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通用12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2.21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通用12篇)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1

這個寒假裏我閲讀了四大名著裏的三國演義。還認識許多歷史人物。殘暴狡猾的曹操,意薄雲天的關羽,足智

多謀的`諸葛亮——從漢東羣雄割拒到三國歸晉的歷史。還描寫了很精彩的歷史事件,如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

借箭,水淹七軍等等。我喜歡諸葛亮,因為他用兵之計很高很妙。

最後,三國統一歸了西晉。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2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這本書後,學到了許多道理,也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關於字雲長。三國中比較出名的一位武將。在歷史上立了不少功績。但是,最令人敬佩的是他那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過他,他都一定回報。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幫助過我,我彙報人家了嗎?

我喜歡關於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求賢若渴的品質。要是劉備沒有那一分誠心,我估計諸葛亮也不會幫他,劉備也不可能當上皇上,最多在家喝喝茶。可以説,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打來的,那諸葛亮為什麼心甘情願幫助劉備打天下呢?那是出於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誠懇及感激。我想起了我們班的個別班長,盡心盡力為班級做了不少好事,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班級的同學及老師都很信任他,老師很放心地把事情交給他去辦。他自然也就盡心盡力去辦好每一件事情。

《三國演義》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以及許許多多人生的哲理,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3

“話説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什麼,不熟悉?不會吧,那我就告訴你吧。此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句話,現在知道了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説,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小説描寫了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曹操亡後,曹丕稱帝。大將司馬昭統一全國,結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奪魏為晉,建立晉朝。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鋭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是由作家羅貫中根據民間傳説和説唱故事,吸取《三國志》等歷史資料,編寫而成。《三國演義》是以戰爭為主要題材的小説,它描寫戰爭的藝術非常高超。全書寫上百次各種類型的戰爭,但都不相重複。從單刀匹馬的廝殺,到千軍萬馬的混戰;從戰場上的鬥智鬥勇,到營帳裏的用計設謀,寫得有虛有實,有粗有細,各具特色。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4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説:"你從前為袁紹寫檄文,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説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5

《三國演義》記敍了東漢末年至西漢之間,以劉備、曹操、孫權為首的三個軍事集團,為了獨霸天下以至沙場廝殺的戰亂時期。其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獨霸一方、窺伺天下的亂世梟雄;解民倒懸、廣施仁政的一代義主;橫刀立馬、勇猛絕倫的威猛大將;運籌帷幄、足智多謀的軍師謀士……然而,在這個人才雲集的時代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赤膽忠誠的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諸葛亮的寫照;“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追隨劉備;面對東吳的盛邀,他斷然拒絕;白帝託孤,他全心全意輔佐劉禪;他“六出祁山”,只是為了興復漢室;上表《出師表》,表達了他對蜀漢政權的赤膽忠誠。諸葛亮的忠誠深深打動了我,令我敬佩不已。

從古至今,忠誠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屈原的投江自盡,以身殉國,是忠誠;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是忠誠;趙子龍亂軍救主,一身膽也,是忠誠;魏徵敢於直言,向李世民進諫兩百多次,是忠誠;岳飛的“精忠報國”,是忠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誠……忠誠是一種美德,值得我們去學習它,歌頌它,傳揚它!

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因為忠誠,他先身士卒;因為忠誠,他不怕犧牲;因為忠誠,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為忠誠,他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國家!雖然只有平凡的工作,但他卻家喻户曉,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仰,就是因為忠誠。有了對國家的忠誠,他才用盡一生精力研究‘‘兩彈’’,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可見,忠誠對人們成就一番事業,也是十分重要的。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物質享受多了,像金錢、權力、名譽等利益,深深誘惑着人們。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從而不擇手段達到目的,違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只要有利可圖,就將忠誠拋之腦後。這樣的人,往往只能享受一時的利益,最終的下場都是身敗名裂。

忠誠,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逝的時光,社會改變,漸漸銷蝕了忠誠的光芒。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肩負着民族騰飛的的重任,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違背忠誠,要使忠誠永放光芒。

忠誠,是青春衝刺的諾言,是生命履行的責任,是安身立業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質。讓我們做一個忠誠的人,一個忠於學業、事業的人,一個忠於社會和國家的人!

同一個三國,不同的命運。一張張面孔現前,一個個人物飛逝,真可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再讀三國,遍觀諸人,不禁自問:人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或許每個人、每個年齡階段都會自問一下,又或許終生不問,只是前行就罷了。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6

“話説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什麼,不熟悉?不會吧,那我就告訴你吧。此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句話,現在知道了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説,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小説描寫了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曹操亡後,曹丕稱帝。大將司馬昭統一全國,結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奪魏為晉,建立晉朝。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鋭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是由作家羅貫中根據民間傳説和説唱故事,吸取《三國志》等歷史資料,編寫而成。《三國演義》是以戰爭為主要題材的小説,它描寫戰爭的藝術非常高超。全書寫上百次各種類型的戰爭,但都不相重複。從單刀匹馬的廝殺,到千軍萬馬的混戰;從戰場上的鬥智鬥勇,到營帳裏的用計設謀,寫得有虛有實,有粗有細,各具特色。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7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這本書後,學到了許多道理,也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關於字雲長。三國中比較出名的一位武將。在歷史上立了不少功績。但是,最令人敬佩的是他那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過他,他都一定回報。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幫助過我,我彙報人家了嗎?

