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合集15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1.01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合集15篇)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

NO.1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南征北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説:“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不殺,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説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NO.2關羽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蕩氣迴腸的凝重。忠義永存, 英雄無愧!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關羽也就像當年項羽一樣的忠義,他在華容道上義釋曹操傳為千古佳話,但他放曹操不是因義而迷失了自己目標的方向,他還是向目標前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説的: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一曲曲蕩氣迴腸的歌,一章章動人心魄的詩,一聲聲發自肺腑的歎,一位位威武高大的將,一個個出生入死的兵。這就是三國。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2

三國可以説是精彩紛呈,其中每個人物的神態特點都寫得淋漓盡致,我最喜歡其中的蜀中五虎將——關、張、趙、馬、黃:關雲長是一個:紅臉、丹鳳眼、卧蠶眉的大將軍(漢壽亭侯),他的出場是温酒斬華雄,後斬袁紹名將顏良、文丑,令眾諸侯聽得其名都聞風喪膽,後來不幸被曹操俘虜,但後來一得知舊主劉備在袁紹部,立即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來跟隨劉備打遍天下。

張飛,字翼德,黑臉,落腮鬍子,他最出名的是長阪坡前一聲吼,喝退曹軍近百萬,在戰鬥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他雖然是個大老粗,但也有細的時候,在瓦隘口用巧計捉住蜀中名將嚴顏,並用誠心降服了他。

説到趙雲,最出名的是長阪坡單騎救主,在曹操百萬軍中衝來殺去,如入無人之境,救出了劉備之子劉禪和劉備之妻甘夫人,砍死敵將五十多名,砍倒大旗兩面,並幫助劉備恢復漢室,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真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説到馬超,他可謂是忠、孝、勇兼備,他一聽説自己的父親馬騰被曹操殺了,十分惱怒,立即率領西涼軍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後忠於張魯,雖受其懷疑,但仍和張飛大戰,最終萬般無奈,投降了劉備。

説到黃忠,曾經和五虎將之首關羽大戰過,他不但刀法揮舞如風,箭法更是了得,一箭就射中了關羽頭盔上的紅纓,關羽大吃一驚,折馬便回。後來,真心投奔劉備,後又被諸葛老師用激將法,一舉就奪下了定軍山、天蕩山,大敗魏軍,真是人老刀不老啊!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寫得十分細膩,而寫計謀卻比它還略勝一籌。在官渡大戰中,一開始形勢對曹操十分不利,人少糧缺,而袁紹兵精糧足,雖然打了幾次小敗仗,但實力尚在,便和曹操打起了消耗戰,正當曹操只有幾天糧草時,袁紹降士許攸獻策率三千輕騎直襲袁紹的糧倉——烏巢,曹操用此計果然打敗袁紹,威名遠揚,滅袁紹二子後,終於統一了北方。

在赤壁大戰中,水軍都督周瑜和諸葛老師都知要火攻,這是江東名士龐統到了曹軍中故意獻上了連環計,諸葛老師預測到傍晚會有東南風,可一舉攻破曹軍,但必須有一個人去詐降,這是老將黃蓋甘願受苦,果然博得曹操信任,將曹軍大敗於赤壁,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在諸葛老師的一次北伐中軍事要地——街亭失守諸葛老師聞訊大吃一驚,這是西北角魏軍已經殺過來了,諸葛老師立即將城中旗幟放倒,大門敞開,自己在樓上彈琴。司馬懿來後大驚,沒過一會兒就退兵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空城計。

