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論語

《論語》讀後感700字(精選23篇)

欄目: 論語 / 發佈於: / 人氣:4.25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700字(精選2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後感700字(精選23篇)

《論語》讀後感700字1

最近一段時間,通過閲讀《論語》這本著作,使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而其中對我影響最深的,還是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雖不是孔子的言論,卻也是《論語》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它用我們今天的話説,就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出謀劃策盡心竭力了嗎?跟朋友交往真誠相待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複習了嗎?作為一種反省自己的指標,它給我們的啟迪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它教導我們要常反省自己,明白自己行為中的缺陷,以避免自己再次犯錯。其次,他又提到了生活中每天應當注意的三個細節:辦事、交友與學習。只有做到了這些細節,生活才變得完整。

作為搗蛋大王,我做的調皮事實在太多了,也的確應該好好反省了。

譬如那一次,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讓我把晾在院子裏的衣服收一下。我嘴上答應着,心裏卻在想:算了,把這章看完了再去。可媽媽一走,我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後去了,只顧着看書,好不容易把這本書看完了,媽媽卻回來了。這時我才想到媽媽交代我的事我沒做,不由的低下了頭,免不了有被媽媽批評了一頓。

而在學習方面,我也好不到哪去。那天我們班學習《虎口藏寶》,下課後,我突然想到: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納塔莉,那為什麼提到其他人物的細節會更多些呢?那這種敍事特點又要歸納進那種寫作特點中呢?我便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可直到放學,我還是沒有絲毫頭緒。本想第二天去請教老師,可一起牀,這個問題卻又被我遺忘了。唉!

對待朋友,我的心眼又小得可憐。若是朋友傷害了我,就算創傷不大,我也會好幾天不理他,弄得我倆很是尷尬,關係也越鬧越僵。

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在哪裏摔倒就應該在哪裏爬起來。反省自己,就是防止自己重複犯錯的最好措施。多想想自己犯了什麼錯,以後怎麼辦,才可以避免自己重複的犯錯。

人都會犯錯,這是肯定的。但一個錯決不能犯兩次。多反省自己,就能少走些彎路。

《論語》讀後感700字2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每每讀到《論語》中的這句話,總會生髮些許感慨。是啊,在這浮躁的時代,人們總是知易行難。臨睡前腦海中的激情澎湃,在第二天卻連早起都做不到。人在做事前説得慷慨激昂,似乎一切艱難險阻都無所畏懼,卻在實施時,由於自己的懶惰和好逸惡勞使計劃往往以失敗告終,不僅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還使別人對自己的信譽產生懷疑。

聞一多先生説“人家説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説,人家説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説。”他似乎並沒有“説”,但他卻刻苦研學,不屈不撓,實現真理,不顧一切,做出了輝煌的成就。回顧往昔,又有哪一位偉人不是像聞一多先生一樣做了再説,做了不説呢?大禹治水,我們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卻不知他三次在家門前駐足的歎息與淚水。絕世智者卧龍諸葛為興復漢室,一生鞠躬盡瘁,積勞成疾而死,只為報三顧茅廬之恩和踐行對先帝劉備的許諾。周恩來總理從小立下宏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的努力和不斷奮鬥,使他沒有辜負這句話,他所創建的豐功偉業,使中國人民敬仰,也贏得了世界人民尊敬。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表明的不僅僅是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亦是對社會和國家的信譽的保障。為人民服務不僅僅是社會的口號,如今醫療保障,城鄉建設,脱貧攻堅戰略等民生政策的'實施和不斷改善,是社會對其承諾的踐行。國家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不斷髮展進步,使中華民族的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多邊貿易,對外開放,現代絲綢之路亦是國與國之間的承諾。

吾輩若欲成芳華,必須無問東西,走遍風雨兼程。與其對別人侃侃而談自身星辰,不如用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斬破眼前的黑色長空,用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使心中的夢在汗水的澆灌下熠熠生輝。只有無問東西砥礪前行,夢想之花才會燦然開放。

《論語》讀後感700字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當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當説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我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境去對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經過細讀《論語》,僅閲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僅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僅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僅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僅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僅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構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終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僅能夠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教師嗎?

