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漢語 > 語言運用

春雲初展即傾人──淺談作文開頭設計

欄目: 語言運用 / 發佈於: / 人氣:1.23W
春雲初展即傾人──淺談作文開頭設計

開頭指文章的開始,古時稱為“起筆”。寫好文章的開頭很重要,要如“春雲初展,鮮花含露,叫人一見傾心”。一篇文章,如果開頭寫得出色,後文寫來順暢;對讀者而言,如果開頭引人注目,人們就願意讀下去,否則就不想讀。即使硬着頭皮非讀不可,印象也不佳。除非下面寫得動人,否則這個不良印象不會改變。考試作文更是如此,雖然老師是在讀完全文後才打分,但是,實際上從一開始讀,腦子裏就逐漸產生一個等級印象。這個等級印象固然隨着文章的進展而浮動,但第一印象畢竟是很重要的,所以開頭在文章中佔據着特殊的位置,它是定全文基調的關鍵所在,因此也是最需斟酌之處。
文章的開頭很難寫嗎?有的同學確實這樣認為,往往是愁眉苦臉地對着命題而無從下筆。有這樣的現象出現,關鍵是頭腦中雜亂地堆積了一些印象或觀念,而沒有將整體考慮清楚,提不出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思想。心中無底,方會覺得千頭萬緒,不知道從哪裏説起。所以我們必須明確:開頭是文章整體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應統一在文章完整的結構之中,而不能裝腔作勢,使得開頭遊離於文章主題之外。開頭好比是文章整體脈絡的頭緒和起點,找到了敍述、説明或議論的着手之處,猶如“理亂繩”,找到了“線頭”,繩線方能理順。葉聖陶、夏丏尊等先生説過:“作者在一個字也不曾寫之前,整篇的文章已經活現在胸中。這時候,該用什麼法開頭,開頭該用怎樣的話,也都派定注就,再不必特地用什麼搜尋的功夫。”所以我們平時寫作文,不要急於動筆,而是整體出發,很好地構思,問題想清楚、解決了,開筆也就順利了。
開頭所要達到的目的,主要是能夠幫助讀者抓住要領,易於領會全文,或是能夠引人入勝,使人樂於讀完全文。教材其實就是最好的範例,下面就教材中的一些經典篇目的開頭設計做了一些分析,目的在於告訴那些提到作文就頭疼,提起筆如有千斤重的學生,只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探索,不斷積累,寫好作文開頭還是不難做到的。
首先,開頭要能起到“引領”作用。
“提綱挈領”一詞告訴我們“領”在衣服中的地位,一提起衣領,也就抓到了整件衣服的關鍵。好的開頭就是要能一下子把全文“提領”起來,引導、吸引讀者去讀文章的其餘部分。《故都的秋》一文這樣開頭: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文章一開始便點出了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色,加之兩個”趕”字,不免也使讀者要如同作者一般,趕着下面的文字來共同“飽嘗”“這故都的秋味”了。這樣的開頭便能一下抓住讀者。《六國論》開篇即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孟子•告子上》開頭就説: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前者以先否定後肯定的方式,提出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而後者以比喻的形式開篇,隨之也馬上展示了論點:捨生而取義。
由上述兩例,我們也可以看到議論文的開頭應當儘快揭示中心論點,或儘快提出中心論題。立論文章通常在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論點,或者首段簡述事實,第二段擺出主要觀點。這樣眉目清楚,旗幟鮮明,使讀者容易一下子就明確全文論述的中心,有興趣繼續看看下面的“為什麼”。
開頭要能起到“引領”作用,這是從內容上説的;其次從形式上談談,為了要吸引讀者,文章開頭的一些技巧。
開頭的種類很多。就記敍文而言,按次序分,有順序式、倒敍式開頭。前者不必贅述,後者如魯迅的《祝福》,就是先敍祥林嫂之死,而後寫她的一生,一開始就營造了濃郁的悲劇氛圍,喚起讀者對主人公的命運產生極大的同情,記敍文還常常採取議論文式開頭,這樣就能在文章一開始提出或涉及主題思想,有助於讀者在閲讀時理解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或思考作者提出的主要問題。這種議論式的開頭,要求思想深刻,見解新穎,語言簡練,能啟發讀者思考,能啟發讀者思考,經得起反覆咀嚼。唐弢的《瑣憶》即是如此:
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自己的寫照,也是他作為一個偉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體現。下面作者敍述了幾件與魯迅先生交往的瑣事,表現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記敍文也常常採用描寫式開頭。如魯迅先生所寫的《藥》: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着。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裏,便瀰漫了青白的光。
