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大學聯考勵志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_作文800字四篇

欄目: 大學聯考勵志 / 發佈於: / 人氣:1.13W

研究大學聯考作文命題,有利於發掘我國寶貴的考試經驗,提高大學聯考作文命題與寫作教學的水平,同時豐富我國的考試文化寶庫。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_作文800字四篇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一

穩穩的幸福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説:“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雲端跳舞。”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脱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穩穩的幸福

“我不想在雲端舞蹈,我只想在地面行走”。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如是説。

在雲端舞蹈看似舞步輕盈曼妙,卻遠不如在地面行走穩穩的增補幸福。

雲端怎樣?雲端舞蹈,似乎給人一種傲視羣雄,“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那是英雄的舞蹈,那是勝利者的舞蹈。但是,卻也舉步維艱,生怕一個不小心,便會踏空墜下,摔得粉身碎骨。

東坡先生有詞雲:“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地面行走又如何呢?地面行走,再平凡不過了,但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倚着大地的支撐,才能使步子邁得堅實起來,厚重起來,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腳踏實地,才不會飄得太遠。當強秦大兵壓境,紙上談兵時,趙括那“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激情澎湃,讓趙國人誤以為看到了救世主。而到了真正的戰場上,全變成了一紙空談,趙軍的四十萬精兵,就這樣被他的“雲端舞蹈”一步步推入死亡的深淵。倘若趙王能夠認準人選,相信趙母的建議,倘若趙括將紙上談兵換成腳踏實地的演練,定會清楚自己的缺點所在,裨補缺漏,那戰場,必將是強秦的墳墓。

我願意在地面行走。腳踏實地,才能把握時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人生數十年匆匆而過,或許你只是在風中搖曳身姿,跳了一曲探戈,卻不知“三十八年看過,彈指一揮間”,時間已經一去不返,而在泥土上印上你的足跡,“成因飛鴻踏雪泥”,回首便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步伐,血與淚開闢的道路,便能在每一個現在經大地印上專屬的勛章。

腳踏實地才能成功。古希臘神話中,安泰是戰無不勝的大力士,因為他的腳從未離地,而他的母親地神蓋婭正給他源源不斷的能量,而當他被赫拉克勒斯引誘到空中時,失去地支持的安泰只能任人宰割,安泰的失敗在於他從未認識到腳踏實地是多麼珍貴而有力啊!

文學作品脱離生活就像在雲中漫步,華而不實,很難使人產生共鳴;音樂脱離了大眾便成為一小部分人的專屬,曲高和寡;人脱離了實地,虛偽浮誇,便從潘多拉魔盒中蹦出,人便會失去那穩穩的幸福!

演繹人生另種風采。人的一生,可以選擇貼在地面步行,踏實地走完每一步。讓每一個腳印都留下自己或努力,或喜悦或掙扎或憤怒的情感,那自己的一生也不枉白活一場。但也不妨換個方式。野性揚眉劍出鞘,放蕩的激情恣意揮灑,將人生置於雲端,充滿力量與技巧地扭動每一步。水火交融的熱情,亦可呈現出生命的另一種風度,另一種風采。

只要能夠舞蹈——立於雲端又何妨?

【點評】

1.題目“穩穩的幸福”,能夠從一個角度理解材料,把握中心,審題立意,能夠角度準確。

2.作者用五個小分論點,圍繞總論點,層層深入,論述文章的中心,層次清晰,結構謹嚴。

3.本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辯證地論述,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看待問題,而不是固執地抓住一個角度,獨自論述文章的中心。在論述“地面行走又如何?”後,轉換角度,從另一個側面再次論述:在雲端起舞又何妨?在雲間舞蹈,能夠“演繹人生另種風采”。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二

言自心,文成人

古人云: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作者的性格特質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個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則為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固然“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文品與文章有背離的可能,然也有邊角可見其為人。

