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經典散文

關於積累的散文

欄目: 經典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5.78K

知識就是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麼事情都不應當像過眼雲煙。下面是有關於積累的散文,歡迎參閲。

關於積累的散文

關於積累的散文:談積累

我們時時閲讀,享受着閲讀的快樂。在閲讀的過程中,常常為一些經典美文所折服。其實,文章之所以成為經典,作者必須有敏鋭的思想、善感的心靈,以及對文字獨特的領悟能力。敏鋭的思想,善於洞悉生活的本質;善感的心靈,容易發現生活的美好,觸發心底的柔軟;獨特的語言天賦,有助於準確地表達思想,引發讀者共鳴。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積累。凡是熱愛寫作的人都會明白積累的重要性,杜甫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其一,從日常生活中積累。留心生活,“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善於捕捉生活裏的感動,文章才有源頭活水。“胸有成竹”,竹,不可能是空穴來風,它必須有生活的依託。寫作亦不可以脱離現實生活,倘若把自己置之於生活之外,關起屋子寫作,為寫作而寫作,對諸事麻木不仁,最終的結局只能是江郎才盡。

其二,從名篇名著中積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以其深厚的底藴濡養我們的心靈。唐傳奇反映了唐王朝開放的社會風氣;宋元話本再現了市井勾欄的繁華;《詩經》、唐詩宋詞以其簡潔精煉的文字反映了時代的發展,代表了中國古文化的精髓;《三國演義》、《紅樓夢》這些鉅著,場景恢宏、人物眾多、關係錯綜複雜,而在作者筆下,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的,性格特點都很明顯,即使是一個不起眼小人物亦然,如《紅樓夢》裏的焦大,自持當年救老太爺之功,幾乎把誰也不放在眼裏,敢於頂撞甚至破口大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閲讀名篇鉅著,對寫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其寫法也是值得借鑑的。

其三,從遊歷中積累。旅遊既能增加見識、拓展生活的閲歷,又能激發靈感。李白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一生遊歷了祖國大江南北,才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如此氣勢恢宏的詩句。他的詩作語言清新明快,感情強烈,構思奇特,意境奇偉瑰麗,氣勢雄渾豪邁。

受父輩影響之深的徐霞客,淡泊功名,一心只想“遍歷九州,足登五嶽”。從22歲開始遍訪名山大川,歷經30多年的時間寫下了“古今遊記第一”的《徐霞客遊記》。他的遊記可謂是博聞強識,寫作上,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尤其注重人的主觀感受;擺脱了從前遊記的窠臼,語言上多有創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寫景記事,生活氣息濃厚;寫景狀物,多采用動態描寫或擬人手法,與前人遊記相較要細緻入微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記遊的同時,還常常兼及各地的居民生活、風俗人情等等,給讀者一個全新的視野。因此,《徐霞客遊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也許有人會説,文章寫得好,是因為作者的閲歷很豐富,知識面極廣。誠然,閲歷豐富、知識面廣,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寫好文章的一個前提;或者説至少具備了寫作的素材,有了素材當然就避免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然而,閲歷豐富與否跟年齡並無多大的關係,關鍵是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了生活之“米”,就得看你如何去做飯了。能幹的主婦常常能夠因陋就簡,善於調配,能把一頓普通的飯菜做得活色生香、與眾不同。寫作者應該向他們學習,合理運用素材,精心構思,善於挖掘其深刻的內涵,使之變得集思想性、可讀性、藝術性於一體。

蒲松齡説:“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厚積薄發,定能寫出精彩的文字。

關於積累的散文:積累的力量

據説,香港海洋公園裏,有一條大鯨魚,雖然重達八千六百公斤,卻不但能躍出水面6.6米,還能向遊客表演各種雜技。面對這條創造奇蹟的鯨魚,有人向訓練師請教訓練的祕訣。

訓練師説:在最初開始訓練時,我們會先把繩子放在水面之下,使鯨魚不得不從繩子上方通過,每通過一次,鯨魚就能得到獎勵。漸漸地,我們會把繩子提高,只不過每次提高的幅度都很小,大約只有兩釐米,這樣鯨魚不需花費多大的力氣就有可能躍過去,並獲得獎勵。於是,這條常常受到獎勵的鯨魚,便很樂意地接受下一次訓練。隨着時間的推移,鯨魚躍過的高度逐漸上升,最後竟然達到了6.6米。

訓練師最後總結到,他們訓練鯨魚成功的訣竅,是每次讓它進步一點點。正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積累起來,天長日久,便取得了驚人的進步。

在計量單位上,有一個較小的質量單位叫盎司。它經常會被引用,來借代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正如剛才説的訓練師培訓鯨魚的方法那樣,哪怕是每次進步一盎司,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會創造出偉大的奇蹟!

