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不同時期的愛情詩詞鑑賞

欄目: 詩詞集 / 發佈於: / 人氣:2.7W

【篇一】

不同時期的愛情詩詞鑑賞

詩經》中的愛情,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於《擊鼓》中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它的魅力、地位完全可以同《關雎》相媲美。這幾句本來是描寫戰友之間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誼的,後來演化為形容愛人之間不離不棄、相伴到老的美麗誓言。《伯兮》中的“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描寫的是,丈夫不在身邊,她便無心梳粧,以至頭髮凌亂,體現的是對丈夫忠貞的態度。“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寫的是因為思念而對時間產生錯覺,真實地反映出他們難以割捨的愛情。“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則描寫對愛情的忠貞、堅毅,不會隨意妥協的態度。語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濃烈而深摯,後世因此懷疑這不是女子口吻,而是逐臣之辭。《綢繆》中的“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由於太過歡快喜悦,她竟然一時忘記今日是什麼日子,以至於輕輕發問。《風雨》中的“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是一聲驚歎,是對那個拯救自己於風雨淒涼中之人的無限愛戀。“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是一個悽美的單相思故事,“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心之憂矣,曷維其已”是一曲悼亡的哀歌,“子不我思,豈無他人”是一聲調皮的戲謔,“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一首最唯美的徵婚歌謠。

先秦無名氏的《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一首美妙的情歌。由自然界順理成章的現象,引出毫無規律可言的情愛,因此流露出一種痛徹心扉的惋惜之情。它是中國最早的譯詩,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結晶和見證,對楚辭創作有着直接的影響作用。

西漢時期,據説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贏得佳人卓文君的芳心,文君拋下千金之軀與相如私奔。後來司馬相如得勢後便想納妾,卓文君聽到後,寫了一首《白頭吟》表示與之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以為嫁得了一個情義專一的男子,就能白頭到老,永不分離,可男人的一心一意又怎能敵得過歲月流逝,敵得過娉娉裊裊的誘惑?另有西漢成帝妃子班婕妤的《怨歌行》即《團扇詩》,“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以天氣轉涼,團扇被棄置,來比喻自己的失寵。後世便以“秋涼團扇”作為女子失寵的典故,又稱“班女扇”。也有漢無名氏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以自然界五種不可能出現的現象來表達對愛情的忠貞。

《古詩十九首》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所抒發的都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當然也包括愛情。《迢迢牽牛星》、《行行重行行》、《涉江採芙蓉》《孟冬寒氣至》都是代表性詩篇。前者從第三者的角度,通過描寫天上牛郎織女的悽美愛情傳説,來反映了人間夫婦的離別之苦。這首詩後來也發展成為描寫七夕情人節相關的詩歌。第二首中的“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兩句將久別相思之苦表現得深沉哀婉,使人動容。歲月無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轉眼之間,一年將盡,時間無涯,生命有限,人的生命怎能比得過時間?曾經那個青春少女突然之間就人老珠黃了,是多麼的悲哀,多麼的驚心動魄。第三首的“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為了採一朵芙蓉送給愛人,不惜涉江,表現了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念。第四首則是一首思歸之作,表達對愛情的忠貞及對丈夫的深切思念。另外《上山採蘼蕪》也算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歌,只不過描寫的是棄婦與故夫偶爾重逢時的一番簡短對話。其中流露出的是痛苦,並不涉及對愛情的追悔。

《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詩與《詩經》中的愛情詩已經有所不同,它開始從質向文轉變,雖然詩中描寫也有生活化樸素的語言,但已經開始有了深情的詩句,文人自我抒情的端倪開始出現。在形式上擺脱了《詩經》簡單的重章疊唱,愛情詩由民間歌謠化向個人抒情化轉變。