《三國演義》在每一場戰鬥中,用盡了各種各樣的謀略,浮現出一個個驍勇的武將,一位位巧舌如簧的辯士,在一起鬥志鬥勇,將每個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三國演義》中如果將一個個謀略去掉,那剩下的只不過是打打殺殺,如果將一個個人物的神情、話語去掉,那剩下的就更沒勁了,所以你就能想一想它們在三國演義中的分量是多大了。我從這裏還學會了許多寫人的方法,我們平時的寫作中只用一些平淡的話語,而忽略了另一個寫作要素——神情,在三國演義中往往只要用一個人的某一個神情就能決定一個人的性格,而且讓我們學會了描寫人物要有典型性。特別是在三國演義中描寫人物上,比如説諸葛老師,作者把諸葛老師描寫得神乎其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許多史料記載中,諸葛老師並不象《三國演義》中那麼厲害。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3

於喧囂的城市,置一杯香茗,挑一盞孤燈,平一顆漂浮的心,靜坐,品評,回味。只需專心致志的投入,那一幅幅華美,雄壯的畫面便飛入我的心底。很難想象古人是經歷了怎樣的歷練才能將眾多的精粹詞句匯於筆尖,於揮毫之中,潑墨即成,胸中的一腔熱血盡化為一柄柄利劍衝擊我的眼睛。也很難想象古人是在什麼樣的薰染下左手雄壯大氣揮灑血淚,右手温婉含蓄盡顯柔美。也許這就是歷史,或許只有歷史才能解釋這一切的一切。

初涉文壇,不必獵奇與其他,顯示我國的四大名著就足以令我崇意滿懷。我崇拜吳承恩,崇拜他的浪漫,他的天馬行空的想象。當西方人還停滯於借用掃帚飛天之時,悟空早已登上筋斗雲,翻身躍出十萬八千里之外,不免我感歎先人那東方化的驚人的審美意境。我崇拜羅貫中,崇拜他的指點江山,他的激昂文字,崇拜他用一管禿筆就把三分的天下寫得恢弘大氣,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將一個亂世勾刻得深邃而耐人尋味。如詞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貫看秋月春風。一壺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彷彿已歷盡世間滄桑,渾厚深沉,浸滿了一代名家深厚的文學修為。不僅如此,還把一個個亂世英雄描摹的有血有肉,義勇兼備。與其陶醉於西方佐羅式的冷酷中,倒不如清醒的審視三國志中每一位忠勇之士,且不説劉、關、張兄弟如此的仁義英豪,就連曹操這般的亂世奸雄也值得我去欣賞,去品讀。初讀三國指哪一段段、一篇篇的敍寫,就使我感慨,彷彿透過文字,我就能在大腦中將一位位英豪的形貌性格勾勒出來。"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轉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寥寥數語,我看到的是帝王之後的劉玄德,他寬仁、他胸懷大志、他温文爾雅、他重情重義、他有勇有謀、"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頜虎鬚,聲若巨雷,勢若奔馬"短短几詞,我看到的是屠户出身的張翼德,他不拘小節、他心胸豪邁他氣勢驚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我看到的是立志成大業的關雲長,他儀表堂堂、他氣質不凡、他無意高深、一切的一切,僅憑几句短短的描述,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便走到我面前。細讀三國志,我折服於其中一個個高深的計謀,且不説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兵法計謀爛熟於胸,只單單如張飛這樣的武將尚且掩虛陣嚇跑奸雄曹操,救主公劉備與江岸。我也感歎於古人的忠義之氣,義大於天,忠誠高於生命。且不説關雲長為投主公劉玄德千里走單騎,只單單一個劉安殺妻獻食於劉備我就能體會到那個年代對忠義的詮釋。少年讀三國為其勇,青年讀三國為其智。不一樣的時期閲讀都有不一樣的收穫,我們在每個人生階段都不能浪費了讀書的大好時光,不能錯過每一次和先哲偉人對話的機會,這樣文學的明珠才永遠不會失去其光芒。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説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脱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説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

可是,尋找,談何容易呀!劉備只聽説當年的軍師諸葛孔明現在擔任着一所外企集團的法定代表人併兼任一所律師事務所的法律顧問;而當年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趙子龍則在一所高級保鏢培訓公司裏做着首席培訓教練的鐵打位置,他的年薪高達10萬元,已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了;現在,兩位得力助手已在各自的單位裏做着不同的工作發着不一樣的財,要想讓他們放棄工作,重回王國,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劉備決心試一試。於是,他馬上找了一個三星級的小旅館把包伏放好,就馬不停蹄的去尋找部下。

