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實用15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1.17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實用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記載了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到三國鼎立,最後司馬懿統一全國的故事。其中,在我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不是勇冠三軍的張飛;也不是求賢若渴的劉備,而是忠肝義膽的關羽。

關羽真是一位英雄,他有情有義、剛正不阿,又不不像張飛那樣衝動。徐州之戰,關羽和劉備、張飛走散了,關羽投靠了曹操。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是賞錢又是賞美女,想讓關羽留下,可關羽不為所動,卻只答應曹操“降漢不降曹”,且只在未得劉備消息之前可為曹操所用,但他只要一有劉備的下落,他就可以立刻離開,曹操也拿他沒辦法。後來,曹操把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關羽立刻跪下感謝曹操。曹操很奇怪,問他“為什麼我給你金錢、美女你都不謝我,而只給了你一匹馬你卻要這樣謝我呢?”關羽回答“因為聽説赤兔馬可日行千里,這樣如果我打聽到了大哥的消息就可以立刻回到他的'身邊了。”關羽可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

想到關羽和劉備之間的情誼,我就不由得慚愧起來。我在學校有個好朋友,現在已經轉學了。有一次考試,我正在抓緊做題目,他的鋼筆沒墨了,向我借墨囊,我覺得快沒時間了,不想再浪費時間,我明明還有一盒墨囊,卻騙他説我也沒帶。現在想起這件事覺得真是太不應該了。

今後,我一定要像關羽一樣,做個有情有義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三國演義》所折射的智慧之一,也是歷史更迭的真實寫照。

《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漢獻帝時期國力衰微,“江東猛虎——孫堅”之子孫權,漢獻帝的重臣曹操,還有劉備分別建立了吳、魏、蜀。北有曹操,西有劉備,東有孫權,形成了三國分爭天下的形式。但各個國家的君主態度卻不一樣,魏國的君主曹操對老百姓實施暴力,因此不得民心,而西蜀君主劉備對人民的態度卻是和顏悦色,深受百姓愛戴,也招來了兩大聞名軍師:卧龍——諸葛亮的稱號、鳳雛——龐統的稱號,還有五虎大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令人惋惜的是這些將才不是戰死就是病亡。可曹操的赤膽忠心之將夏侯惇卻教育出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三代名將,使曹操成就了終生霸業,加上文武雙全之子曹丕和能征善戰大將徐晃的全力以赴,使魏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但誰知,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曹操的部下司馬家族最終統一了全國。

《三國演義》中一個個英雄的故事,是整本書的靈魂,也點燃了讀者心中的激情。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國早已家喻户曉,婦孺皆知。尤其是曹操的'“奸絕”、關羽的“義絕”和諸葛亮的“智絕”,歷來為世人所稱道,被稱為“三絕”。

讀三國,品味《三國演義》中的風情與豪邁,體會千年前那段蕩氣迴腸的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讀後感3

讀完水滸傳,緊接着我就讀了三國,自然而來,要把這兩本書做一個比較。水滸傳裏面的人物都是隨性的,人物性格往往流於表面,而三國裏的人物,都是深藏不露,攻於心計。

從這一點看,三國更適合年輕人讀,我也更喜歡三國。

《三國演義》厚厚一本,我三天就讀完了,裏面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描寫刻畫入木三分。其中,我最欣賞的人是劉備。

袁紹、曹操、孫權,在現在看來,應該是富二代,或多或少的繼承了自己家族的政治、軍事資源,開創了自己的.霸業。而劉備,徒有“劉皇叔”的虛名,從一個編織草鞋為生的落魄百姓起家創業,後來做到了蜀國皇帝,這不得不讓人佩服。

很多人認為劉備創業過程中的種種不恥,實在是無恥。他們覺得劉備虛偽,假君子真小人。

首先,我要對“無恥”、“假君子真小人”的説法打上一個問號,其次,看從結果看,劉備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比無為的袁紹等要好很多,這個也是我敬佩劉備的所在。

三國演藝是一本好書,有空的時候,我還要細讀一番。

三國演義讀後感4

我有一個好朋友,它不能陪我説話,不能陪我玩耍,但它卻能帶給我許多知識與歡樂。它就是我的一本課外書,名叫《三國演義》。

爸爸剛把《三國演義》這本書買回來的時候,我才二年級,識字不多,看起來很費力,因而我並不太理睬它。

不知從何時起,我漸漸喜歡上了它,現在已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一有空,我就把它捧在手上,鑽進它的懷抱,傾聽它的講述。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常常浮現於眼前:密集的曹箭一支支插在了諸葛亮的草船上;危急時刻,諸葛亮獨坐城樓,悠閒地彈琴;為了國家的安危,年過七旬的黃蓋忍受着皮肉之苦……

