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書籍

十本勵志書的讀後感

欄目: 勵志書籍 / 發佈於: / 人氣:1.07W

看書可以修生養性,可以帶給我們啟發,使我們意志堅定。讀完勵志的書籍之後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勵志書讀後感,希望你會喜歡。

十本勵志書的讀後感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一)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閲讀威爾·鮑温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温牧師説:“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閲《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悦……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人生不設限讀後感(二)

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設限》這本書,通過作者對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的講述,給人以熱情、勇氣、信念、堅持的力量。你不禁會為這位天生沒手沒腳的傢伙而深深折服,他從一無所有、畏縮自卑,迸發出無窮的自身能量,活出了自己的價值,創造出了一個不受限制的精彩人生。

這本書的作者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除了軀幹外,唯一的工具就是隻有兩個腳趾的小左腳。可以想象,生活對他而言是多麼不公平啊!出生時,力克的父母都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他的媽媽甚至拒絕抱抱自己的孩子。這對任何人都是極大的打擊和難以癒合的傷口。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沒有放棄,慢慢開始接受和麪對現實。

童年時期的力克可以説無憂無慮,隨着年齡增長他開始面對無數的挑戰,而他都努力地克服了。長到了上學的年紀,力克陷入了困境,他一度因身體的缺陷和對生活的絕望動過輕生的念頭。但是最終他放棄了這種愚蠢而不負責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給他安慰和幫助的父母,鼓勵和支持他的家人,覺得這樣做對不起他們。於是力克決定好好活下去。他開始在自己身上尋找值得引以為傲的東西來提高信心。他試着交一些朋友,試着融入周圍。雖然常常被同學排斥、嘲弄、或被稱為“外星人”, 但他主動並真誠地和同學交談,同學們逐漸瞭解了他,都和他成為了朋友。他從朋友那裏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動力。最終力克戰勝了困難成為了不起的人。如今力克·胡哲不斷拜訪各地的學校、教會、貧民窟和監獄甚至垃圾城,與那裏的人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散播希望與愛。告訴人們他的經驗,提醒大家信念和行動的重要,鼓勵他們要有信心。至今已有六億人,通過各種途徑,瞭解了他的充滿勇氣的人生。他的事蹟已經深入心地激勵了很多人。

力克·胡哲的成功,就在於他對於人生的“不設限”,正常人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體驗。因為他們有健全的身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們就只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哪些失去的東西或曾經的傷上,而沒有真正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正常人就平凡地過了一生。他們錯就錯在了對人生的“設限”上。力克·胡哲並沒有因為殘疾而被打垮,他認為這是上帝對他的一次特別的考驗和計劃,他與那些“受限”的人生不同,他認為:“只要有夢想,什麼都能做得到。”

力克最打動我的是他的樂觀和信心。人在逆境中很容易被擊垮而隨之放棄了目標。而力克正是相反。古人説:“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力克就一直是一艘滿載着幸福 和樂觀的小舟,前進於逆流之中。力克告訴人們: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是啊,沒有目標怎麼付出行動?力克自己就是一盞為人們照亮目標的燈。讓千千萬萬的人,重拾夢想走向成功。

這本書不僅傳遞給我們的是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堅持成功的信念,也給我們的心靈注入了強大的力量。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力克是怎麼戰勝身體的殘障的;想放棄的時候,想想力克是付出了多少的汗水才取得的成功;悲觀失落的時候,想想力克臉上燦爛的笑容和他的樂觀精神;發現自己又在抱怨世界不公平的時候,就像力克一樣去感恩吧,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其實,我們常常會在各種各樣的心理誤區中迷失了自己,這本書,就是指點你走出迷霧的導航燈。歸根結底,力克想要告訴你的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成功一定有方法讀後感(三)

《成功一定有方法》,它是一本極具感染力的勵志書籍,讀後收益頗深,它改變了我的思維結構和行為方式;它像一個老師,指導我怎樣做好自己,怎樣激勵別人,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 成功始於心動。

6本勵志書籍讀後感6篇6本勵志書籍讀後感6篇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求學者説: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就像你求生的慾望一樣,

追求成功亦如此,要成功,必須有強烈的成功的慾望。成功來源於“我要”。不是自己的能力在起作用,而是自己的想法在起作用。只要有了這一想法,你就會去找使你成功的方法。

(二) 成功需要牢固的信念。

信念是支撐你生命的一種力量。人的行動應有一定的目標性,幫你達成目標的就是執着的信念,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告訴自己一定成功。信念,其實就是給了自己一個期望。一個合理的期望會加固自己的信念。信念還給了自己一種態度,那就是用“積極、努力、信心、決心、恆心、雄心、愛心”混合構築的意志力。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用信念支撐,達到成功的彼岸。

(三) 成功需要方法和智慧

成功是每一個人與生命同在的夢!用科學的方法指導你的行動,才會讓你在成功路上一步一步邁進,比如一個高三學生要想取得大學聯考成功,必須搞好高三複習,複習就是鞏固基礎、儲備知識、提高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學習進步的工具和武器。

學有常法,但無定法,在學習上有一定規律可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提高效率,爭取更大的進步。(1)注意課堂聽講。停進去、想明白、記下來。課堂調動多個思維器官。(2)課後學習,加強複習,查漏補缺,勤思好問。(3)全面發展,消滅弱科。(4)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還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有競爭,就有勝負,儘可能穩中求進,但對考試中出現的挫折要冷靜,認真分析原因,尋求科學方法。

