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優美文章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_父母對孩子愛的文章

欄目: 優美文章 / 發佈於: / 人氣:1.45W

作為父母的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多的期望,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_父母對孩子愛的文章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父母的希望

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帶着父母的希望誕生的,父母給孩子設定了很多規劃,很多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也需要孩子去實現。孩子要學習這個,孩子要學習那個。父母決定要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並且要求自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一代有一代的夢,一代有一代的理想。現在的孩子們則成了一台考試機、一台成人夢的複印機、一張鋼琴凳、一雙紅舞鞋、一隻小青蛙、一支油畫筆,反正想讓孩子是什麼,孩子就得變成什麼。惟獨不是父母自己。

現在的家長過去是由父母帶大的,現在的孩子則是在幼兒園和學校里長大,孩子過早掛上月票或騎上山地車,奔波在城區街道上,從一個封閉的圈子再鑽入另一個集中的圈子,繁重的功課就像狼在追羊,不僅使他們沒有玩的時間,也減少了與成年人交往的機會。而傳媒、電視給孩子的信息,明星對他們的影響,卻遠遠超過父母。孩子基本上與父母的工作和生活隔離了,爹媽在幹什麼他們並不清楚,也不瞭解父母的甘苦。只是出於好奇,父母才偶爾帶他們參觀一下自己的工作場所,只是出於禮節,才去見見祖父母。正是周邊環境的封閉,造就了“大公主”和“小皇帝”的習氣。

當年父輩們80%都是自己去上學,現在只有7%的孩子是自己去上學。為了讓孩子能遂父母的願,家長對孩子是百依百順,為子女付出多少血本都在所不惜。家庭在消費和支出的意向上,為孩子的開銷或孩子的選擇意向竟佔家庭比重的22%~40%。父母們由於“出了血”,一不如意就衝孩子大吼大叫:競爭,競爭,否則掃馬路去!孩子們則根本不當回事,心裏在嘀咕:你也沒混出息。兩代人的衝突,好像他們面對的不是同一個時空,也不是同一個社會。與上代人相比,今天的孩子簡直太不幸了,孩子從小就進入一個太緊張的時代。大人們只是想着孩子國小要擇校,中學要重點,大學要名牌,一路殺過去,出國、留學、找個好工作。可人們似乎忘了,他們還是孩子,他們要玩,要歡樂,還要聽故事。

在一項對上海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大多數中國小生的學習時間過長,平均作業量超過國家規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國小生除了上6節課之外,還要完成教師、家長佈置的作業,加上參加學校夜託班、提高班、家教輔導班等,共計454小時,人均每天學習時間總計為1054小時,大大超出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國小生每天學習時間6小時的規定。

家長不管自己是什麼職業,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多讀點兒書。學生家長的普遍心態是:與其讓孩子閒着做其他事,不如讓他們多做功課……孩子做其他事,家長不放心,只有做作業,家長才放心。

時下,許多家長對自己沒那麼多的緊迫感,對孩子倒是憂心忡忡。他們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制訂了龐大的五年或十年“規劃”,遠遠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可他們照樣強行實施他們的教育計劃。我們把這種家長叫做“教育狂”媽媽和“教育狂”爸爸。結果導致中國小出現了“三過”現象。

1、過度競爭。現行教育體制具有明顯的精英教育特徵。這一體制的主要特徵是:認為天才兒童以一定比例存在於自然人羣中,從而整個學校制度被髮動起來,兒童從入學起就被用“天才兒童”的標準進行層層篩選,從高等教育到基礎教育,教學內容被層層下放以期提高教學要求的水準。整個課程體制也表現出單純面向升學的特徵:片面注重“尖子率”、“競賽得獎率”、“升學率”等等。於是,學生的學業競爭異化為考試分數的競爭,各個學校以升學考分爭高低,畢業班由精兵把守,中低年級加強“備戰”,大小測驗、考試過於頻繁,致使學生苦不堪言,造成當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激烈的競爭、人際關係的淡漠、環境污染,使我們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孩子們在享受父輩們幼時從未享受過的豐富的物質及精神產品的同時,也正在承受着父輩們想象不到的精神壓力。

他們從踏入國小校門的第一天起,就已站在了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而學校、家長傳統而片面的教育觀念,以分數高低論英雄、以升學率高低論優劣的不適當教育觀念,嚴重妨礙了教育者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這種過分關注智育和分數,實際上是剝奪了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不正常的生長環境。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 與蕃茄共舞 》

有一位老伯伯,最愛在後花園種番茄。他每一天都辛勤地澆水除蟲,期待着青綠色的小番茄,可以健康地成熟變紅,然後可以讓他摘下來,輕咬一口,唔……番茄有番茄味呀!

