗的。

今年時尚界很流行撞色。所謂撞色,就是兩種顏色放在一起不融洽,比如紅配綠,黃配粉等等。從某種角度看,它是將各種顏色融合了,也和當今時尚界融合了。但從普通人的眼光來看,或許這是讓他們很看不慣的',因為人們還不習慣這樣的融合。

這樣來看,融合各有利弊。但它對於各個領域,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現代社會,我們需要融合,不僅是科學技術、時尚潮流需要,人與人之間也需要融合。每個人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思想觀念,那麼將每個人的能力和好的思想融合起來,就會有驚人的效果。

融合,會給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帶來進步。融合必不可少,它帶來的和諧與成就,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融合的作文 篇5

融合,是當今世界的一種趨勢,一個宗旨。在我們的生活中,由小到大,無不體現融合的重要性。小到一杯清咖加奶精,大到全世界和平,都證明,融合是一種新的迸發。還記得政治書上一條理論:科技與工業相輔相承。在當今的科技發展之路上,我們需要融合各個行業去組成一個有潛力的,可以推動未來的`一種理念。

讓我們看一看一支樂隊,需要主唱,鼓,吉他貝斯等樂器,也許缺少一個人,這支樂隊就失去了至關重要的音符。而且,可能樂隊中的每一個人技術都很高超,但最要緊的是配合,只有每一份子都能感受到其他人的思想與節奏,才能成就一支完美的樂團。但融合與配合是不一樣的。如果説配合是A+B,那麼融合就是A×B,在大多數情況下,融合的威力比配合要強大的多。配合,是單獨的兩種事物進行合作;融合,是將對方的特點精神與自己的進行合併同時昇華,合二為一。在服裝界,西裝上可以融入中國風;在音樂界,搖滾可以配上古箏琵琶。這種效果,既是融合。在美國的許多餐廳,菜單上許多中國菜與西方菜的結合,在文化界中,油彩與水粉也可以創造出新的境界。應該説,世界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角落都在融合。人與自然,一個恆久遠的話題,再次被聯繫到融合,若是人類善待自然,世界的災難就會少很多。

一草一木一花都可以與人類和諧共處,很多人對於自然,希望能達到一種統治。最致命的就是這種君臨感,因為人與自然,應是一種融合,人也是自然的一員。所以融合,在思想必須保持謙卑與平等,才能完善自我,完美他人。融合,看似簡單,而且力量效果極大,但要想達到融合,是難能可貴的,需要相互理解溝通並配合等多重條件。在融合之後,就可以帶來延續。比如一種體制,一個家庭。在一個家庭中,親情不僅需要保持,更需要呵護。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才不會有烽火與矛盾。

在融合中學會感知,體會是很重要的。在不知不覺中,融合也會給自身以一種提高,一種進化。融合,有利無弊。兩個人若是融合交流,自己也會得到對方的思想並融入自己的,從而步入新的自我。世界的開端是融合,也會是融合而終結。就像調一杯奶茶,世界就是你們和我們,一個整體,洋溢着完美的活力,如同烏托邦。融合,必將會持續,永不停息。

融合的作文 篇6

十九世紀的一場鴉片戰爭,將各種文化,帶着各種氣息的風吹進了上海,這座本不起眼的城市。

一個多世紀的時光漸漸沖刷盡了舊上海十里洋場的行樂氣息,與苦中帶香,又讓人隱隱不安的鴉片氣味。而沉澱在水底的,便是一個融合了種種文化,卻異常協調的上海。

也許我本身也是上海這種文化融合的產物。父親母親,一個來自江南水鄉,一個的家鄉卻是東北的松花江畔。而我,在上海出生與成長,早已忘卻了搖着小舟在荷塘中採蓮蓬的滋味,更從未見過“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闊景緻。

陽光慵懶的秋日,獨自漫步於梧桐深深的小街,不禁思考,是不是我的血液裏已經滲透進上海複雜卻迷人的氣味,那氣息也許與聖羅蘭的“鴉片”香水如出一轍,神祕繁複,卻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令人上癮的快意。