《論語》讀後感700字4

《論語》是我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精華思想。以前未曾學過《論語》,對它知之甚少。自9月份以來,由李華老師引領我們學習《論語》後,才瞭解到,悠悠華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源頭竟然是《論語》。

孔子是一位中國文化的傳承者,也是一位無法被歲月所磨滅的精神巨匠。他用最鋭利的智慧,打開了一道為時光所塵封的門,使仁愛之心溢滿天地;他用最深刻的言語,鋪展起一條充滿哲理芳香的坦途,讓子孫後代奏響了成功的凱歌;他用最簡單樸素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在廣袤的文化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斫痕。

讀《論語》是一種享受。猶如靜心獨坐於清泉碧水邊上,細細品茗。彷彿《論語》的字字精華,便沉澱在綠葉清茶中,喝一口,它就順着舌尖流入體內,純化了身心,頓覺一陣清香盪漾胸懷,足以洗滌沖刷你靈魂中的一切慾念。

讀《論語》是一次旅行。彌留在充滿油墨芳香的字裏行間,感受儒家思想與仁義之道的巨大魅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包容與豁達以及“仁”是做君子的根本。《論語》所充盈的儒家氣息是如此的.濃厚而深邃,不失為一次精神旅行。

讀《論語》是一種學習。在品讀間,學習為人處事之道,在“仁"的思維薰陶下,感悟人心之偉岸,讓仁義之花盛開在每一位賢士心中。於感悟中,學習修身治學之法,那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讀《論語》是一場精神洗禮。讓原本枯燥的心靈得儒學的甘霖以滋養,讓原來疲乏的思維得精妙的哲語以啟迪。那一句句循循善誘的言語,那一段段平易樸實的文字,震醒了你我,也澆濕了被快節奏生活帶動下,一顆顆騷動的心靈。

總而言之,讀《論語》讓我感受到的是古文化的濃郁芳香,品味到的是精神的點滴精華,領悟到的是聖賢思想的深刻內涵。

讀《論語》,於心靈間,盪漾起一片純淨……

《論語》讀後感700字5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而倍受矚目。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翻開《論語》這本書,我發現裏面的話語雖然簡短,但是都充滿了哲理,這讓我更加敬佩孔子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開篇三名話,也是《論語》中比較著名的句子。從小,媽媽就經常用其中的第一句話來教育我。學過的功課一定要時常加以温習,不要學一點兒忘一點兒,到最後不就是什麼也沒有學到嗎?如果經常回顧複習過去的`知識,那麼所學的所有知識都會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腦海裏,這樣不是很快樂嗎?是呀!在複習中掌握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把所有學過的東西都熟記於心,的確是很快樂的事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讀了這句話,我的感觸很深。在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很好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所以,我們要從別人身上學習優點,發現他們的不足,並且借鑑改正自己的不足。這不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需要的嗎?

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言文,叫做《兩小兒辯日》。講述的是孔子向東遊學時,遇到兩個小兒在爭辯太陽什麼時候離人近,什麼時候離人遠,為此,兩個小兒爭論不休,在孔子知道原因後,十分誠實地告訴了兩個小兒,他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讀到這兒時,我想到了《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自己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在兩個小兒爭辯時,孔子沒有賣弄自己的學問,依然實事求是,自己知道就説知道,不知道就説不知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讀着《論語》,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將變得更加美好。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時刻銘記先人們的教誨,努力學習,讓未來更加豐富多彩!

