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寫景散文

雨中悉尼

欄目: 寫景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6.41K
出國以來的第一個雨天,恰是在風光旖旎的悉尼。悉尼位於圍繞傑克遜灣的低丘之上,是澳洲第一大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且又日益國際化的的城市。廣義的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全洲630萬人口中有410萬居住在這裏。而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萬人,是一個名副其實、完好地保留着古老和經典的小鎮。

悉尼原本是Daruk族世居之地,郊區的許多地名至今仍然使用着原住民賦予的古老名稱。1788年,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登陸悉尼,拓荒者用血淚和汗水改寫着悉尼的歷史。1842年7月20日,悉尼正式建市,以當年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子爵命名的城市名稱飽含着殖民地的屈辱。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悉尼,外來移民改變了原先以英格蘭和愛爾蘭裔為主的格局,初步形成的英國城市風格也被五彩繽紛的外來文化衝激溶化,悉尼從此起步發展成呈現多元文化, 充滿特色和光彩的現代大都市。

悉尼是世界上最適合人居的三大城市之一。自然與人完美融合,古老與現代巧妙結合,使它以壯麗的自然景色和自在休閒的文化聞名於世。東西走向的Mting Place大道把悉尼一分為二:南面是商業區,通稱City;北邊則是風光旖旎的悉尼灣,那裏有波光閃耀、白帆逐浪的海港,有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還有佔地約26萬平方米的皇家植物園。

冒着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牛毛細雨,我們驅車來到建於1816年的皇家植物園(THEROYAL BOTANIC GARDENS)。植物園裏種植和展示着7000多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有的甚至是在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引進的。林立的植物標牌收藏着歷史的信息,園區的特色更讓人發出敬佩的感歎。

植物園更是觀看灣風光的好地方。歌劇院、跨海大橋、觀光塔是悉尼的三大標誌性建築,二個就建在悉尼灣。植物園的西面是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它象一條矯健的出水蛟龍戲水海面,又象一道絢麗的長虹跨接悉尼兩岸。港灣大橋總長1149米,單拱跨徑503米。淨矢高134米,橋下淨空為49米。49米寬的橋面板使悉尼港灣大橋成為世界上最寬的大跨度橋樑。橋面中間鋪設有二條火車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 米。原來還鋪設有軌電車車軌兩條,後因交通擁擠把它拆除,改為8 條汽車道。橋下的羅克斯岬是早期移民登陸地點。橋旁是塔朗加動物園,園內有28公頃的自然森林供珍禽異獸自由活動。悉尼海港大橋,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費了100 多年。在經過了40 多年的醖釀之後,1857 年,悉尼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 1923 年才根據督建鐵路橋的總工程師卜萊費博士的藍圖進行招標,1924 年破土建造橋基,1932 年3 月19 日竣工通車,光建造就歷時8 年多。悉尼人把港灣大橋是戲稱為“老衣架”,因為它與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而構成了強烈的反差:雄偉和柔麗,粗獷和婉約,嚴肅和活潑,直線和曲線,如此的針鋒相對,卻又能如此融洽地相處在海天一碧的傑克遜灣裏,同時成為悉尼的象徵,讓人不能不驚歎大海般包容的多元文化魅力。

面對雄偉矯健的海港大橋,背倚風光綺麗的皇家植物園,風帆形的悉尼歌劇院屹立於三面環海的貝尼朗岬角( BENNELONG PT)上。站在任何一個角度看劇院,面對的任何一個入口都象一個個張開的貝殼,整個建築就象一組貝殼覆蓋在海島上。整個歌劇院由三組半徑為76米的圓球殼片構成,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鋼筋混凝土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依次排列,前三對朝北面海,一個蓋着一個;後一對朝南,背向海灣侍立,其內是有2690個席位的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基座的東側,方向大致與第一組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其內則是可容納1547名觀眾的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卻是一個可接納6000人以上的大型公共餐廳——貝尼朗餐廳。高低不一的尖頂殼,相互依偎,與周圍海上景色渾然一體。遠遠望去,既象豎立着插向海底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巡航在蔚藍色的海面上,從飛機上俯視,又如一簇盛開的鮮花,極富詩情畫意。悉尼歌劇院由丹麥建築師喬恩•烏榮設計,1959年3月破土動工,1973年10月落成,歷時14年,耗資1億多澳元,被譽為世界第一流建築。不惟造型奇特,風格高雅,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而且在採光、音響效果等方面也棋高一籌,難怪人見人贊,稱為美的享受。讚歎之餘,人人冒雨留影,儘管細雨迷濛,背景暗淡,但誰也不肯捨棄這一難得的機會。