今年,老伯伯又想如往年一樣,種出滿園番茄。但望着乾涸的泥地,他發愁了,因為每一年都替他掘地鬆土的獨子,因誤入歧途而入獄了。

老伯伯寫了一封信給獄中的兒子。

“仔啊!我真的很失望,今年我不能再種番茄了,因為泥土太硬,我又太老了,實在挖不鬆菜園。如果你仍在我身旁,你一定會拿起鋤頭,替我挖地鬆土,然後我便可以每天去淋花除草,等待一個又一個的番茄成熟。現在我只能眼巴巴看着樹上的番茄變爛,卻無能為力……”

兒子看完這封信,眼淚不住地流下,他怎會不知道,老爸口中的番茄,其實正是暗指他這個“不肖子”。

過了幾天,老伯伯的兒子透過獄卒回信:“老爸,你千萬別挖土呀,因為有一具屍體就埋在菜園裏。”

當天,大隊警察趕到老伯伯家裏,緊張地封鎖現場,在菜園裏地氈式挖掘了一遍又一遍,但始終一無所獲,最後惟有收隊離開。

第二天,老伯伯又收到兒子的來信。

“老爸,現在菜園的泥土相信已經被完全挖鬆了,你可以像去年一樣種番茄了。我人在獄中,可以為你做的,就只有這丁點兒,抱歉!

PS:“壞掉了的番茄就把它扔掉吧!你可否在菜園留一個位置給我,我想重新栽種一棵番茄樹,可以嗎? ” 故事完畢。摘個番茄,繼續人生路。

在每個父親的心中,都會把子女種植成一棵樹,以年月灌溉,澆上無盡的愛。有人會讓小樹苗浸鹹水,栽培出温室番茄;也有人期望可種出士多啤梨蘋果橙,到頭來卻只落得滿地黃葉。

找一個雨後的黃昏,坐在公園的大樹下,想一想吧,這些年來,父親把你養育成又大又紅的番茄,到底是想你擁抱着薯仔在湯中快樂共舞?還是切粒和炒蛋在熱鍋中打滾?抑或靜靜地守候在牛扒旁伴碟,無驚無險平淡過活?

其實故事的上半部份,曾經在網上廣泛流傳。人們愛把它用電子郵件分享,都是稱讚兒子的聰明,不費吹灰之力隔山幫父親翻土。

黃庭桄加上後部的PS和個人感想,令我也想到父母對孩子的苦心栽培,大部份都不是要兒女名成利就,只求孩子能健康成長,做一個有貢獻的好人,一個生活有意義的快樂人。這“貢獻”和“意義”範圍很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套想法。

而我,作為女兒,我相信我生活算是精彩有意義,對社會家庭也有貢獻,希望父母為我而驕傲。作為母親, 我對孩子要求很高也很低,對她們的自理求知能力,我會很嚴格;但對她們的發展方向,我則很隨意。女兒日後要擁抱着薯仔在湯中快樂共舞,還是切粒和炒蛋在熱鍋中打滾,抑或靜靜地守候在牛扒旁伴碟,老實説,我能管多少?但無論她們的選擇是什麼,我希望她們都會是又紅又大又鮮甜的番茄。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父母的希望

暑假期間,西藏中學組織同學們到雲南參觀,大家興奮地拍照留念(左二為作者)。

“藍天麗日,每一片陽光,總是那麼親切,勤勞的人們在這裏生息,千百年來的風霜匯聚,更迷人……”都説藏族同胞能歌善舞,儘管我個人的聲樂天賦似乎有負於這樣的讚許,但從藏族人民主流講,這是一種讚許,也是客觀評價,所以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詞來開始我的故事。

作為一名藏族女兒,我一直認為,我們民族不僅能歌善舞,而且是一個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民族。我愛我的民族,也愛我國其他55個民族,一種血肉情意已經深入我的骨髓。

時間是最稀缺和寶貴的資源,36歲的我已經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短短的人生經歷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經歷,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我青少年時期的故事。

我是一個地道的拉薩姑娘,在我小的時候,拉薩的漢族同志特別少,我身邊的大人們都把人羣作這樣的劃分:他是國家幹部,他是居民。民族幹部子女和漢族同志接觸得多,會講漢語,居民們都不會。我們家裏只有父親是國家幹部,我們又住在居民區,所以只有爸爸會講漢語,我上國小的時候一點兒漢語都不懂。那時我和弟弟以為“新娘子”是一句罵人話,吵架的時候會經常對罵“新娘子、新娘子”。