《論語》讀後感700字6

我讀了《論語》後,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它的意思是説:“學的知識要時常去複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後從來都會自覺去複習,總以為自己腦子聰明,很輕鬆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和試卷,才發現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並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裏,為了能考出優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牀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後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並不理想,語文才80分。後來讀了《論語》之後,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鬆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意思説:“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記得小時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佔。上學時,我經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現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後,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論語》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後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論語》教會我的做學問、做人道理真的令我終身受用!這便是我讀《論語》的寶貴收穫。

《論語》讀後感700字7

論語,一部全世界矚目的經典著作。多少人在這本書的薰陶下成才。九歲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翻開一本帶有註釋的《論語》,一下子就被文中每一句話藴含的道理所吸引了······

什麼是論語?論語是由孔子及他的徒弟們的言行編成的一本書,書中的語言及其精簡,少了一個字就無法理解整句話的含義了。細細品讀,書中的每一個教悔都循循善誘,娓娓動人。

翻開《論語》第一句話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很早就聽到過這句話了,意思也早已記在腦中,便是“學了知識以後,按時去温習他,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別人不知道自己,自己也不懊惱,不是君子嗎?”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但如今我卻十分肯定這句話,就如我們背單詞一樣,若不去常常複習,很快就會忘記。只有常常去複習,一個單詞才能永遠記在腦中。遠方有來了一個可以與自己談心的朋友,可以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難道你不高興嗎?一個平易近人,做事不張揚的朋友,難道不算是“君子”嗎?

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句話,他也令我在生活中受益匪淺!

四年級的時候,我爸爸開始教我學《新概念1》。我們用一個本子當做“生詞本”,把每天不會認的單詞都記在這個本子上,沒過幾天,本子上已有了60多個單詞。爸爸叫我時常翻翻這本本子,可我去總是把這句話當耳邊風。幾天後,爸爸看我生詞本上的單詞一個都認不出來,歎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像你這樣學了就忘,‘生詞本’還有什麼用?只有時常温習,才不會忘記!”以後,我謹記爸爸的教誨,每天都翻翻“生詞本”,果然記住了所有的單詞。爸爸看我有了進步,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自己也十分高興。學而時習之,果真“説乎”!

如今,再次翻開《論語》,一個個教誨又迴盪在腦中。《論語》的道理為何這麼多?都是“論”出來的!

《論語》讀後感700字8

《論語》每個人肯定多少都讀過一些,一開始我也覺得很無聊,一些讀不懂的古文放在誰面前都會覺得無聊,但有一次,我又從書櫃裏發現了我那本陳舊的《論語》,閒來無事就坐在沙發上看了起來,誰知一看就是兩個小時,裏面的內容好像無師自通,一看就懂,也許是讀過好幾遍的緣故吧,這已經是我第四次讀《論語》了,從中我不僅體會到了孔子淵博的知識,更體會到了孔子流傳千古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個自強不息的人,他生在世風日下的亂世,但孔子卻從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來殉人生的理想。孔子又是個品德高尚的賢人,他不因為自己地位卑微而隨波逐流,正像曾子所説的,他吾日三省吾身。不停地反省自己,去偽存真,終生提醒自己除惡向善。孔子還是一位充滿睿智的聖人,這絕不是個人的小聰明,而是紮根於民族文化又立足於個人創造的大智慧,無論是歷代權貴、士子文人還是普通百姓,都從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説中汲取精神的乳汁,培育心靈的花朵。

讀過《論語》之後,最敬佩孔子的就是他的思想,在教育上,孔子重視“文、行、忠、作”。不僅重視課本知識,更強調社會實踐,這正是當今世界很多人所不具備的。如果拿孝道與學業來比的話,那就像孔子所説的“行有餘力,則以學之”。

《論語》其實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不光講了文、史、哲、人生、教育這些大的方面,在很多生活瑣事上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沒讀《論語》之前,我覺得歷代文人都只注重“文”,對“道”視而不見,讀過《論語》之後,我發現孔子與歷代文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是站在以人為本的更高境界上,喊出了“人以德為本”的千古絕唱。