每次進步一盎司,貴在每次,也難在每次。相傳,古代蒙古人在訓練大力士時,也採用這個辦法。具體是這樣做的:他們會讓小孩子每天抱着剛出生不久的小牛犢上山吃草,小牛犢,這時往往不過十多斤重,孩子們,完全能輕鬆勝任。這樣,隨着牛犢的,一天天長大,孩子們的力氣,也越來越大,最後,當牛犢長成幾百斤的大牛時,孩子們也練出了力能舉鼎的神力!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積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讀了袁鷹的讀《胡世宗日記》和明朗的《二十世紀詩詞選萃》後,不能不對積累重新審視,不能不對積累的力量所驚歎。

袁鷹説,面對胡世宗先生的幾大包八大卷近四百萬字日記,我先是驚愣,繼而讚歎,終於不由得衷心敬佩了。從十幾歲的學生,直到如今年過花甲,四十五年來,能夠一天一天堅持下來,鍥而不捨,點點滴滴匯成大河,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恆心,是難以做到的。

明朗説,我從小喜歡古典詩歌,年齒漸長,對時人的作品也感興趣,往往把認為較好的篇章,打上標記或剪裁下來,年復一年,積累了不少。活到世紀末,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想找點事做消磨時光,於是,在積累的那些材料的基礎上,在瀏覽一些力能找到的書刊,嘗試編一本選集。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幾經取捨,終於完成了這個選本。

一位是四十五年堅持不懈寫日記的勤奮耕耘者,一位是八十多歲的耄耋老人的持之以恆、苦心孤詣。面對兩位老人,日積月累凝結着心血和智慧的佳作問世,我感覺在欽佩兩位老人的,治學潛學精神之餘,更為他們的重視積累、善於積累、長期積累的功夫歎服。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這無數的典故,從古至今都在演繹着,因積累而成功的神奇故事。縱觀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勤於積累的典範。“處處留心皆學問,事事洞達皆文章。”

無論是在知識、學業,還是在道德、品行方面,只要是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讀書學習,就可以增智、有所作為。雖然有時,可能不被賞識,但只要是金子,不論在哪裏,遲早都會閃光的。歐陽修説:“餘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靠得是“三上”來積累素材,成就了千古美談。古人積累文脈的方法無不是“手不倦披於百家之編,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這恐怕是他們對“積累”二字的最好詮釋了。有一位朋友,在工作之餘非常勤奮,可以説是研究哲學的楷模,長期對哲學的思考感悟延伸了,他對人生和事業的獨到見解,《學哲學,用哲學》,《辯證法隨談》就是他學習積累的智慧結晶。

居里夫人窮四年之力,從三十噸鈾礦渣中,提取出0.1克鐳,成為科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愛因斯坦在給居里夫人近六百字的悼詞中,只用了三十多個字,談到居里夫人的科學功績,其它都用來讚揚她的品德力量。居里夫人用道德的力量,點燃了科學的火種,用人性的光輝,照亮了人生的崇高。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這就是質量互變規律。它要求我們要重視量變,要注意,在循序漸進的量的積累上,下功夫。幹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因為量的積累,是永續的,只有起始,沒有終點,就算引起質變,還要在質變基礎上,進行新的量的積累,以便達到新的質變,而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認識事物、感知事物的過程,無不遵循這一規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想在工作事業上有一番作為,不妨就從積累開始。積累的力量,會給每一位善待它的人,一生享用不盡的“精神富礦”和“知識寶庫”,讓你厚積薄發、妙筆生花、左右逢源。

為了成功,趕快可着勁兒地積累吧!

關於積累的散文:心的積累

這個午後,沒有陽光,疲憊籠罩着我。這個午後,心中有些淡淡的傷痛,無處訴説。於是,破例打開電腦,蒼白無力地敲打我內心的渴望。

很喜歡這張信紙,灰色的背景,蕭瑟的樹林,還有一望無際的雪地,蜿蜒的小河凍結成冰,不覺就讓人有種寒冷的感覺。像級了現實的生活的種種,好像走在荒野,也好像走在沙漠,無論做什麼夢,從不結果,慶幸的是我,一直沒有回頭。

二月的風,驚醒了沉睡的生命。朦朧的雙眼,辨不清未來。一味的向前,就算有阻攔也不屑。努力的成長,堅強的抵抗,想要證明自己也能像初升的太陽,可以有光明。日升月落,終於,還是在夜幕裏,疲憊的癱倒,望着看不到的未來,心中還是不甘心,又希冀開始下一次衝擊。

很不喜歡空間裏關注的那些所謂作者,整天就是愛情的大道理,還有愛情的名言。感情的道理誰都明白,但必須要經歷過才懂。愛情還是真真切切的好,還是深沉一點好,年少的花前月下,甜言蜜語,只是對小女孩的利劍。漸漸大了,才發現,感情是很真實的。是不離不棄的相守,是真誠的牽手,是無怨無悔的付出,當然是相互付出。有時候,和喜歡的人做着一起看電視,我就覺得是生活最大的幸福。下班回家,有熱騰騰的飯菜,吃完飯一起散散步,回來以後,一起看看電視,聊聊白天發生的事情,簡單温馨。好過天天説那些不切實際的愛情宣言和承諾。還有玫瑰,巧克力這些外表豔麗卻沒有實際作用的東西。我漸漸變得不浪漫了,不是不會浪漫,也不是不想,只是現在想的是實際。當然適當的浪漫還是需要的。給自己愛的人一個家,房子,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也沒必要,天天在網上説愛情方面的事,點點滴滴的積累,對方一定可以感受到。每過一天,都是一種積累,感情一點點深厚。我要一個支持我的人,我想我也會勇往直前。

