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網絡散文

高山流水再覓知音

欄目: 網絡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7.23K
高山流水再覓知音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二千多年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2000年,鍾、俞兩家的後人在成都聚首,再次上演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動人一幕。在這台名為“2000年後的約會——憶伯牙、子期古琴演奏會”上,時年七十八歲高齡的俞伯牙後人俞伯孫,被國內外譽為中國當代最優秀的古琴大師,又撫琴彈奏起當年讓鍾子期、俞伯牙結為知音的《高山流水》和俞伯牙摔碎琴前所唱的《訪子期》。鍾、俞後裔和眾多慕名前來傾聽演奏會的觀眾無不沉浸其中,雙眼不時泛起感動的淚花。
在俞伯牙的家族中,流傳着一種説法,説這個家族是中國古琴宗師俞伯牙的後裔。當然,往事越千年,那些古舊的史實已被厚重的歷史塵埃所掩埋,這種説法的真偽確實已經無從考證。外界曾經有人質疑:現在借古人來為自己揚名的多了,俞伯牙、俞伯孫,這不是有譁眾取寵之嫌嗎?他也曾經深深地問自己,自己曾經真的存在過如此惡俗的念頭嗎?也許,這念頭真的曾經閃現過吧?他不自信地自問自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覺得,祖先的血液始終在自己體內像長江、黃河一樣,澎湃地流淌着,他希望,先祖的精神和文化精髓通過自己而復活。
(一)
在郫縣紅光鎮一條清靜的小街上,梧桐樹綠蔭的背後,掩藏着他的“伯孫琴館”。輕輕叩開紅木雕花的大門,是一個狹長的客廳。紅木太師椅,檀木琴桌,書畫、金絲絨簾子,還有穿着長袍的他,讓人似乎一下子從色彩斑斕的彩色照片中進入到了一張色彩單調的黑白老照片裏,外面那個繁華、浮躁的世界;外面那個喧囂、匆忙的世界在這裏慢了腳步,停了下來。
桐面梓底,蛇腹斷紋,這是他的愛物,追隨了他大半世紀的古琴。從十四歲到八十五歲,不管人生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陷落到怎樣的困境,只要雙手輕輕撫摸着琴絃,他的內心就會獲得寧靜,他的生命就會獲得充實。
今年八十五歲的他,似乎已經很老很老,時光之手似乎隨時可以摧毀他的身體,而在他的身體內部,始終有一部分在頑強抵抗着。八十五年的春潮秋水;八十五年的浪湧雲飛;八十五年的金戈鐵馬;八十五年的血火風雷。人生的高潮也經歷了;生命的低谷也經歷了;愛也經歷了;恨也經歷了;無愛無恨的狀態也經歷了。最後,與這個紅塵世界達成了諒解。
(二)
時光回溯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1921年春夏相交的時節,俞伯孫在成都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出生了。父親俞梓丹作為當時小有名氣的國畫家和教育家,一直謹記自己是俞伯牙之後,以詩書傳家,心性清高。在父親的教誨下,俞伯孫從小飽讀詩書,且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被譽為奇童。
一種琴音,常常穿透牆壁,進入他的耳膜,鄰居家的古琴聲伴隨俞伯孫童年記憶的始終。他不懂得這音樂源於怎樣的樂器,他覺得這聲音絕非“好聽”二字可以簡單概括,他性靈的大門被這神奇的聲音打開了,對每一聲琴音的起伏轉折的表達,都聲聲地敲打在他的心上。
琴聲伴隨他從幼兒到少年,十四歲時,他終於得償所願,跟隨川派古琴大師陳藴儒先生學琴。他初學琴時,在“愛好”當中還摻雜着借琴而揚名的念頭。這是一個簡單、粗糙的想法。成名的願望,恐怕每一個人都有過。然而,當他數年苦練下來,終於在青年時代成為蜀中屈指可數的古琴演奏佼佼者時,他卻沉寂了,他卻再也沒有藉此揚名的想法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文藝戰士,進駐西藏。