《論語》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是一部有巨大吸引力的著作,只要用心去讀,就會讀懂其中的道理,領悟人生的真諦。

《論語》讀後感700字9

《論語》,一篇充滿高尚的文章。今天,我們讀着讀着眼前彷彿出現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開國丞相趙曾説:“半部《論語》知天下。”可見這句話道出了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翻開第一頁,就看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它的意思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温習以前的知識,這難道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了,這那難道不是非常高興的事情嗎?如果有人不理解我,我卻並不怨恨,這樣的人難道不算是君子嗎?“孔子説得真對!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悦,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我喜歡讀書,讀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自從我有點閲讀能力起,書就對我有強大的吸引力。要是碰到一本好書,它就能影響人的一生。我們在閲讀時候會將書中的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自己的思想行為作比較,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素質。俗話説得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可想而知,書有多大的作用!知識豐富了,就能擁有寬廣的胸懷。

就如我讀《論語》學而這一部份就使我受益無窮,增長了知識。我們應該多讀書。

一本書上層説過,孔子。一個2000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的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論語》這本書卻通知了中國近二十一個世紀。

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説的話綜合在一起,寫下了這篇文章,他所説的不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還有學習的好處和如何學習。

我喜歡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這句話所要表達中的一樣,可我們現在的社會,卻連這一句話都做不到!

孔子,一個創下無數輝煌的學家,現在卻已成了一個歷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論語》讀後感700字10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説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孔子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孔子眼中一個可以稱為君子的人一定要有一顆寬容待人的心。藺相如以寬容之心對待廉頗的刁難,展現了君子的博大胸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由古至今的名人雅士,那些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君子們哪一個是沒有寬容坦蕩的胸懷呢?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説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君子還應講求誠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生活是很難立足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治理國家也應該講求誠信。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可見,講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還能給人們帶來福運。

當然,作為君子還應當有很多別的品質,比如善於反省,敏而好學,虛心求學,不恥下問。還要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要注重禮儀,不做違法亂紀的事等等。儘管並非孔子的所有思想觀念都與我們現代社會相符合,但是在《論語》一書中所講的做人道理值得我們去反思,去學習。

《論語》讀後感700字11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着論語二字,下面寫着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讀後感700字12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這些《論語》中的道理我從小就會背誦,可我從來沒有去研讀過?這個寒假我便把《論語》仔仔細細讀了一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讀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説:“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讀着讀着我不禁臉紅了起來。我便下定決心,以後要虛心向班中同學習;在讀到“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時,我便以此為目標……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説學是求知的唯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識要”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説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論語》是我國古代的一部鉅著,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對我國曆史幾千年的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對我來説也有着很大的影響,它使我端正態度,讓我明白要謙虛好學,以厚待人,以仁待人。希望我們能飽讀詩書,奮發向圖強,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論語》讀後感700字13

今天,我讀了《論語》,使我懂得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就是説,“對於學習,懂得它不如喜歡它,喜歡不如能以學習作為快樂的事情。”我覺得孔子説的很有道理,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期,剛剛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對於學習不能嘴上説説喜歡,沒有實際行動,不然就不會有好的成績。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報的興趣班就説明了道理,兩門興趣班,一門是寫作,一門是奧數,兩門當中,我比較喜歡奧數,所以經常做奧數課外練習,把做奧數題目當成了一種樂趣,寫作就是完成了老師平時佈置的作業,所以在考試時,奧數成績比寫作好,這説明我們如果把學習當成是一種樂趣,會很成功的,所以我以後在學習時,不能偏向學科,要全面喜歡,這樣才會全面進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意思就是説“三人在一起行走,另外兩個人當中,一定會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那好的跟着學,對不好的地方則加以改正。”意思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虛心向別人學習,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記得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好多同學都不跟她説話,甚至有的同學看不起她、嘲笑她,有一天,我們在操場上玩,突然一個小班的小朋友在爬繩梯的時候,爬到一半,爬到半空中,晃來晃去,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很危險,只能在大喊大叫,這時老師卻不在,好多同學着急了,有的大喊大叫,有的跑去找老師,只有她不慌不忙,跑到傳達室裏拿了一把椅子,讓小班小朋友站在椅子上,這才脱離危險,這時操場上響起了一陣掌聲,送給她一個大拇指,雖然她學習不好,但她也有自己的優點。所以,我們應該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改正他人的短處。