內在人品、精神形象與外化表現息息相關,即便達不到完全一致,也終有相應透射。美國史學界在研究二戰時流行過一句話:一個性格温馴善良的男人,他做夢也不會把刀插進一個孕婦的肚中。同樣,人的人品特質也是如此,倘若純情温良,怎會行文浮躁侷促;倘若個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會透露出作者的性格特質與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謂“言為心聲”。

內在人品特質是外化表現的最大操縱者,常有人説我心思細膩,因而行文結構縝密,文字靈動,大抵也出於此。

生命的經歷塑造了性格與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文革”之時參軍的畢淑敏稚嫩而濕潤,在懸崖峭壁上俯瞰時積蓄了對生命的珍重;在惡劣高原上慶生時體悟了青春的沉甸。“動輒行者無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醫心,給予了她有條不紊的規章,歷練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她下筆常常令人震顫,這般凝結於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質與人品的外化啊!

“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紋,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這是她對生命的堅定與執着;“氣質是女人最好的化粧品”,這是她對個人修養的提煉昇華。諸如此類的的撼人心靈之言比比皆是,正所謂“文如其人”,每一句哲言都以其情藴哲思的細密針腳縫綴成其人品與性格特質。

文清,人明,此乃文字的反作用,即為“以文輔仁”。

文字以一種無形力量使人與之發生共鳴,即便個人品行與行文有輕微錯位,人也會受文字陶冶,走向文中所向往追求的特質,從而完滿自身,更使人與文相接近,共同走向美好一端。周國平曾言:“閲讀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人都無法剝奪。”如此看來,文字所迸發的力量着實能深刻影響人,那麼個人文章中所言之品性又何嘗不會與人緩慢靠近呢?

文與人品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人與文的趨向完滿。性格與人品並非瞬時性組構的,複雜的內在誠然與文章之內涵時而不對應。但必須承認一點:文如其人,言為心聲。真正值得被親手寫下的文章不需要虛與委蛇般奉承,即便如此,也只表現出其為人的假意逢迎,也不失為顯現人品的一種方式。由此也可見文與人的一致性。

文至清,人至明。“文如其人”既是必然,又為清正之人的終生追求。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三

母愛,三月的陽光

人生旅途漫漫,我把生活詮釋成一段孤獨的流浪,通向夢想的大道旁驛站不斷,我卻不願停步,期待一份轟轟烈烈,一份舉世無雙。直至精疲力竭,驀然回首,驚覺原來道旁有的不僅僅是殘香……

也許是在題海里浸泡得太久,有些浮腫,我披星戴月而歸,臉上總是揮不去“疲倦”二字。

打開燈,書桌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把小小的房間點綴得格外温馨。我並不奇怪,一點也不,奶茶在每天的這令時候都會準時出現在桌上,風雨無阻。何況此時的我正為另一件事而煩惱。

曾經,我可以揮筆如行雲流水,開卷成文。可如今,小小一篇《母愛》卻讓我的思緒停滯不前,心中莫名地產生了一種可怕的空白。

“是媽媽不夠愛你嗎?”“不,不是。”“是她為你所做的不夠多嗎?”“不,也不是。”“那為什麼你卻偏偏表達不出母愛呢?”……

我不住地問自己,終是把頭弄得脹痛無比也沒有答案。揮手問,我碰到了奶茶,香氣四溢的奶茶,一仰脖,奶茶頃刻入肚,一股暖流立即自下而上升起,我渾身一顫,立掃所有煩惱,將之拋於九霄雲外。母親知道我需要的一切。

我聽見門被輕輕地開啟,一回頭,媽媽抱着一牀被子走了進來。棉被滿是陽光的味道,似乎在這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間內,又升起了一輪小小的太陽。媽媽見我手握空杯,呆呆地望着她,臉上立刻漾起笑容,那是一種只有在母親臉上才會盪漾的微笑,温暖到叫人無法抗拒。我點點頭輕輕“嗯”了一聲,望着母親轉身出門。