清晨的外灘,浦江兩岸還為從沉睡中醒來,一輪朝陽靜靜劃過和平飯店高聳的'青銅屋頂。儘管老飯店的第一級台階早已隨着上海地面下沉而不復存在,但她與外灘其他建築一樣,依舊帶着凜然神聖,讓人不敢輕慢的氣概,縱然風格不同,卻無損於這些大樓和諧的美感。

梧桐樹葉將泰康路上空遮得嚴嚴實實,馬路上亦染上碧綠的樹影。拐入一條小弄堂,初看似是尋常,陽台上用破臉盆養着寶石花,小小的植物綠意盎然。忽從風中飄來一絲咖啡的香氣,似是到了歐洲街邊的咖啡座。循着香氣走去,會看到小小一塊銅牌——這裏是田子坊。石庫門房子的閣樓,被聰明的老闆娘巧手改造,一隻老舊的大皮箱充當桌子,兩張柔軟得讓人陷下去就不想再起來的沙發上鋪着豔麗的方巾,再來一杯咖啡,也許就可以坐上一個下午。俯瞰整個田子坊,年輕的外國夫婦坐在遮陽傘下,喂嬰兒車裏的寶寶吃東西,那白白胖胖的孩子天使一般可愛。幾位年輕的藝術家擺攤賣着手製的筆記本,雖不甚精緻但十二分獨特。曬得到太陽的角落,幾位阿婆搖着搖椅談笑風生,老人的臉上出奇得寧靜慈祥。

而我,在咖啡氤氲的香氣中,用鉛筆漫不經心得描畫這種種,“融合”二字慢慢浮現於腦海。上海,正是因為融合,而美麗迷人的吧。正如眼前這一切,雖為混搭,卻極是融洽優美。

融合的作文 篇7

如果想再更新世界,那麼融合就是一條新路。

若説時尚界不同地域元素的融合是高尚的,那麼不同地區人行為思想的融合就是積極的。

我們都知道德國人的嚴謹、日本人的禮貌、英國人的紳士風度,並且心神嚮往。因此,我們就會把他們作為我們的榜樣。長久的崇敬、學習、效仿使得我們自己養成了榜樣的好習慣。這就是融合帶來的積極面。

但融合不僅僅是本國與外國的行為思想融合,更是指本國內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更是作為一名農村的學生,我可以明顯感覺到外來人員到上海的趨勢越來越顯著。早上的早餐店是外來人員的、早出晚歸的是外地民工、時常在路上穿梭的還是外來民工,而我們學校更是有幾個外地班。但這不會妨礙本地生的學習發展,相反,在某些方面還會推動我們前進。

我在學生會任職兩年期間,有不少外地學生也加入進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外地學生的勤懇與努力,認真負責工作,更為可貴的是有積極的態度、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我們本地生的積極面對一切的思想,吸取那些外地生身上的.優點。反之,本地生恪守規則的特點也會影響外地生遵守規則,改變行為不規範。我認為,這就是融合。

有句話説:“各取所長,各取所需。”這説的就是融合。書是人進步的階梯,那麼融合就是社會進步的階梯。從融合開始到完美融合結束,期間的十字路口必不會少,遇到的挑戰也不會小。如果融合成功,這就是件了不起的事,其作用也會是一加一大於二。就像IBM公司提供給霍金先生的電腦。如果不是IBM公司提供給霍金,霍金就不會把他的思想表達出來,也不會成就一位偉人。同樣,若不是霍金先生使用了IBM公司的電腦,IBM公司也不會如此全球皆知。這就是技術與人的融合。

融合使兩者水平提高,也會讓一些模稜兩可的事物變清晰。

網球場上的鷹眼幫助裁判做更加正確的裁決,給選手和觀眾以公正的結果。因此,很少可以聽到關於網球比賽的爭議。技術與比賽的結合使人們愛上了這一運動。

雖説保持獨有的特色很重要,但融合就是創造特色。

融合的作文 篇8

這是一個別開生面的搖滾舞台。遠處,銀灰色的盧浦大橋彎成優雅的弧形;背面,黃浦江上川流不息的輪船成為流動的背景。我站在台下,吹拂着秋日的江風,仰望台上——美國的年輕DJ説着流利的中文介紹即將上台的樂隊,法國電視台的記者端着長槍短炮跟拍演出。