老師和家長常説,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這次暑假古詩詞學習,使我更加懂得了學習的樂趣。

《論語》讀後感700字14

《論語》是一本樸素的書,它沒有浮華的辭藻,華麗的語句,它只是用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樸素的道理。——題記

我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想要成為君子,就要先對自己的父母,兄弟恭敬。孔子認為,一個人除了生病一定會讓父母操心之外,其他都不能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真正的孝。這使我感觸頗深,自己幾乎沒什麼事能讓父母不操心,我還是需要盡更大的努力才能做到孝啊。

一次,孔子給他的學生們上課,他問曾子説:“曾參,你知道我一貫的作風是什麼嗎?

曾子説,我知道。孔子於是高興的走了,其他人問他孔子的一貫作風是什麼,曾子説,是忠恕之道呀。忠與恕,便是孔子的作風。中心為忠,如心為恕;一個人只有把別人放在自己心裏的中心才能做到忠,一個人只有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才能做到恕。很多人一生都揹負着仇恨,是因為他一直無法寬恕別人的過錯。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大力神赫利克勒斯發現山路上有一隻袋子,於是想打破它來顯示自己的力氣大,但是它一直沒能成功,而那個袋子反而越來越大。這時,一為哲人告訴他説:“這是仇恨袋,你越擊打它它就會越大。而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也在不停的擊打着放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個個仇恨袋呢,最後我們不但沒能擊敗它,卻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這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當中也告訴我們許多治世的方法,孔子認為,執政者只有先做出榜樣,他所下發的政令官員才會執行,百姓才會順從。這也提醒我們,一個人如果自身不夠優秀,又怎麼能去領導別人呢。

論語能告訴我們的還有很多,我所感悟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我就用孔子的學生子路的話來結束本文吧,孔子的學識好象高牆中的華麗宮殿一般,我們又如何與他相比呢。

《論語》讀後感700字15

初讀《論語》,無外乎“之乎者也”,無外乎“仁”,無外乎“克己復禮”,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長,越來越覺得,《論語》是我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汪國真曾經説過:“我不管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是啊,人生百態,誰能夠一生無憂呢,孔子在許多人的眼裏,不過是個渺小的夫子,可真正懂得孔子的人,都認為孔子是個聖人,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論語》一書,有很多精闢的話語,其中我認為能夠真正形容孔子的就只有這句:知其不可而為之。

生活中的我,不善辭令,苟於言笑。是《論語》教會我堅強是人生的準則,永不放棄,永不拋棄。於是,我對生活中的許多應接不暇的事情都付諸一笑,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泥濘,我都會堅強到底,永不服輸。我堅信,堅強為人是智者的選擇,我無悔於青春,因為我有堅強的人生。

堅持,是一種無愧於心的表現。孔子一生周遊列國,在當時,它的學説並沒有被應用,也很少有君王重視,但孔子堅持了一生。它認為自己是對的,不被採納的意見,不能阻止孔子前進的'道路,孔子一路坎坷,但是他的成就是當代人無法想到的,一絲文明的曙光照耀着中華大地,映出來的是孔子,是大成至聖的先師。這是孔子一生堅持的結果,當年嘲笑孔子的人,都被淹沒在歷史的波濤之中,只剩下了孔子。

《論語》一書,可以説的上是中華民族的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而珍重堅持到底的精神更是《論語》教給我們的瑰寶。有了它,我們可以戰勝一切艱難危險,不畏人生中的坎坷,不屑於路人的嘲笑。