他先來到諸葛孔明所在的集團,一到那兒,一座高大的集團聳立在他面前,劉備不禁喊了一聲“哇塞!”,只見傳達室裏坐着一個老門衞,劉備急忙走上前去,用和諧的語氣,問:“老人家,請問,諸葛孔明的辦公室在幾樓?”老門衞回答:“你問我們諸葛先生啊!他在二十四樓。”劉備趕緊乘上電梯,一會兒工夫,他就來到了二十四樓。劉備推開辦公室的門,就看見諸葛孔明在批改文案,他喊了一聲:“軍師!”諸葛孔明抬頭一看,驚奇地説:“大王,你怎麼會到這兒來呢,你是怎樣找到這個地址的,真是稀客稀客。”劉備説:“我就不能來嗎?”諸葛説:“不敢,不敢,大王,請坐。”諸葛把劉備請到他新買的真品牛皮沙發上坐,諸葛問劉備:“大王,您這次來找我,有什麼事嗎?”劉備説:“軍師,你現在發財了,本王的王國卻要滅絕了,我這次來,是來求你幫我個忙的。”諸葛迴應:“您説吧。”

劉備説:“你知道,自從你和趙子龍走了之後,咱們的王國一年比一年衰弱,現在還面臨着即將要滅絕的危機,本王這次來是想來請你回去的,不知軍師願不願意?”“這得讓我好好考慮一下。”諸葛説。劉備接着説:“那好,軍師,本王給你兩天時間考慮,兩天後,本王來聽你的答覆。”諸葛説:“好的,大王。”兩天後,劉備又來到諸葛的辦公室,諸葛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對劉備説:“經過臣認真考慮之後,決定為了您的江山社稷,臣願意回去繼續輔佐您。”

搞定了諸葛之後,劉備下一個要找的就是武將趙子龍了,他乘着的士來到趙子龍所在的高級保鏢公司,一下車,剛好碰到要去應酬的趙子龍,劉備對他説:“愛將!”趙子龍聽了,急忙對劉備説:“大王!快請進,快請進。”趙子龍帶着劉備到會客廳,劉備坐下以後,語重心長的對趙子龍説:“愛將,本王突然來此,你一定感到很驚訝吧?”“不,不,不,大王您什麼時候來都可以。”趙子龍説。劉備説:“那好,本王希望你能不能考慮一下,重新回到王國裏輔佐我?”趙子龍聽了劉備的話,説:“您要我回去?”劉備説:“正是。”趙子龍接着説:“這樣啊!那得讓我慎重考慮一下。”劉備聽了,説:“你為什麼要考慮?”趙子龍回答:“大王,您知道,我在這家高級保鏢公司已經幹了幾年多了,現在要我突然離開,我也捨不得,所以請大王給我幾天時間考慮一下,好嗎?”劉備沉思了一會兒,對趙子龍説:“那好,愛將,本王給你三天時間考慮,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好的。”趙子龍説。一天一天過去,三天期限已到,劉備又來到趙子龍的辦公室,等待趙子龍的答覆。一會兒功夫,趙子龍就來到了辦公室,他對劉備説:“我願意回去。”劉備高興的説:“太好了!太好了!”