老石城

在皇家植物園稍事停留後,即驅車去老石城( THE ROCKS ),尋覓當年悉尼開拓先驅者的蹤跡。老石城位於悉尼歌劇院的西南的悉尼港口邊,緊臨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是澳大利亞首批歐洲移民的落腳地。1788年,在ARTHUR PHILIP船長的指揮下,第一批歐洲移民就在這兒落腳。在長達百多年的殖民時代,來自英、加、印等國的移民最早都是從悉尼開始他們的事業的。他們草創的悉尼漸漸成為一個古老的新生城市,維多利亞時代建造的街道、教堂、市政廳留下了昔日的繁華。澳洲人(當然包含大量的歐洲移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建成了澳大利亞這個統一國家,悉尼也由一個小小的狄克遜港變成了一個文明繁榮、極具都市魅力的國際都市,由昔日英國流放罪犯的“西伯利亞”,變成冒險家的樂園。作為歷史的見證,在老石城,至今還殘留着先驅者當年披荊斬棘的痕跡,保留着先驅者當年居住的住屋,保留着先驅們當年勞作的碼頭,還保留着澳洲第一條街道GEORGE STREET,一段約一公里長的崎嶇不平路。據導遊介紹,這才是真正的悉尼,真正的悉尼村。19世紀初期,巖石區是悉尼最時尚、最豪華的地區,當時建造了許多歐式特色的建築,於今成為悉尼城市的寶貴遺產。按照澳政府的規定,百年以上的建築不準拆除,修繕也不能改變外形,儘管屋內有水暖電氣、電視電話等現代化設施,但那些歌特式的建築外形依然保留着令人驚歎的古樸風貌。雖經歲月滄桑,卻風華依舊。近年來,由於英國和歐洲懷舊者的蜂湧而至,這些老式房屋的價格不斷攀升,二室一廳的平房居然漲到50萬澳元(摺合人民幣270萬元),令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在風景幽美的悉尼近郊,200平方的花園別墅才70萬!


離開老石城,沿海而行,就到了當年柯克船長泊舟的沼澤之地——柯克灣(THE COOCKLE BAY)。那些掩映在綠蔭叢中的梯階式建築羣即是著名的情人角(DAILING HARBOUR)---當地人卻稱之為達令港。我們是在九十年代的報刊上知道情人角這個地方,顧名思義,總感到有那麼一點神祕,那麼一種浪漫。不知是文章作者的故弄玄虛,還是英語漢譯的詼諧技巧,在人們頭腦中總留下了那麼一種遐思綺想。身臨其地才知道早年的情人角就叫柯克灣(COCKLE BAY),曾經是澳洲重要的出口羊毛的對外港口。只是為了紀念新南威爾士州第七任總督芮福•達令(RALPH DARLING才改今名,真是郢書燕説,難為人情思牽惹。不過這兒的風光確實秀麗,環境也較寧靜,空氣中也充盈着浪漫和幻想。區內有兩百多家商店,還有許多世界級的遊覽勝地,諸如澳大利亞國家海洋博物館、松下Imax劇院、中國花園、Powerhouse博物館及世嘉世界。我們走進了中國花園,江南的小橋流水,蘇揚的亭台樓閣,移植在遠國他鄉的土地上,而來自祖國的異草奇葩,萬紫千紅,嫵媚動人,更使我們感受到瀰漫着芬芳的温馨。在柯克灣下船作悉尼水上游,悉尼大橋渾似鐵龍過海,矯健雄渾;歌劇院如蘑菇浮出海面,秀麗嫵媚;雨後的陽光下,二岸建築更顯得端莊典雅,相映着綠樹,愈見生機勃勃;水面上白帆點點,桅頂紅旗飄飄,幾分清新,幾分夢幻,讓人迷戀,讓人想往。