建安時期是中國文學覺醒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愛情詩往往不是純粹的愛情。受時代風氣及政治環境的影響,一些被壓迫的文人有發牢騷的衝動,卻不敢直接抒發自己對政治的不滿,於是便藉助於美女跟愛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應是曹植。曹植的覺醒在於他對語言文字特色的反省與把握上,也就是説,從曹植起,詩人們就開始自覺地注重詩歌的對偶、鋪排、修飾上。曹植的詩歌可以分為前期後期,前期的詩歌都是意氣風發的,如《白馬篇》,這裏不作論述,後期主要抒發自己的憤懣不滿,當然是藉助於愛情的。他的《七哀詩》是一首五言閨怨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借一個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曲折地吐露了詩人在政治上遭受打擊之後的怨憤心情。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説但願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可是丈夫的懷抱不開展,曹植的抱負就始終不能實現。

太康時期是西晉文學的繁榮時期,時局穩定,文人們有時間和精力用於文學的創作和研究,又因為社會小康,文人多習慣於歌功頌德,故形式主義文風亦日趨嚴重,追求文學作品形式的華美,創作成就並不太高。這一時期的文學大潮是趨於浮豔,詩尚雕琢,文崇駢儷,代表這種主流派風格的作家,當首推潘岳和陸機。潘岳的悼亡詩寫得,中國就是從潘岳開始把悼亡詩專用來指悼念亡妻的。“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這是潘岳第一首悼亡詩中的句子,表現了睹物思人的惆悵。由於受太康風氣的影響,這首詩是用思力安排的,也就是讀者必須通過思索作者當時的狀態,或許才有有一絲的感動。不像“十年生死兩茫茫”,一讀就給你直接的感動。

隋代文學是南北朝文學的延續,又是初唐文學的前奏。南朝齊樑文學的浮豔文風和形式技巧與北朝文學的剛健之氣和樸素質實的筆法,都影響了隋朝文人的創作。作家雖各有所取,但總體上呈現着南北文學合流,並向唐代文學過渡的趨勢。

到了唐代,詩歌發展到頂峯時期,唐代的文人充滿了青春向上的力量,充滿了朝氣,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氣數到了正旺的時候。盛唐時期,文人士大夫熱情高漲,唐詩創作空前繁榮,愛情在詩人們的筆下有了更多的表現方式。張九齡、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甫等詩人,都留有優秀的愛情詩作。中晚唐時期,愛情詩出現了真正的高峯,李端、張籍、薛濤、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成為中唐時期愛情詩人的傑出代表。到了晚唐時期,杜牧、李商隱、魚玄機、温庭筠、韋莊等詩人的愛情詩比較突出,但是仍然掩不住晚唐沒落的蒼涼,已經不如中唐那般羣芳鬥豔。

【篇二】唐代、宋代愛情詩

唐代愛情詩詞

唐代愛情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良好的社會風氣,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嚮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展現愛情生活的甜美。

劉禹錫創作了大量《柳枝詞》,其中有不少是表青年男女的情愛的,流露着最為真摯動人的感情。“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代表,“晴”即是“情”,一語雙關,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也有李端的《聽箏》“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描寫了一位彈箏女子為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故意將弦撥錯,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彈箏女形象,語句傳神,意藴豐富。

第二、訴説相思的痛苦。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有過刻骨的相思,相思使人神情恍惚,若有所失,以至於把紅色看成綠色;相思使人面容憔悴,身體瘦弱不堪。“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白居易在《長相思》中將相思之苦轉化為遺恨。以“恨”寫“愛”,用淺易流暢的語言,和諧的音律,表現人物的複雜感情。長篇詩歌《長恨歌》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相思帶來的遺恨。在天上願做比翼齊飛的比翼鳥,在地上願為枝幹相接的連理枝,永永世世做恩愛夫妻。只是愛情被命運撥弄,被政治摧殘,“此恨綿綿無絕期”。李白則直言“長相思,摧心肝”,將相思之苦寫到極致。也有《秋風詞》“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將相思之苦比較透徹地展現出來。李益的《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是一首失戀哀歌。因為失戀,他失落了,消沉了,對那風清月朗的夜晚都提不起任何興致了,管他明月起起落落,一切都與他無關。曾經認定那個人是自己的一切,突然分離了,世間萬物都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應是良辰美景虛設”。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以紅豆抒寫對朋友的眷戀之情,後世多用以表達愛情相思。

