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故事

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

欄目: 勵志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01W

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以找一些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來看看,那麼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

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意外的成功

一個人的一生究竟會在哪個領域取得傑出的建樹,並不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能夠看得出來的。很多傑出的人最終的成就並不是他一開始追求的道路,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198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意大利經濟學家莫迪利阿尼就是一個意外的成功者。他在17歲那一年考上了大學,但是到了大學以後學什麼自己卻毫無主見。作為醫生的父親在他13歲那一年就去世了,周圍的親戚都希望他能夠繼承父業學習醫學。他想想自己也沒有什麼其他特別的興趣,就下了決心攻讀醫學。但是當他走向註冊窗口,就要簽下醫科的申請表格的時候,他想到醫生將要經常面對血淋淋的場面,就感覺自己還是離醫學遠一點好。學習什麼好呢?他就採用了當時最流行的做法,進入法學院就讀。入學以後,每天面對枯燥乏味的法律術語,他簡直厭惡透頂,因而常常逃課。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路過經濟學院的課堂門口,聽到一個年輕的經濟學家正在講課,就走進去聽了一會,頓時感覺趣味盎然。他就找來了一些流行的經濟學書籍閲讀,並經常去經濟學院旁聽,漸漸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一個朋友的公司委託他把一些金融方面的資料從德文翻譯成意大利文,由此廣泛接觸到德文的經濟學資料,使他的經濟學視野大為開闊。正巧這時意大利有一項專為大學生舉行的論文競賽開始了,他毫不猶豫地撰寫文章參加徵文。果然,他的文章獲得了頭獎,大家都認為他在經濟學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年輕的莫迪利阿尼踏上了研究經濟學的道路。後來,莫迪利阿尼在企業金融、資本市場、宏觀經濟學以及計量學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特別因對儲蓄及金融方面的開創性分析而獲得了1985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家人甚至他本人都沒有想到,他們刻意要他學習的專業沒有什麼進展,他一次偶然留意,竟然成就了一番偉業。

開闢了科學史一個新時代的控制論先驅,美國人維納也是一個意外的成功者。進入大學以後,維納的興趣就沒有穩定過。第一年他對物理和化學產生了旺盛的熱情,常常自己偷偷溜進實驗室去做化學實驗或去進行電學的課外冒險,並且常常自己構思出一個實驗,再想辦法實施。但是不久,他的興趣又轉移到了工程學上。喜歡工程學的時間並沒有持續多久,第二年他又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為斯賓諾莎對倫理學的精闢見解和萊布尼茲的多才多藝所傾倒。他貪婪地閲讀大部頭的哲學書籍,從中汲取智慧的營養。第三年,他的興趣又轉移到了生物學上。這一次他似乎真的鑽進去了,他認定自己應該成為一個生物學家。他常常偷偷跟着生物系的學生外出採集標本,但是因為一次失敗的生物實驗他險些葬送了實驗室。他嚇壞了,不再去學習生物學了,在父親的勸説下開始學習自己並不感興趣的數學。

但是,令他自己也感到驚訝的是,他竟然有着非常奇異的數學天賦,他一下子進入了數學的領域而一發不可收,在39歲就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世界上有不計其數的傑出人物都有這樣的經歷,比如魯迅和郭沫若,他們本來是去日本學習醫學的,但是最後卻都成為了一代文化巨匠。

我們需要時刻領悟的,是提醒自己和我們的孩子,一個人的成功之路不是事前選定的,而是存在於不斷的探索和變化當中。

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就像沒有明天那樣生活

作者:煅煜

就像沒有明天那樣生活的人有兩種人,一種是智者,一種是愚者。

把每天當作生命最後一天,把每個時刻當作最後一個時刻去努力付出實踐自己正確目標的人,不可不説是智者;

把明天拋在腦後,而通宵達旦地娛樂、酗酒、嬉戲的人,不可不説是愚者。

幸好,愚者可以變成智者。

如果想知道一個人的未來,就看他都做一些什麼樣的行為,是短暫地享樂,還是為了長久的未來努力。

果汁軟糖實驗是世界上最簡單,也是最成功的行為實驗之一,由沃爾特·米舍爾教授設計。他於20世紀60年代在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校園裏一間幼兒園開始這項實驗。

米舍爾找來數十名孩子,在每人面前放一塊果汁軟糖,告訴他們糖可以吃,但如果等到他返回時再吃就可以多得到一塊。然後他便離開教室10到15分鐘。

通過觀察發現,有1/3的孩子馬上就開始吃糖果,還有1/3則一直等米舍爾回來兑現額外獎勵後才開始吃,另外1/3的兒童開始堅持但後來忍耐不住放棄等待。

直到20xx年後這些孩子中學畢業,開始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或工作,米舍爾才開始研究的下一步。他發現當年馬上開始吃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得缺乏自信,與同齡人相處不好;等到最後才吃糖果的孩子則交際能力強、有主見且學業出眾。“等待者”比“不等者”考試成績平均高出210分。

有一個朋友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延遲享受,一次又一次地透支自己的體力,每次勸勉,都無濟於事,用很多理論來搪塞,直到身染疾病才後悔我所力薦的話,後來造訪,誠心祈求,我告訴她為時過晚,回天乏術了。有的男性甚至在尋找到伴侶之前,就開始尋花覓柳,最後染上花柳病,自己爛掉不説,還牽連家人,他只是想到短暫的快樂,而沒有想到更久遠,本可能幾年之後就可以和自己相愛的人組成家庭,卻就這樣毀掉一生。