劉備馬上帶着諸葛和趙子龍回到王國以後,王國在他們齊心協力下,又變得繁榮富強了,劉備、諸葛孔明和趙子龍他們都非常高興。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説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脱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説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7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鄉音很多人看過。而《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中有最多正史成分的。它以陳壽的《三國志》為基礎來寫的,但它有強烈的揚劉抑曹的感情色彩,所以它中間有一些假的故事,也改變了幾人的真實情感。

《三國演義》中曹操狡詐,劉備仁義,咒語心胸狹隘,關羽中一,張飛英勇,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狡詐的曹操其實是三大君王中最忠於漢室的。這點可以從他一生不稱帝,雖然奪了漢獻帝的權,但沒有殺或廢了他,就算是“衣帶詔”事件,曹操也一直善待他。他有惡名是因為他在亂世中生生活的方式太兇殘了。

劉備的仁義是用來收買人心的,他以匡扶漢室為口號,而成了一番事業。他開始時的軍事能力不強,打黃巾軍時不是戰敗就是逃跑,但羅貫中沒有寫這些。他有仁義之名是因為他劫富濟貧,沒有什麼富人送錢給他。這仁義之名讓他成了民心所向,這就使他要兵有兵,要錢有錢了。“煮酒論英雄”中曹操並非是要試探劉備,如果對他有疑心,劉備早就死了,曹操只是想告訴他像自己這樣的人才能當英雄。劉備掉筷子説因為怕雷,並沒有打消曹操的疑心反而讓他起疑了。而曹操不殺劉備是因為他想順藤摸瓜找出劉備勾結的人,然後一網打盡。而曹操人劉備去打袁紹不是大意而是有原因的:第一,曹操命令劉備出征,並沒有分配他的舊部,關羽張飛等人都和劉備見不到面。劉備一走,跟劉備有密謀的人員就會不明就裏,很容易露面去聯絡劉備,待劉備走後,就可以順藤摸瓜,把劉備走前有過來往的人員詳細調查,可疑的就全部剷除。第二,宛城的張繡還沒有徹底解決,曹操要收編張繡的隊伍從而壯大自己,對於拉攏張繡的任務,必須由他親自完成,這也是為決戰袁紹做好準備,袁紹與公孫瓚的戰爭已經快接近尾聲,公孫瓚已經固守城池,眼看就要被袁紹消滅,袁紹消滅公孫瓚後,一定會率領得勝之師與曹操決戰,所以曹操暫時不能夠離開許昌。此外袁術也是一路諸侯,攻打袁術的任務也不輕,最適合這項任務的就是劉備。第三,劉備在許昌隱藏的較深,與外界消息隔絕,徐州百姓都會認為劉備被曹操所害,一時間謠言四起,對於曹操的聲望有着極其嚴重的影響,如果劉備到了徐州,是最好闢謠的手段。曹操之前在徐州又屠過城,所以徐州經常鬧兵變,劉備能起到穩定徐州民心的作用,現在是與袁紹決戰的前奏,一旦徐州有閃失,曹操會首尾不能兼顧,所以派劉備去是最好的選擇。第四,曹操已經算定,劉備離開許昌後,必然會謀反,曹操就是要等待劉備的造反,才能名正言順的出兵殺死劉備。而曹操派劉備出發時,還安排了兩個卧底,一個叫朱靈,一個叫路昭。這二人本是袁紹的降將,而一般降將在投靠曹操時,不作出一些貢獻曹操是不會把他們當成嫡系的,譬如在戰顏良之時,曹操把呂布的降將逐個的安排到了前線,然後逐個的陣亡。那麼朱靈被派跟隨劉備阻擊袁術也是如此,劉備如果真的造反,多半會殺掉二人祭旗,所以曹操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派遣他的親支近派前去當炮灰的。但到最後曹操還是沒殺了劉備,不過殺了他勾結的人。

雖然《三國演義》中有些和現實不符,但還是把各種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堪稱經典。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8

我用了近一個星期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收益非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

第一句話這樣説到:“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説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現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

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我很是喜歡。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