在相思愛情詩歌中,李商隱的無題組詩顯得最為特殊。無題詩往往寄託着作者難言的隱痛、莫名的情思、苦澀的情懷、執著的追求等。“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一句句一聲聲,將愛情相思的纏綿哀婉與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三、表達婚姻不幸的悲哀。

唐代也有許多詩歌展現了愛情受外部勢力的干擾、壓制而痛苦、憂悶的心情。閨怨詩是其中最典型性的一類。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欲不水精簾,玲瓏望秋月”,雖然生活奢侈,仍擺脱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杜牧的《七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描寫了宮人內心的無聊與孤寂,瀰漫着濃烈的哀怨情緒。張祜的《宮詞二首》,其中一首“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極寫宮廷制度對人的摧殘。與故鄉相隔三千里之遙,不得與親人相見,已經夠悲慘的了,更何況漫長的二十年都是在幽深的宮牆內渡過。她的青春,她的年華都已經被消磨殆盡了。

另一類是對負心人的控訴,以魚玄機的《贈鄰女》為代表。“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詩人以自己切身的生活經驗得出痛苦的結論,喊出被侮辱被損害婦女的苦悶心聲,這是對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遭受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還有一類是悼亡詩,悼亡詩表達的是詩人對已故妻子的思念,往往是睹物思人,感情真實。悼亡詩的代表詩人是元稹,悼亡詩多達33首,其中的《遣悲懷三首》、《離思五首》等代表作比較有名,感情真摯,蕩人心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以世間至美之景,表達了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感情如滄海之水、巫山之雲般幽深美好,即遇到妻子後,天下所有的女子都黯然失色。“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只有終夜不眠不休,永遠思念着妻子,才能報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絕,千古痴情之語,比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顯情深似海。

晚唐五代時期,隨着佛教的傳播,誕生了變文。詞的創作也開始出現,晚唐的温庭筠努力進行詞的創作,是晚唐詩人中寫詞最多的作家。五代文學的主要成就在於詞。南唐詞的成就以馮延巳和李璟、李煜。李煜的詞突破了晚唐五代“詞為豔科”的藩籬,在境界、氣象和詞藝上多有開拓。韋莊的“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語言質樸、清新明快,洋溢着青春的激情與活力,刻畫了一位敢於追求愛情自由、敢於為愛情付出一切代價的女子形象。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思婦遠望這一簡單鏡頭,塑造了一個凝睇遠望、盼夫思歸的思婦形象。輕描淡寫中醖釀着濃烈的感情,清麗、樸實,毫無綺糜側豔之感。

宋代愛情詩詞

到了宋代,詞的發展達到頂峯。詞一開始本來就是當時的流行歌詞,是寫給歌女配樂演唱的,因此宋詞中總少不了美女跟愛情。宋詞與愛情結下了不解之緣,演繹了一首首迴腸蕩氣的千古愛情絕唱。有忠貞不渝的愛戀,有生死相隔、刻骨銘心的思念,有離別時的依依不捨,有離別後的魂牽夢縈……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晏殊“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李冠“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秦觀“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張先“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樂婉的“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晏幾道的“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不一而足。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一開始便道出生死相隔的悲痛,感人至深。開口就是十年,多麼漫長的十年,更何況還是“兩茫茫”。“兩茫茫”的悲哀就是一樣的相思、哀愁卻無法相互感知。既然生死相隔,那麼就各自相安罷了,可是過去的美好點滴難以忘卻,止不住去懷想,每一次懷想就是一次的身心折磨。作者用最平常的語言,作了最真實動人的描繪。