關於喬布斯“記住你即將死去”,這也是“沒有明天”的另外一條解釋。

“1974年的5月,喬布斯來到了新德里與一名旅途中認識的西方人相約去看印度著名的宗教集會叫大壺節遊行。當看到滿身塵灰的苦行僧們赤裸着身體從喜馬拉雅山上走進恆河洗禮,看到數百萬人頭攢動的朝聖者,喬布斯被這種虔誠的氣氛震撼了,最神奇的是甚至在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情況下,被一位修行人把他的頭按在水裏剃了光頭,而喬布斯卻任由這個陌生人擺佈,以至於丹·科特克在新德里的大街上見到喬布斯之時,險些沒認出來。

8月,喬布斯回到了加利福尼亞,結束了他的印度之行。此次朝聖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也為他的未來指明瞭方向:“這次機會倒是讓我認為托馬斯·愛迪生對人類世界的貢獻或許比比爾·馬克思和尼姆·卡洛里·巴巴加起來都還要大些。”

喬布斯的這段經歷也被稱為對他人生影響至深的經歷,他也有一種宗教情懷深入自己的胸懷。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就透露出這種情懷和智慧:

當我十七歲的時候,我讀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一個印象。從那時開始,過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着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當答案連續多天是“NO”的時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

真實的善慧者,應對於如是,有大威力的念死,常作不放逸之行。

有關青春勵志的哲理故事:大多數人根本還沒有到拼智商的地步

作者:方芮

無論是在電視節目中還是現實生活裏,人們總是過分地崇拜智商高的人。

有一個段子曾經很火,寫的是北大化學系裏的牛人,記憶力超強,備考GRE,他只用了四天就背完了120xx個單詞,輕鬆取得好成績。可這樣的牛人在室友面前卻是個“小巫”,因為有個更牛的人,堪稱“活谷歌”,忘記考試知識點,問他比翻書快。但這個更牛的人在北大化學系,成績卻進不了前五名。

社會裏藏龍卧虎,用美劇裏的話來形容,就是“燒腦男”。在他們面前,我們總覺得自己腦力不夠,甚至會對人生喪失信心。我們再怎樣努力,也無法跨越這種智力差距,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奮鬥?

因為,如果我們不努力,差距就越來越大,未來可能會更渺茫。

其實,牛人比我們更努力,也許這才是他們成為牛人的真正奧祕。我們只是不願意承認這一點。還有一個更殘酷的真相: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還沒有到拼智商的地步。

沈家明是個響噹噹的學霸,他比我大四歲,眼神裏有一種30歲男人的成熟氣息。我們作為他的同學,都很好奇:他天賦那麼高,怎麼這麼晚才考上大學?肯定是個有故事的人吧!

他申請貧困助學金時,我看到了他的申請材料,這才知道他有一段高難度逆襲的故事。

他是陝西人,家鄉是全國著名的貧困縣,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從小到大,他學習成績都很優異。會考時,他的成績是全縣第三名,全家人咬着牙,送他到縣城第一中學讀高中。他才讀了一個學期,父親就在工地上出事了——塌方的土牆砸死了父親,從此,他家的天也塌了。作為長子,他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家庭重擔,抹乾了淚水,就去南方打工了,一去就是三年。

後來,因為一件事刺痛了他,他才下定決心重返校園。

一個冬季的黃昏,南方下着雨,寒意刺骨。他推着輪胎被扎的自行車,來到路邊的修車鋪。昏暗的路燈下,男店主弓着身子,青筋暴起的大手使勁擰着螺絲。他的女人挺着大肚子進進出出,嘴裏不停地數落着。旁邊是他們的一雙兒女,一個七八歲,一個五六歲,蓬頭垢面地趴在濕泥地上,對父親的忙碌和母親的絮叨充耳不聞。

沈家明被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看着這家人,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窮,但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繼續窮,除了讀書,還有什麼能改變這代代相傳的命運?

第二天他就踏上了回家的路,返回校園讀書。不眠不休,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學完了高中的全部課程,如願考上了大學。

在大學裏,他一個人打着好幾份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一家培訓班,憑着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他輕鬆地説服培訓學校的校長,順利通過試講,成為一名兼職講師。

這是沈家明的翻身之役,大學畢業後,他到這家培訓學校就職了,拿着多年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高薪。他説:“靠着讀書,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沒有人是天生的強者,那些成功的人無非是比懦夫庸眾多嘗試了幾回。

很多人天天仰望成功者,卻依然活得毫無成就。

其實,夢想不是問題,問題是你為夢想做過什麼。

“這目標太難了,除了天才(幸運兒)誰能實現呢?”

“我達不到夢想是因為我笨,假如我更聰明一些,結果就不是這樣了。”

我們總是喜歡用很多外在的條件來遮掩自己的軟弱。問題是,你抱着這樣的藉口,就永遠得不到改變。再遠的路都會有終點,只要你足夠虔誠地走下去,就會走到屬於自己的明天。只要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就沒有藉口説上天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