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思念的詩句—《長相思·遊西湖》

欄目: 思念的詩句 / 發佈於: / 人氣:9.21K

《長相思·遊西湖》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長相思·遊西湖》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思念的詩句—《長相思·遊西湖》

  《長相思·遊西湖》原文

南高峯,北高峯,

一片湖光煙靄中。

春來愁殺儂。

郎意濃,妾意濃。

油壁車輕郎馬驄,

相逢九里鬆。

《長相思·遊西湖》譯文

南有高峯,北也高峯,

兩峯之間,一片湖光鎖在煙靄迷濛之中。

春天來了,面對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緒萬千種。

郎的情意濃濃,妾也情意濃濃,

妾坐油壁香車,郎騎青驄寶馬,

記得,在九里鬆初次相逢。

  《長相思·遊西湖》賞析

在康與之僅存的三十八首詞中,情韻深長的作品不少,他尤擅於寫少婦離情。這首《長相思》,就是比較突出的一首。此詞《花菴詞選》題作《遊西湖》,但重點不在寫景寫遊玩之歡,而是觸景懷人。

上片從西湖景物寫起。“南高峯,北高峯”二句寫山。南北兩高峯是西湖諸山中兩個風景點。南高峯舊稱“高一千六百丈”(今實測為海拔256.9米),風景葱倩,登臨遠眺,可以把西湖和錢塘江景物盡收眼底。北高峯在南高峯西北,遙遙相對,海拔314米,比南高峯略高。景觀與南高峯不相上下。因為兩峯景別緻,故作者特別拈出,以概括西湖諸山之勝。—這樣措詞,也是詞調格式的原因。

“一片湖光煙靄中”句寫湖。西湖光面約五平方多公里,雖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樣壯闊,但水光瀲灩,碧波盪漾,也頗為開朗。而且,湖上並非空蕩蕩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蘇堤象綠色的裙帶,孤山象一塊翡翠玉石;還有那亭台寺閣,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在春天煙靄迷濛中,就更顯得綽約多姿了。

“春來愁殺儂”句,因景生情。點出“春”説出“愁”。“春”是所寫景物的時節,“愁”是景物觸發的感情。聯繫前面三句,意思是説:春天來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麗動人,但這卻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此句十分關鍵,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緒始全託出。結拍如此,可謂善始善終。

過片轉入回憶,交待愁思的緣故。“郎意濃,妾意濃”者,郎情妾意都一樣的深厚濃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連用兩個“意”字,兩個“濃”字,給人予深刻印象。疊句在詞中所具有的積極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發揮。

“油壁車輕”二句,是對前面兩句的表述,寫他們的初次見面。“油壁車輕郎馬驄”這一句中有個典故:《蘇小小歌》雲:“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據説,蘇小小是南齊錢塘名妓,她常乘着油壁車(四周垂帷幕、用油塗飾車壁的香車)出遊,一日,出遊時遇到一位騎青驄馬(青白色的馬)而來的俊男阮鬱,兩人一見傾心,蘇小小就吟了這首詩,約他到西泠(即西陵)橋畔松柏鬱葱處(即她的家)來找她,結為夫婦。這裏借用這個故事,來比詞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濃情密意,以突出他們之間的浪漫情調。“九里鬆”是他們初見的地點,那地方是“錢塘八景”之一,為葛嶺至靈隱、天竺間的一段路。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時,植鬆於左右各三行,長九里,因此鬆陰濃密,蒼翠夾道,是男女傳情達意的好地點。當然,文學作品也允許虛構的,它可以虛構富於詩意的情景;故我們對男女主人公的首次相遇,是否郎騎驄馬妾乘車,是否在九里鬆,都不必過分推敲。總之,下片詞意,是女主人公回憶其與所愛的歡會。

這首詞,以西湖景物為背景,上片寫現實,下片寫回憶;通過敍述回憶中的歡樂以反襯現實中的憂愁,思婦情懷,宛然如見。據詞譜,《長相思》為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是最短的詞牌之一,要寫好實不易。必須有雋永的意味,給讀者提供充分的想象餘地,實仍屬佳作。但它的每句押韻和前後各重疊一個三字句的特點,給人的印象就特別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吳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這首詞在這方面工力也不弱,詳見上文論述。詞的風格自然樸素,毫無斧鑿痕跡,似民歌的天籟,如西子的淡粧,實仍佳作。

《長相思·遊西湖)》作者簡介

康與之 字伯可,一字叔聞,號退軒,滑州(今屬河南)人。南渡後居嘉禾(今浙江嘉興)。高宗建炎初(1127)上“中興十策”不為用。後依附秦檜,為秦門下十客之一,被擢為台郎。檜死後,編管欽州,復送新州牢城。其詞多應制之作,不免歪曲現實,粉飾太平。但音律嚴整,講求措詞。代表作為《卜算子》、《玉樓春令》、《長相思》、《金菊對芙蓉》、《風流子》、《減字木蘭花》、《滿江紅》、《憶秦娥》等。其中《長相思》寫西湖勝景,“南高峯,北高峯,一片湖光煙靄中”,在這一片湖光山色之中詞人想起南齊錢塘名妓蘇小小的九里鬆外偶遇騎青驄馬之少年之故事,想來當年她對着這湖山勝景一定是春愁滿胸、情思綿綿吧!《卜算子》一詞寫物是人非的滄桑變換之感,“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等都是選取精當,語言完美的切題之佳句。伯可著有《順庵樂府》五卷,不傳;今有趙萬里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