我喜歡關於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求賢若渴的品質。要是劉備沒有那一分誠心,我估計諸葛亮也不會幫他,劉備也不可能當上皇上,最多在家喝喝茶。可以説,劉備的天下幾乎都是諸葛亮打來的,那諸葛亮為什麼心甘情願幫助劉備打天下呢?那是出於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誠懇及感激。我想起了我們班的.個別班長,盡心盡力為班級做了不少好事,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班級的同學及老師都很信任他,老師很放心地把事情交給他去辦。他自然也就盡心盡力去辦好每一件事情。

《三國演義》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以及許許多多人生的哲理,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8

大家都説三國演義是一部好書,可我一直不愛看,被逼無奈之下,我讀了着本著作,我發現此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我最敬佩的要數諸葛亮了,他是一個忠臣,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而且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可為是個奇才!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聰明就是讓我學習的最好榜樣!

再説關羽,一個黑臉,大胡,丹鳳眼,卧蠶眉的大將軍,也是五虎大將之首。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關羽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而且我對他的.感覺也不好,雖説是一個人才,非常聰明,且善於打仗,但有謀權篡位之心。不過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而且沒有殺劉備,雖當時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並不是很壞,畢竟他還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9

讀完了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後,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不禁感歎到歷史的那種“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的狀況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之道。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10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説:"你從前為袁紹寫檄文,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説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11

讀完了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後,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不禁感歎到歷史的`那種“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的狀況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之道。

就説説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吧!曹操一生都屬於那種十分奸詐的人物。有一次,他誤殺了呂伯奢的一家人,最後明知道自己錯了,但還是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人無情無義到此地步。曹操後來説的那句話頗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一些人來追殺他的話,那麼曹操就有可能面臨着死亡的危險。

後來又有人陸續來策劃謀殺曹操,但都因為事情敗露而導致失敗了,否則這位曹操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詐。但是,曹操也有很多優點,比如:曹操打破了漢末以來依照門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能求訪人才;戰爭中能以人之長,補己之短,把被動變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心得12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明代作者羅貫中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關羽和諸葛亮。

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每每讀起有關關羽的故事,都讓我感慨萬千。關羽攻打樊城時,不慎被毒箭射中,毒侵入骨頭,據説後請來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刮骨療傷定要先去其肉,這種痛已不是常人能承受得了,何況還要刮骨,每每想起都覺得寒顫。可關羽仍飲酒吃肉,還和別人下棋。周圍的人都嚇得捂住眼睛,血流了一盆,關羽依然從容不迫,一聲都沒叫出來,彷彿刮骨療傷的.不是他,可見關羽的氣魄雄渾,威猛剛毅。想起我以前打針、輸水時,就好像要了我的命,“雨”嘩啦啦地流,真是太慚愧了,相比關羽刮骨療傷的痛,我的痛根本不值一提。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總是腿痛,嘴邊總掛着:“哎呦,痛死了。”之類的話,搞得家裏人個個擔心不已。哎,我真是太不堅強了,一點點小痛就呻吟,還搞得家裏人不安生。關羽的從容不迫值得我好好學習。

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因為有了諸葛亮出謀劃策,,劉備才能在那個混亂時期立足。有一回周瑜因妒忌諸葛亮的才能,故意耍計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諸葛亮。諸葛亮明知是周瑜故意刁難自己,但他沒有生氣。那時,只是東吳和蜀打算聯手打敗曹操。如果這時挑破周瑜的詭計,必定要傷了兩軍和氣,所以諸葛亮便答應了這屋裏要求。可十萬支箭,即使從早做到晚,也未必能做好,怎麼辦呢?這時,諸葛亮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耍個草船借箭,輕鬆拿到十萬支箭,周瑜的計謀沒能實現。諸葛亮的沉着冷靜,顧全大局真是無人能及。一次數學期會考試,我遇到一題不會寫的,急得滿頭大汗,浪費了不少時間在那道題上,好不容易匆匆忙忙把後面的題做完了,再回過來做這道題,依然是整不出思緒,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最後,不僅這道題錯了,還錯了一道很簡單的題目。如果,我能像諸葛亮一樣遇到問題是沉着冷靜,或許那道題還有些許希望;如果我能像諸葛亮一樣顧全大局,或許那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題目就不會錯了。

讀《三國演義》,讓人收穫萬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