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王羆簡介

欄目: 隋唐五代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4.19K

王羆簡介

王羆簡介

王羆,字熊羆,京兆霸城人,家裏世代為州郡豪族。王羆性格耿直剛強,處事公平,鄉里人皆敬畏有加,北魏太和年間,朝廷授王羆為殿中將軍,遷雍州別駕,他到任後為政清廉,疾惡如仇,勤於公事,雍州刺史崔亮很欣賞他,後來崔亮轉任定州刺史,想舉薦王羆為長史,未獲批准,及樑朝侵犯硤石,崔亮為都督南討,再次啟奏王羆為長史,朝廷見崔亮屢次舉薦王羆,知其必有可用之處,便予批准。王羆果然不負眾望,帶領精鋭部隊攻克硤石,立下大功。南岐州和東益州的羌人、氐人叛亂,因其兇猛善戰,北魏軍隊屢次征剿不力,朝廷令王羆帶領五千名羽林軍坐鎮梁州,指揮平叛,順利討平叛賊,因功升右將軍、西河內史。西河是富饒之地,其它人都求之不得,王羆卻固辭不受,別人都很奇怪,問他説:“西河地域廣大,俸祿優厚,為何不願去上任呢?”王羆説出了自己的一番道理,足以警示後人,他説:“現在洛陽的好木材,都是出自西河,我若在西河,達官顯貴們建造住宅,所需木材必定要求我辦理,私下裏採辦,我的能力不足,如果向百姓徵索,肯定違背法律,所以還是不去的好。”可見王羆不是善於阿諛奉承之人。後來樑朝圍攻荊州,王羆率兵救援,大破樑軍,遂任荊州刺史,撫慰當地百姓,不久,樑朝派數萬人再圍荊州,並挖開河道,水灌城中,魏軍損失慘重,此時因北魏內亂,援軍無望,王羆和將士們煮粥而食,同甘共苦,每次出戰,王羆報定決死之心,不穿鎧甲,高聲大呼:“荊州是孝文皇帝所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國家,就讓我中箭而死,不然,必當破賊。”多次惡戰,始終不被箭所傷,就這樣整整堅守了三年,樑軍終於退卻,王羆升為車騎大將軍,涇州刺史,還沒來得及赴任,發生了北魏分裂的政治事件,宇文泰坐擁關西,傳檄方鎮,征討高歡,王羆投奔宇文泰,受命鎮守華州,華州地勢極其險要,依傍華山,是潼關之後的第二道防線,宇文泰派王羆鎮守,可謂知人善任,西魏建立後,王羆又升遷為驃騎大將軍,加侍中、開府。王羆指揮兵士對華州進行修繕,因工程未完,所以夜晚休息時在城外的梯子並未撤下,誰料此時高歡派將軍韓軌,司馬子如率軍在夜晚悄悄從河東偷襲華州,王羆沒有覺察,到天將破曉,東魏軍已經到達華州城下,登梯而入,殺入城中,王羆還在睡覺,忽聽得外面人聲喊叫,翻身而起,隨手抄起一根白棒子,披頭散髮,赤腳光身奪門而出,見到敵人大喝一聲:“老羆當道卧,貉子哪得過!”,東魏軍一看這位凶神惡煞一般,嚇得退到東城門,王羆集合趕來的西魏士兵,一齊進擊,東魏軍抵擋不住,棄城而逃。王羆之勇猛如此。

西魏初期,關中一帶因戰亂初定,生產未及恢復,官府徵收百姓糧食以為軍用,如有隱匿不交,便加重處罰,百姓本無多少餘糧,官府催逼又急,紛紛逃亡,王羆轄區卻是另一番景象,百姓心甘情願上交軍糧,毫無怨言,可見王羆的治政水平高於常人,深得民心。東西魏的沙苑大戰前夕,宇文泰考慮華州位置重要,派使者叮囑王羆要嚴加防備。高歡親自率大軍進攻華州,來到城下,對王羆喊話:“還不早早投降。”王羆在城上高聲答道:“此城是王羆冢,生死在此,欲死者來。”(意思是這裏就是我王羆的墳墓,想死的就來吧),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高歡早知道王羆的名聲,見他軟硬不吃,未敢攻城,遂撤軍而去。王羆一語退高歡,成為千古佳話。後來王羆被調到河東鎮守,進爵扶風郡公。東西魏河橋大戰,西魏軍敗退關中(西魏皇帝也在軍中),東魏降卒趙青雀趁機在長安作亂,一時政局不穩,王羆打開城門,召集將士談話説;“聽説天子敗績,吉凶未知,眾人驚恐,我受命在此鎮守,以死報恩。你們若有別的企圖,可以來殺我。如果有誰擔心城池守不住,任由他出城。能夠和我同心的,可一同固守。”眾人見他坦誠相待,都無二心。西魏軍回師平定趙青雀叛亂,局勢漸漸穩定,王羆轉為雍州刺史,西魏北方的柔然民族勢力正盛,侵擾邊境,前鋒已經到達豳州,朝廷加強京城戒備,堵塞街道,搞的氣氛很緊張,左僕射周惠達派人召集王羆商議如何防守,王羆拒絕赴命,他對使者説;“如果柔然軍進至渭河以北,我會帶領本部破之,不用勞動國家興兵,怎麼京城裏如此慌恐,難道宇文家的人就這麼膽小嗎”,當時京城留守的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導,深受宇文泰重用,王羆對權貴不敬的態度,仍然未改。王羆性格直率,不修邊幅,朝廷常有使者來,王羆招待吃飯,有位使者拿起一張大餅,掰去餅邊緣比較硬厚的部分,只吃中間鬆軟的餅瓤,王羆見了很不高興的説:“耕種收穫,耗盡人力,蒸煮加工,用力不少,你這樣吃法,應該是還不餓。”説完命左右撤去食物,使者一時愣住,慚愧不已。又有一次,一位客人和王羆吃瓜,客人削瓜皮很深,把瓜肉削去不少,王羆很討厭這種做法,不顧及別人怎麼看,撿起客人削掉地上的瓜皮就吃,客人看到很不好意思,也改變了自己的做法。如果有吏者向他謀私利的,王羆等不及用杖責,順手拿起鞋子就向吏者打去,性格急躁如此。每次賞賜將士,都親自秤量酒肉,分給大家,有人對這種做法很看不上眼,王羆仍我行我素。他的孫子王述由於父母早亡,也由王羆撫養,自小聰明有見識,宇文泰看見王述後非常驚奇的説:“王公有此孫,足為不朽。”王羆沒能不朽,最終死於任上,身死之日,家裏一貧如洗。當時人都佩服他的清廉。

史書評價道:“王羆剛峭有餘,弘雅未之聞也。情安儉率,志在公平。既而奮節危城,抗辭勍敵,樑人為之退舍,高氏不敢加兵。以此見稱,信非虛矣。”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