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漢語 > 語言運用

主持人語言交談的原則

欄目: 語言運用 / 發佈於: / 人氣:6.07K
主持人語言交談的原則

作為一名節目主持人來説,在節目中運用語言時,有一些原則是必須堅持的。
一、實話實説
語言是節目主持人與受眾溝通的最重要手段,也一向被認為是衡量節目是否成功、語言運用好壞、節目主持人是否受歡迎的標尺。
真實可信是節目主持人與受眾溝通的基礎。而這種真實可信的形象又來自於真實可信的信息。因此,"説實話"才能打動受眾、感召受眾、贏得受眾的信任和支持,説實話是節目主持人樹立形象和信譽的基礎。如果節目主持人的談吐總遊離於受眾所關心的事情之外,言不及意、"打官腔"、空話套話廢話連篇、迴避難點、迴避受眾關心的問題,受眾是不會把節目主持人當作"自己人"的。節目主持人首先要以誠待人,才可能讓受眾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
二、熱心誠懇
內容的真實與表達的熱誠結合起來,才能使主持人在節目中如魚得水。
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上所要求的熱誠,歸根結底是節目主持人情感態度上的一種自然流露。這種情感態度是人生觀、世界觀、敬業觀的反映。
上海一位聽眾撥通上海東方電台《東方大哥大》欄目,向主持人反映了她所居住的地段已經短了煤氣半個多月,卻始終沒有人修理。第二天,也是這位聽眾撥通了《東方大哥大》的電話,她按捺不住興奮激動的心情説的第一句話是:"煤氣修通了!"主持人憑着熱誠對待受眾而贏得了受眾的信任。同樣在東方電台《夜鶯熱線》節目中,有一次深夜,主持人通過話筒苦口婆心地勸説,打消了一個失業青年的極端念頭。一位在滬的外國女學生深夜撥通了《相伴到黎明》的熱線電話後,訴説了她的困惑,經過主持人朋友式的開導,最後她表示今晚可以安然入睡。在《蔚藍夜話》中,人們願意把許多白天不願公開的事放到夜間傾訴……由於主持人的誠摯之心,治癒了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中而滋生出的各種各樣的"都市病",有效地調節了受眾的神經,緩解了受眾的緊張,其作用是難以估量的。
三、切合語境
我賣座任何事情總是處於一種特定的環境中,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也不例外,那就是要求語言運用時切合當時的語言環境。這裏不是單指上下文或説話的上下句,而是指主持人與受眾交流時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交流場合,以及雙方的有關因素,如身份、職業、經歷、思想、處境、性格等所構成的主客觀因素,也可稱言語環境。主持人在與受眾交流時與環境相適應,才能獲得好的交流效果。不同的言語環境對不同的語言乃至相同的語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語言環境對語言的這種制約作用不是對語言表達消極地限制與束縛,而恰恰應理解為二者之間的適應性、靈活性。主持人的言語表達必須顧及下面語言環境,從而使傳受雙方的信息溝通得以最大限度的通暢。
1、社會環境對言語表達的影響
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會受到時空的限制,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主持人還要受到受眾的限制。一方面應理解為支持人思想內容要受社會環境制約,一方面語言形式的採用也要同社會環境相適應。
"您那茶沏好了嗎?要不您先喝我的?我倒不是捨不得我這壺茶,我是怕從您那電視機旁往外倒開水,再把您電着!哎!我眨巴眼可不是忘了詞了,我是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和觀眾熒屏相見之時,是不是需要先笑一下,觀眾朋友!既然是朋友有什麼就説什麼。"
"所謂紳士味就是不能用庸俗的東西去討好別人,這是藝術創作的原則,要是中國的大老爺們都沒了這種風度,那就完了,您就別龍的傳人了,您就龍的丟人吧!"
上面引用的是一次業餘節目主持人大獎賽第二名獲得者主持的"一壺茶"的片段。
語言幽默、動作得體,這似的這位主持人在比賽中大獲成功。可是這種形式再也沒有在以後的廣播電視中出現。憑心而論,的確,主持人把一個嚴肅題材説的妙趣橫生,體現了他的創作才能,使得受眾不得不沿着他的思路認真地思考。但是,這種形式似乎與今天的社會生活還貼得不太緊。不是説他的這種形式是錯誤的,而是他沒有充分地考慮到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觀念。中國曆來是禮儀之邦,無論做什麼事、講什麼事都講禮節、分寸,不象西方國家,觀念、意識都是開放式的。主持人在節目中很難把握幽默分寸,稍一過火就是油腔滑調,而火候不夠就是俗不可耐了,當然象相聲之類的文藝節目又另當別論。