(四) 勝不驕,敗不餒是成功者的必備的心理素質

成功帶給你的是喜悦,失敗帶給你的是痛苦,但過後必須冷靜地分析,重新邁好下一步。

失敗是殘酷的,他殘酷得甚至不能給失敗者一點同情。曾在電影中看過,馬術表演的馬,腿關節受到重創,主人不得不把他打死。別人問為什麼呢?他説: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着,又有什麼意思?這個故事是殘酷的。但他告訴你“你必須成功,因為你不能失敗”。另外還要永葆“現在成功”的進取心。

你雖然有了一點成就,但只要不繼續努力,虛心學習就會被人擊倒。不要認為成功一次就可以了,也不要人為過去的光榮可以永久的肯定。“現在的成功”是重要的,而現在馬上便成為過去,下一刻又得有下一刻的成功。

總之,成功需要一定的方法,需要你的信念,你的態度和毅力。還需要你把握機遇,有頑強拼搏的鬥志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面對挫折與失敗的考驗,把握你生命的航向保持旺盛的精力。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成為成功者。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四)

對於至今才讀《平凡的世界》十分汗顏,這又一次強烈昭示了原先書讀得少得可憐,缺課太多。慶幸的是,我終於接觸到了它,不僅僅是接觸,而是被強烈吸引、深深震撼,特別是在逐漸走向成熟、懂得思考的三十六歲,讀這樣一部關於人性、人生、生活、情感的宏篇巨着,感到恰逢其時。

《平凡的世界》,從一開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還從未有一本書能如此強烈地吸引着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樸實無華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間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滿哲理的思考給我深刻的啟迪,引發強烈的共鳴。無論在哪裏,無論當時當地是如何的喧鬧與嘈雜,只要目光接觸那些文字,情緒情感就會被拉入小説中的那時那境,體會感悟着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為他們或憂傷或歡欣,或感動淚流或輕聲歎息或幸福微笑。

讀《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現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辭飛揚,實則提煉不出精髓要義。二是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細緻入微,而且景物描寫與人物心情、世事變遷相呼應,可謂一大特色。(勵志名言 )《平凡的世界》十個春秋冬夏,季節流轉,世事變遷,也映襯着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敍述故事情節和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性、情感的歸納總結,恰到好處,發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説,《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鬥的勵志書。當然這部書包含的思想遠不僅僅是這一點,但於我而言這一點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種生生不息、執着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讓我感覺同樣充滿這種力量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

讀罷《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從中午開始》。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遙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熱情和激情在寫作。他是理想的踐行者,用近乎殘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體力行了他關於人生的宣言:“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路遙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它決不會因時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為它所凝練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恆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給情感以至純至真的體驗,給懶惰以無可爭辯的痛擊,給執着進取以最有效的鼓勵。明天,將開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閲讀。

西遊記讀後感(五)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閲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説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説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説:“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説的顛峯,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説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説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在路上讀後感(六)

6本勵志書籍讀後感6篇書籍讀後感-名著讀後感-小説讀後感-教師讀後感等-中國小生讀後感看《在路上》,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你會有一種永遠不願意丟下這本書的感覺,看了前一段,你會忍不住想要看下一段,而且是那麼迫不及待。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章節,薩爾和迪安會到那個地方,你也永遠猜不到下一站,他們會遇上什麼樣的事情。你只是在不安中期待,期待接下來的故事,會怎樣上演。

這種感覺就好比四、六級考試中做英語閲讀理解題目,儘管有些單詞你不認識,但是你依舊會根據自己的猜測想要讀下去,然後你就會有個大概的瞭解。同樣,在凱魯亞克的筆下,有時候我們只能夠了解大概,但是你會遏制不住內心的渴望,然後一口氣讀完。那種速度與激情會灌滿你的整個頭腦,讓你有一種想要立刻上路的衝動。

如今,《在路上》已經出版五十多年了,如果凱魯亞克仍舊在世的話,他也已經快九十歲了。但是,他的這本巨着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儘管有人説,它是美國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聖經》,凱魯亞克本人也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對於我們這些不是“垮掉的一代”的年輕人來説,《在路上》好比一部喚醒內心野性的書,讓我們知道,原來我們渴望的自由在他們看來是那麼輕而易得,他們是那麼不屑。而我們的精神信仰,遠遠無法達到他們的高度,或許我們最多隻能夠成為一個“揹包客”,藉着“旅遊”的名號行走在路上。

毫無疑問,《在路上》實際上的主人公不是薩爾?帕拉迪斯,而是那個在他人眼中有些神經質的迪安?莫里亞蒂。迪安是一個人人都不敢相信,但是人人都羨慕的人物,但是與其説所有人羨慕他這個人,倒不如説羨慕他的那種生活方式,永遠沒有煩惱,永遠不知道前方是什麼,永遠都靠着內心的那股衝動,永遠生活在一種隨興所至的環境中。這個人物有點像《春風化雨》裏的基廷老師,永遠遵從內心的選擇,抓住今天,及時行樂。而他不斷追求那種在路上的感覺,其實是因為現實生活的空虛,他想要去追尋自己的信仰,哪裏有他想要的生活,他就去哪裏。這樣的人是沒有牽掛的,也是沒有煩惱的,就算有煩惱,對於他來説,也根本不算什麼

