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傳説

有關造字聖人倉頡的神話故事

欄目: 傳説 / 發佈於: / 人氣:2.47W

倉頡,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還有倉頡造字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讓後人品讀。今天本站小編分享的是有關造字聖人倉頡的神話故事,希望你會喜歡。

有關造字聖人倉頡的神話故事

造字聖人倉頡的神話故事

傳説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只八個人:倉頡、重耳、虞舜、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倉頡是黃帝時代的造字聖人;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三皇五帝之一;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呂光則是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後涼國王;高洋是北齊建立者;魚俱羅相傳是擊殺猛將李元霸隋朝名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後主,著名的詞人,文學家;項羽則是曠古絕今的“西楚霸王”。

倉頡,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助手。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這位史前傳説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藉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後愈演愈神奇,發展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等傳説。黃帝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當時沒有國家機器,可見“史官”之説,顯然是後人用後代國家機器的職官名稱套用於史前傳説人物的結果。 本文來自織夢

在中華民族光燦奪目的歷史畫卷裏,倉頡是一位介於神話與傳説之間的人物,無論從神話學,民族學或民俗學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聖者,史稱“龍顏四目”, “聲有睿德”(見《論衡》,《呂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績在於“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這個人類“祕密武器”的創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龍亦 潛藏”,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創舉。作為一位偉大的文化神,他的故鄉陝西白水縣人民至今崇呼為“倉聖”,留下了永久的紀念。白水人民對倉頡的信仰,已經融 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敬惜字紙。在老一輩人的心目中,字紙是帶有倉頡聖靈的神物。一小片字紙,不管多麼破爛無用,絕 不亂扔,也不用來揩擦污物,而是收藏起來,裝入乾淨的瓷甕之中。等積累多了,于晴天無風之日,洗淨手臉,取出來攜到荒郊野外,焚香叩頭,點火化焚,用淨物 將灰包裹,埋於地下,或棄灰與河水中,名為“清水祭”,取意萬古長流。誰要不這麼辦,那就成了對倉聖不尊的造孽行為,人人都會指責。嚴重者,全族對其懲 罰。小孩因不懂而有違此忌時,家長一面大加教訓,同時又忙燒香叩頭許願求倉聖爺饒恕。敬惜字紙對學生要求更嚴。學生於每早上學前必要洗淨手臉,髒手不能摸 書提筆。推及學校,每校都有化紙爐,化掉的紙灰必埋於淨土之中。直到現在,兒童上學時必須洗淨手臉。

入學拜聖。在白水,孩子到了上學唸書的年齡,父母給孩子洗淨手臉,穿上新衣長袍,戴頂禮帽,持 香紙貢物,到倉頡廟內給倉聖爺燒香,祈求倉聖爺保佑,讓孩子讀書長進,步步高昇。之後,大人帶孩子到寢殿東廊的神碑(倉聖碑),抱孩子用手撫摸碑頂。據 説,這樣日後便能心能手巧,讀書時過目不忘,寫的字龍飛鳳舞。讀書人不論何時進廟,都要到碑上磨一磨手,穀雨廟會時尤其。此碑於1971年運往西安碑林,光滑的頂端即是白水人手磨的結果。

枕書辟邪。字能辟邪除病,這是過去白水人的普遍説法。認為誰要中了邪魔,就讓枕書睡覺,説是邪 魔害怕字書,用以驅除,病就會好。推而廣之,枕頭上繡字,就成了一種風俗。尤其是結婚用的枕頭,字繡得如何,成了人們對新媳婦手藝品評的一個內容。現在的 年輕人雖不信枕書辟邪之説,卻對枕頭上的繡字仍很講究。

寫字治病。倉聖廟內有兩棵古柏,從倉頡座像向外看,好象兩個衞士,左叫“青龍柏”右叫“白虎柏”。據説這青龍白虎,忠於職守,曾殺敗過無數邪魔的來犯。因此,附近的人們一旦身上起了“風疹”或者患了什麼病,就在前心寫上“青龍”,後心寫上“白虎”,藉此除邪治病。此習流傳陝西各地,至今仍廣泛的保留。

吃住不忘倉聖。白水人早晚喜歡喝紅豆稀飯,認為這種習慣來源於倉頡。據説倉頡特別愛喝這種稀 飯,他在深溝造字時,母親早晚給他送這種飯。有一次,他正在吃飯時猛然想起一個字的造法,想着想着,竟把吃飯忘了,飯灑了一地。紅豆落地後,變成了紅色礓 石。名叫紅豆礓。這就是白水洛河以北倉頡家鄉和倉聖廟附近為什麼會有紅色礓石的來歷,也是白水人對吃紅豆稀飯的一 種解釋。