來自北方的樂隊甫一出場,就得到了南方樂迷熱情的歡呼。這是上海爵士音樂節,一次無與倫比的融合盛宴。聽完了直指人心的搖滾演出,我一路穿過無數快樂的中面孔、洋麪孔,來到公園另一端的藍草舞台。坐在公園木製的長椅上,聽着幾把原聲吉他彈奏出的民謠,遠方依稀傳來嘻哈的饒舌音樂,我的思緒靜靜地放飛……

融合不正像一個樂隊的演奏嗎?吉他、貝司、鼓,這些音色迥異的樂器,在一個訓練有素的樂隊手中,卻天衣無縫地匯合成一段令人難忘的旋律。香港樂隊Beyond在一曲《光輝歲月》中,用“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是因它沒有分開每種色彩”,把這個道理闡述得淋漓盡致。

融合不是簡單的配合,它要求的是你中有我,不分彼此;是親密無間,水乳交融。融合更不是粗暴的“移植”,強行地把一些東西填塞進另一種東西。遙望一百多年前,國中洋務派盡心竭力,想截取西方進步的枝條,移載到中國大清王朝搖搖欲墜的根基上,這種徒有虛名的“融合”果不其然走向失敗。一百多年後,中國剪去“東亞病夫”的辮子,戴上“科學民主”的黑色禮帽,終於能敞開胸懷,擁抱西方文明,與異國風情共跳一曲探戈。

融合,是一種自信的態度。吸引異質文明而不丟棄自身特質,讓海外的遊子仍能有一種貨真價實的家的歸屬感。海納百川,卻不成為任何一條小川;有容乃大,但並非無原則的無所不融。如何在融合中保持獨特,成為一個新的值得思索的問題。

曾幾何時,有人開始抱怨,巴黎、紐約、上海、香港,每個城市都長了一樣的面孔。遍地開花的連鎖店,讓旅行變成了一種對生活的`機械複製。中國人出了國門,直奔麥當勞;外國人前往異鄉,尋找星巴克。踏上陌生土地的激動,漸漸被千篇一律的機場提示音所磨平。也許這便是無法迴避的全球化和品牌連鎖化所帶來的難言之痛。當全世界都走向融合,是不是對地方特色的一種“謀殺”?多年之後,我們是否還能清楚地像今天一樣,分清北京與渥太華?

淺淺的吉他聲拉回了我的思緒,台上的新加坡歌手開始吟唱起一首中文歌。也許,只有時間是見證融合的最好伴侶。

融合的作文 篇9

自然萬物於心,合四海為家之情——題記三月的霧靄隱隱地衝破了冬季堅如磐石的寒冷,我站在十八樓的窗前,窗外卻是一幢幢毫無生氣的高樓大廈。只能不斷地吟誦着蘇詞“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歸時,綠水人家繞”類的句子來慰藉自己的複雜的內心。我睜大眼睛,極力遠眺,卻怎麼也找不到那記憶中天地融合的地方。想起剛才那個低沉的男音:“世博會給我們展示了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民族與民族的融合,它是一個……” “姐姐,融合是什麼意思?”幼小的妹妹仰起頭好奇地問我。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我竟然有些無力。

難道我的答案只是人類科技與藝術,領域與領域,民族與民族,價值觀與價值觀的互相交融?還是描繪我內心深處深深烙印着的那幅畫面?不由地又想起我一直熱愛的那位老人奧爾多?利奧波德。老人靜靜地坐在午後的康斯威星的沙鄉農場裏,金色而神聖的陽光從樹葉子的縫隙中透過,靜謐均勻地灑在他的肩上,鬍鬚上。彷彿聽到了色彩斑斕的鳥兒們在樹林中的召喚,舞出歡快的旋律,吟誦着自然。好像他已完全與自然成了共同體。他的`雙眸充滿着暖暖的愛意,用目光撫摸着他眼中的一草一石,用父親般的愛輕輕地召喚着人們對土地,對自然的尊敬。