如果沒有迪安,或許薩爾根本就不知道何為生活,在這個世上,最可怕的不是自己的人生一片蒼白,而是你的人生道路在既定的軌道里行走,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好比迪安在夜半的街頭喊出的那句質問和困惑:“人類啊,你的道路是什麼樣的呢?無外乎是聖童的道路,瘋子的道路,虛無漂渺的道路,閒扯淡的道路,隨你怎麼樣的道路。”而無論是什麼樣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都是自己認定的。迪安也許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種蒼白之中,更不會讓自己的人生陷入生活的囚牢裏。這樣的人,無論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國,還是在當代的社會,也許都不會得到很多人的承認,卻無法不引來一片驚羨。

很喜歡小説的結尾,我甚至看了好幾遍。“於是,在美國太陽下了山,我坐在河邊破舊的碼頭上,望着新澤西上空的長天,心裏琢磨着那片一直綿延到西海岸的廣袤的原始土地,那條沒完沒了的路,一切懷有夢想的人們,我知道這時候的衣荷華州允許孩子哭喊的地方,一定有孩子在哭喊,我知道今夜可以看見許多星星,你知不知道熊星座就是上帝?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臨之前,把它的閃閃光點灑落在草原上,使所有河流變得暗淡,籠罩了山峯,掩蓋了海岸,除了衰老以外,誰都不知道誰的遭遇,這時候我想起了迪安?莫里亞蒂,我甚至想起了我們永遠沒有找到的老迪安?莫里亞蒂,我真想迪安?莫里亞蒂。”正如徐星説的,這是一種無可匹敵的結尾。恰好我在看完之後,天空已經接近黃昏,金星馬上就要升起,只是我依舊沒有找尋到自己的路,那條沒完沒了的路。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大一的小朋友寫的,她説自己在大學聯考結束之後踏上了去西藏的道路,那個時候她身上帶的一本書,是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位朋友送給她的,凱魯亞克的《在路上》。看完她的文字之後,我突然有一種莫名的羨慕,羨慕這個女孩曾經去過西藏,羨慕她再去西藏的火車上拿着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儘管那次去寧海,我的身邊也一直帶着這本書,但我卻沒有那種流浪的感覺。

我記得自己曾經這樣跟別人説過,也許以後我就會成為一個流浪的人,走過大街小巷,用自己的眼睛把一切記錄。也許我不會有迪安的瘋狂,但是我卻想擁有那樣一種感覺。曾經的許多次,我也想要嘗試,自己一個人踏上未知的旅途,就望着天空的星辰,只要它們仍舊閃耀在夜空,我就不會害怕。人生匆匆,我只是覺得如果不趁着年輕的時候多出去看看,以後也許都不會再有這種經歷了。正如《在路上》裏邊所説的,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七)

一直喜歡看成功人士的傳記或者是勵志的書籍,因為在字裏行間,我不僅可以放鬆因緊張和壓力而緊繃的心情,而且可以學習到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更加熱愛生命和生活。同時,幫助自己找尋生活的目標,並且為之付出努力,努力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真正的獲得成功。

李開復博士20XX年12月出生於台灣,他所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20XX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之一。而他開發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於20XX年擊敗了曾獲世界冠軍的國際象棋大師。他還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李開復博士先後在蘋果公司、SGI公司擔任要職。20XX年,他加盟微軟公司,親手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20XX年,升任微軟公司的全球副總裁,隨後成為比爾·蓋茨的七個高層智囊之一。20XX年7月19日,李開復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為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博士在事業上無疑是相當成功的,同時,他的人生相當精彩,他為人處世的信念,值得我們年輕人好好的學習。《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事業成功的經驗,為幫助中國的青少年選擇未來的道路所寫的。

李博士在書中提出了“成功同心圓”的的理論,它以價值觀為核心,引出六個方面的態度,再相應外擴為六個行為,而這六個行為可謂是影響我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做最好的自己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做為引導,那麼就會陷入誤區,從而離成功越來越遠。相反正確的思想指引正確的行動,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使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一個明禮,誠信的人,不論是在什麼地方,都能贏得他人的信賴。

做最好的自己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態度是行動的先導,從一定程度上説,態度決定了成功與否。擁有了正確的人生態度,在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不焦躁,不氣餒,在失敗的情況下保有樂觀向上的態度,並且能夠為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付之努力,那麼成功觸手可及。

做最好的自己必須不斷的樹立目標,為之努力。人是社會的人,只有融入到這個社會之中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空虛寂寞的人生,要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的總結,做一個“有心人”,善於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夢想。每個人的成功都不能以同一條標尺為標準來衡量,或許有的人只是想做一位好母親,有的人只是想掙更多的錢,也有的人只是想幫助別人,只要他們的這些目標實現了,並且他們能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享受到了樂趣,體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那麼,我們能説他們不是成功人士嗎?