每當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都會靜下心來,默默地詠讀《論語》,覺得有一位千年前的智者在告訴我一些道理,這已經使我一生受用。

在低谷裏,我遠眺山峯。

在挫折中,我笑納苦果。

在淡薄裏,我靜思明志……

《論語》讀後感700字16

古往今來,中國有着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在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有一部永垂不朽的著作,這就是偉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所寫的——《論語》。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等力後人津津樂道的千古名句都是出自他之口。他活到老,學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高尚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他學無止境、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難道不值得我們借鑑嗎?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熱情和對學習的熱愛難道不值得我們追求嗎?孔子一生好學、謙虛,他説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哲學、智慧,他做的每一個動作都飽含了他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啊!這樣一位擁有高山情懷和大海淵博的哲學家,怎麼不應該受人尊敬?他所寫的《論語》怎麼不應該流芳百世呢?

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應該追求孔子那種學無止境、温故而知新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傳誦《論語》中的每一句話,發揚“孔子精神”。我們曾經學過“言必信,行必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些都是出自《論語》,我們要積級做到這些話中包含的含義,做一個誠信、好學的少先隊員。每一個人都應互相尊重、取長補短、團結友愛,這樣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這就是《論語》對現代人的啟發。它還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腳踏實地的做人,奮發圖強的學習,誠實守信的交友,這樣會使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完美。如果説《論語》是心靈良藥,那麼我們就好比那些心靈瘡傷的人,只要一讀《論語》,就能安撫受傷的心靈,得到温馨的安慰。

這部《論語》是孔子的智慧結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星星。我們一定要繼承孔子的精神,讓孔子和《論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永遠!

《論語》讀後感700字17

在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在博大精深、百花齊放的中國文化中,在歷經滄桑摒棄與珍視後,一部在當今射界享譽全球的經典著作《論語》如珍珠般閃耀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小時候,只知道似乎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捋着長長的鬍鬚“之、乎、者、也”。到了國中,在課本中讀到了《論語》中的.名句,才知道那位老爺爺正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上了高中之後,拿起《論語》便不自覺的有一種厚重的情感湧上了心頭。翻開一看,我,被這位只會的老人深深吸引了。終於明白為什麼《論語》這部書會流傳到現在,而且經久不衰反而越加珍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老夫子為我找到了學與思的最佳契合點,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由此一目瞭然;“過而不改,謂之過矣”,“小人之過也必文”“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在於對待過錯的態度。品德高尚的人用於面對過錯,鄙陋膚淺的人掩飾自己的過失。所以君子日進,而小人日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對於富貴與貧賤,孔子的態度很明確,外在的事物不應擾亂內心的寧靜,在義與利的選擇中,義應為之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位集前瞻性與人生哲理於一身的為人,竟然沒有得到眾諸侯的重用,以至於使聖人淪為喪家犬,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類的悲劇。但是值得情形的使,孔子偉大的思想保存了下來,併成為中華民族的根深植於地下。

邂逅《論語》我是幸運的,因為它賜予了我無盡的人生智慧。對於這部著作,即便將書頁翻得發黃,我也無法將其讀得透徹,無法將全部的只會汲取出來,只能祈禱在處於人生困境的時候,能夠領悟一些道理,知道我走出人生的低谷。

《論語》讀後感700字18

《論語》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結晶,它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與精深,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級時候,我開始讀《論語》。論語中的經典句子讓我受益匪淺。寫作時,我常常把在《論語》中誦讀過的經典句子運用到我的作文中來。比如要寫珍惜時間的句子時,我馬上想到了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描繪學習的快樂時光,“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馬上出現在我的腦海裏。