看過太多的例子,很多人,在一條路上堅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幾十年,到了生命快結束的時候,自己才被認可,才找到自己一直追求的東西。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堅持吧。比我稍小几歲的孩子,還沒走出校園的那種,確實很有衝勁,有時候在空間説的都是豪氣沖天話,這種想法真的很好,有想法才有未來。很想當初的自己。只是漸漸長大,明白了生活的不易。自己也很少有那種睥睨天下的感覺,漸漸淡定,只是關鍵的選擇,自己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離開這個穩定的地方,也沒想過一步登天。三十歲之前,我給自己定位是積累。積累生活的感悟,積累做人的方法,積累工作經驗,積累人脈。

讓一次座位,是善意的積累。種上一顆種子,看着它一點點長大,是對生命的積累。對家人,愛人的關心,是愛的積累。給朋友幫一次忙,是友誼的積累。寫一篇文章,是感悟的積累。懂一個道理,是成長的積累。一次挫折,一次誤會,是長大的積累。明白一點道理,是知識的積累。一次旅行,是靈魂的積累。每過一天,都覺得自己有收穫,就是我最大的成長。放開,放下,才可以得到更多。包容,不計較,才可以一點點長大。現在的我,雖然沒有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沒有門庭若市,沒有很多人巴結,但我不計較,我甚至會感謝那些看輕我的人,讓我不低頭,更堅強的走下去。我也會在自己的路上不斷積累,成長,務實,學習。

燃燈法師説;“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慾,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數人,為了各種慾望拼命佔去所有清醒時刻,只餘下少許時間來追尋生命的意義。

現實的社會,一個男人不追求物質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可以把心態放平和,一邊努力,一邊關注生活的本質,這樣會更好。

弘一大師説:“人生隨緣,便會活得自在。能夠安分守己,不被環境所轉,心中就不會有障礙。”

佛之隨者,不是跟隨,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不怨尤、不強求、不激進。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聽天由命,他所認知的隨緣僅是任之棄之,悲觀之見溢於言表。其實,一切隨緣並不是消極等待或不再追求,而是,要用一顆平常心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不刻意地要求結果,關鍵是你自己是否做到了你應該做的,你的心裏是否滿意你自己。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不會過於執著,也就有了一顆平常心,此即隨緣。

我不信教,但佛家禪語有的真的很有道理,最起碼可以讓我們心靜如水,在這個浮華的世界裏不至於迷失自己。還有孔孟思想,特別那是盡人事,聽天命。並不是消極,只是把結果看淡,和上面弘一大師説的不謀而合。我對任何事都抱有這樣的態度。自己認真過,努力了,盡全力,也辦不成的事,也不勉強。肯定辦不成了,何必嘔氣傷身,生命就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一次次衝擊生活,生活即使不能改變,自己也會無憾。就像昨天一個朋友説,自己為什麼總是不能成功。我評論了一句,但我們可以離成功近一點。

不是裝高深,或是故作玄虛,有時候自己真的是想讓心安靜一點,實實在在的努力,卻不要那麼極端。就像北京愛情故事裏的石小猛,我當初就想,為什麼他不和沈冰一起回雲南呢?生活在艱難,在黑暗。畢竟兩個人都有能力,聰明。回去了就算不大富大貴,過日子,結婚,生子不也可以。非要一味追逐虛名,把愛情也交換了,最後又得到什麼呢?雖然這只是電視,是編出來的。但生活中卻真實存在着。好多人用一輩子的幸福,換來了物質的幸福,最後幸福嗎?這就看命了,找到一個既愛自己,又能幫自己的人,那是最好。可是有的必然會犧牲一點點。每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選擇,是要愛情還是要物質,包括我自己。我選擇了自己,慢慢來吧,我從未後悔。這個社會,是餓不死人的,只是慢一點而已。看似好笑,可是我從未放棄,也一點也不覺得好笑。我把握生活中的每一次機會,認真對待每一個人,不放過每一次表達自己的機會,也不會放過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最後的最後,就算一無所有,我也不後悔,我還是有的我的家人,慢慢變老。

就像象棋的卒子吧,走的最慢,但不能回頭,也不會回頭,朝着目標一步步的走下去,最後被吃掉,也不後悔,最起碼自己努力過。

我知道並不是耕耘就有收穫,當淚水流乾後生命還是那麼脆弱,多殘忍你和我就像流星劃落,多絢爛飛馳而過,我們一起努力點亮生命最美焰火。

人生如路,需在荒涼中走出繁華的風景來!夜幕降臨,展開雙臂,開始迎接明天......

※本文作者:※

Tags: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