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想佳人,粧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這幾句通過男子的想象來寫美人思歸心切。詞人淹留他鄉,深深思念着家鄉,卻歸家無望,不忍登高臨遠,其實已經在止不住遠眺。“想佳人,粧樓顒望”,那閨中之人想必也在遙望,盼望遊子早日歸來。“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可是詞人不能回去,閨中人必然幾次因為看到歸舟而興奮不已,幾次又是因為認錯而失望到極點。亦有《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純用口語,流暢自然,“一生”與“千行”都是極重的詞;“系”與“負”都是極悲的字眼,一個是生生世世的牽掛,一個是不得不辜負的愧疚。委婉曲折地表達了離人之間的真摯情愛,思想和藝術都比較成熟。

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她訴説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另有《武陵春•春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運用誇張的比喻,形容愁之沉重。詞人慾將無形的愁裝上小船,賦予愁之實物立體感,又説怕小船載不動許多愁,則賦予愁之重量,化虛為實,想象奇特。且又與上句的“輕舟”形成強烈對照,蕩氣迴腸,巧妙地表達了深沉複雜的內心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從而成為後人盛傳的抒愁佳篇。

陸游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表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之至。雖説兩人的山盟海誓還在,情感依舊如一,可是“相思相望不相親”,明明有愛卻不能愛。《沈園二首》(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寫對已故唐婉的無限哀悼。物是人非已然使人惆悵,如今物與人都不是當年的樣子,想找一處散發着當年氣息的景物都成了苛求,該是多麼地讓人痛苦。陸游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竭力尋找當年的景物,終於看到“橋下春波綠”,那碧水一如過往,似曾相識,只是這美景現在卻如此傷情。“曾是驚鴻照影來”,曾經這裏是美人翩然而至的地方,如今美人不在,只剩一橋流水依舊東流去。

在思想內容上,宋詞裏的愛情也不外乎婚戀、悼亡、相思、閨怨幾類,因為小詞要眇宜修的美感特質,再加上愛情本來的纏綿曲折,宋詞中的愛情顯得尤為動人。

【篇三】:元明清時期愛情詩詞

元明清時期文學主要是元雜劇與明清小説,詩歌主要以散曲形式出現,這裏不再論述。清代詩歌作家眾多,作品豐富;詞開始復興,清九年級大家有陳維崧、朱彝尊和納蘭性德。

在愛情詩歌方面流傳最廣、影響的應屬納蘭性德。納蘭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詞,有詞集《飲水詞》,詞風哀婉清麗。王國維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人間詞話》),況周頤認為“納蘭容若為國初第一詞人”(《惠風詞話》)。納蘭一生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到詞的創作中,然而仕途生涯的奔波及不幸的愛情與婚姻的波折,使納蘭鬱郁終生。“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等悼念亡妻的詞句,哀婉動人,泣人淚下。

詩歌中的愛情不全是纏綿柔婉悽美的,再回歸到詩歌最初的面貌,你會發現,《詩經》中的一些愛情除了讓你為之動容還會讓你開懷大笑。“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要是愛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過溱河。你要是不思念我,難道就沒有人喜歡我?你這個輕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拙。如此嬉笑怒罵毫無忌諱説出自己心聲,並且將粗俗的言語表達得如此幽默風趣,不會讓人感到俗不可耐,反而有一種熱烈奔放,健康活潑明朗之感,恐怕這也只有詩經中的女子才能做到。這種建立在自信、自強上的愛情觀,以及縱遭挫折也不頹喪的意氣,頗能給天下弱女子以鼓舞。“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樹上只剩下七分梅子了。此情此景,她敏鋭想到自己還待字閨中,愛情還遙遙無期,可是青春這麼短暫,轉眼間就錯過了的年華,於是她忍不住唱出自己的心聲,這麼一唱,就開了古代女子徵婚的先河。縱然當時社會男女不受封建禮教壓制束縛,但一個女子敢如此坦露自己的心事,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

愛情是一種美的情感體驗,是一個不老的神話。是哀與喜的交織,痛與樂的膠着。欣賞古詩詞中的愛情,會讓我們更加懂得憐取眼前人,那一點一滴的歡樂都是來之不易的,莫等到錯過花期、失去愛情時才來感歎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