2、言語表達與場合
主持人在節目中與受眾進行着雙向溝通時,一定要將場合的問題計劃在內。在同一社會環境下表達同樣想法時,不同的場合要有與他相應的語言形式,以達到節目的根本目的。
"各位聽眾,現在給您介紹一下今天下午的天氣情況,今天下午多雲轉雨。請外出的朋友們出門時帶好雨具,本來我預定的外出採訪活動也不去了!……"
有必要如此坦率嗎?不去採訪也罷,但何必發宣言呢?幸虧現場的受眾不愛較真,否則就會有鼓勵大家在雨天不必上班之嫌。主持人不顧及語言環境的輕率調侃是達不到所要的效果的。
3、言語表達與受眾特點
如今的受眾有着無限細化的分層趨勢。因此主持人在與他們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跟什麼人説什麼話"。根據不同的對象選擇恰當的言語形式。這裏包括對象的身份、職業、思想、性格、處境以及文化修養等,這些對言語表達具有直接制約的效果。
一次,一家電視台的《走進名人家庭》主持人到一位收藏古玩的名人家裏採訪。她看到一個盤子非常漂亮,便請收藏家拿了出來,停了片刻,主持人問:"這個盤子值多少錢?"主任稍加思索後沒有回答主持人的問題,而是説,這個盤子從收藏價值來看,它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從欣賞價值看又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就這樣給主持人上了一課。而主持人似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辭有失檢點。而對一位知識豐富的收藏家,主持人顯得淺薄了一點。
四、得體自然
主持人在做節目時,一定要注意語言的得體。這也是受眾用以衡量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運用的一個標準。節目主持人語言運用得體與否很受關注,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受眾反映某某節目主持人某段話得體,某句話不得體就是例證。
那麼何謂得體呢?
簡言之,得體就是主持人主持節目時與受眾溝通時所用的語言貼切恰當。現代語言學認為"得體"是語言運用時因適應不同交際領域、目的、任務需要而形成的各種語言功能、風格類型,具體表現為詞彙、語法、語音手段、修辭格、章法等形成協調關係的語言運用特點。
"得體"就是把語言材料的選擇放置在一種既保持話語內部各組成成分與風格色彩的統一,又和題旨情境相切合的雙重適應關係中去考慮、衡量,尋求最佳的語言表達方式。
由於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並不單單是個體的身份,而是代表如電台、電視台等一定的節目羣體。主持人的表現,既直接關係到電台、電視台以及節目的聲譽、形象,又關係到節目的目的能否實現。因此,節目主持人尤其需要注意語言運用得體。
多使用一些模糊的用語是使語言得體的最好方法。所謂模糊用語是處於表達時的策略,使其留有一定的迴旋餘地,不要把話説得過死。受眾是主持人的朋友,朋友之間的談話應毫無強加於人之意,應是商量的、試探的的語氣。
"這位朋友,雖然你的具體情況我不太瞭解,但是從來信中可以看出,你還是十分關心和在意自己的家庭的。那麼在積極經營自己家庭過程中,你是不是也體味到了一種滿足的快樂和甜蜜呢?如果是的話,那麼我想,你所操心營造出的這個家庭正式你的成就所在,也是值得你自豪的。家庭、事業兩全畢竟是困難的事情,那麼只要料理好其中的一方,你又何必為另一方面的不滿意而過分地苦惱呢?"
以上這個例子中的"不太瞭解"、"可以看出"、"是不是"、"如果是"都是一些模糊詞語。在與受眾交往中,使用一些模糊用語,可以避免把話説絕,因為有時我們瞭解和熟知的畢竟是有限的,這樣給自己留有餘地。適當地採用模糊用語,還可以使對方感到你很關心他,富於人情味,也會更加主動。
五、注重效果
在節目中,主持人為達到自己預先設計的種種目的就要用種種不同的語言加以表達,因而衡量目的的達到與否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但無論怎樣總應是有效的。而衡量語言運用效果的好壞總是與其所要達到的目的,與要是的任務密切相關,與節目主持人在影響受眾、引導受眾上所產生的作用也是密切相關的。
從整體上説,衡量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運用效果的好壞,一定要看他是否能影響到受眾的態度。不過,如果以為這是衡量節目主持人語言效果標準的全部,那也是一種誤解。因為,假如把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的運用看成每次都必須引起受眾態度的變化,事實上是很難做到的,它必然會導致急功近利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