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寫景散文

卧佛寺

欄目: 寫景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83W
花開時節逛西山,似乎有一種厭煩取靜的寓意,更何況我們要去的是梵音繚繞的卧佛寺。其實我們並無擺脱城市喧囂的動機,對於任何一個難得來京城走動的人來説,看看日新月異的城市,感受時代前進的步伐,常有“一日不見如三秋”的新鮮;而逛逛名勝古蹟,享受歷史文化的薰陶,陶冶唯一的感覺只有驚訝和欣喜。而春日到西山,無非是一種觀光名勝的夙願,自然也有一種聆聽春天腳步的用意。且不説西山腳下的植物園早已是花枝招展,暗香浮動,卧佛寺後面的櫻桃溝也該山花爛熳了吧

卧佛寺位於海淀區壽安山下,距城約20公里。從植物園北行,二旁是奼紫嫣紅,絢麗多彩的牡丹和彩霞滿天的桃林,芳香郁人,光彩照人,“萬紫千紅總是春”,走在一路,倍覺神清氣爽。

卧佛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十方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卧像,人們習慣把它叫作“卧佛寺”。卧佛寺倚山築成,坐北朝南,佈局嚴整,規模宏大。內有五重大殿和西三院、東六院,共分四進院落。主要殿堂均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層層遞進,森嚴肅穆。中軸線兩側,輔以配殿、廊廡和行宮別院等。庭院幽雅,景緻秀麗,亭廊池沼、蒼松翠柏、古樹怪石,無不清雅宜人。

寺前緩坡道上,古柏參天,濃廕庇日,宛如一條綠色的長廊。千年古柏,奇拙蒼勁,又似兩列威武的儀仗。古柏林蔭大道南端建有一座木構彩坊,北端築有一座琉璃彩坊。四柱七樓,金碧輝煌。牌坊上,刻有乾隆的題額,正面為"同參密藏",背面為"具足精嚴"。步入琉璃牌坊,便是第一進院落。院內有一個半月形水池,池上架築石橋一座。水池兩側,鐘鼓樓對稱而建,簇擁着正前方的山門殿。山門殿殿開三門,當中一扇大門,旁邊二扇小門,分別象徵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俗稱“三解脱門”。殿內塑有哼、哈二將,佛教傳入中國時,守護山門的只有一位名叫法意太子的金剛力士,因為中國人喜歡對稱的癖好,中國佛寺的山門守護神就變成了二個:那鼻子裏能哼出白氣吸人魂魄的是“哼”將鄭倫,口中哈出黃氣使人魂魄消散的是“哈”將陳奇,因為姜子牙的歸國封神,哼哈二將從此擔負起“鎮釋山門,驅逐妖魔、殺殲鬼怪”的重任。

第二進院落,即是天王殿。殿內正中供奉園頭大耳,大腹便便,袒胸敞懷,笑容滿面的彌勒佛。古人對彌勒總是歡喜有加,寫下過許多讚頌的聯語:“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已何所不容”,給人一種大慈大悲的感覺。但到了落座在佛寺中迎接來賓的位置,倒不如“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空腸,不知眾檀樂,信心時何物休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試問着頭陀,得意處有何由來”一則更見風趣。

彌勒佛像背後,塑有韋馱立像。韋馱,又稱韋陀天,梵名音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是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後來歸化成為佛教的護法天神,因保護釋迦舍利有功而成佛。現今的韋馱不僅繼續克盡着他的保衞佛門安全的天責,還兼任着寺院財務管理的重任。據説只要看看韋馱持杵的姿態就可以明白寺院的源流和經濟狀態。天王殿中的韋陀,常見有兩種站立的姿態:一種是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直挺而立,表示此地是十方叢林,歡迎來客,遠遊的行腳僧儘可安心住下;另一種則是一手握杵拄地,一手叉腰,彷彿拒人千里之外——此處系子孫叢林,只收弟子而不接待來僧掛單,行腳僧可不要自討沒趣。