李開復博士希望中國青年讀了此書,能夠成為:一個運用“成功同心圓”法則均衡自己的價值觀、態度、行為的人;一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一個既有勇氣又有胸懷,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謙遜,既聰慧又善於表達的人;一個追尋理想和興趣、終身學習和執行、深諳與人相處之道的人;一個能夠從思考中認識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鍊開採、從交友中品位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的人。

做為一名大學生,我應該將開復博士的“成功同心圓”理論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之中。抱着謙虛謹慎的態度多向周圍的同事請教,同時認真的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努力的改進自己為人處事的方式和方法;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目標,並且為之不懈的努力。成功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只是我們沒有看到,沒有好好的把握轉瞬即逝的機遇。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踏踏實實的做人,不斷地實現自己的短期目標,從而實現長遠的目標。“積跬步而致千里”,相信成功就在眼前

這本再平常不過的自傳帶給我許多思念。是它陪伴了我九年級一年。每天在完成複習功課後,在睡覺之前,總會偷偷打開台燈,翻上幾頁。在寂靜的夜晚,看這本書,感覺很好,我受益匪淺。

李開復,我敬佩的一個人。他先後在蘋果公司,SGI公司擔任要職。20XX年,加盟了Microsoft,並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20XX年,升任Microsoft全球副總裁,併成為蓋茨的七個高層智囊之一。20XX年,李開復加盟Google,被任命為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我敬佩的不僅僅是他出色的工作,更是他做人的理念,處事態度以及成功之道。

這本書主要圍繞着“成功”二字。從成功的真正意義——成功的源頭——成功的選擇——成功的必要因素——成功的“羅盤”——成功的階梯——成功之道,最後到用智慧選擇成功。這本書把這一過程分析得很透徹。點明每一步驟的關鍵。看完這本書,我覺得總結得相當精闢,每一點都十分重要。

在談到成功的必要因素,他給了以下幾個詞語: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追求理想。並把每一個單獨作為一個章節進行闡述。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現在人們所缺少的總結每一個詞語。每每讀到事例的時候,我總會有同感,總會聯想自我,回想我在遇到相同事情時的處理方法,而每到這時,心裏總有一份內疚。我想,我讀這本書不是為了欣賞優美的語句,而是學習成功人士的方法,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八)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讓我知道了只要我們像魯濱遜一樣,在困境面前毫不退縮,有他那種不畏困難的精神,在絕境中求生的信念,有什麼事情我們不會成功呢?

這部小説講述了魯濱遜出生在約克郡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從小就渴望冒險,所以他拋棄了家裏的地位、錢財,不顧親人的極力反對,在18歲時離家航海。不料,一次航海中,海嘯把他的船打翻,讓他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險惡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風暴海嘯,全船除魯濱遜無一倖免,真正的生存挑戰才剛剛開始!

流落孤島,他為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巖下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魯濱遜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儘量大些,裏面再打上幾根木樁來掛吊牀。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個臨時性圍牆。但只過了十幾天,突然發生塌方。魯濱孫不但把落下來的鬆土運出去,還裝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撐起來,免得再次出現塌方的災難。永不放棄,魯濱遜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一次,魯濱遜無意中掉在牆角的穀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幹,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的恩惠。從此,魯濱遜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鬥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遜成為了種田高手。知道什麼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穫兩次。永不放棄,魯濱遜有了生活的口糧。

造船回鄉,魯濱孫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光砍樹就是數月。但由於事先沒有考慮周全,他怎麼也無法讓船下水。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現,這個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作者笛福曾這樣點評魯濱遜:形象為不安於現狀,勇於行動,勇於追求,不畏艱險,按照現代文明的模式,開闢新天地的創造者。

讀完小説,我心緒萬千。最為我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智慧、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説會兒話都不可能。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麼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學會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解脱了出來;學會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我們也應該向魯濱遜這樣,要敢勇於向世界挑戰,不被打垮,壓力越大則能夠越堅強,這才是我們的目標,要勇於鬥爭、勇於行動、勇於挑戰、勇於追求,這樣才能創出一個堅強的自我,一個依靠自己的雙手生活的自我。

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説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小事也會輕易把我們打倒。報紙電視也常報道,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離家出走甚至自殘生命,其中起因往往只是和父母吵兩句、考試沒取到理想的成績,或者是老師批評嚴厲了些……有的人甚至還抱着“視死如歸”的態度,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這是多麼的可笑、可悲呀!就拿我來説,國小時,我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而被老師批評。由於我想到自己出發的意願是好的,心中有着説不出的委屈。那幾天上學總是走神,恨不得逃離這個深淵般的學校,走得越遠越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

“有時我會發生疑問,為什麼蒼天要這樣作踐他所造出的生靈,害得他這樣不幸,這樣孤立無援,這樣沮喪無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對這種生活產生感謝的心情?”從這句描寫中,不難看出魯賓遜初登孤島時的絕望心情。他需要面對的不是兇猛野獸,而是人類最大的弱點—孤獨。他,在這種環境與可怕情緒的摧殘下,依然活了下來,是什麼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沒錯,是求生的意志,是生命的本能,是生的動力呀!“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東西。”魯賓遜擁有把逆境轉變為對自己有利環境的能力,他懂得如何總結好與壞、利與弊,並善於利用目前的利扭轉逆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除了強烈的求生意志,還有魯賓遜自己的冒險精神、毅力與冷靜的頭腦在起作用。他與我一樣,與父母有隔閡,有遠大的志向與抱負,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可是,換作是我能否有他那樣的毅力與勇氣呢?他用雙手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堡壘似的安全的家,儲備充足的食物和彈藥,勇敢地抵抗入侵者。真讓我汗顏,若是我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許會嚇得手足無措,更別提防禦工事和建造一個家了。我還在父母的庇護下,家庭的温牀裏,做自己的春秋大夢。雖然我與魯賓孫的年齡無法相比,可單單在精神上,我卻是遜於他許多的。幾乎沒有挫折,我的道路是平坦的,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一直抱怨這抱怨那,懶惰地生活在吃飽穿暖無風無浪的生活中。