就在她出門的那個瞬間,我突然靈光一閃:難道這就是母親的愛?但人們説母愛是偉大的,又怎會如一杯奶茶般平凡?我追出房去,想要尋找答案,然而在看到母親的剎那,我止住了腳步,媽媽問“還要一杯,是嗎?”我笑了,終於明白母愛的偉大之處恰恰在於它的平凡,於是那輪小小的太陽又升起在我的心田,我的漫長旅途之上。因為我懂得了珍惜,珍惜平凡的奶茶之中濃濃的母愛。也就此明白,愛媽媽,我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

細細一品,那杯濃濃的奶茶真的好暖……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及點評四

堅硬的柔軟

去年是父親七十壽辰。在我們鄉下有逢十必大肆操辦的習俗,何況父親還有我這樣一個略有點兒“名聲”和“出息”的兒子。

父親有三個孩子:大哥、姐姐和我。大哥交遊廣闊,朋友多,強烈要求大辦。姐姐也認為可以回收一些“份子錢”。父親愛熱鬧,又是他的壽辰,自不必説。母親支持由大哥來操辦。

我對鄉下的這種“人情南北”深惡痛絕。小時候因為不絕於縷的“紅白喜事”,我多少個風雨交加的夜裏陪着母親挨家挨户去借個三十、五十塊錢,只為第二天哪一個不知拐了幾道彎的親戚或者一兩年也難得互相串回門的鄰居家誰過生日,或者還有其它什麼名目繁多的“喜期”。母親之所以帶上我,是因為我國小成績超好,帶上我借錢成功的概率會要大增。

我知道當今的鄉下每家每户每一年的收入並不多,大肆操辦酒席的結果是,城裏人的煙、酒那一些非健康產品賣得很好,而農村許多低收入家庭苦不堪言,卻礙於面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索性破罐破摔乾脆攀比到底,這種農民思想惡性循環,導致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在農村愈演愈烈。

我始終執著地認為,天下熙熙七十多億人,一生中能真正交往好七個人都已很奢侈,不需要跟那麼多無關緊要的人在生活中必須有交集,那都是浪費時間和生命的。因此我不但不贊成,而且堅決抵制大辦父親的壽辰,而是建議他和母親外去旅遊,一應費用我來承擔。我表態不管作為一個社會的人還是出於我的本心,我都不會支持操辦,如果他們非要大辦,我屆時連回去都不會回去。

父親對我的態度很失望。他早就放出風去我會給他捧場唱七天七夜花鼓戲。我説唱花鼓戲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你可以唱七天,那麼那些比你勤勞、比你辛苦的鄉里鄉親他們過生日時是不是要唱上十天十夜,否則他們的兒女如何自處?在任何時候,我們不要一味想着自己去表現什麼炫耀什麼,而是我們自己付出了什麼,我們應不應該得到相應的尊重,是不是符合一個社會公平的法則?

大哥一家辯不過我,春節還沒過完就負氣早早去了省城的家。父親心有不甘,發動母親、姐姐、姨父、叔叔等許多人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我堅硬地表態“不辦”。在我離家前的那個夜晚,父親幽幽地説“難道以你一個人的能力就可以扭轉這股社會風氣?”我説:“能不能扭轉那不是我能決定的,但我至少可以從自己做起。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呢?”當時的我頗為自己內心的正義感和對父鬥爭的勝利而驕傲。

那個夜晚,我躺在牀上想着父親三歲喪父、七歲喪母的大半生不受人待見的人生坎坷經歷,以及他“就辦這一次吧”的近乎懇求,我情感的天平開始傾斜,一夜無眠,內心甚至有些自責。第二天清早離家上車前,我對父親説,你的壽辰愛辦就辦吧,我不可能大張旗鼓支持你,但也不抵制了,那一天不管有多忙,我都會趕回來給你祝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