天王殿內,兩側各有兩尊高大威武的神像,人稱四大金剛。那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懷抱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握着幡傘的北方多聞天王,玩耍靈蛇的是西方廣目天王,他們駐守天地四方,用“風”“調”“雨”“順”保障着國泰民安。雖然它反映的只是農業社會人們自然力的敬畏,但也演繹着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天王殿後是三世佛殿,殿前檐掛有乾隆御書“雙林邃境”的大匾。殿內中央供奉着豎三世佛釋迦、燃燈、彌勒的高大塑像。世,梵語叫路迦(Loka),《楞嚴經》説:“世為遷流”,意即時間的流動。佛教用於因果輪迴時,“世”指個體一期生死的時間跨度。三世也可説前世、現世、未來世,或前生、今生、來生。燃燈為前世佛,釋迦是今世佛,彌勒即後世佛,他們都是如來佛的化身,分管人們的前、今、後三世。 在三世佛兩側還塑有造型生動、着色鮮豔的十八羅漢。十七個羅漢都是身披袈裟,光着腦袋,但佛殿左邊的第一尊羅漢卻穿着墨綠色鎧甲,頭戴纓絡戰盔,腳踏一雙戰靴,胸前護心鏡上還亮閃着兩條飛舞的銀龍。這個“另類”羅漢一看就不是出家人,但聽説是乾隆皇帝的化身倒確實讓人大吃一驚。按照佛教的説法,人修行後可達到一、二、三、四果的不同果位,以四果成就為最高——達到了涅槃的最高境界,可以消除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輪迴,才取名為羅漢。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四大菩薩,十六羅漢。佛在涅槃前囑咐十六羅漢常住人間,為眾生培福德。由於羅漢肩負造福人類的重任,人們便依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期望羅漢越多,福澤越廣,於是便出現了五百羅漢甚至八百羅漢之説。五百是不是最多?八百是不是夠多?中國人自有中國人的聰明,中國人往往用陽數九來表示極大和最多,而且陽數一説更有利於寺廟的建設,造十八個羅漢總比造五百羅漢化錢少、耗工小,而且更容易精塑細雕,造就風采和特色,這也是五百羅漢多數是石刻和畫像而少見雕塑的重要原因。五代時十八羅漢之説已為佛門接受,寺廟中就出現了佛殿二側各有九尊羅漢的景觀。原有的羅漢名稱不夠,有的寺廟就自説自話地加上了斯里蘭卡高僧慶友和我國玄奘法師,湊成了十八之數。但畢竟因為沒有正式的“批准手續”,歷代對增加的二位羅漢頗有爭議,乾隆皇帝和當時的章嘉活佛就不認賬。乾隆自然有乾隆的想法。有清一代,康熙和乾隆祖孫倆都信奉佛教,康熙甚至認為自己是佛僧投胎,他在南遊金山寺時曾寫過“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的詩。乾隆則自認為修行已達到了羅漢的境界:“聖心與佛心無二無別”。雖不敢與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菩薩相比,但也到了不為世間一切所惑的程度,可以成為永享人間香火的金身羅漢。乾隆十年,他在寄題獨樂寺詩中就説過:“丈六金身應好在,春風過後偶相思。”為了討好乾隆,大臣們便設計出那身又似帝王又似佛僧的蝙蝠式打扮,直讓人覺得削尖腦袋往羅漢堆裏鑽的滑稽可笑。以風流名世的乾隆皇帝莫非真如民諺所譏諷的那樣貪婪:“巴了千鈿要萬鈿,做了皇帝要登仙”?


卧佛殿是全寺的核心。殿前高懸着慈禧太后手書的“性月恆明”大匾,殿內乾隆帝御筆“得大自在”的匾額之下,橫卧着長5.3米,高約八十公分的銅鑄佛像。頭西足東,雙腿直伸,左手平放在腿上,一臂曲肱而枕,雙目緊閉,面目安詳寧靜,側身作睡卧狀。身上的方格綵衣袈裟圖案精美,炫麗奪目,華貴雍容。巨佛身後環立着“十二圓覺”塑像,相傳這是釋迦牟尼在婆羅樹下涅盤時向他的弟子們囑託後事的情景。卧佛造於唐代,初為木雕。元代至治元年(1321),改為銅鑄,重54噸。據元史記載,“用工七千,冶銅五十萬斤”才鑄造成功。卧佛前有銅製“五供八寶”,“五供”是祭祀用品:一個八卦香爐,兩個燭台和花瓶,均為銅製;“八寶”是佛家象徵吉祥如意的八件法寶,輪、螺、傘、蓋、花、罐、魚、結分列其旁。殿內左右的玻璃櫥內還陳設着十一雙巨型黃緞雲鞋,十雙是清代十朝皇帝的祭供,另一雙則是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八十一天的“洪憲皇帝”夢中的仿效。

