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詩詞賞析:屈大均《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欄目: 詩詞集 / 發佈於: / 人氣:2.81W

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詩詞賞析:屈大均《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清代:屈大均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淒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幷州門户。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譯文

還記得,當初你我於冬日在雁門關中夜宿。那時候,大雪飛舞,厚厚的積雪將全城都給封住,天上是厚厚的陰雲,讓人辨不清方面,使人迷路。在火爐中添上滿滿的煤炭,你我穿着貂皮大衣圍着火爐在深夜裏談話。環境已經如此艱苦,你又作了那樣淒涼哀傷的詩句,實在是讓我難以相和。遠望故鄉,滿懷愁緒,苦悶地飲着駝奶酒,想要以醉解憂,卻又偏偏久喝不醉。

長城故主已經無處可尋,所見的只有擊破戎狄的趙武靈王的墳墓。沙石飛走,如同亂箭一樣射向了草叢中的狐狸和野兔。如何能讓這口北關南之地重新成為故土邊防的門户呢?暫且不要空自哀弔沙場,拿起秦弓再次出征,將故土收復。

註釋

長亭怨:詞牌名,或作《長亭怨慢》。因姜夔詞“閲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句而得名。雙調九十七字,仄韻。

李天生:即李因篤,字天生,山西富平人。明末諸生,早年曾參加抗清活動,故詞人與他意氣相投。

雁門關:故址在今山西雁門關西雁門山上。

香煤:指烤火用的煤炭。

紫貂(diāo):用紫貂皮做成的衣服。

淒涼句:指李因篤寫的詩詞

壚(lú):置酒的土台、土墩子。

駝(tuó)乳:駝奶酒。

武靈遺墓:戰國時趙國武靈王“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使趙國迅速強大,鄰國不敢入侵。後因諸子內亂被困餓而死,墓在沙丘(今河北省平鄉縣東北)。

口北關南:指張家口以北、雁門關以南的地區。

幷州:古九州之一。大約包括現在的山西大部和內蒙古、河北等省部分地區。

秦弓:秦地南山產檀(tán)柘(zhè),是弓乾的上等材料,故秦以出產良弓。

創作背景

康熙五年(1666年),詞人在太原與李天生、朱彝尊、王士禎、毛奇齡等相會,後與李復出雁門關。這首詞便是詞人為事後追憶當時經歷所作。

賞析

上片寫眼前事。“記燒燭、雁門高處”,起頭的“記”字,點明該詞為追憶所作。“燒燭”拍響詞題裏頭的“夜宿”。“高”極寫雁門的地勢,為以下描寫冬夜高原奇寒作勢。“燒”、“高”二字不僅情趣豪邁,而且音節嘹亮,造成一種粗獷豪爽的氣氛。“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極寫高原奇寒:近處堆集的積雪封鎖了古城;遠處寒冬的雲影瀰漫了路途,從而為全詞設下了嚴酷的氛圍。“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描畫與李天生圍爐火擁紫貂冬夜長談的情事,其中藴蓄着二人志趣相投的情誼。“苦寒如許”,既似夜語的對話,又結括了上述的種種寒況。“寒”飾以“苦”,極富感*彩,委婉地傳達出詞人悼念故明的悲哀。“難和爾、淒涼句”,使“苦寒”更深一層。“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詞人與朋友借酒澆愁、痛飲劇談的情景宛然可見。

下片寫心中事。雁門關本是長城一關,宿雁門而懷古適情順理。“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懷古傷今,感慨殊深。‘‘長城舊主”,江山易主,像趙武靈王那樣的代代英傑早已化為泥土,復國無望的愁恨溢於言表。趙武靈王在位之時,令國人改著胡服,學騎射,國勢大增。如今清人入主,竟令漢民著胡服,作順民。歷史與現實構成極大的反差,包育着極為沉痛的喟歎。晉北多沙,冬季北風呼嘯之時沙粒揚空,故有“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孤兔”之韻。這一韻極形象、極巧妙,使讀者如見風起沙飛之狀,這自無須贅語。“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幷州門户”這一韻隱蔽地表示詞人不甘亡國、圖謀恢復的心機。結尾“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更是表達了詞人矢志愛國之情。

這首詞由詞人與朋友的燈前夜話寫到弔古傷今,抒滄桑之變與家國之恨,結構散而不亂。其中由鄉愁而到國恨,感情的脈絡清晰可辨。詞風極沉鬱頓挫,既悽惋感傷,也不失志士百折不撓的精神。其遣詞造句也表現了詞人邁往不羈的性格。總之,該詞格調悲涼,氣勢縱橫,表現了詞人不滅的希望,富有浪漫主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