有意思的是,儘管我和母親都不懂漢語,但我上國小時,我母親堅持要我到漢族班去讀書,她覺得學習漢語非常重要,學習漢語會有更好的前途。現在想來,我母親作為一個普通的藏族婦女還是很有遠見的。然而可想而知,我的國小一二年級過得是多麼艱難。

小時候的我非常靦腆且固執,雖聽不懂漢語,但不哭也不問,大家給我起了個外號叫“泥菩薩”。我們班上有個和我一般大的漢族女同學,我很喜歡她,每次她跟我説話我都特別高興,我也能感覺得到她也非常願意和我在一起。儘管倆人語言不通,但下課時我們總會湊在一起玩。她有時看着我,會邊説着什麼邊指指我的衣服,又指指她的衣裳。我不知道她在説什麼,當時我的理解是她在和我比誰的衣服漂亮。我那時有一件父親從內地給我買回來的花上衣,我覺得特別美,為了跟那個女同學比漂亮,我一直穿着那件上衣,每次母親要給我換下來洗的時候,我都又哭又鬧。遺憾的是,還沒等我學會漢語,那位女同學就和她的父母調回老家了。又過了若干年,我才明白,那個女孩當時是在和我比誰的衣服乾淨而不是漂亮,可當時的我一點都沒明白,想想很是慚愧。

12歲那年我國小畢業了,因為成績優異,我順利而光榮地考上了內地西藏班——重慶市西藏中學,我是第三批內地西藏班的學生。從此,我開始了20xx年的內地求學生涯。

12歲就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可我沒有絲毫的憂傷。父母親教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要“學成歸來”。可那時的我對“學成歸來”一點概念都沒有,“大學”對我而言是十分空洞的概念,我只知道要學習好才對得起父母。

離開拉薩的那天是1987年9月14日,我記得非常清楚。那天早上,我穿上了母親為我準備的新衣裳,心裏一個勁地盤算着到了內地要吃電視裏見過的叫不上名的特別精美的食品(後來我才知道那叫藕和湯圓)。我們在拉薩市教體局的院子裏集合,父親出差在外,是外婆、母親和小姨來送的我。100名學生有很多家長送行,院子裏有歌聲、歡笑聲,也有哭泣聲,哈達在人羣中飄舞。幾個大人組織我們排隊,説是去機場的班車到了,於是大家就開始依次上車,這時很多剛才還在嬉笑的學生開始哭泣。隨着汽車緩緩啟動,車上車下已經哭成一片,我在車上看見送我的母親和外婆、小姨都淚流不止,還不停地對我説照顧好自己,一時間我也被悲傷的情緒籠罩了。

這一分別就是整整4年,思念和孤獨感常常縈繞着我。我算是非常幸運的,父親出差時順便看過我幾回,我則每週給父母寫一封信,而我的同學中有許多人在這4年中沒有任何人來探望。儘管承受了與親人分離的煎熬,但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內地西藏中學,我們有最優秀的教師,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們和老師之間建立了親人般的感情,同學之間也情同手足。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假期裏,學校還組織我們遊覽一些名勝古蹟。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探討人生和理想,那個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雄心勃勃,有的想成為人民教師,有的想成為企業家,我們盼望着長大成人的日子,期待着有朝一日建設家鄉報效祖國。學校每年在白公館渣滓洞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就此展開的人生觀大討論活動,尤其對我們的人生產生了深刻影響,我們渴望着自己成長為有良知、正直和對社會有益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文章

我們大多數人都愉快地願意承擔為人父母的職業,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經驗各有不同,有的偷快,有的不愉快。

媽媽對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孩子説:“你是不是願意像隔壁的阿姨那樣,上完國小、中學、又考上大學,然後到美國去留學?”孩子問:。大學是什麼樣?美國有什麼好?”媽媽説:“上大學是很有面子的事,到美國是人人羨慕的事,反正是好事,你願意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嗎?”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頭,眼裏卻露出一絲茫然。母親又接着強調:“好好學習的意思是要門門功課得100分。”孩子又是一陣點頭並保證:“要聽媽媽話,做個好孩子。”

這便是典型的大人對孩子的“誤導教育”。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是這樣,你不可無目的性地讓他們面對一種新的生活,而一件對孩子有益的事情很難用明白的語言解釋清楚。這樣,摻和了大量成人好惡觀點的信息,便帶有某種“強迫”的意味灌入孩子的幼小無知的心靈。