看的遍數多了,我有時不知不覺進入了角色。一次和同學追逐時,我不禁大呼:“曹賊,哪裏逃……”周圍的同學聽了也跟着我喊:“曹賊,哪裏逃……”快樂的喊叫聲在校園裏迴旋飄蕩。

上學期,我班在拔河比賽中敗給了306班,我又不禁歎了一句:“沒辦法,東風有意便周郎。”站在一旁的老師摸了摸我的頭,衝我笑了笑。我知道,那一刻,我贏得了老師的喜愛,我的'心裏甜蜜蜜的。

《三國演義》,我的好朋友,謝謝你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謝謝你帶給我無窮的知識與快樂。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我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讀《三國演義》了。上次學校組織的“書香四月”活動期間,我又從頭看了一遍,有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關羽、曹操和趙雲三個人物。

首先,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主要體現在他的“義”。在過五關斬六將中,關羽不顧自己的安全去尋找劉備。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時,也是因為曹操對關羽有大恩,他才放曹操走的。

我還喜歡曹操這個人物。雖然有很多人説他是一代“奸臣”,但我不這麼認為。他雖然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夢中殺好人”這樣奸詐的.一面,但他任人唯賢,在臨死前安排部下好好輔佐曹丕。他還有愛心的一面,也很會帶兵打仗。如果只用“奸臣”來評價他,我覺得這也太不公平了。

最後,我還要為大家介紹一下趙雲。在血戰長板坡這個故事中,他不管個人安危,硬把劉備的孩子阿斗給救了回來。在截江奪阿斗這個故事中,他看穿了吳國的計劃,再次救了阿斗,可見他有

勇有謀。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鮮明有特色,讓我更加喜愛三國這段歷史。我想這就是讀書的最大收穫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6

看了三遍《三國演義》,一直沉浸在驚心動魄的戰爭中,看的不厭,受益匪淺。四大古典小説之一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經典。它描繪了近200個人物。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金朝歸依的一系列讓天神們痛哭流涕的偉大作品。

曹操的欺,劉備的謙讓,孔明的謹慎,張飛的勇猛,關羽的忠誠,周瑜的小心眼,這些都是不同的性格。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崇拜的人是關雲長。他雖然狂妄自大,輸給了麥城,但沒有人是完美的,他在武功上卻是忠心耿耿,高人一等。曹操打敗劉備時,關羽因為帶了二嫂被張遼説服。他立下了三章協議:降漢而不降鑽,按時送糧,一發現劉備下落就走,然後投降,足以看出雲長的俠義,不愧為“昔日梟將”的稱號。他拿着燭丹,獨自騎行千里,五關之後斬了六將,在古城斬了蔡洋,後來在華容道放了曹操。他忠於他的主人,他是唯一享受他的.優越感的人!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裏另一個我欣賞的人。他過人的機智和嫻熟的兵技,令後人歎為觀止。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死亡,還沒出家門,就被賜予了人間三分。他放火燒了博望坡,借了東風,借了草船上的箭,巧妙地擺了八陣圖,在一座空城裏打敗了敵人.這足以看出他的智謀,但魏延一生為蜀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有點冷酷,以至於他背叛了魏延,用詭計殺死了魏延,但這有問題。

《三國演義》給了我那麼多,我只有一句話要説:多錯會害死我。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魏、蜀、吳三國之間不斷髮生戰爭,最後,三國被晉朝所滅,天下歸於了晉朝的故事。書中有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愛國憂民的劉備,重視友情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威武神勇的.趙雲……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

書中許多故事體現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等,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巧借東風》這個故事感受一下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周瑜叫黃蓋帶着二十隻堆滿了可燃物的大船去火燒曹營,這個計謀必須要藉助東風才能完成,無奈遲遲沒有東風,周瑜因此生了一場大病。諸葛亮去看望周瑜,説他能借來東風,周瑜大喜,病一下子就好了。到了約定的時間,果然颳起了東風,曹操的大小戰船都被燒壞了。

雖然書上寫的東風是諸葛亮借來的,實際上是諸葛亮根據地理知識和氣象知識推算出那個時候會刮東風。這説明諸葛亮足智多謀是源於他知識淵博。從中我明白了,學習能使人變得聰明,我們要廣泛地學習知識,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三國演義》可是一本好書,你也快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8

只要想到諸葛亮這個名字,就會有許多關於他的故事在我的眼前浮現出來。

在我讀《三國演義》中的`“三請諸葛亮”一段後,我知道了諸葛亮是一個曠世奇才。前兩次劉備他們兄弟三人想請諸葛亮出山但都沒有成功。第三次把諸葛亮先生請出後,諸葛亮與劉備在一起吃飯,在一個牀上睡覺來商量國家大事,使我知道諸葛亮是一個關心國家大事的人。

