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故事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_外國名人勵志故事素材

欄目: 勵志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57W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雖然簡短,但這一個個簡短的故事卻能激勵我們的內心,掃去我們的低落,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_外國名人勵志故事素材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1:費爾巴哈

1820xx年,費爾巴哈從柏林大學畢業後到愛爾蘭根大學當了講師。1830年,他匿名發表了《論死與不死》一文。這篇反對基督教的文章一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進步的有識之士拍手叫絕,基督教會驚恐萬狀,德國反動當局大為震怒,立即查禁該文,追查作者的真實姓名,當獲悉該文作者就是愛爾蘭根大學講師費爾巴哈時,馬上粗暴地將費爾巴哈趕出了學門。 費爾巴哈並不因此氣餒,他繼續刻苦專研學問,奮力從事著述,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批判宗教神學和當時在思想界佔統治地位的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先後發表了《基督教的本質》、《黑格爾哲學批判》、《宗教的本質》等著作和許多論文,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譽,許多大學教授和學生們都希望讓他回大學執教。但是,反動當局置這一切於不顧,頑固地不讓費爾巴哈重返大學講壇。

費爾巴哈十分清楚德國反動當局的卑鄙目的,他向好心的人們説過,要解決他的"講課問題,只有用政治上的奴顏婢膝和宗教上的矇昧愚頑的代價"才能實現,而他自己是決-德育名人小故事

不會為了重返大學講壇,就不惜放棄自己反宗教的立場、向反動當局"垂眉折腰"的。為了忠實於自己的信念,費爾巴哈毅然放棄了重進大學宣傳他的哲學主張的想法,在1837年移居到紹林吉亞邦的布魯克堡村。在那裏,他孤寂地生活了二十五年,以甘居窮鄉僻壤的行動,實踐了他決不向基督教會和德國反動當局屈膝妥協的決心,表現了他的英勇氣節。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2:達爾文

達爾文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是一曲人梯、路石精神的讚歌、達爾文的老師漢斯羅教授發現了達爾文在生物學方面有驚人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便鼓勵學習神學的達爾文鑽研自然科學,推薦達爾文參加了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五年中,達爾文把蒐集到的資料和採集到的礦石、動植物標本不斷寄給漢斯羅教授。教授把這些東西仔細地進行分類,小心地加以保管,有時還請專家進行鑑定,對達爾文寄來的日記、信件、考察報告,教授都認真閲讀,並挑選其中的精華,到劍橋大學的哲學學會上去宣讀,或者印發給知名學者,漢斯羅這時已是譽滿英倫三島的植物學家,達爾文不過是二十出頭的青年。但漢斯羅犧牲自己寶貴的時間,引導、扶持達爾文擺脱了當牧師的命運,走進了科學的殿堂,終於創立了進化論學説,即達爾文主義。

進化論猛烈地衝擊了宗教神學,引起教士們的圍攻。赫胥黎不怕諷刺、謾罵、威脅、打擊,堅定地表示;"我準備接受火刑--如果必須的話--也要支持進化論。"赫行黎當時已是聞名遐邇的博物學家和地質教授。為了支持達爾文和進化論,他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改攻古脊椎動物學,在自己研究的領域,發展了達爾文主義。所以,達爾文主義不是達爾文一人奮鬥的結果,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閃爍着那些自我犧牲者的道德光輝。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3:歌德

歌德(1749-1832)是近代德國的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這裏要講的,是一件頗能反映歌德道德修養的小事。

有一天,歌德在魏瑪公園散步。當他走在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徑上時,迎面走來了一個曾經把歌德的所有作品都貶得一文不銘的文藝批評家。那位批評家站在歌德的對面,胸膛朝前一挺,傲慢地説:

"對一個傻子我決不讓路!"

批評家的姿態使歌德感到十分有趣,他把頭一點,微笑着説:

"我正好和您相反,先生。"

説着,歌德站到了一邊。頓時,那位批評家滿臉通紅,羞得無地自容。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4:馬雅可夫斯基

馬雅可夫斯基經常寫一些便於朗誦的樓梯式的詩。他寫的詩,一般不先在報刊上發表,而是在大街小巷對羣眾朗誦,因而深受羣眾的歡迎。

一次,在列寧格勒舉行的大型詩歌朗誦會結束時,馬雅可夫斯基問; "下一次誰還來聽我的朗誦呢?請舉手!