可現在的我們又有多少人理解那種將自己與自然深深融合的心境,人與自然萬物是共同體的思想?我們習慣了獨立,是不是就忘記了一顆寬博的心;我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是不是就忘記了在茫茫土地之間,我們不過“似毫末之在馬體,稊米之在大倉”;我們習慣了與同類的種種融合,是不是就忘記了養育我們,給予我們養分的大地母親;我們習慣了愛人,是不是就忘記了愛天地之物,謂之物者數萬……曾經的綠洲,化作今朝汪洋的沙土,曾經的河流已為大地乾涸的眼眶。我們的視覺與聽覺被雜論無章的娛樂而麻痺死亡,我們的心感受不了“沾衣欲濕杏花雨”的美好,春風撲面的濕潤,我們的耳朵聽不到“潤物細無聲”“人閒桂花落”的細微。

我們的身心愈趨封閉,我們對萬物充耳不聞時,這個世界何談融合?春天來了,可我們內心的寒冷何時才能被驅趕?“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我輕輕地吟道。心中響起了三毛的一首詩:每一個人心中有一畝田,用來中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驀地,我好想又聽到了大雁的呼喚,我等不及了,奶奶家的梨樹該開花了吧……

融合的作文 篇10

融合隨着世界的發展,追求融合的理念已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去,道家思想追求“大同之世”,就是希望能融恰相處,像一個大家庭。而今的“融合”絕不簡單止於基礎條件的交融,而是嚮往更寬更廣更深遠的影響與合作。

幸福來自融合的家庭。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心靈得到休息的花園。家庭早已不是一棟房子,我們更渴求從中得到生活的動力和靈魂的慰藉。當我們累了,看見擺在家門口的拖鞋,看見桌上還留有餘温的茶,抬頭看見家人一個鼓勵的微笑,彷彿疲憊已經不復存在,又重新擁有面對一切的信念。多數成功人士都有一個融合的家庭,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煩惱,可以讓他們更好地面對工作。而又有多少人因為破碎的家庭而走上墮落與極端。歌手任靜和付笛生,一首《知心愛人》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也陪伴着他們走過生活的日日夜夜。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是唱着那句“我們永遠都保存着那份愛,不管風雨再不再來。”正是融合的家庭讓他們依舊顯得年輕,幸福的氛圍也培養出了優秀的兒子。因此,融合從家庭出發。

創意來自融合的智慧。蘋果前任行政總裁,他去世的消息震動了全球。人們都在惋惜失去了一位英才。其實,從他的早年經歷我們可以知道,之所以蘋果有那麼多令人稱奇的創意,都是他所學知識的融合。當年喬布斯在大學裏上美術字課程,學到了不同種漂亮的字體。當他設計第一台電腦時,就將這種字體加入了設計,後來每當一台新的Iphone出現的時候,總有新亮點。許多作家、設計師抱怨沒有靈感、沒有創意。那是他們沒有敏鋭的思維、洞察力將他們所學聯繫融合起來。真正的創意來自融合,這樣我們能看到更多改變世界的“喬布斯”!

和平來自融合的世界。如今我們生活的世界能如此平靜,如此安詳,是因為各國之間緊密融合的利益。正是融合的力量讓站爭不能輕易打響。世博會是科技的融合,奧林匹克運動會是運動與運動員精神的融合,世貿組織是經濟的融合,各國間的友誼交流節是文化的融合。可以説,是融合讓世界和平,讓世界美好!

各個領域的融合滲透,拉近了心靈的距離,讓愛不再有國界。我們生活在融合中,就是生活在幸福的、充滿創意的、和平的、愛的世界裏。融合,讓一切成為可能!

融合的作文 篇11

若問一箇中國人,在中國歷史上最值得驕傲的是哪個時期,我相信答案只有一個-------唐朝。你瞧!在美國,華人聚集之處叫“唐人街”;在時裝舞台上最具中華特色的服飾叫“唐裝”;即使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日本女孩在成人禮上必穿的和服亦是以唐代服飾為基礎演化而來,可見,唐代文化之繁榮與其對世界文化影響之深遠!

可曾想過唐朝為何繁榮為何強盛?因為融合,從西漢開闢絲綢之路以來,中國便不曾停止過與世界融合的步伐,一直到唐朝達到了全盛,而唐朝的文化則得利於此,在不斷地輸入與輸中日臻完美並廣為傳播!