當我看“草船借箭”這一段時,周瑜讓諸葛亮在幾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但諸葛亮保證能在三天之內就能造出十萬支箭。聽着諸葛亮胸有成竹的話,我還是為他捏了一把汗。不過,到了最後的一天,諸葛亮神機妙算,竟用草船來“借”箭。周瑜知道後,連稱自愧不如。連一個十分嫉妒諸葛亮的人,也會承認自己不如他。看來,諸葛亮還真是神機妙算呀!

一次,大敵當頭,諸葛亮他們來不及抵抗。大家都驚惶失措,只有諸葛亮非常鎮定。令我大吃一驚的是,諸葛亮竟然讓士兵扮成老百姓,在大街上悠閒地走來走去,他自己則在高樓上悠然自得地彈着琴。當兵臨城下時,我以為諸葛亮會偷偷逃走,沒想到他還在城樓上彈琴。敵人看到這一景象後,誤以為城裏有埋伏,就連忙撤走了。看到這裏,我才知道諸葛亮的用意是巧用“空城計”嚇退敵兵。要我是他,早就逃跑了,諸葛亮真是一個遇事不慌,從容鎮定的人。

諸葛亮是我心中的軍師,教會了我許多知識,讓我獲得了智慧。

三國演義讀後感9

孔明笑曰:“亮自見機而變,絕不有誤。”……“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羣鳥能識哉?”“誠為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説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孔明曰:“吾視曹操百萬之眾,如羣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

在一番脣舌交戰之中,我看到孔明的自信,刻在骨子裏的驕傲自信。而這自信則是來源於他的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在對張昭時,因其為東吳的'重臣,一定要先説服他,所以諸葛亮以一種引經據典,詳陳事實,有理有據的方式對辯。而對一些惡意的提問,則是嬉笑怒罵,凌厲回擊,攻守有度。他或是泰然自若,時而慷慨激昂,其學問的高深,及出眾的口才淋漓盡致。真不愧一位風雲人物啊!他是有資本才去驕傲的,他的精神瀟灑,器宇軒昂早已深刻於我心中,推動着我進步,向他靠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上學期,我們學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之後,我就對《三國演義》非常感興趣。所以,暑假裏,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三國演義》,認真地看了起來。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其中,有三支隊伍從大戰中脱穎而出,他們分別是魏、蜀、吳。曹操帶領魏軍,劉備帶領蜀軍,孫權帶領吳軍。他們大戰了許多年,這期間發生了許多或感人或悲慘的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劉備託孤的故事。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説:“如果我的兒子阿斗爭氣的話,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爭氣,你就代替他稱王。”結果阿斗很不爭氣,但是諸葛亮並沒有稱王,只一心輔佐阿斗。

和諸葛亮想比,司馬懿就差多了,他沒有衷心輔佐曹氏家族,而是選擇了篡權。後來,他的孫子司馬炎還逼迫魏帝退位,自己當王。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結交朋友的時候,要結交像諸葛亮這樣仁義的.朋友,而不是像司馬懿這樣的奸詐小人。當年曹操還提醒過曹丕,讓他不要相信司馬懿,遺憾的是,曹丕沒有聽曹操的話,最終導致國破家亡。

這本書中,發人深省的故事還有很多,推薦你也讀一下。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書,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好夥伴,正所謂一本好書,伴我成長。

第一次感受到書的魅力是在幼兒園時期,那時的我每天聽老師講《三國演義》,立馬就安靜下來,那一個個曲折跌宕的故事,令我心馳神往。可惜,那時老師每天只講一個故事就結束了,我有着對故事裏世界的無限嚮往與戀戀不捨。

一年級時,已經初步學了一些漢字,我便讓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自己一點兒一點兒地啃起來,雖然常常讀得一知半解,但是對故事的內容也有了大致的瞭解。當時天真的'我在讀到孔明的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等故事而心生敬仰,也為五丈原借命失敗而暗恨不已。當張飛、關羽等人死去後,也曾暗暗流淚了好久。

時隔5年多的時間,我讀的書多了,當我再一次翻開這本《三國演義》時,對這本書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劉、關、張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深厚友情令我為之感動;曹操“寧叫天下人負我,不叫我負天下人”的梟雄氣概令我為之佩服。也深刻理解三國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亂世人命如草。而三姓家奴呂布更對比出忠義無雙的關羽,對“忠誠”之二字更是熟記於我心中。《三國演義》在我心中已是本飽含人生哲理的鴻篇鉅製!