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最為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著!值得一讀啊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9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多少英雄風雲過眼,多少王朝榮衰更迭。《三國演義》承載的特殊時期,作為中華歷史上一個羣雄逐鹿,英才輩出的時代,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留下了一個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記得《三國演義》的開頭:“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漢室凋零,正如史家所云“忠臣被逐於廟堂之外,壯士慘死於鋒刃之端,賢良空老幹林泉之下,何其怪哉!”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所謂“亂世出英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討董卓,擒呂布,伏袁紹,定劉表,威震海內,誰人能擋?然而,赤壁一把火,燒出了三足鼎立。斗轉星移,當三位英主都從於地下,萬里中原卻被司馬氏贏了個全盤,真是歷史弄人。

刀光劍影的年代已悄然遠去,透過這 部演義,我們似乎又回到了過去。重温那金戈鐵馬的歷史畫卷,又怎能輕易忘卻那崢嶸歲月?

諸葛亮,《三國演義》中的傳奇人物。從他那“定三分隆中決策”的深謀遠慮和“初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的才幹,便可知此後定有“因諸葛扁舟去,至使曹軍百萬休”的結局。諸葛亮從隆中隱士到兩川丞相,一生對劉備可謂“忠心耿耿,鞠躬盡瘁”,雖然最後躲不開那“星落秋風五丈原”的淒涼,但他卻依舊留下了永世z芳名。今日,含淚捧讀《出師表》的人們,誰不會感到那瑟瑟秋風下的五丈原上的那顆火熱的心?誰又不會為那“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大憾而捶胸頓足?

曹操,書中叉一個重要人物,對他,人們異口同聲“奸雄”!不過,我不這樣認為。曹操始舉孝廉,不畏權貴,無論是在腥風血雨的戰場,還是在爾虞我詐的政壇,都顯露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能力。他還以其獨特的風格,表達了一代英雄的心聲。然而人無完人,他最終還是輸了,氣量狹小,過分自大,使他功虧一簣。“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顯示出他的狹隘;大帳之中,不聽謀士之語,孤高自許,於初冬貿然進軍,致使大敗,顯示出他的夜郎自大。

不過曹操比起另兩個帝王要厲害的多。劉備,不過一“織蓆販履之輩”,孫權不過是“坐領父兄基業”,誰又比得過身經百戰的曹操呢?

《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身手不凡的將領,如“過五關斬六將”的關雲長;“喝斷長板水倒流”的張翼德;“寶刀不老,百步穿楊”的黃漢升等人皆非等閒之輩。

《三國演義》中的名篇數不勝數,著名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等雖婦孺皆知,但那赤壁之火可能更勝一籌。

讀過赤壁之戰後,不禁感慨於火攻之妙,東風之便,連環之巧,更驚歎於其中所彰顯出來的智慧。孔明江東辯羣儒,七星壇上借東風,再加上黃蓋的苦肉計,龐統的連環計,才使得曹操上當,燃起那通天之火。是夜,江天通紅,一片鬼哭狼嚎。這正是“山高月小水茫茫,追歎前朝割據忙。南士無心迎魏武,東風有意便周郎!”回憶那一江之火,不禁感歎“誰能解連環?誰能解連環!”

掩卷深思,方覺此演義並非只是一部傳世小説,更演繹着代英雄故事,講述着一段王朝興衰,使人們讀着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認清多變的現實,不愧為一代名著。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0

在這一星期內我又讀了一遍《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説,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集體表現了統治者之間政治和軍事鬥爭。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別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説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説的鼻祖。

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公元220年—280年),天下大亂,羣起並起,爭霸天下。該劇以吳、蜀、魏三國爭鬥為主線,描述了各個政治集團為稱霸而進行的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外交的鬥爭《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近一個世紀的歷史故事,始於黃巾起義,止於西晉統一。全書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為中心人物,又貫穿了羣眾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把蜀漢當作魏蜀吳之間矛盾的主導方面,集中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鬥爭。通過這些鬥爭,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他們對統(治集團的愛憎與向背,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人,後被劉備請出,成為了蜀國的丞相。因為在《草船借箭》這件事能看出諸葛亮的聰明和機智。因為在當時孫劉聯合對付曹操周瑜因為妒忌諸葛亮就設下陷阱説;'讓諸葛亮在10天之內製造十萬多隻箭否則就把諸葛亮殺了'。於是就向曹操借箭因為河上有霧所以曹操就命令將士放箭。諸葛亮的到箭後使周瑜非常惱怒。