這便是融合,在不斷地交流學習中博採眾長,結合本土特色或是自身優勢從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優化。融合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當清政府關閉國門,夜郎自大,拒絕融合時。世界前行的步伐強行轟開了國門,原本高居世界前列的國度只因數年的閉關而遠遠地落在人後,任人欺凌!悲憤哀歎之餘更應銘記,融合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我們不應該拒絕它,唯有積極主動地參與融合,才能重振國威!

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總有其不同的歷史意義,若説早期的融合是物質層面的話,那麼當今社會的融合便是精神的融合!

我們常常為自己是一個上海人而驕傲,這份自豪來自於什麼呢?我想原因很簡單:是上海的海納百川;上海的開明睿智;上海的大氣謙和!上海以其博大的`胸懷包容着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精神文化,鑄就了其獨特的海派文化,從而使百年前那個毫不起眼的小漁村,一躍成為今日耀眼的國際大都市,可見融合威力之大呀!

其實,融合並不僅限於文化,世界各民族的融合能滲透進各個領域,如科技領域,若沒有融合,我們生活中那些琳琅滿目的電子產品將不復存在,我們的生活將多麼暗淡!若飲食文化沒有融合,那我們將無法領略到別處風味,其他國家也將無緣品嚐中國美食!若科學研究沒有融合,那麼各國都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裏,科研發展將遲緩多少?

融合,早已成為一個時代發展的標誌,一個人,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離開了融合便如同魚離開了水,無法存活,舉步維艱,當然,融合時不可忘本,不可生般硬套,不結合自身地去盲目融合,如同邯鄲學步般,就更失去了融合的意義!需時刻認清,融合終究是為了自身有更好的發展!

融合的作文 篇12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融合漸漸成為世界發展的一大趨勢,上海這個包羅萬象的城市在中國的覺醒下屹立在其東方。它的成功,它的輝煌來源於兩個字——融合。再者,縱觀整個中國歷史,融合乃是所有成功的前提之一,而上海是由中國帶領着前行的。

當太白帶着西域的豪情壯志闖入中原朝廷時,那種氣囂勢高的態度讓久坐高堂的皇帝、讓美豔驚人的貴妃、讓朝野百官在驚歎中折服欽佩。不得不説的不是他那天賦異稟的文采,是那細雨中子代的狂野與豪邁沸騰了他的血液他的心,是那塊富饒而神祕的土地賦予了他的霸氣,是他那一顆與土地一樣不甘被束縛的膽識,在屬於他的世界馳騁。

這正是一種地域的差異而產生的融合,若沒有那塊西域土地的滋潤,李太白怎會穩坐詩仙的高位,帶着他飄渺浪漫的詩讓我們欣賞到他那時的情、那時的月?而這種融合也促成了當今世界的一種風貌,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絕不僅僅靠了那一棟棟建築,而是人們可以在上海這一塊土地中見證到世界各國的融合,見識到地球村的和諧,這種融合就如那交錯的赤道,緯度,經度一般交錯而無法分割。

孔子帶領他所教的.弟子周遊四國,以德為師,以智為師,以仁為師讓他的言行舉止被弟子記錄成《論語》,而這部儒學經典成為後事推崇的原因不單單是它的深刻性和理論性,更是因為孔子集百家之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集合。當他遊歷諸國,或許是融合了西邊的事理、東邊的言論,在深入淺出的話語中他教會了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是融合了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各個方面的集合。這種教育,就如他在杏樹下淺淺教導着孩子一樣、温和。而上海的教育體制也在這種方向的驅動下,重視客觀人才培養,吸收各地高校畢業生與特長生,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從科技到服務,一步一步地為上海的高速發展鋪下基礎。同時,也不忘這座國際大都市的任務,學習他國的管理經驗和科學技術,大力推進中外合資的經濟體制,集外國的長處,在發展中改變自己。這是一種人才、地方、科技的融合,是一種集百家之長的融合。

上海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歷史的精華。

我堅信這座融合了玩家的城市會在世界永遠散發光芒,我也深信當地域風情、人文事理融合在一起時,它的胸懷會更大,不愧於“東方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