高原累,高原苦。他也曾經焦灼於物質條件的苦楚。然而,攻琴如參禪,越磨練,越省悟,無所不能。這個世界總是以兩面性來獲得一種平衡,比如荒蕪與豐厚。在越荒蕪的地方,人越發能思索自己與自然,與世界,與人的關係,能冷靜地思索自己的來路與去處。所謂“泠由本性,恬淡隨心”,他將這種自己的對生命的領悟,傾注在音樂中,他“通了”,人們如此説。他的琴聲漸漸達到韻律與心智的完美結合,他達到了一種心的境界。此時,伴隨着自己對音樂的體悟而來的,是他對自己生命的體悟。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俞伯孫結束了軍旅生涯,分配到成都市川劇團從事戲劇唱腔設計,從事川劇創作。從此以後,他一心一意鑽研琴藝,整理國粹,創辦了民間音樂組織,搶救了一大批自唐以來即將失傳的古琴譜。期間,他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終因其對音樂過於關注而導致家庭離異。離婚後的俞伯孫,終日以琴為伴,潛心修訂了《離騷》、《秋鴻》等大型古譜。
近些年,作為中國琴會顧問,昆明崑劇研究會名譽會長的俞伯孫,業內人士在評價其琴藝時認為“漸臻天人之境”,“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古韻、古風”,“在對古琴的繼承和發展上,具有很高的造詣和貢獻”……,俞伯孫除在國內享有盛譽外,在台灣、香港、日本及東南亞也有不小的影響。2001年香港雨果公司為他錄製了古琴獨奏音碟,並在海內外廣為發行。央視也為他製作了長達一小時的專題節目。
在古琴這門曲高和寡的寂寞藝術中,暮年之時,俞伯孫的默默獨自堅守,終讓這門瀕臨滅絕的藝術重新綻放異彩。俞伯孫也因之而成為古琴界的大師。
(三)
為古琴而多年寂寞堅守的俞伯孫在漸至暮年時,竟遇到了平生最珍貴的愛情。暮年的俞伯孫寓居的不遠處就是道教聖地青羊宮。每當暮色四合,夜闌人靜之時,他都會不時聽到從這裏傳出洞蕭吹奏出的《仙家樂》等道家名曲,那獨步空靈的曲調每每讓他心曠神怡。循聲而去,他看到在青燈下獨坐一位年輕秀麗的道姑——黃明康。只有二十多歲的黃明康因人生坎坷,看破紅塵已出家多年。兩人以樂相會,結成忘年之交。從此,他們在琴與蕭的交流中,彼此的眼睛與眼睛,心靈與心靈也在無語地進行交流。他們之間隔着一道四十多年的年齡距離的寬闊河流,距離讓他們彼此無法表白。他們拘泥於傳統的道德觀念,近在咫尺卻無法靠近。
在長久的兩兩相望後,他們終於順從了自己內心的召喚。朝朝暮暮,琴蕭傳情,黃明康終因琴還俗,與俞伯孫結成秦晉之好。
沒有大宴賓客,沒有大肆宣揚,他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從結婚到現在,夫妻倆合作演奏得更是珠聯璧合。1999年,俞伯孫78歲高齡時,夫妻倆的愛情結晶誕生了,生下一小兒,取名為俞伯裔,意為伯牙後裔。俞伯孫先生認為:俞伯牙至少是自己精神上的先祖,希望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一樣,能夠傳承俞伯牙的衣缽,弘揚俞伯牙的精神。

俞伯孫先生説:他的一生是與琴結緣的一生,少年的志向,青年的奮鬥,暮年的愛情,未來的希望,無不與琴有關。“中國古琴淡泊致遠的禪機已成為我為人的一部分——不求功名利祿,但求無愧於心。”時至今日,八十五歲高齡的俞伯孫老人仍然堅持每天6時起牀,穿衣淨身,清淨心靈後開始撫琴。
琴,是他的生命,一生的情愫所繫。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二千多年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2000年,鍾、俞兩家的後人在成都聚首,再次上演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動人一幕。在這台名為“2000年後的約會——憶伯牙、子期古琴演奏會”上,時年七十八歲高齡的俞伯牙後人俞伯孫,被國內外譽為中國當代最優秀的古琴大師,又撫琴彈奏起當年讓鍾子期、俞伯牙結為知音的《高山流水》和俞伯牙摔碎琴前所唱的《訪子期》。鍾、俞後裔和眾多慕名前來傾聽演奏會的觀眾無不沉浸其中,雙眼不時泛起感動的淚花。