這就是諸葛亮機智、勇敢、非常聰明,不為小事而計較所以我敬佩他以後我也要像他一樣機智、勇敢部位小事而計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這是一個生靈塗炭的時代,然而這又是一個羣雄並起、英雄輩出的時代。亂世出英雄,這一點也不假。英雄是一個時代的寵兒,他們經歷了艱難險阻,通過了層層磨難,經受了別人不能或沒有的磨難,進而家喻户曉千古流芳。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爾。”這是曹孟德的一句戲言還是一句肺腑,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句話是準確的。他們都是英雄,是亂世中的潛龍,都會有飛龍騰空的那一輝煌的時刻。然而他們又是不同的。一個是奸雄,一個是梟雄。一個足智多謀,借七星刀以刺董賊。厚積薄發,佔兗、豫以為根本。野心膨脹,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討,除袁術於壽春,擒呂布於下邳,戰袁紹於官渡,還一舉平定了烏桓,從而統一了中國北方。一個自稱漢室宗親,禮賢下士,求賢若渴。一情結義於桃園,三顧諸葛於草廬。建立了地跨荊、益兩州的蜀漢政權,欲與曹賊試比高。誠然曹操是比劉備厲害的。因為曹操豪邁大氣,贏得起更輸得起。赤壁之戰是曹操一生中輸得最悲慘的一次戰役。曹操率領八十三萬水路馬三軍直指江南,本以為一戰而定水鄉,誰知卻被少年公瑾一把火燒個精光,回到南郡時身邊只有二十七騎人馬。而曹操並不是捶胸頓足自怨自艾,而是繼續笑談用兵之道。相反劉備意氣用事,不顧大局着想,為義弟出兵伐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敗退白帝城,悔恨無以復加,最後託孤白帝鬱鬱而終。由此看來越是在逆境中,越是鎮定自若談笑風生,從而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最終轉敗為勝的,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1

從小,總聽哥哥姐姐們提起中外名著《三國演義》,於是便纏着家人為我講《三國演義》。無奈當時年紀尚小,歪着個腦袋傻呆呆地聽家人費力地跟我解釋每—句話的意思。當到了國小二年級時,終於把這本我思念已久的書勉勉強強讀完。可是—個剛步入學習的殿堂的國小生,怎能深刻地理解到書中的含義呢?到了現在,我才漸漸讀懂魏國、蜀國、吳國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但——誰是英雄?

劉備是英雄嗎?有人會説,他當然是英雄!劉備知道沒有—個足智多謀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業的。於是他三顧茅廬,找諸葛亮來共謀大事,前兩次拜訪諸葛亮不在家,當劉備第三次找他時,諸葛亮卻在午睡。劉備當時雖不算很有名氣,卻也是—個將軍呀。而這位將軍,卻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等諸葛亮睡醒。這件小事,足以看出劉備的謙虛和明智。況且曹操曾對劉備説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這麼説,劉備怎麼會不是英雄?不過,我卻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且不説劉備沒有強大的軍隊;且不説劉備沒有穩固的地盤;且不説劉備沒有太大的名氣,劉備的人品也有點問題,呂布之死足以證明。

想當初,呂布曾在劉備危難之時救過他,使他避免了—場註定就不可能成功的敗仗。可當呂布被曹操捉住,曹操問劉備該不該留下呂布時,劉備卻忘恩負義地説了句:“別忘了董卓是怎麼死的!”於是,呂布就這樣被自己恩惠過的人的—句話給斃命了。有軍事謀略的人——諸葛亮。那麼,諸葛亮是英雄嗎?不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期間,曾促成劉備與孫權軍事集團的聯合,以及在劉備去世前,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大家可能還會想起很著名的空城計。