作者這裏寫了一個淒涼、蕭索的秋景,用這個氣氛籠罩全篇,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也預示了人物淒涼的命運。記敍文還常常採用抒情式開頭,它的好處是一開始就以真摯、飽滿的感情給讀者以感染,吸引讀者繼續閲讀下文。要特別注意的是,感情要真摯、自然,語言要樸素、簡潔,切勿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堆砌華麗而空洞的詞句。朱自清的《綠》即是採用了這種開場方式:“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起筆抓住“綠”字切題,並以“驚詫”為“文眼”,定下了抒情的基調。
議論文的開頭寫得有味,比之記敍文來説更為重要,因為議論文很容易寫得平淡、枯燥。如果文章一開頭就淡而無味,別人就很難有興致讀下去。
為此,可採用開門見山法。這種方式,沒有閒話,不枝不蔓,一開始就接觸本題。如毛澤東的論著《改造我們的學習》開首一句便是:“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鮮明直接地揭示了論題,接着用“理由如次”展示全文來加以論述。
為了闡述中心論點,有些議論文采用敍述性開頭。如恩格斯在安葬馬克思時發表的悼文是這樣開頭的: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着了。
這是一個深情的敍述型的開頭,隨後悼文對人類所作的偉大貢獻作了崇高的評價。此例告訴我們,因事立論的文章,如果這件事還不為一般人所熟知,就要先扼要敍述,然後發揮議論。其次這樣寫,文章一開始是具體形象的事,再上升為理論論述,讀者就容易理解與接受。但這“敍”必須是扼要的,為下文議論服務的,不必面面俱到地用很長的篇幅敍寫事件的前因後果。
説明文的開場也可各展所長。有直奔主題的解題説明式,譬如呂叔湘先生的《語言的演變》一開場即是: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永遠在那兒運動、變化、發展,語言也是這樣。語言的變化,短時間內不容易覺察,日子長了就顯示出來了。”
但説明文也容易寫得較為枯燥乏味,那麼以引用開篇,設問開場,不失為一個較能引起人們閲讀興趣的開頭,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開場引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圖序》,既增加了文學趣味,又能吸引讀者;又如我們學過的説明文《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全文就以這個設問為序,引發了讀者尋根問底的興趣。
近幾年大學聯考獲得滿分的作文,往往都有一個好的開頭。仔細分析2005年大學聯考全國各地的大學聯考卷中的優秀作文,它們的開頭具有這樣一些共性。
開門見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段論述:“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能看出這位國學大師獨特的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藴的人生智慧:入而為事,出能觀之,方能立於不敗之地。(2005年湖北大學聯考優秀作文:人生的“出”與“入)
古來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古時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認為:安家、安國、安邦,必先安心。(2005年北京大學聯考優秀作文:説“安”)
寓言詩歌
一隻鳥在飛,它的母親在某個目的地等待它的到達。它只知道母親在遠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風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達。當它找到它的母親,它向它母親炫耀:“三天我飛了幾百裏,找遍了整個山林,我飢餓,我渴,我的羽毛掉了一大半。我覺得我很堅強。”(2005大學聯考優秀作文(湖南卷):《真正的天堂》)
你站在窗子裏看別人,
別人站在橋上看你。
你裝飾了別人的風景,
別人裝飾了你的夢。
很喜歡卞之琳的這首小詩,雋永而深刻。有一種悠悠情思令人遐想。簡單的文字,如工筆描繪出的一幅畫,細膩而自然。
別人裝飾着你的夢,而你卻裝飾了別人的風景。一扇窗子,一座小橋。近處的你,遠處的別人,以期為對方營造了美好的氛圍。如若缺少一方,還有這幅動人的畫卷麼?(2005年山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別人的風景你的夢》)
問題引領
為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着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為什麼一座座拔地高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2005年福建大學聯考優秀作文:《跳出枷鎖,創造風格》)
或許,在血脈親情之上,愛永遠都是傾斜的。也正是有了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才有了不破的夢,才有了愛的延續。在我的一生之中,青年時是精彩亮麗的,中年時是充實豐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時的響亮有力呢?(2005年江蘇大學聯考優秀作文:不肯死去的心)
引用名言