而在整本《論語》當中,孔子對“孝”闡述最使我難忘。孔子非常重視父母子女間的感情交流,並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愛戴和贍養。孔子認為孝不能停留在物質奉養上,他認為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不夠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在《論語》中他説:“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是教導我們:百善孝為先,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否則與動物有什麼區別?古代的黃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紀就會在寒冷的冬天裏,為父親温暖被子。這看似一個普通的行為,其實包含着黃香對父親深深的愛。

不過,孔子對“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認為:“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在父母死後繼承他們的遺志,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繼承文王的遺志討滅了商紂王,因此孔子讚揚他們的`行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對孝順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靈,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時的所作所為,與古人比起來,我差遠了。雖然我還沒有到贍養父母的年齡,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沒有做到孝順父母。很多時候我都會耍性子,因為一點小事情和爸爸頂嘴。學了《論語》後,我進一步認識到這真是很不孝順的行為,自己的行為也有所改變。父母都説我變乖了,看來《論語》的力量真大哦!

讓我們熱愛經典吧!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

《論語》讀後感700字19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感觸很深,這本書不但讓我學到了許多語文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昇華。

《論語》裏面有一句:“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這一點我卻沒做到。我經常在全家吃完飯後拍拍屁股就溜了,從來沒有考慮要主動洗碗,為父母分擔家務;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日用品的時候,拖拖拉拉,不肯去買,從沒想過父母會傷心、失望;我經常在超市購物的時候大手大腳,從沒想過父母掙錢很辛苦。現在想起來,這是多麼不孝呀!以後我一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做一個勤快、節儉、懂事的乖孩子,讓父母欣慰、開心。

《論語》裏還有一句:“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的意思是: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守信用,講誠信,重承諾,不能説假話。可我還是沒做到。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葉葉約定,星期六和她去學校球場打羽毛球。可到了星期六,媽媽叫我和她去購物,我爽快地答應了。那時候,我一心只想和媽媽去逛超市,卻把我和葉葉的約定忘得一乾二淨,害得葉葉在球場等了我老半天。那時候,我沒守信用,後來葉葉在學校遇見我時,態度冷冷的,也不怎麼理睬我了。後來回到家,我把整個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批評我不守信用,要我事後去跟朋友道歉。自從讀了《論語》,我變得誠實守信了,媽媽也常常誇我變懂事了,現在更多的朋友願意和我交往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學習《論語》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學習《論語》,向聖賢的品行學習,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品德高尚,充滿智慧的人。

《論語》讀後感700字20

讀論語,感到收穫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後人稱他為聖人,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孔聖人。

《論語》教會我學習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強調學習時要注意温習舊知識,就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讓我懂得了要怎樣為人處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誠信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立足才能有所成就。

《論語》告訴我一定要孝順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道僅僅指的是奉養父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跟飼養牲畜有什麼區別呢?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真正的孝子從對待父母的和顏悦色就能看得出來。

《論語》中的“禮”也讓我感悟良多。子曰:“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禮”強調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規範,就是仁。如果能做到這點,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因此實踐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論語》更教會了我崇高智慧。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在提醒人們要用老師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讀後感700字21

《論語》,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語錄體”。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

新的學期,我們學習了它其中的十二章,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它們的意思,當我再次讀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想起了以前寫作業時的場景:放假了,老師總會留一些作業,一開始還認真的在寫,過了十幾分鍾,我就摸摸這兒,摸摸那兒,當我拿起課外書要看時,還在心裏對自己説:就看十分鐘。可是十分鐘過去了,我仍然還想看,我心想:再看十分鐘吧!反正作業也不多,我半天就能寫完。

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我還是沒放下手中的.書。直到書的最後一頁被我翻過,已經過了兩個小時了,我抬頭看看牆上的鐘表,才發覺已經過了兩個小時了。我才埋頭奮筆疾書,但作業還是沒有在一天之內寫完。第二天上午,我又坐到書桌前,下定決心要在上午之前把作業寫完,可是我寫着寫着又想起昨天晚上吃飯時看的電影,裏面的搞笑情節讓我不禁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才認真地埋頭寫作業,當我寫完作業時,已經是晚上了,本來今天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天的,可是因為我寫作業時的不專心,這個計劃才“泡湯”的。就這樣,週末過去了。