藍山

雙水灣( DOUBLE BAY )在悉尼的東郊,是悉尼最先殖民化的地方。雙海灣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原是由KELTIE海灣和BLACKBURN海灣構成的風景之地,華舍豪宅散落在風景如畫的沿途海灣,充滿了地中海城鎮的氣氛。出門便是柔軟的細沙,近處是粼粼波光,遠望則見飄逸的點點白帆。從雙水灣眺望悉尼,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城市。悉尼城內多為中世紀的古建築,道路也不見得寬廣,如果乘坐高架車環遊全城,見到的只是沉浸在綠色海洋中的古老城堡;而在雙水灣看悉尼,見到的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一顆藍色海洋中熠熠生輝的明珠,城內城外建築風格迥異,雙水灣的品格折射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的豐富內涵。

西距悉尼市104公里的藍山( BLUE MOUNTAIN ),曾被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藍山是一道長長的山脈,覆蓋面積差不多有一百萬公頃。藍山的得名源於滿山的桉樹(當地稱由加利樹)。由於桉葉時時散發出濃郁的芬芳,在陽光的折射下,這種芬芳的揮發性蒸氣使藍山籠罩在藍色的氲氤中,不僅山坡上有一層隱隱的藍色煙霧,就連天空中也蒸騰着藍色的瑞靄,藍山因此而獲得了一個跟它的景色一樣美麗的名字。藍山的最高峯維多利亞山高1111米,因為邊遠荒涼,至今仍是一座未被征服的原始山林。從藍山國家公園邊上的瞭望塔遠眺,只見黛藍色的山嶺層巒疊嶂,一直消失在天際。近望,滿眼懸崖絕壁,巍然屹立;飛瀑流湍,暄瀉而下,溶入鬱鬱葱葱的林海,或跌進聳峙的溝壑之中。千峯綠樹雲繾綣,落花寂寂水潺潺,在這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縹渺的山霧構成的山谷大舞台上,特色分明的四季輪流上演不同色調的大戲。對於只知雨季和旱季的澳大利亞人來説,藍山就格外顯得四季分明瞭,因此他們常來這裏躲避海岸邊的三伏。悉尼人很喜歡到宜人的小旅店過週末,蜿蜒在巨石、沙巖、瀑布、茂盛的桉樹林和蕨木林之間的深深的峽谷,便成為遠足和閒逛的理想之地。藍山國家公園內居住着多達8萬居民,星布在7個大小村鎮,人類與自然,原始與文明,就這樣長期和諧相處着,給人一種返樸歸真的世外桃源般的感受。

藍山最著名的風景要數三姊妹峯,丹崖映照着藍天,別有一種神韻。舊時有澳洲土著三姐妹愛上了族中仇人後裔的三兄弟,上演了一場澳洲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勇敢的三姐妹為了反抗封建惡勢力,寧可化成三座倔強的巖石,即三姐妹峯。

藍山最富情趣的是乘坐纜車到半山遊。纜車的軌道依山而建,道長419米,海拔高程225米,坡度為52度,坡度之陡峭少見罕有。乘車下山真有點驚心動魄,車上的國小生們不時發出一陣陣歡愉的驚叫聲,把快樂傳送到山野和森林。下到半山,沿着落葉襯墊的山間小路,穿行在葱鬱的密林中,觀瀑布,賞野花,許許多多叫不出名的花花草草,鋪陳出一番充滿着芬芳的清新和神奇。黃尾黑身的美冠鸚鵡、國王鸚鵡、深紅的錦鸚、成羣的gang,悠閒地生活在這個深山“花園”裏空氣是那麼清新,心情是那麼悠閒,真有一點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味了。

  

雨中悉尼
出國以來的第一個雨天,恰是在風光旖旎的悉尼。悉尼位於圍繞傑克遜灣的低丘之上,是澳洲第一大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且又日益國際化的的城市。廣義的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全洲630萬人口中有410萬居住在這裏。而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萬人,是一個名副其實、完好地保留着古老和經典的小鎮。