魯賓遜會成為青年們崇拜的人物,是因為他是有活力、有創造意識、不怕艱苦、善於團結人的一個發展、進步人物。不得不承認,任性、嬌氣、依賴性強而動手能力差是我的也是大多數青少年的缺點。是的,要培養扭轉逆境和在艱苦環境中生存的能力,我得從現在開始,反思自己,鍛鍊自己了。

海底撈你學不會讀後感(九)

公司定期會給員工發一些勵志書籍,並且以三個月為期限要求我們寫讀後感。每一次都很痛苦,因為本人不喜歡那些類似於給人做思想政治工作滿篇幅都是大道理誇誇而談的文章。這一次也不例外的是收到這本《海底撈》時臉上掛着的不悦,以至於大家把書都領走了,卻不剩我的。開始聽同事説起海底撈讓人不可思議的事件。

“海底撈是一家火鍋店,服務很變態!老闆是四川人開始是做麻辣串生意的,他寧願賠本也要讓客人吃得滿意!”、“在他們家就餐水果可以免費吃,有一次一桌客人用餐結束後要求把吃剩的西瓜打包,服務員很抱歉地説‘這個是自助的水果,店裏規定不好打包。’‘扔了多浪費也不讓我們打包嗎?’客人顯然有些不悦。等他們要離開時卻發現那個服務員拎着一個西瓜,告訴他們自助的西瓜不好帶走,但是您喜歡吃,我們可以送您一整個西瓜!”真有這樣的火鍋店?服務能如此叫人匪夷所思!

我開始拿同事的海底撈來閲讀,通篇下來那麼多感動的人和事,隻言片語是不能表達的。海底撈的員工是那樣陽光燦爛,總是洋溢着熱情,而實際生活中她們卻是一個個背井離鄉的小女孩,一個人在外打拼,捨不得吃穿。其中有一個女孩為了讓哥哥上大學,把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撕掉,為了家庭出來打工,好多好多,看得我眼睛紅紅的又流淚了。

海底撈的領導都是從最底層做起,沒有空降的,所以你在這裏付出可以換得成比例的回報,因為領導都是基層出生並且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她們的管理都是那樣有血有肉,讓大家感動,讓你心甘情願為海底撈工作,把海底撈的利益與自身榮辱與共!

為了寫這篇,昨天約了同事去了三山街的海底撈,當然不為了寫這篇我也是要去傳説中的海底撈的,甚至想去西安看看楊小麗,去北京看看袁華強!還有全國各地讓人感動的海底撈員工們!

去之前打了電話訂座位,接電話的是位先生,很好聽的聲音彬彬有禮地告訴我,已經都訂出了,儘量趕在五點半之前來,人會少些,並且耐心地告訴我坐地鐵去他們店的路線。只是一個電話已經讓我感動了,真是一家神奇的火鍋店!聽説他們家的衞生間會有特別周到的服務,我特意忍着去之前沒上廁所,上廁所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不便着墨的,但我一定要寫給大家看!廁所門口一位年長些的阿姨滿心的笑容對我説女廁所在這邊,我跟她説謝謝,在裏面聽見阿姨説“要洗手液嗎?、要護手霜嗎?、小朋友小心地滑、給你紙巾擦手吧…”我聽到小朋友愉快地説“好的,再見”。廁所有專門放手機的小鐵架,處處都體現了無微不至的服務。出來洗手阿姨會及時詢問併為我擠了洗手液,拿紙巾給我擦手,還問我是否需要護手霜,我一直説謝謝,也許阿姨也感動了,我走了回頭再看她時她正笑着看我!其實用廁所的人並不少,她居然可以服務沒有半點懈怠,為每一位客人擠洗手液、遞上紙巾擦手、擠護手霜。

按照那位先生説的,五點半前就到了他們店,一進店就有服務員熱情招呼,那時已經需要排隊等座位,第十九號。難怪書上説,他們店可以讓北京人在三伏的大夏天排隊等着吃火鍋!從來不願為吃一餐飯而排隊的我居然很樂意在這邊排隊呢!座位是依牆邊有序的排列,不象別家店那樣擁擠,你可以很愜意的在這邊排隊,有好喝的酸梅湯、甜甜的哈密瓜,可以下跳棋、五子棋,可以打撲克,聽説還可以做美甲,擦皮鞋!這時候店員拿來了菜單説可以先填菜單。看完了價格真是把我驚了一下,好貴啊!鍋底都要好幾十塊錢,菜也都不便宜,好在可以半份半份的點,感覺上也沒多久就有服務員領我們去就餐了。一位年輕有着樸實笑容的大男孩為我們服務,當我跟他説我要一個夾子用來夾肉涮,他很神祕地説,“我們這有更好的”,一會兒他就拿了一個奇怪的類似於寺廟裏面法器一樣的東西出現在我面前,演示給我看,可以把漏勺勾在架子上涮肉,不用手拎着漏勺在鍋邊煮啦。哇,太可愛了!還發了圍裙給我,當我去拿調味料再回來時,手機就已經被安放在了一個特製的小塑料袋裏。