有話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贊同,在這長路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一本好書,就是我們最好的精神伴侶。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發生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關羽,他不僅武功好,而且人品好,幹出許多出人意料的事,比如:斬華雄的頭、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最令人敬佩的還是那次讓華佗把自己的肉切開,刮骨治療,他一邊治療一邊與別人專注的下棋,如果是我不打麻醉針,肯定會痛的受不了。關羽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

諸葛亮的聰慧令人讚歎,他遇事如神,儘管是明天的事,他也能猜到,所以什麼陰謀也瞞不住他,他還知道天文地理。他立過許多功:借東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木像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普通人都想不到。他還會搞發明,比如:木牛,流馬,它可以提高運輸速度,幫人們減少疲勞和痛苦。瞭解完諸葛亮讓我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誰擁有了知識,誰就能輕而易舉獲得戰鬥的勝利。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要學習關羽,努力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在學習上要向諸葛亮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三國演義》。書的內容主要是説了魏國曹操、蜀國劉備、吳國孫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

看了這部書,我發現曹操的用兵很好,但是他太大意了,所以有時候會吃敗仗;劉備雖然自己沒有什麼用兵打仗方面的本事,但有很多人都聽他的,蜀國的武將很厲害,文臣中諸葛亮的計策十分高明;吳國的地盤比蜀國略大一點兒,君主孫權雖然也不太會打仗,但他有周瑜、魯肅的.幫助,別人也不敢隨便進攻他。

書中有一回説的是:劉備在樊城抵抗曹操的進攻,實在是打不贏曹操,要放棄樊城又怕曹操佔領後城裏的老百姓受苦,就帶着老百姓一起撤退,由於一起撤退的人太多,速度就很慢,經常被曹操的追殺,損失了很多士兵,連自己的兒子都差點被抓走了,但劉備一點都不後悔,一心只想怎樣不讓老百姓受曹操的欺負。

我要學習劉備寬厚待人,對待同學和朋友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關心愛護他們,虛心接受他們對我的意見和建議,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寬宏大量。

我認為這部書蠻好看的,所以把它推薦給小朋友們,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學到點什麼。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三國演義》是一本經得起時間磨礪得好書。

在三國演義中,多數以漢人劉玄德的角度出發,説曹操和孫權,特別是曹操,説他奸詐無比,其實如果花一個角度去看,就不會是這樣了。

在三國演義中,各國都有各國的謀士——蜀國有孔明,魏國有司馬懿,吳國有魯肅和其他謀士。其中,我最敬佩孔明,因為他深知人心,而且在深知人心上,他還做了進一步的嘗試,空城計就是一個例子,孔明智退司馬懿,雖然孔明知道司馬懿會起疑心,應該不會進來,但凡事就怕萬一,孔明卻敞開了城門。孔明平常足智多謀,見今日這幅景象,更不敢前進半步,最後撤退。由於孔明生前威震天下,人人都知道他,乃至死後再出戰,蜀國士兵一推用木頭刻的假孔明,其他國家的士兵就被嚇得四散奔逃,還以為是真的`,直到公佈了這個事實為止。

《三國演義》也教會了我們許多知識,比如説,關雲長大意失荊州這個故事,這就像學習一樣,我們不能粗心大意,更不能自大,以為自己了不起,一定會贏,可結果呢?所以不要把這些話説出口,自己把它們憋在心裏,把它們化為一種動力,結果會更好。還有《陸遜燒營七百里》這個故事,別看陸遜平常平平庸庸,只是一介斯文書生,卻不想他像孔明一樣,才高八斗,讓人刮目相看。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結交一些心地善良量的好朋友,儘管他長得不好看,而不要覺得漂亮的就是好的。

如果有時間,請多讀一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冰心奶奶曾説過: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假期中,我讀了許多書,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等等,其中《三國演義》最得我心。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説家羅貫中所著,乃我國章回體小説的開山之作。其故事始於黃巾起義,止於三國統一,生動地描繪了魏蜀吳三國的興衰變遷。在作者筆下,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各具特點,如曹操奸詐狡猾、張飛心直口快、魯肅忠厚老實等,其人物形象描繪之立體,非尋常作家所能及。

而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如關羽温酒斬華雄、張飛威震長阪坡、諸葛亮舌戰羣儒等。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匯於故事情節中,最終鑄就了這部文學價值極高的歷史演義經典。

讀《三國演義》,使我受益良多。不論是劉備的寬厚仁慈,還是魯肅的忠厚老實,抑或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都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這部不朽的`經典,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使我明白了學校開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的意義。我接力傳承經典,讓更多人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