悉尼原本是Daruk族世居之地,郊區的許多地名至今仍然使用着原住民賦予的古老名稱。1788年,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登陸悉尼,拓荒者用血淚和汗水改寫着悉尼的歷史。1842年7月20日,悉尼正式建市,以當年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子爵命名的城市名稱飽含着殖民地的屈辱。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悉尼,外來移民改變了原先以英格蘭和愛爾蘭裔為主的格局,初步形成的英國城市風格也被五彩繽紛的外來文化衝激溶化,悉尼從此起步發展成呈現多元文化, 充滿特色和光彩的現代大都市。

悉尼是世界上最適合人居的三大城市之一。自然與人完美融合,古老與現代巧妙結合,使它以壯麗的自然景色和自在休閒的文化聞名於世。東西走向的Mting Place大道把悉尼一分為二:南面是商業區,通稱City;北邊則是風光旖旎的悉尼灣,那裏有波光閃耀、白帆逐浪的海港,有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還有佔地約26萬平方米的皇家植物園。

冒着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牛毛細雨,我們驅車來到建於1816年的皇家植物園(THEROYAL BOTANIC GARDENS)。植物園裏種植和展示着7000多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有的甚至是在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引進的。林立的植物標牌收藏着歷史的信息,園區的特色更讓人發出敬佩的感歎。

植物園更是觀看灣風光的好地方。歌劇院、跨海大橋、觀光塔是悉尼的三大標誌性建築,二個就建在悉尼灣。植物園的西面是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它象一條矯健的出水蛟龍戲水海面,又象一道絢麗的長虹跨接悉尼兩岸。港灣大橋總長1149米,單拱跨徑503米。淨矢高134米,橋下淨空為49米。49米寬的橋面板使悉尼港灣大橋成為世界上最寬的大跨度橋樑。橋面中間鋪設有二條火車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 米。原來還鋪設有軌電車車軌兩條,後因交通擁擠把它拆除,改為8 條汽車道。橋下的羅克斯岬是早期移民登陸地點。橋旁是塔朗加動物園,園內有28公頃的自然森林供珍禽異獸自由活動。悉尼海港大橋,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費了100 多年。在經過了40 多年的醖釀之後,1857 年,悉尼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 1923 年才根據督建鐵路橋的總工程師卜萊費博士的藍圖進行招標,1924 年破土建造橋基,1932 年3 月19 日竣工通車,光建造就歷時8 年多。悉尼人把港灣大橋是戲稱為“老衣架”,因為它與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而構成了強烈的反差:雄偉和柔麗,粗獷和婉約,嚴肅和活潑,直線和曲線,如此的針鋒相對,卻又能如此融洽地相處在海天一碧的傑克遜灣裏,同時成為悉尼的象徵,讓人不能不驚歎大海般包容的多元文化魅力。

面對雄偉矯健的海港大橋,背倚風光綺麗的皇家植物園,風帆形的悉尼歌劇院屹立於三面環海的貝尼朗岬角( BENNELONG PT)上。站在任何一個角度看劇院,面對的任何一個入口都象一個個張開的貝殼,整個建築就象一組貝殼覆蓋在海島上。整個歌劇院由三組半徑為76米的圓球殼片構成,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鋼筋混凝土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依次排列,前三對朝北面海,一個蓋着一個;後一對朝南,背向海灣侍立,其內是有2690個席位的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基座的東側,方向大致與第一組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其內則是可容納1547名觀眾的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卻是一個可接納6000人以上的大型公共餐廳——貝尼朗餐廳。高低不一的尖頂殼,相互依偎,與周圍海上景色渾然一體。遠遠望去,既象豎立着插向海底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巡航在蔚藍色的海面上,從飛機上俯視,又如一簇盛開的鮮花,極富詩情畫意。悉尼歌劇院由丹麥建築師喬恩•烏榮設計,1959年3月破土動工,1973年10月落成,歷時14年,耗資1億多澳元,被譽為世界第一流建築。不惟造型奇特,風格高雅,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而且在採光、音響效果等方面也棋高一籌,難怪人見人贊,稱為美的享受。讚歎之餘,人人冒雨留影,儘管細雨迷濛,背景暗淡,但誰也不肯捨棄這一難得的機會。

Tags:雨中 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