我們一直吃到八點半,每一樣都很好吃,調味料也很棒!捨不得浪費,就算肚皮吃得象個西瓜也要吃完。吃飯的過程中看到一個男孩將一根麪條扯着在空中划着美麗的弧線,大家都為他喝彩鼓掌!在我斜後方有人過生日,海底撈的服務員圍成圓圈為他唱生日歌,離開海底撈時發現他們見到你無論在做什麼,哪怕手裏端着很重的餐盤都會發自內心地跟你打招呼!每一幕都好感動!真的就象書上説的那樣。我真正能體會到海底撈的成功了!雖然貴!雖然要排隊,我心裏想着下次要帶家人來!海底撈的員工們很辛苦,我們走的時候排隊區仍然有很多人在排隊。翻枱率那麼高,我看不到後台洗碗間的阿姨是怎樣洗盤子,但我能想像得到有多少個象魏義波大媽那樣因為洗盤子,長時間泡水手脱皮了,指甲縫間的皮膚潰爛了,晚上用衞生紙夾上,第二天血和紙在指甲縫中間結成一層厚厚的痂!

書上提到有不講道理的客人,我真心的希望請你們不要去為難她們,不要因為知道每個員工有免單權,就故意要討便宜,她(他)們都很不易!不要因為是競爭對手,就故意去挑刺!請你換位思考下,如果你在服務中這樣被為難,會是怎樣一種心情!現在關於海底撈的負面新聞也有不少,絲毫沒有影響到海底撈,我想大多數人都能和我一樣相信海底撈,我甚至想到也許樹大招風,難免就成了對家的眾矢之的。

書看完了,讀後感寫到這裏也接近尾聲,在這裏我很想感謝張勇,你的海底撈為多少窮鄉僻壤的人們找到了生機!你把“人當人對待”感動多少人!給了人們多少温暖!為多少領導做出了好的榜樣!也許海底撈他們真的學不會!但是海底撈給如今這個不冷不暖的世界帶去多少温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俄)奧斯特洛夫斯基。類型:革命/勵志。本文作者:願鹹與恆。這本書很有名,那段名言我就不在此重複了,我想要説的是,這本書寫得真的很好,情節非常好看,即便是作為消遣也不差啊。

主人公叫保爾(大家應該都知道),出身貧寒,故事從保爾的少年時代開始……

因為出身貧寒,保爾不得不很小的時候就到某餐館去打工。其間他看見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的種種無奈,甚至女工弗羅霞甚至不能夠拿到自己賣身的錢。年少的保爾都這一切感到憤憤不平,但又無能為力,他渴望有一種力量,能夠改變這一切,但又不知道這種力量到底是什麼。

其間保爾結識了某長官的女兒冬妮婭,就算是初戀吧。當然,種種的限制,他們不可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只能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

保爾對政治一無所知。在士兵朱赫來的啟蒙下,他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

革命的生活既熱烈又殘酷。其間,保爾很多的戰友離開了他,在緬懷一位被叛軍殘酷折磨致死的戰友時,保爾對人生有了一番思索,就是“人的一生……”。

書中最精彩的一段應該是搶修鐵路一段,冬天到了,為了將木材運往後方,紅軍開始了搶修鐵路,其中種種艱辛,種種震撼人心的場面我不能一一描述,正像書中長官所説的那樣,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有一次在車站,保爾與冬妮婭重逢了。冬妮婭已然結婚,她看到保爾變成了一位無產階級戰士之後驚訝不已,冬妮婭依然過着富家小姐的生活,保爾也覺得她庸俗了。曾經青梅竹馬的戀人,從此形同陌路。

在參加了一次激烈的戰鬥之後,保爾負傷住院,一隻眼睛瞎了。不過他從此變得更堅強了。他曾經喜歡過一位女戰友,但因為種種內心的顧慮,還是選擇了離開。幾年之後才向她表白,她説“晚了一點兒,牛虻同志(牛虻是《牛虻》中的主人公,一位堅強的革命戰士,不在此贅述)”,她已經結婚了,一家三口過得很幸福。保爾雖然失望,但那只是一瞬間的事,他已不是那個會為失戀一蹶不振的毛頭小夥兒了。

不過,保爾也有過政治動搖的時候,黨內曾經出現了託派,保爾受其影響,懷疑過黨的正確性,當然最終還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保爾明白了自己永遠不可能離開黨,永遠不能離開黨的正確領導。

曾經和保爾一起搶修鐵路,立下功勞的米佳伊,最後卻墮落成了一位吃喝嫖賭的人。看來革命的道路艱辛而漫長,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到最後的。

保爾有一次和同事安娜·伯哈特同路,卻撞上了兩位歹徒,最終結果有驚無險。然而保爾還是要反思,當面對歹徒那黑洞洞的槍口的時候,自己還是感到了懦弱,需要再提高境界(保爾並不是聖人,不過能做到時常反省自己,也就是朝聖人的方向努力了)。

