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佛家經典語錄

欄目: 佛語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2.11W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佛家經典語錄

定慧等持,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明心見性,直指本心

《六祖壇經》

聖道幽通,言詮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見聞之所不及。即文字語言,徒勞設施也。

《六祖壇經》

口莫終日説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

《六祖壇經》

人於浮世,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無量壽經》

人在世間,愛慾之中,

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

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無量壽經》

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無量壽經》

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

《無量壽經》

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無量壽經》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無量壽經》

人在愛慾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滅,自得喜樂,無有旁代。

《無量壽經》

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

《無量壽經》

開彼智慧眼,滅此昏盲暗,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無量壽經》

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鳩摩羅什《金剛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金剛經》

"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鳩摩羅什《金剛經》

念起即覺,覺即不隨。

《金剛經》

迷途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金剛經》

如筏喻者,法尚舍,何況非法。

《金剛經》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金剛經》

佈施要無相,度生要無我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金剛經》

無諍三味

《金剛經》

猶如蓮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華嚴經》

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複如是;入於眾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説劫,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釋迦牟尼佛《華嚴經》

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華嚴經》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華嚴經)

——佛經《華嚴經》

淨心水器,莫不影顯,常現在前;但器濁心之人生,不見如來法身之影

《華嚴經》

時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華嚴經》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華嚴經》

念起即斷,念起不隨,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金剛經》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壇經》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來身去本三昧。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須坐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內心非賢;日行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老向外求玄;聽説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其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共性無二,無二之性,既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聖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六祖惠能大師《六祖壇經》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佈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法華經》

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

《楞嚴經》

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楞嚴經》

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是大妄語

《愣嚴經》

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説食,終不能飽。

《愣嚴經》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大佛頂首愣嚴經》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楞嚴經》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愣嚴經》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

《心經》

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釋迦牟尼《心經》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釋迦牟尼《心經》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經》

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釋迦牟尼《心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釋迦牟尼《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