唐時的風,吹動了多少公子的飄飄白衣;宋時的雨,打濕了多少女子烏黑鬢髮?那是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還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他們正痴仰着那張張滄桑的臉、期待祝福的臉、渴盼熱切的臉。(2005年江西大學聯考優秀作文:《明月,照着我們的臉》)
席慕容説:“生命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個過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記,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銘記。我們乘坐着各自獨有的船在左岸與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記該忘記的,銘記該銘記的。(2005年四川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在忘記與銘記的兩岸》)
布萊爾曾説過:“一個人年輕時若是保守黨,就太沒有心肝;但一個人年老時若是自由黨,就太欠成熟。”或許,張揚屬於年輕人,內斂屬於老人。
蘇軾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李清照低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或許,張揚屬於男子,內斂屬於女子。(2005年福建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張揚與內斂)
排比點題
當三閭大夫抱着石頭與江水相擁,當西楚霸王自刎時的鮮血染紅了整片夕陽,當普羅米修斯裸着身體被巨鷹啄食,當拉奧孔扭曲着身體仍想保衞自己的兒子,歷史的悲風中發出陣陣悲鳴,但他們生命的結尾卻那麼響亮有力,數千年來仍叩擊着人們的心靈,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絕唱!(2005年江蘇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生命的絕唱》)
如果忘記是春天裏消逝的冰層,那麼銘記就是灼灼其華的桃花;如果忘記是夏季裏落英繽紛的桃瓣,那麼銘記就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別樣紅的荷花;如果忘記是秋季裏已無擎雨蓋的荷花,那麼銘記就是猶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記是冬季裏比西風更瘦的殘菊,那麼銘記就是傲雪獨立、猶有暗香的雪梅!忘記和銘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儘管有人説,“忘記意味着背叛”,但我卻説為了忘記的銘記,為了銘記的忘記。(2005陝西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四季,鐫刻心靈的石碑》)
滿天繁星,閃亮的、耀眼的星星有很多顆──而我卻不是其中之一。廣闊的大海,晶瑩剔透的浪花有很多──而我卻不是其中的一朵。茂密的森林,挺拔高大的樹不計其數──而我卻不是其中的一棵。是的,我是平凡的,沒有奪目的光耀,沒有高大的身軀,更沒有讓人羨慕不已的資質。可是,我卻有滿腔的熱血,無止境的熱情。我是普通的,可是,我並不平庸,人生的價值並不會因為我的平凡與普通而無法實現。(2005年廣西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別小看了平凡與普通》)
幼苗長成參天古木,是因為它安於土壤,不求凌雲之高;石礫被沖刷成卵石,是因為它安於河底,不求跨洋之遠;沙石被浸成珍珠,是因為它安於蚌殼,不求驕陽之暖。人又豈非如此,只有安於現有的,才能最終有所收穫,過多地追求享受,反而會阻礙前進的步伐。(2005年北京大學聯考優秀作文:説“安”)
場面描寫
六十年前,法國,諾曼底,猶他海灘,一隊又一隊的美國與英國士兵冒着槍林彈雨向前方的碉堡衝去,一個接着一個的戰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吶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鮮血染紅了整個海灘……
六十年前,蘇聯,斯大林格勒,前線,一輛又一輛的卡車載着剛從訓練營裏出來的新兵,軍官在車上喊着:“我們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話音剛落,就有一枚彈片擊穿他的頭顱。新兵們被趕下車,有的人拿到槍支,有的人則只拿着子彈,擴音器裏不斷地重複一句話:“沒有拿到槍的,跟在有槍的後面,有槍的同志犧牲了,沒有槍的同志就拿起他的槍,繼續衝鋒……”(2005年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不能忘記的過去》)
驕陽炙烤着大地,熱氣侵襲着路人,焦急等候列車到站的乘客們也耐不住灼熱的燻蒸,一律都躲到了站台內。我也不例外,為了透透氣,並且希望能享受一兩陣過堂風,我選擇了一個靠門的位置坐下了。即便如此,我還是渾身冒汗,因為只有熱流撲面而來,根本沒有什麼涼風。擦汗的毛巾早已攔不住決堤的汗水,我只有求助於其實早已貼緊身體的衣服了。(2005年湖北大學聯考優秀作文:《一雙童鞋》)
古人論文章有“鳳頭、豬肚、豹尾”的説法,“鳳頭”即指文章的開場,要求文章的開場白如“鳳頭”一般小巧而美麗,所以我們提倡文章的開頭應是:文字簡約,提綱挈領,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