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89W

成語具有傳承性、定型性和整體性的特點,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都要求服務於社會的語言做相應的發展,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語的發展和變化。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張僧繇的籍貫,<歷代名畫記>卷七載:“張僧繇,吳中人也。”吳中即現在的江蘇蘇州。宋<宣和畫譜>、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也都説是吳人,這是一種最為可靠的説法。另有一説,現行本南北朝姚最<續畫品·張僧繇>條的標題下,注作“五代樑時,吳興人”。清乾隆《湖州府志·藝術傳>也依據這一注語作為吳興人,並徵引了明董斯張<吳興備志>的説法作為佐證:“僧繇世傳吳人,乃畫品出姚最所續,獨以僧繇系之吳興。按最武康人,從樑入周,其一時目擊,當不妄借他郡人為吳興產也。”近人吳詩初在<張僧繇>一書中批駁了董斯張的理解,認為他對宋齊樑這一段歷史不瞭解,“忽略了所謂‘五代’是唐人對宋、齊、樑、陳、隋五個王朝的概稱,<續畫品>中稱蕭繹(梁元帝)為湘東王,説明寫成時間至遲也還在蕭綱(梁簡文帝)天正元年(551),即蕭繹未稱帝以前,他不可能有‘五代’的概念。這就説明這一注語並不是姚最的自注,而是‘批校者’把張僧繇的經歷和籍貫混為一談了。”

張僧繇不僅是個著名畫家,而且還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位,是上層社會精英分子。在這點上,他與陸探微有天壤之別。張僧繇,仕途順通,《歷代名畫記》載:“天監(502—519)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陵王是梁武帝蕭衍第八個兒子蕭紀的封號,<梁書>列傳第四十九<武陵王傳>載:“天監十三年(514)封為武陵郡王。”説明張僧繇被任命為武陵王國侍郎在天監十三年至十八年之間,這時蕭紀年齡不超過七歲至十二歲,因為據《梁書·元帝本紀》,蕭繹(蕭衍第七子)生於天監七年,那麼作為第八子的蕭紀,生年當不早於天監七年,天監十三年封郡王時年齡不大於七歲。據此,國侍郎當有一定權力。右將軍與吳興太守等職,也是掌握一定實權的職位。“直祕閣知畫事”是指掌管皇家收藏書籍、法書名畫機關的官職,這一職位的授予應與張僧繇善畫有關。祕閣是封建王朝皇家收藏書籍、法書名畫的機關。漢武帝劉徹是祕閣的創始人,目的是彙集圖書。祕閣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南朝。南齊謝赫<古畫品錄>中有:“不興(曹不興)之跡,代不復見,祕閣內僅一龍頭而已。”至蕭衍時,由於規模擴大,於是設置了“知畫事”的官職,負責管理。從唐人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所記<樑太清目>,可知蕭樑王朝祕閣藏畫非常豐富,這無疑對張僧繇的藝術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張僧繇一生足跡甚廣,除了在建康、武陵、吳興等地任職外,還曾受命遠赴蜀地。崑山、潤州(鎮江)、江陵等處也曾留下他的壁畫遺蹟。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的典故

南北朝時期,有個擅長畫龍的人名叫張僧繇。他畫龍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傳説,有一次,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上畫了四條白龍,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四條白龍都沒有點上眼睛。有很多人問他:“先生為何不點上眼睛呢?”張僧繇回答説:“點上眼睛很容易,但一點上,恐怕龍就會破壁騰空而去。”人們不相信這一説法,都要他點上眼睛,看看龍到底會不會飛走。

在眾人的執意要求下,畫龍點睛的主人公張僧繇只得提起筆來給龍點睛。他剛點了兩條龍的眼睛,忽然雷雨大作,接着,只聽得“轟”的一聲巨響,牆壁開裂。人們仔細一看,原來牆上的那兩條畫了眼睛的白龍已經騰雲駕霧,飛到天上去了。而那兩條沒有點睛的白龍,仍然留在了牆壁上。

人們這才相信了張僧繇所説的話。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的啟示

畫龍點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的延伸

【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釋義】為畫好的龍點上眼珠,原形容樑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也比喻做事在緊要之處着力。

張僧繇,中國南朝畫家。吳中(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一説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6世紀上半葉。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曾任武陵王國侍郎,以後又任直祕書閣知畫事、右軍將軍、吳興太守等職。苦學成才,長於寫真,並擅畫佛像、龍、鷹,多作卷軸畫和壁畫。成語“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於有關他的傳説。記載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講求明暗、烘托的“退暈法”畫“凸凹花”,有立體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來的繪畫技法。文獻裏説他作畫,“筆才一二、像已應焉”,很象現在的速寫,被稱為“疏體”。今有唐人樑令瓚臨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傳世,現已流往日本,但這幅畫的用筆和記載並不相同。他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唐朝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都遠師於他。此外,他還善於雕塑,有“張家樣”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