在一次維修鐵路電燈的時候,保爾還遇見了以前一位總欺負他的富家少爺的妹妹涅莉。涅莉是一位波蘭貴族,相當傲慢無禮,涅莉挑釁地問保爾,如果你們佔領了波蘭,會不會我們抓去當情婦?保爾説“你們這種人,白給我們,我們也不會要的,什麼貨色!(好!這種人就應該如此蔑視,不然還以為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人了)”涅莉也不敢再對他説什麼。

突然間,一封噩耗震驚了全國。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去世了。保爾堅信,革命的事業不會因領袖的去世而終結,相反,列寧的逝世使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到了共產黨中。

後來保爾到一位木匠家裏借宿,認識了木匠的女兒塔尼亞。公證一些説,保爾是把塔尼亞“拐”跑的。因為有一天晚上,塔尼亞悄悄地對保爾説,等晚上大家都睡熟了,你就到我房裏來吧。然後……

保爾和塔尼亞結婚了以後,保爾的身體每況愈下。動了幾次手術之後,保爾説“我的一部分鮮血已經獻給了科學,剩下的,讓我做點兒別的事吧”。最終不得不無奈地接受了自己癱瘓的現實。塔尼亞加入了共產黨,每天生活地充實而幸福。

最讓保爾痛苦的並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自己後半輩子要像一個廢人一樣,躺在牀上,什麼也不能做!那些曾經的崢嶸歲月,只能成為打發時光的回憶!生命應該用來戰鬥,幸好,保爾還有一顆健全的頭腦,他決定用筆代替槍,用文學來宣傳革命。

當然,成為一名作家談何容易(事實上,這也算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自傳體小説)。腦海中的畫面如此鮮活,付諸筆上卻如此地平淡乏力。不過經過了不懈的努力,《暴風雨所誕生的》受到了熱烈的反響,保爾感到很欣慰,他又重新回到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中去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主人公並不是一個高大全的人,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是通過戰火的洗禮、革命的鬥爭、生活的歷練才讓他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無產階級的戰士的,而且讓人感覺很真實,所以也更能讓人為之動容,感受到那種如火一般的熱情。

看書可以修生養性,可以帶給我們啟發,使我們意志堅定。讀完勵志的書籍之後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勵志書讀後感,希望你會喜歡。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一)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閲讀威爾·鮑温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温牧師説:“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閲《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悦……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脱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説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説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人生不設限讀後感(二)

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設限》這本書,通過作者對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的講述,給人以熱情、勇氣、信念、堅持的力量。你不禁會為這位天生沒手沒腳的傢伙而深深折服,他從一無所有、畏縮自卑,迸發出無窮的自身能量,活出了自己的價值,創造出了一個不受限制的精彩人生。

這本書的作者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除了軀幹外,唯一的工具就是隻有兩個腳趾的小左腳。可以想象,生活對他而言是多麼不公平啊!出生時,力克的父母都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他的媽媽甚至拒絕抱抱自己的孩子。這對任何人都是極大的打擊和難以癒合的傷口。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沒有放棄,慢慢開始接受和麪對現實。

童年時期的力克可以説無憂無慮,隨着年齡增長他開始面對無數的挑戰,而他都努力地克服了。長到了上學的年紀,力克陷入了困境,他一度因身體的缺陷和對生活的絕望動過輕生的念頭。但是最終他放棄了這種愚蠢而不負責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給他安慰和幫助的父母,鼓勵和支持他的家人,覺得這樣做對不起他們。於是力克決定好好活下去。他開始在自己身上尋找值得引以為傲的東西來提高信心。他試着交一些朋友,試着融入周圍。雖然常常被同學排斥、嘲弄、或被稱為“外星人”, 但他主動並真誠地和同學交談,同學們逐漸瞭解了他,都和他成為了朋友。他從朋友那裏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動力。最終力克戰勝了困難成為了不起的人。如今力克·胡哲不斷拜訪各地的學校、教會、貧民窟和監獄甚至垃圾城,與那裏的人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散播希望與愛。告訴人們他的經驗,提醒大家信念和行動的重要,鼓勵他們要有信心。至今已有六億人,通過各種途徑,瞭解了他的充滿勇氣的人生。他的事蹟已經深入心地激勵了很多人。

力克·胡哲的成功,就在於他對於人生的“不設限”,正常人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體驗。因為他們有健全的身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們就只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哪些失去的東西或曾經的傷上,而沒有真正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正常人就平凡地過了一生。他們錯就錯在了對人生的“設限”上。力克·胡哲並沒有因為殘疾而被打垮,他認為這是上帝對他的一次特別的考驗和計劃,他與那些“受限”的人生不同,他認為:“只要有夢想,什麼都能做得到。”

力克最打動我的是他的樂觀和信心。人在逆境中很容易被擊垮而隨之放棄了目標。而力克正是相反。古人説:“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力克就一直是一艘滿載着幸福 和樂觀的小舟,前進於逆流之中。力克告訴人們: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是啊,沒有目標怎麼付出行動?力克自己就是一盞為人們照亮目標的燈。讓千千萬萬的人,重拾夢想走向成功。