在俞伯牙的家族中,流傳着一種説法,説這個家族是中國古琴宗師俞伯牙的後裔。當然,往事越千年,那些古舊的史實已被厚重的歷史塵埃所掩埋,這種説法的真偽確實已經無從考證。外界曾經有人質疑:現在借古人來為自己揚名的多了,俞伯牙、俞伯孫,這不是有譁眾取寵之嫌嗎?他也曾經深深地問自己,自己曾經真的存在過如此惡俗的念頭嗎?也許,這念頭真的曾經閃現過吧?他不自信地自問自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覺得,祖先的血液始終在自己體內像長江、黃河一樣,澎湃地流淌着,他希望,先祖的精神和文化精髓通過自己而復活。
(一)
在郫縣紅光鎮一條清靜的小街上,梧桐樹綠蔭的背後,掩藏着他的“伯孫琴館”。輕輕叩開紅木雕花的大門,是一個狹長的客廳。紅木太師椅,檀木琴桌,書畫、金絲絨簾子,還有穿着長袍的他,讓人似乎一下子從色彩斑斕的彩色照片中進入到了一張色彩單調的黑白老照片裏,外面那個繁華、浮躁的世界;外面那個喧囂、匆忙的世界在這裏慢了腳步,停了下來。
桐面梓底,蛇腹斷紋,這是他的愛物,追隨了他大半世紀的古琴。從十四歲到八十五歲,不管人生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陷落到怎樣的困境,只要雙手輕輕撫摸着琴絃,他的內心就會獲得寧靜,他的生命就會獲得充實。
今年八十五歲的他,似乎已經很老很老,時光之手似乎隨時可以摧毀他的身體,而在他的身體內部,始終有一部分在頑強抵抗着。八十五年的春潮秋水;八十五年的浪湧雲飛;八十五年的金戈鐵馬;八十五年的血火風雷。人生的高潮也經歷了;生命的低谷也經歷了;愛也經歷了;恨也經歷了;無愛無恨的狀態也經歷了。最後,與這個紅塵世界達成了諒解。
(二)
時光回溯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1921年春夏相交的時節,俞伯孫在成都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出生了。父親俞梓丹作為當時小有名氣的國畫家和教育家,一直謹記自己是俞伯牙之後,以詩書傳家,心性清高。在父親的教誨下,俞伯孫從小飽讀詩書,且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被譽為奇童。
一種琴音,常常穿透牆壁,進入他的耳膜,鄰居家的古琴聲伴隨俞伯孫童年記憶的始終。他不懂得這音樂源於怎樣的樂器,他覺得這聲音絕非“好聽”二字可以簡單概括,他性靈的大門被這神奇的聲音打開了,對每一聲琴音的起伏轉折的表達,都聲聲地敲打在他的心上。
琴聲伴隨他從幼兒到少年,十四歲時,他終於得償所願,跟隨川派古琴大師陳藴儒先生學琴。他初學琴時,在“愛好”當中還摻雜着借琴而揚名的念頭。這是一個簡單、粗糙的想法。成名的願望,恐怕每一個人都有過。然而,當他數年苦練下來,終於在青年時代成為蜀中屈指可數的古琴演奏佼佼者時,他卻沉寂了,他卻再也沒有藉此揚名的想法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文藝戰士,進駐西藏。
高原累,高原苦。他也曾經焦灼於物質條件的苦楚。然而,攻琴如參禪,越磨練,越省悟,無所不能。這個世界總是以兩面性來獲得一種平衡,比如荒蕪與豐厚。在越荒蕪的地方,人越發能思索自己與自然,與世界,與人的關係,能冷靜地思索自己的來路與去處。所謂“泠由本性,恬淡隨心”,他將這種自己的對生命的領悟,傾注在音樂中,他“通了”,人們如此説。他的琴聲漸漸達到韻律與心智的完美結合,他達到了一種心的境界。此時,伴隨着自己對音樂的體悟而來的,是他對自己生命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