我們繼續引用上述例子並加以分析。進了學校以後,孩子果然學習認真,門門功課皆優,一直延續到三年級。此後做父母的忽然發現,什麼地方不對勁了:孩子的考試成績明顯不如以前,在家裏,孩子也懶於做作業,一臉憂鬱。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對大人一副懷疑不信任的樣子。老師家訪了幾次依然沒有效果。沒多久,那孩子居然開始逃學了。

這下做父親的可着急了,不由分説地揍了孩子一頓。母親把孩子拉到一邊説:“不要怪你爸爸,他是一時生氣,不過你這樣下去可怎麼行?你將來不是還要考大學、上美國去嗎?”那孩子哭着説:”媽媽,我不想上大學,也不想去美國了。”“大學”、“美國”令孩子厭學。如果孩子的母親還記得的話,這種“厭學”早在孩子四五歲時就表現得很充分了。這個孩子天生聰明,從小記憶力非常好,父母就決定讓他像許多人家的孩子一樣背誦唐詩,並給孩子以鼓勵。孩子開始時興致很高,很快就背下了幾十首,不久就感到有些乏味,他不知道背這些詩有什麼用,便問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媽媽的解釋自然不能令孩子滿意,他聽不明白,媽媽便説:“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背了多少首詩了,你怎麼就不能比他們強呢?”孩子感覺不到“比別人家孩子強”有什麼好處,更體會不到媽媽説的“背唐詩對你以後有好處”,便厭倦了每天這乏味的像程序似的事情。以後,無論做父母的怎樣喝斥、教導,孩子就是提不起興趣來,對父母的強行推行的計劃則是能躲則躲、能賴則賴,背唐詩計劃就這樣夭折了。孩子對學習採取的消極態度和“反抗”的方式,被專家稱之為“厭學心理障礙”。而這種“障礙”往往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看:

家長對學習目標的設置離孩子的理解程度相去甚遠。

所設置的學習內容,與孩子的興趣不一致。

學習量過大,使孩子難以承受。

強行灌輸的方式,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的責罰造成孩子對學習的恐懼和厭倦。

家長對問題的錯誤解釋。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

據專家研究,孩子厭學的心理障礙有90%是由家庭或學校老師採取強制性的教育方法所致。家長為使孩子在競爭中取勝,往往把自己的孩子與其他的孩子相比較,要求他們拼命爭第一。順從大人要求的孩子被家長視為“有出息”。結果是成績原來不錯的孩子,卻在某時段成績滑落。他們生怕自己落後,心裏每時每刻都充滿了緊張和壓力,時間久了就變得鬱鬱寡歡,心靈十分脆弱。據報道,有個三年級學生,從上幼兒園起就被視為“有出息”的聰明孩子,上學後考試總得第一。多少年來一直生活在大人的讚揚聲中。有一次考試成績公佈下來,他的數學成績比別人落後了幾分,這個脆弱的女孩子怕別人會另眼看她,便跳進他家附近的河裏自殺了。這樣的例子,多少年來都時常見諸報端。

另外,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父母的一味指責也會給他們造成心理障礙。因為有些學生並非不喜歡學習,並非知識反應和接受能力比別人弱,儘管他們也付出了努力,但卻難以達到要求;社會上、家庭裏的各種壓力,造成了他們對自己的悲觀心理,時間長了,就會厭倦學習。

大人實際上也知道,並非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回報,而他們卻一定要讓孩子的努力體現出成效。這種“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令孩子感到不安,他們不知“成龍”是為了什麼,究竟能帶來什麼好處。他們所感受到的只有壓力。

讓孩子從學習環境中暫時脱出身來,給他們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對於恢復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十分有必要。這實際上是使孩子從壓抑中擺脱出來的最好方式,也就是説由被動變為主動。孩子們可以在這個自由空間任意想象,無拘無束。並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他們認為值得做的事情。父母應該坦率地告訴孩子:

●學習確實重要,但分數並不重要。

●學習有時艱苦,有時就像玩一樣,你要明白喜歡學什麼?不喜歡什麼?

●無論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來想要幹什麼,都必須從熱愛學習開始。

●做父母的也同樣有不喜歡學的東西,同樣會“厭學”。關鍵是每個人都有最值得自己做的事情,只要不是荒廢時間。

●你可以得到一定的自由,但要靠學習爭取,要讓孩子懂得,沒有知識,就不可能得到他們所要求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