大廳裏一下子變成了手的森林。

馬雅可夫斯基微笑着説; "你們中間,有誰不想來?"

在擁擠的人海中,有三隻手慢慢舉起,詩人向其中一個: "請您告訴我,同志,您為什麼不想來?難道我使您生厭了嗎?"

"您説到哪兒去了,"那位聽眾用惋惜的口吻説道,"您朗誦的太好了,可惜下一次我就要回特威爾了!" "特威爾·"馬雅可夫斯基毫不猶豫地説, "那我一定抽時間到特威爾去朗誦。"

馬雅可夫斯基就是這樣一個全心全意為聽眾服務的詩人。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5:法拉第

絕大部分科學家一心一意獻身科學,他們不為名而來,不為利而往,表現了高尚的道德品質。他們由於發明而取得的榮譽、報酬,是社會給他們的獎賞、報答。那是他們發明發現當之無愧的結果,而不是發明發現的唯一動力。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曾先後得到歐美各學會贈予的榮銜九十四個,各國帝王對他也是優禮厚待,他卻坦然地説: "我從來沒有為追求這些榮銜而工作。"科學家們蔑-德育名人小故事

視追名逐利的個人主義者。盧瑟福在約克郡聯合鋼鐵公司研究實驗室致詞時就説:"再也沒有比那些只顧個人鼻尖底下的一點事情的人更可悲了。"詩人歌德説:"才能較低的人對藝術本身並不感興趣,他們在工作中除掉完工後能賺多少報酬以外,什麼也不想。有了這種世俗的目標和傾向,就決不能產生什麼偉大的作品。"沉溺於名利,如果是科學家,由於道德上的障翳,就很難有偉大的發明創造,有成功也是偶然的、暫時的,他缺乏由持久動力引發的鋼鐵毅力。如培根所説: "有人好象在知識中求得一個躺椅,以便休息自己那種向外追求忐忑不安的神情……或是求得一個商店,好來奇貨可居,市利百倍……這種心理很能妨礙知識的發展。"故爾,有成就的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大凡多"心高志潔,智深慮廣,輕榮重義"、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6:巴甫洛夫

當俄羅斯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離開人世的時候,曾這樣囑咐他的學生説:"要做科學的苦工……要記住,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的一生,把為科學奮鬥當作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職責,甘做"科學的苦工"。小時候,巴甫洛夫和他的弟弟一起挖種蘋果樹的坑,坑已經挖好了,父親一看,説位置不對,重新再挖。弟弟放下鐵杴不幹了,而巴甫洛夫卻又挖了起來,手上磨了血泡也不管,一直到把坑挖好,種上蘋果樹才歇手。後來,巴甫洛夫成為生理學家,成天在實驗室裏研究狗的條件反應。他常常用自己的工資去買實驗用的狗。在解剖狗時,一干就是四、五個小時。他非常細心地數着從玻璃管中流出來的狗的唾液,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一位新來的助手數了一會兒,就感到單調、厭倦,而巴甫洛夫卻鄭重地對他説: "如果科學需要,就數他十年、二十年!"巴甫洛夫在八十七歲高齡時,得了肝炎,後又患肺炎,但他仍在做"科學的苦工"。他還為自己作為一個科學家沒有完全盡到對人類的義務感到十分遺憾。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7:愛迪生

愛迪生沒有上過大學,上國小也只有幾個月,但他正式登記的發明卻有一千三百件之多。愛迪生成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大發明家,追根溯源,是和他的媽媽南希分不開的。

愛迪生從小喜歡問這問那,南希理解孩子的心理,總是儘可能給孩子滿意的答覆,並且啟發他再想,再問。在他五歲那年,有一次他問媽媽: "雞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幹啥?"南希告訴他,這是雞媽媽怕蛋着涼,給它們暖和暖和。愛迪生又問: "蛋為什麼要暖和呢?"南希回答説這是為孵小雞。

愛迪生聽了媽媽的話後想,母雞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可以孵出小雞來,我也把蛋放在屁股底下能不能孵出小雞來呢?他決心試試看,便找了一些雞蛋,躲到鄰居家的倉庫裏,做了一個小窩,把蛋放在裏面,自己蹲在上面孵起小雞來。