白水洛河以北的人喜歡住窯洞。窯洞冬暖夏涼,省料省錢。但由於習慣,即使有了大房,也不願住,只是放置雜物。姑娘找對象,講究誰家有磚窯面子的一院莊子。住窯洞的講究,據説也是從倉聖爺當年傳先來的。有些後生晚輩在外跑了幾年,回到家裏想蓋房子改變住宿條件,老輩人便堅持阻攔,説是倉聖爺留下的傳統,誰也不能忘本去改變它。

兒童禮俗及其他崇敬禁忌。孩子週歲,“抓歲”習俗各地皆有。白水獨有倉聖相聯繫,屆時,家長備好書、筆、刀等物。書名“倉頡書”,刀名“將軍劍”。等賓客到齊入席,抱孩子取玩三樣東西。孩子若先抓到書,預兆長大後文運暢盛,若先抓到筆,預兆長大後知書達禮,若先抓到刀,預兆將成為武將,若一次抓到兩樣,謂為奇才。 本文來自織夢

倉聖廟內的倉頡塑像,泥胎粉身,面豐體大,四目靈光,慈善祥和,身着百樣樹葉綴成的衣裳,古樸 典雅,鄉民謂為“百葉衣”。見衣思古,緬懷倉聖當年創業的艱難。村婦仿此,生下孩子,向百家求碎布,連綴縫成“百家衣”,等孩子百天穿在身上,以示倉頡遺 風。祈求倉聖保佑,長大成器,為百家辦事出力。

倉頡的主要成就

從歷代典籍的記載看,倉頡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文字,所謂的“蒼(倉)頡作書”,並不是説倉頡一個人完全地將文字發明創造出來,而是説倉頡將民間既有的圖畫文字進行廣泛蒐集,並加以認真整理,從而創制出一套成體系的規範的象形文字。

二、受洛書,河圖、洛書上詳細記錄古代帝王的興亡之數,和統民治國的道法。只有天授命的帝王才能得到,倉頡登基為帝后,向南巡狩自己的領土,登上陽虛山,隨着洛河向東來到了洛水與黃河交匯處的洛汭,發現靈龜揹負着神祕圖案,獻給倉頡。八卦就是洛書演化而來,後為《周易》來源。

有關倉頡的典故

鳳凰銜書

相傳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台上造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説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裏叼着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 看説:“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非常高興,立即召集九州酋長,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於是,這些象形字便開始應用起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枱”,宋朝時還在這裏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倉聖鳥跡

建於漢代的白水縣倉頡廟內立有一塊清代的《倉聖鳥跡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着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跡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書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33]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炎帝有聖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於涿鹿,位於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着由於右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製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倉頡聖靈。

倉頡,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還有倉頡造字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讓後人品讀。今天本站小編分享的是有關造字聖人倉頡的神話故事,希望你會喜歡。

造字聖人倉頡的神話故事

傳説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只八個人:倉頡、重耳、虞舜、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倉頡是黃帝時代的造字聖人;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三皇五帝之一;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呂光則是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後涼國王;高洋是北齊建立者;魚俱羅相傳是擊殺猛將李元霸隋朝名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後主,著名的詞人,文學家;項羽則是曠古絕今的“西楚霸王”。

倉頡,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助手。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這位史前傳説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藉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後愈演愈神奇,發展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等傳説。黃帝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當時沒有國家機器,可見“史官”之説,顯然是後人用後代國家機器的職官名稱套用於史前傳説人物的結果。 本文來自織夢

在中華民族光燦奪目的歷史畫卷裏,倉頡是一位介於神話與傳説之間的人物,無論從神話學,民族學或民俗學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聖者,史稱“龍顏四目”, “聲有睿德”(見《論衡》,《呂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績在於“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這個人類“祕密武器”的創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龍亦 潛藏”,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創舉。作為一位偉大的文化神,他的故鄉陝西白水縣人民至今崇呼為“倉聖”,留下了永久的紀念。白水人民對倉頡的信仰,已經融 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敬惜字紙。在老一輩人的心目中,字紙是帶有倉頡聖靈的神物。一小片字紙,不管多麼破爛無用,絕 不亂扔,也不用來揩擦污物,而是收藏起來,裝入乾淨的瓷甕之中。等積累多了,于晴天無風之日,洗淨手臉,取出來攜到荒郊野外,焚香叩頭,點火化焚,用淨物 將灰包裹,埋於地下,或棄灰與河水中,名為“清水祭”,取意萬古長流。誰要不這麼辦,那就成了對倉聖不尊的造孽行為,人人都會指責。嚴重者,全族對其懲 罰。小孩因不懂而有違此忌時,家長一面大加教訓,同時又忙燒香叩頭許願求倉聖爺饒恕。敬惜字紙對學生要求更嚴。學生於每早上學前必要洗淨手臉,髒手不能摸 書提筆。推及學校,每校都有化紙爐,化掉的紙灰必埋於淨土之中。直到現在,兒童上學時必須洗淨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