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經典散文

鄉土情懷:懷念故鄉的小山村

欄目: 經典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6.08K

我離開故鄉已有三十個年頭了,可是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山一川,父老鄉親們的一顰一笑總是深深地埋在我的心裏,讓我日思夜想,不能忘懷。

鄉土情懷:懷念故鄉的小山村

我們村名叫大二號溝。座落在南北環山,東西貫通的一條山溝溝裏,溝裏有一條小河流日夜流淌。村民的房屋就建在像梯田一樣的北山坡上,每到花燈初上的夜晚,遠遠望去像天上忽明忽暗的星星散落在這裏。全村一共七十多户人家,三百餘口人,村子雖然不大,也分了好幾個區域,上頭村、下頭村、黃土坡、大場面、西頭、後溝子,每個區域也就十來户人家,從上頭村到下頭村的交匯處就是我所説的後溝子,由村裏直通北山樑上唯一的大路就在後溝子,村裏的農田大都在北樑上,也是馬車上山拉莊稼的必經之路,後溝子將北樑分割成東樑和西樑,西樑腳下一口水井供上頭村、後溝子、黃土坡的村民飲用,井水溢出井口形成一條小溪,從北到南蜿蜒曲折流向村前的大河裏,是村裏孩子們的天然樂園,冬天滑冰,夏天戲水……

村前到大河大約百米,河水清澈見底,不由讓我想起唐代大作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句子:“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我們常常三五結伴而行下河摸魚,有拿盆子的,有拿漏斗的,盆裏放水,直到把魚撈滿盆子為止。遇到魚窩就用沙子圍成一圈,讓魚兒無處可逃,然後將石頭搬起,這時的漏斗發揮了作用,把沙圈裏的魚兒如數撈起,那時的大人們不識魚兒是美味,它的營養價值更是聞所未聞,總認為只有南方人才吃那玩意,我們那的魚兒實質上就是一些泥鰍,大人們常把孩子們撈回的泥鰍餵了下蛋的母雞,我那時特別愛看母雞吃魚,活蹦亂跳的魚兒一落地,母雞崩、崩、崩,不費吹灰之力眨眼之間就吃的一條不剩,還仰着脖子咕咕叫着,彷彿不聽話的孩子叫喚着説:我還要吃,我還要吃。有時候男孩子們也會把魚頭一切,腸肚一擠立上兩快高低相等的石頭就是灶台,把舊瓢架在上面煙熊火燎的燒魚吃,瓢裏放點鹽,花椒,葱花,滴上幾滴胡麻油,不一會一瓢頭噴香撲鼻的魚兒就燒好了,那一股一股的魚香味,我至今再也沒有聞到過。

大河的河面寬約兩米,河水由東向西順流而下,沿着河岸逆流而上十餘里,就是河的源頭,聽去過的人講是山腳下的一個泉眼咕嘟嘟冒着水泡,溢出的泉水順流而下形成的主河道,加上沿途無數的小泉眼的加入就彙集成現在這條兩米多寬的河流,遺憾的是我作為一個小女孩一直沒能像男孩子一樣去目睹源頭的蹤跡;河流的南北兩岸各有兩米寬的草皮像綠色的地毯一樣鋪在岸上向東西無限延伸,每到中午太陽曬的河水暖暖的,女人們就端着一盆髒衣服坐在河邊,一邊洗着衣服,一邊嘮着家常,洗乾淨的衣服花花綠綠的晾曬在草皮上,像一幅美麗的圖畫。緊挨着草皮各向南北兩端延伸的便是我們村出了名的河灣地,河灣地大約寬有五六十米,北至村邊。南至南山腳下,是我們村引以為傲的寶貴財富。河灣地水分充足,旱澇保收。白菜、蘿蔔、豆角、葫蘆等蔬菜類種啥長啥,種啥能吃啥,羨煞那些沒有河灣地的村落。小麥、土豆、莜麥、穀子、黍子、玉米等農作物更是長勢喜人。推廣農業學大寨時,興修水利,修渠引水,河流灌溉,還在我們村河流的下游,西河灣劃出一片 試驗田,種植果樹、杏樹,大白菜 、圓白菜、青菜等,隔三岔五地就給社員們分蔬菜,到水果成熟的季節分水果,好不熱鬧,真是一派豐收景象……

説起我們村的河灣地,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那可能是分田單幹的時候,村裏有個小夥子孤兒寡母十分貧窮,找不上媳婦,提親的就拿河灣地説事,告訴 女方父親説:“雖然是孤兒寡母,他父親臨終留前下了資產,我們村的河灣地都是人家的。”女方父親對我們村的河灣地早有耳聞,一聽這話就爽快的答應了,直到女兒嫁過來以後才知道那河灣地沒有他們半壟,於是氣呼呼地去質問媒人騙了他們。媒人慢條斯理地説:“我沒有騙你們呀,我當初不就告訴你們河灣地都是人家的嗎?現在你家姑娘變成了他們家媳婦,你要硬説是我騙了你們,那你就自己看着辦吧。”女方的父親有苦難言,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只能作罷,河灣地成就了一樁姻緣。

我們家就住在北山腳下,村子的最低處,門前靠右也有一口水井,供下頭村、大場面、西頭的人飲用。我們家和南山頭遙遙相對,大約二百餘米,河流就夾在我們家和南山的中間,南山比北山稍陡一些,夏季一到,野花滿山遍野。山丹丹花、搖嘴嘴花、蒲公英花、頭藤藤花、折摸摸花等爭香斗豔,美不勝收;不僅鮮花鋪滿山坡,還有山雞、野兔、石雞、半翅、貓頭鷹、布穀鳥等一些叫不上名的飛禽走獸;再就是那些天然的美食,什麼的紅根根、辣麻麻、酸摸摸、野韭菜等等數不勝數;南山的石頭好像鑲嵌在南山的泥土之中,經過多少年雨水的打磨已是滾光溜圓,孩子們上下山玩耍如履平地。綠草鮮花,鳥叫蛙鳴,再加上村裏的雞叫聲、狗咬聲、牛羊聲、馬的嘶鳴聲、孩子的啼哭聲,好不熱鬧……

南山的東西兩端是通往外面的兩條道路,東邊的那條是車馬大道,是村裏買進賣出的貨物運輸的唯一大道,西邊那條是供步行、自行車出行的小路,是一條走出大山的捷徑,我們山裏的人們大都是通過這條蜿蜒曲折的小路走出大山,去追尋他們的夢想,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也有一些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耕耘着家鄉的這片熱土,改變着家鄉的面貌,過着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農家日子。正是有了他們才會讓我們這些離鄉多年的遊子對故鄉更加地思念,魂牽夢繞……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