三世佛殿前,有兩棵挺拔蒼勁的古樹,據説是從印度移植來的娑羅樹。娑羅樹被稱為佛國三寶樹之一,因為釋迦牟尼就“涅槃"在娑羅樹下。娑羅樹木質堅硬、花型美觀。每逢春末夏初之際,白花盛開,花朵如同無數座潔白的小玉塔倒懸枝葉之間。那神韻,那風致,構畫出佛門的莊嚴肅穆,讓人感受那涵蓋天地的博大和深沉。

  

卧佛寺
花開時節逛西山,似乎有一種厭煩取靜的寓意,更何況我們要去的是梵音繚繞的卧佛寺。其實我們並無擺脱城市喧囂的動機,對於任何一個難得來京城走動的人來説,看看日新月異的城市,感受時代前進的步伐,常有“一日不見如三秋”的新鮮;而逛逛名勝古蹟,享受歷史文化的薰陶,陶冶唯一的感覺只有驚訝和欣喜。而春日到西山,無非是一種觀光名勝的夙願,自然也有一種聆聽春天腳步的用意。且不説西山腳下的植物園早已是花枝招展,暗香浮動,卧佛寺後面的櫻桃溝也該山花爛熳了吧

卧佛寺位於海淀區壽安山下,距城約20公里。從植物園北行,二旁是奼紫嫣紅,絢麗多彩的牡丹和彩霞滿天的桃林,芳香郁人,光彩照人,“萬紫千紅總是春”,走在一路,倍覺神清氣爽。

卧佛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十方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卧像,人們習慣把它叫作“卧佛寺”。卧佛寺倚山築成,坐北朝南,佈局嚴整,規模宏大。內有五重大殿和西三院、東六院,共分四進院落。主要殿堂均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層層遞進,森嚴肅穆。中軸線兩側,輔以配殿、廊廡和行宮別院等。庭院幽雅,景緻秀麗,亭廊池沼、蒼松翠柏、古樹怪石,無不清雅宜人。

寺前緩坡道上,古柏參天,濃廕庇日,宛如一條綠色的長廊。千年古柏,奇拙蒼勁,又似兩列威武的儀仗。古柏林蔭大道南端建有一座木構彩坊,北端築有一座琉璃彩坊。四柱七樓,金碧輝煌。牌坊上,刻有乾隆的題額,正面為"同參密藏",背面為"具足精嚴"。步入琉璃牌坊,便是第一進院落。院內有一個半月形水池,池上架築石橋一座。水池兩側,鐘鼓樓對稱而建,簇擁着正前方的山門殿。山門殿殿開三門,當中一扇大門,旁邊二扇小門,分別象徵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俗稱“三解脱門”。殿內塑有哼、哈二將,佛教傳入中國時,守護山門的只有一位名叫法意太子的金剛力士,因為中國人喜歡對稱的癖好,中國佛寺的山門守護神就變成了二個:那鼻子裏能哼出白氣吸人魂魄的是“哼”將鄭倫,口中哈出黃氣使人魂魄消散的是“哈”將陳奇,因為姜子牙的歸國封神,哼哈二將從此擔負起“鎮釋山門,驅逐妖魔、殺殲鬼怪”的重任。

第二進院落,即是天王殿。殿內正中供奉園頭大耳,大腹便便,袒胸敞懷,笑容滿面的彌勒佛。古人對彌勒總是歡喜有加,寫下過許多讚頌的聯語:“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已何所不容”,給人一種大慈大悲的感覺。但到了落座在佛寺中迎接來賓的位置,倒不如“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空腸,不知眾檀樂,信心時何物休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試問着頭陀,得意處有何由來”一則更見風趣。