這本書不僅傳遞給我們的是樂觀、向上的精神和堅持成功的信念,也給我們的心靈注入了強大的力量。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力克是怎麼戰勝身體的殘障的;想放棄的時候,想想力克是付出了多少的汗水才取得的成功;悲觀失落的時候,想想力克臉上燦爛的笑容和他的樂觀精神;發現自己又在抱怨世界不公平的時候,就像力克一樣去感恩吧,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其實,我們常常會在各種各樣的心理誤區中迷失了自己,這本書,就是指點你走出迷霧的導航燈。歸根結底,力克想要告訴你的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成功一定有方法讀後感(三)

《成功一定有方法》,它是一本極具感染力的勵志書籍,讀後收益頗深,它改變了我的思維結構和行為方式;它像一個老師,指導我怎樣做好自己,怎樣激勵別人,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 成功始於心動。

6本勵志書籍讀後感6篇6本勵志書籍讀後感6篇哲學家蘇格拉底對求學者説: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就像你求生的慾望一樣,

追求成功亦如此,要成功,必須有強烈的成功的慾望。成功來源於“我要”。不是自己的能力在起作用,而是自己的想法在起作用。只要有了這一想法,你就會去找使你成功的方法。

(二) 成功需要牢固的信念。

信念是支撐你生命的一種力量。人的行動應有一定的目標性,幫你達成目標的就是執着的信念,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告訴自己一定成功。信念,其實就是給了自己一個期望。一個合理的期望會加固自己的信念。信念還給了自己一種態度,那就是用“積極、努力、信心、決心、恆心、雄心、愛心”混合構築的意志力。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用信念支撐,達到成功的彼岸。

(三) 成功需要方法和智慧

成功是每一個人與生命同在的夢!用科學的方法指導你的行動,才會讓你在成功路上一步一步邁進,比如一個高三學生要想取得大學聯考成功,必須搞好高三複習,複習就是鞏固基礎、儲備知識、提高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學習進步的工具和武器。

學有常法,但無定法,在學習上有一定規律可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提高效率,爭取更大的進步。(1)注意課堂聽講。停進去、想明白、記下來。課堂調動多個思維器官。(2)課後學習,加強複習,查漏補缺,勤思好問。(3)全面發展,消滅弱科。(4)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還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有競爭,就有勝負,儘可能穩中求進,但對考試中出現的挫折要冷靜,認真分析原因,尋求科學方法。

(四) 勝不驕,敗不餒是成功者的必備的心理素質

成功帶給你的是喜悦,失敗帶給你的是痛苦,但過後必須冷靜地分析,重新邁好下一步。

失敗是殘酷的,他殘酷得甚至不能給失敗者一點同情。曾在電影中看過,馬術表演的馬,腿關節受到重創,主人不得不把他打死。別人問為什麼呢?他説: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着,又有什麼意思?這個故事是殘酷的。但他告訴你“你必須成功,因為你不能失敗”。另外還要永葆“現在成功”的進取心。

你雖然有了一點成就,但只要不繼續努力,虛心學習就會被人擊倒。不要認為成功一次就可以了,也不要人為過去的光榮可以永久的肯定。“現在的成功”是重要的,而現在馬上便成為過去,下一刻又得有下一刻的成功。

總之,成功需要一定的方法,需要你的信念,你的態度和毅力。還需要你把握機遇,有頑強拼搏的鬥志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面對挫折與失敗的考驗,把握你生命的航向保持旺盛的精力。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成為成功者。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四)

對於至今才讀《平凡的世界》十分汗顏,這又一次強烈昭示了原先書讀得少得可憐,缺課太多。慶幸的是,我終於接觸到了它,不僅僅是接觸,而是被強烈吸引、深深震撼,特別是在逐漸走向成熟、懂得思考的三十六歲,讀這樣一部關於人性、人生、生活、情感的宏篇巨着,感到恰逢其時。

《平凡的世界》,從一開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還從未有一本書能如此強烈地吸引着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樸實無華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間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滿哲理的思考給我深刻的啟迪,引發強烈的共鳴。無論在哪裏,無論當時當地是如何的喧鬧與嘈雜,只要目光接觸那些文字,情緒情感就會被拉入小説中的那時那境,體會感悟着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為他們或憂傷或歡欣,或感動淚流或輕聲歎息或幸福微笑。

讀《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現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辭飛揚,實則提煉不出精髓要義。二是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細緻入微,而且景物描寫與人物心情、世事變遷相呼應,可謂一大特色。(勵志名言 )《平凡的世界》十個春秋冬夏,季節流轉,世事變遷,也映襯着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敍述故事情節和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性、情感的歸納總結,恰到好處,發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説,《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鬥的勵志書。當然這部書包含的思想遠不僅僅是這一點,但於我而言這一點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種生生不息、執着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讓我感覺同樣充滿這種力量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

讀罷《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從中午開始》。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遙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熱情和激情在寫作。他是理想的踐行者,用近乎殘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體力行了他關於人生的宣言:“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路遙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它決不會因時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為它所凝練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恆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給情感以至純至真的體驗,給懶惰以無可爭辯的痛擊,給執着進取以最有效的鼓勵。明天,將開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閲讀。

西遊記讀後感(五)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閲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説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説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説:“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説的顛峯,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説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説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