愛迪生失蹤了,家裏人很着急,找了好幾個鐘點才在倉庫裏找到他。但是,南希並沒有因此責怪和取笑兒子,愛迪生好問好學的積極性更大了。

愛迪生曾上過幾天國小,因為問老師為什麼二加二等於四,惹得老師發怒,南希便把他領回家去自己教。南希給兒子講羅馬帝國的盛衰,講英國的演變;教他念文學名著。以後,又讓他讀電學家拉法弟的著作,使他增加了不少電學知識。南希看到兒子興趣在物理、化學方面,便買了本《派克科學讀本》,這裏面講了許多物理和化學實驗,有簡要説明和詳細插圖。愛迪生一看就入了迷,凡能做的實驗,都要去做一做,做不成不罷休。後來,他終於成為一名發明家。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8:居里夫婦

居里夫婦在他們那簡陋的實驗室進行着實驗,室內冷風颼颼,寒氣逼人。他們堅持着,不時用嘴"哈哈"凍的發僵的手。實驗的進展使他們心中春日般温暖。當實驗告一段落,要離開實驗室時,他們才又感到寒冷,居里夫人記下1898年2月6日那天室內温度是六度二十五分,在這數字後面點上了十個"!"。怪不得彼埃爾·居里因筋骨痛而卧牀時叨唸; "我們選擇的生活太苦了!"是啊,他們就是在一間陰暗潮濕、經常漏雨的破房子裏,利用簡陋的設備,花了四年時間,用八百噸汞,二百噸化學藥品,從四百噸瀝青中,才提煉出一克鐳。

居里夫婦為了人類,捨棄了舒適的生活,而選擇了"艱苦'。但是"艱苦"也沒有辜負他們,使他們贏得了許多榮譽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9:馬克思

馬克思在流亡倫敦期間,生活十分貧困。他的一家時常一連幾個星期靠吃馬鈴薯過活。嚴冬沒錢生火,生病沒錢求醫,他們窮的付不起房租,女房東叫來警察,把牀鋪、衣物,甚至連孩子的搖藍、玩具都查封了。臨走,蠻橫的警察説; "限兩個小時,再不交房錢,要把東西全部沒收。"幾個孩子嚇得躲在牆角里,偷偷地掉着眼淚。 馬克思無奈,只好冒着雨找新的住房,但是沒有人收留。這時,藥房、麪包鋪、牛奶鋪的老闆都來逼債了。燕妮在債主面前萬般無奈,只好把自己的牀抬出去賣掉以償還欠債。但剛剛把牀抬上車,警察又來了,説黃昏時搬運東西違犯法律,並誣衊房客是要存心逃躲欠債。頓時,門口聚集了二三百個看熱鬧的人。

馬克思在這樣貧困窘況下,堅韌不拔走自己的路,去從事自己的事業。對於馬克思來説,錢和生命所以需要,只是為了革命事業。他在一封信中説:"假如我有足夠的錢--這-德育名人小故事

就是説大於零--來養家,而我的書又已完成,那我今天還是明天被投到剝皮場上,換句話説,倒斃,對我完全一樣。"馬克思正是在貧困中與困難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終於成為一代偉人。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篇10:辛柏孫

英國人辛柏孫(1811-1870)為了找到最好的醫用麻醉劑,把能找到的能使人麻醉的藥劑都親自試用過,但一直沒有找到他認為滿意的。一天,他發現"迷濛精"可能是一種好麻醉劑,便大量吸入鼻孔,頓時失去了知覺,良久方醒。他狂喜如童,手舞足蹈,高喊:"找到最好的了! 找到最好的了!"

諾貝爾,一次正潛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藥,突然"轟"的一聲,碎瓦如雨,煙塵騰空,他的新建實驗室飛上了天。煙塵過後,家人跑出來一看,諾貝爾不見了,紛紛淚落如雨,個個頓足捶胸。忽然從瓦礫裏鑽出一個人,滿身灰塵,血跡斑斑,他就是諾貝爾。諾貝爾揉揉眼睛,環顧四周,然後蹦着跳着歡呼起來: "成功了!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