彌勒佛像背後,塑有韋馱立像。韋馱,又稱韋陀天,梵名音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是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後來歸化成為佛教的護法天神,因保護釋迦舍利有功而成佛。現今的韋馱不僅繼續克盡着他的保衞佛門安全的天責,還兼任着寺院財務管理的重任。據説只要看看韋馱持杵的姿態就可以明白寺院的源流和經濟狀態。天王殿中的韋陀,常見有兩種站立的姿態:一種是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直挺而立,表示此地是十方叢林,歡迎來客,遠遊的行腳僧儘可安心住下;另一種則是一手握杵拄地,一手叉腰,彷彿拒人千里之外——此處系子孫叢林,只收弟子而不接待來僧掛單,行腳僧可不要自討沒趣。

天王殿內,兩側各有兩尊高大威武的神像,人稱四大金剛。那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懷抱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握着幡傘的北方多聞天王,玩耍靈蛇的是西方廣目天王,他們駐守天地四方,用“風”“調”“雨”“順”保障着國泰民安。雖然它反映的只是農業社會人們自然力的敬畏,但也演繹着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天王殿後是三世佛殿,殿前檐掛有乾隆御書“雙林邃境”的大匾。殿內中央供奉着豎三世佛釋迦、燃燈、彌勒的高大塑像。世,梵語叫路迦(Loka),《楞嚴經》説:“世為遷流”,意即時間的流動。佛教用於因果輪迴時,“世”指個體一期生死的時間跨度。三世也可説前世、現世、未來世,或前生、今生、來生。燃燈為前世佛,釋迦是今世佛,彌勒即後世佛,他們都是如來佛的化身,分管人們的前、今、後三世。 在三世佛兩側還塑有造型生動、着色鮮豔的十八羅漢。十七個羅漢都是身披袈裟,光着腦袋,但佛殿左邊的第一尊羅漢卻穿着墨綠色鎧甲,頭戴纓絡戰盔,腳踏一雙戰靴,胸前護心鏡上還亮閃着兩條飛舞的銀龍。這個“另類”羅漢一看就不是出家人,但聽説是乾隆皇帝的化身倒確實讓人大吃一驚。按照佛教的説法,人修行後可達到一、二、三、四果的不同果位,以四果成就為最高——達到了涅槃的最高境界,可以消除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輪迴,才取名為羅漢。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四大菩薩,十六羅漢。佛在涅槃前囑咐十六羅漢常住人間,為眾生培福德。由於羅漢肩負造福人類的重任,人們便依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期望羅漢越多,福澤越廣,於是便出現了五百羅漢甚至八百羅漢之説。五百是不是最多?八百是不是夠多?中國人自有中國人的聰明,中國人往往用陽數九來表示極大和最多,而且陽數一説更有利於寺廟的建設,造十八個羅漢總比造五百羅漢化錢少、耗工小,而且更容易精塑細雕,造就風采和特色,這也是五百羅漢多數是石刻和畫像而少見雕塑的重要原因。五代時十八羅漢之説已為佛門接受,寺廟中就出現了佛殿二側各有九尊羅漢的景觀。原有的羅漢名稱不夠,有的寺廟就自説自話地加上了斯里蘭卡高僧慶友和我國玄奘法師,湊成了十八之數。但畢竟因為沒有正式的“批准手續”,歷代對增加的二位羅漢頗有爭議,乾隆皇帝和當時的章嘉活佛就不認賬。乾隆自然有乾隆的想法。有清一代,康熙和乾隆祖孫倆都信奉佛教,康熙甚至認為自己是佛僧投胎,他在南遊金山寺時曾寫過“朕本西方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的詩。乾隆則自認為修行已達到了羅漢的境界:“聖心與佛心無二無別”。雖不敢與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菩薩相比,但也到了不為世間一切所惑的程度,可以成為永享人間香火的金身羅漢。乾隆十年,他在寄題獨樂寺詩中就説過:“丈六金身應好在,春風過後偶相思。”為了討好乾隆,大臣們便設計出那身又似帝王又似佛僧的蝙蝠式打扮,直讓人覺得削尖腦袋往羅漢堆裏鑽的滑稽可笑。以風流名世的乾隆皇帝莫非真如民諺所譏諷的那樣貪婪:“巴了千鈿要萬鈿,做了皇帝要登仙”?

Tags: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