當我學了《論語》中的這句話時,恍然大悟:時間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浪費”掉的時間,永遠也不會回來的。想想我看課外書,想電影裏的情節時,那些時間用來寫作業該多好啊!這樣的情況每天都會有,都是因為我不知道時間的寶貴,做着這件事,想着別的事,時間就是在這不知不覺間流逝。

《論語》,這部書中的一則就可以給我們這麼大的啟示,別説整部《論語》了!有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讀《論語》的好處是多麼大啊!“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吧!

《論語》讀後感700字22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我從它簡潔樸實的文字裏,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感歎時光飛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

時間雖然可以很長很長,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認為時間是世界上最無情的事物,不願多等待一秒鐘,可時間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會等待任何一個人,就像高爾基曾經説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人生中我們走過很長很遠的路,一步兩步,一秒兩秒,一年兩年,一直積成我們煙花般燦爛輝煌的人生。

世事變遷如此之快,我們要好好珍惜,雖然我們沒有超能力讓時間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們可以過好每一秒鐘。在這大好青春年華里,我手持一本書——《論語》,坐在辦公室中品讀書中教給我的人生真理。時間就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雖説時間無情,但它又有情的,它對每一個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時間,那麼時間將會回報你的付出,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它一定不會辜負你。時間會幫助那些珍惜每分每秒的人,因為他們明白時間是真正寶貴的`,人生是珍貴的!

如果我們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們的人生才不會顯得空虛,我們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時間讓它從我們指尖流逝。每天我們都會浪費許多時間,可他們並不知道那些浪費的時間對那些已經到生命盡頭的人來説是何等重要。

曾經聽我老師説過:“時間不會等你,只有你去等時間。如果你浪費別人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謀殺,如果你浪費自己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自殺。”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世上不會有後悔藥,也不會有時光機,如果不想為未來的自己後悔,那麼此刻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不要等到生命的盡頭才知道時間的可貴。

時間是寶貴的,但它總是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溜走。為了讓將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我們,所以此刻要珍惜時間才能擁有更輝煌的明天。

《論語》讀後感700字23

翻開《論語》,那些思想的精華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腦海裏迴響;那些深奧的道理就好似涓涓的溪流,清澈純潔,將我的心靈淨化。

初讀論語,應該是在上國中的時候,猶記得學生時代的我尤其懼怕論語,因為在文章的最後,總會有出現四個大字,那就是“全文背誦”,拗口的文言文無疑是我印象中最可怕的噩夢。

現在工作了,閒暇之餘重新捧起了書本,再次讀起了論語。從前覺得晦澀難懂的文字,如今年長了,經歷的事情多了,似乎一字一句也變得了生動起來,有趣起來。而當我讀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這一句時,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見賢人r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缺點。在我看來,這句話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有些類似,當你向身邊優秀的朋友、同事看齊,學習時,那麼你也會取得進步,也會變得優秀,反之,去接近和學習那些有較多缺陷的人,自己也會如同墨汁滴入水中,趨向渾濁。在我踏上了鐵路公安這個工作崗位之後,我發現了身邊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同事,他們有的擅長辦案,有的擅長寫作,有的工作認真,熱情開朗,我不禁暗暗下定決心,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從一名新警,轉變成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同時,我也明白虛心求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遇見不懂的要及時請教別人,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並加以改正。如果人們沒有“見賢思齊”這種精神,那麼你,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有任何前進的步伐,只能如那方仲永,漸漸地泯然眾人矣。

人生似乎就像是一段旅行,在你不斷前行的過程中,那沿途的風景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當你再次回頭遠眺那落在身後的風景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或許,就是閲歷與閲讀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