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經典散文

以夏天為主題的散文隨筆

欄目: 經典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2K

夏天像個淘氣的孩子,不知不覺的來到我們身邊。今天本站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以夏天為主題的散文隨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夏天為主題的散文隨筆

以夏天為主題的散文隨筆篇一:夏天的發落

當春姑娘無可奈何地拖着美麗的衣裙離開的時候,我便在等待夏天的發落。

不羈的咄咄逼人的太陽是夏張狂的眼睛,遍地沙塵熱浪滾滾是夏肆虐的披風,打着卷兒得勝樹葉便是它的得意之作。哦,這令人煩躁的季節。

沒有盼到一絲涼風,夏卻送給了我一陣暴雨,是在嘲笑我的怯弱嗎?也罷,出去涼快涼快。不用打傘,徑自走進雨幕,涼涼的雨水讓位哦全身毛孔收縮,打個激靈,滿腦子的不快似乎卸去了一半,心裏清爽了許多。

這雨怕是夏給我最好的發落。扯不斷的絲線,不,是瀑布,淋得人幾乎睜不開眼,抽得皮膚生疼生疼的,卻也令人神清氣爽。感慨着,眼神不經意間被什麼吸引着,是一團濃濃的綠!它刺激着我的腦細胞,指揮着我的雙腿向它走去。一棵樹,不是很漂亮,可經雨水把臉一洗,葉兒可就綠得逼人眼了,濃稠的綠似乎要滴下來。葉片展開,擁抱着雨水,看那姿勢,我分明聽見了暢快的呼吸,夾雜在綠色中緊緊地包裹了我。生命在綠的海洋中躥動,在我的身體內勃發,奔湧。

雨還在下,並沒有像小孩子的眼淚説停就停。大概雨也被這滿樹逼人的綠迷住了吧!雨珠打在葉片上奏着“劈啪劈啪”的勁歌,水珠順着葉脈兒流下,又戀戀不捨地離去。美麗的畫面恣意地流淌在面前,毫不保留,不修飾。

雨中,那個曾經自怨自艾的我心甘情願地拜倒在夏的鉅作面前。夏,她不張狂,沒有那咄咄逼人的眼睛,哪有綠葉兒的暢快的呼吸?它不肆虐,沒有熱浪滾滾的沙塵,哪有被雨水洗滌不染塵土的畫面?葉子,只有經歷了打卷兒的苦難,才能有流動的生命,重生美麗。

我在夏天的“發落”後,捧一抹綠色的心情,坦然享受夏天的磨礪。

以夏天為主題的散文隨筆篇二:盛夏光年

我渴望的遼闊,即使是居無定所,也會自然而然的存在,存在於某個不能動彈的頃刻間

十五歲那年的夏天,幾乎都被我揮霍在了旅途的路上,和哥哥穿越用瀝青渲染成的高速公路上,跨越灰綠色的長江之水,不斷延伸。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在外面即使被曬死也比悶死在家裏強,十五歲的旅行,沿着滬寧高速直至南京;倚着長江水看到了橫沙島外的另一片海,海邊的沙礫一次又一次地被海水所淹沒,那些原本在記憶裏微小的部分,卻因為面對無垠的大海,而顯得越來越清晰。

在南京的時候,燥熱的天氣絕對有讓人窒息到死亡的可能,我成天往宜家跑,接受免費的空調洗禮,餓了便跑到附近的KFC吃上一頓,過着的是一種微乎其微的生活,尋匿不到任何一絲生活被該有的氣息。當別人問起我的夢想是什麼時,我內心深處的某個細節觸動了一下,因為那時的我還未曾認為夢想是有多麼重要的,我的回答是:不知道。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句子:“年少的時候,夢到過深藍色的海,夜航船孤獨的航行,燈塔的光線照亮被泅渡的海面。“那個時候,覺得深夜的大海,是最遼闊的,最美的。

十六歲的旅途中,我看到過這樣的大海,看到了被燈塔的光線所照亮的海面,波光粼粼的好眠,承載着幾十艘航船,感覺在萬籟俱寂的夜裏,唯獨海浪的聲音寬廣遼闊,月光,燈塔交相呼應海面像踱了一層熒光,卻難以把命運之路映的通透,明亮,所以那並不是我現在要尋找的大海。

現在,我走在十八歲的路途撒謊那個——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

以夏天為主題的散文隨筆篇三:夜夏遊山村

今晚,我走在那夏日江南的山村小路上。夜深人靜,美麗的下弦月猶如金色的小彎鈎,掛在毫無邊際的天空上,月亮透過薄薄的雲霧,將銀白色的月光灑在了樹枝上,樹枝就像是用銀子做成的,我不小心弄出了一點聲響,就把樹上窩裏正在熟睡的喜鵲給驚醒了。它馬上起身東張西望查看是否有蛇。夏天的風有時很悶熱,使人十分煩惱;有時有很清涼,使人十分舒服;半夜清涼的風陣陣襲來,傳送着蟬用優美的歌喉所唱出動人的歌聲。

在那江南的鄉下稻田裏的空氣,洋溢着早稻稻穗的芳香,農民收穫的喜悦;傾聽着成羣結隊青蛙的鳴叫聲,它們似乎也在興致勃勃的談論着豐收的年景給它們帶來得好處。

天空陰沉沉的,佈滿了翻騰亂滾的烏雲,低低的黑幕,壓着一層層恐怖的黑雲,它來勢兇猛,像是一羣黑色的瘋狂的巨龍吞噬着一切事物。天空上,原本那滿天星斗組成的銀白色的天空,現在也只剩下了那七八顆,大而閃耀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在烏黑色的雲中頑強抵抗。霎時間,兩三點豆大的雨點稀稀疏疏的砸落在了小山前,並且開了花,小山前就像遭到了“猛烈”的炮擊似的,四處都是“泥土”在飛揚。一看就知道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

我記得從前住過的茅店就在這社林附近,便加快了腳步去尋找,誰知小路剛轉過溪橋頭忽然就發見了它,於是就趕忙跑進去躲雨。就在這時雨猶如萬條銀絲從天上飄下來,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麗的珠簾。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