但是,《三國志》裏對此事卻予以駁斥,説當時在陽平這個地方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因為當時的司馬懿官居荊州都督,駐紮在宛城,不在陽平戰場,不可能發生空城計。而且,像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等事情都是編出來的。如果《三國演義》裏沒有出現這些事情,恐怕人們也不會對他那麼崇拜了吧。那麼曹操呢,他算是英雄嗎?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住在朋友呂伯奢家裏,聽見門外傳來磨刀聲,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給殺了,還説了—句令人氣憤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誤殺人還這麼理直氣壯,此人不奸,何人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裏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讀不厭。但是,這其中有的人物愚不可及;有的人物狡猾奸詐;有的人物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心胸狹窄。如果用我的標準來評價《三國演義》中各具特點的人物,恐怕沒有—個算得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應該聰明透頂、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寬宏大量、與人為善。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如孔繁森、劉玉儒、任長霞,他們都是我們的時代楷模,民族英雄。因為有了這些英雄,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習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為家長、老師、同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有為他人着想的精神,祖國的明天會變的更美好。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2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世人都説曹操乃一代梟雄!可是隻一個梟雄,怎麼能寫出如此即瀟灑肆意又豪放不羈的詩句呢?所以,曹操也是出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而那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天才外加全才的諸葛孔明先生,怎麼偏偏就投了超級軟弱無能的劉玄德呢?每每説到此,老媽都好像恨得牙癢癢的!老媽不止一次鬱悶地説劉備除了一個漢朝正統的劉姓外,其餘比之曹操,孫權皆不如!若是諸葛亮當時投了曹操,早統一全天下了!什麼三國,什麼兩晉南北朝統統靠邊站啊!

歷史終究是歷史,沒有如果這一説,所以老媽讓我把她的想法忽略不計。也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全篇的《三國演義》,反正羅貫中的那部版本我還沒有讀過,我看的是注音連環畫版的,非常的有意思!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什麼身在曹營心在漢,什麼定三分隆中對策,什麼諸葛亮舌戰羣儒,什麼周公瑾火燒赤壁,什麼關雲長水淹七軍,什麼諸葛亮七擒孟獲……等等等等,不勝枚舉!因為小説添加了許多奇幻元素,又採用虛實誇張的描寫手法,再加上作者大量的創作,所以比真實的歷史有看頭的多!

雖然原版的《三國演義》我還沒看過,但開篇的那句: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簡直如雷貫耳啊!因為書本上的歷史不就是照着這個軌跡走的嗎!春秋戰國,諸侯混戰,好不容易有了秦漢的統一,可是還沒有統一的太久,中國又分成了魏,蜀,吳三國了!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紛爭,天下大亂,此時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以及著名的“定三分隆中對策”。這個天下三分的對策可不是諸葛亮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空想出來的。史書上説劉備請教諸葛亮,而諸葛亮運用自己豐富的學識,以及對當時局勢敏鋭深刻的洞察力,和對各方軍隊政權瞭解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才定下的天下三分這一説!諸葛亮當時對劉備坦言:“曹操打着皇帝的名義號令天下,手下兵多將廣,謀士眾多,他自己又很有軍事才能,可謂佔着天時;東吳的孫權,憑藉長江天險,統治江南,從他父親孫堅到他已經三代,根基牢固可謂佔着地利;將軍可以先攻取荊州,再戰領蜀,然後以蜀為基地進取三秦,老百姓肯定會歡迎你。做到這些你就佔了人和,天下也就平定了”!

這樣一番精闢又言簡意賅的對天下形勢的總體分析,小夥伴們讀了,是不是也超級佩服諸葛亮的絕頂學識跟無雙智慧呢?只可惜了這人間奇才的“卧龍”先生,為了蜀國是那樣地勞心勞力,鞠躬盡瘁!到最後卻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啊!也許還是老媽説得對,諸葛亮真的應該投奔曹操的,這樣説不定不會讓人感到那麼遺憾了!

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小夥伴們一定要讀一讀。因為書本會向你講述曾經的驚心動魄,曾經的風雲際會;曾經的刀光劍影,曾經的鼓角爭鳴;更會在你面前展現一部充滿傳奇色調的精彩三國!抽空一定要看呀,我還等着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呢!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3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盧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説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脱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説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本值得一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4

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説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脱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 (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説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5

小時候經常聽爸爸講三國的故事,什麼桃園三結義忠肝義膽,關雲長過五關嶄六將,趙雲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等等。所以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我國的經典名著。我讀過《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岳飛傳》……其中《三國演義》是我的最愛。中國有五千多年悠久的歷史,《三國演義》代表着古代歷史小説的最高成就。我喜歡書中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像曹操的老謀神算,劉備的仁慈愛民,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孫權的雄才大略,關羽的忠肝義膽,許褚的忠君愛主,馬超的英勇善戰,張飛的粗獷豪放,同樣還有張鬆的賣主求榮,呂布的匹夫之勇,袁紹的外寬內忌,袁術的橫徵暴斂……。他們在歷史長河中演義着傳奇,又在傳奇的故事中訴説着歷史。

在《三國演義》之中我喜歡很多的人物是呂布。最開始認識呂布是在遊戲卡片上,他頭戴束髮金冠,身披百花戰袍,手持方天畫戟,騎着赤兔寶馬,英姿颯爽,威武神氣,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後來在電腦遊戲《三國志》中我更是目睹了他的神勇無比,天下無敵,真不愧為“飛將軍”的美譽。假期裏我讀了《三國演義》,對呂布有了重新的認識。呂布除了英勇善戰外,還有他的另一面就是背信棄義。一匹赤兔馬,千兩黃金,他就動搖投奔了董卓,並忘恩負義地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他的背信棄義致使他中了王允的連環計,為了美女貂蟬,又殺死了義父董卓。呂布縱有千般能耐,武功蓋世,但他的品性卻讓世人及他的部下鄙視。最後在沛城戰鬥中,失去民心的呂布被部下所綁,繳降於曹操。死亡在即,呂布卻又大喊饒命,並説願意跟隨曹操,幫助他奪取天下。最後曹操聽取劉備的意見,鑑於丁原、董卓的前車之鑑把呂布處死在白門樓上。

其次我喜歡的就是曹操了。曹操也可謂是一代梟雄,他胸襟博大,樂觀宏達,且多在危難之中見精神。征戰拼殺中無論勝敗如何,曹操始終不為表象所動。勝不驕,敗不餒是他勇武氣質的又一大特色。徵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勝自我脱離險境的妙策。赤壁大戰,曹氏慘敗,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帥風範,笑指江山,暢言地利,可見曹操的鴻鵠之志。至於濮陽之戰即死在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亂想出辦法脱險而去,這其中也不僅僅只是樂觀宏達,更可見其足智多謀。

可曹操致命的弱點就是生性多疑。當年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出京城。曹操和救他脱險的陳宮逃到曹操父親的老友呂伯奢家。只因多疑而錯殺了真誠待客全家為後人唾泣。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還是因為曹操的多疑,十萬支箭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滿載而歸,讓後來的赤壁之戰有了成功的基礎。後來曹操多疑到連身邊的僕人和參謀楊修都不能受到信任遭其殺害,故有了“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之談。

談經典讓我回味無窮,瞭解了許多的歷史故事,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更讓我從故事中學會了辨別事非,對待歷史人物一分為二地去評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與缺點,歷史人物尚可如此,何況我們這些還未成年的國小生呢。因此我們同學間應該多發現他人的的優點、多包容他人的缺點,讓自已生活的開心點,讓他人也生活的開心點,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更多的關愛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