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寓言故事

生活中的寓言故事精選

欄目: 寓言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35W

幼兒往往能理解寓言故事的情節,但對其中的深刻寓意卻往往難以理解。因此探索寓言故事的教學方法,挖掘藴含在寓言故事中的教育價值就顯得非常重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生活中的寓言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生活中的寓言故事精選

生活中的寓言故事篇一:不受嗟來之食

戰國時期,諸侯混戰,民不聊生。有一個富人認為自己是個活菩薩,拿點糧食給災民吃,但是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饑民卻拒絕了……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征戰,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就沒法活了。這一年,齊國大旱,一連3個月沒下雨,田地乾裂,莊稼全死了,窮人吃完了樹葉吃樹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個個都要被餓死了。可是富人家裏的糧倉堆得滿滿的,他們照舊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個富人名叫黔傲,看着窮人一個個餓得東倒西歪,他反而幸災樂禍。他想拿出點糧食給災民們吃,但又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窩窩頭擺在路邊,施捨給過往的饑民們。每當過來一個饑民,黔傲便丟過去一個窩窩頭,並且傲慢地叫着:“叫化子,給你吃吧!”有時候,過來一羣人,黔傲便丟出去好幾個窩頭讓饑民們互相爭搶,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們,十分開心,覺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薩。

這時,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饑民走過來,只見他滿頭亂蓬蓬的頭髮,衣衫襤褸,將一雙破爛不堪的鞋子用草繩綁在腳上,他一邊用破舊的衣袖遮住面孔,一邊搖搖晃晃地邁着步,由於幾天沒吃東西了,他已經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走起路來有些東倒西歪了。

黔傲看見這個饑民的模樣,便特意拿了兩個窩窩頭,還盛了一碗湯,對着這個饑民大聲吆喝着:“喂,過來吃!”饑民像沒聽見似的,沒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聽到沒有?給你吃的!”只見那饑民突然精神振作起來,瞪大雙眼看着黔傲説:“收起你的東西吧,我寧願餓死也不願吃這樣的嗟來之食!”

黔傲萬萬沒料到,餓得這樣搖搖晃晃的饑民竟還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嚴,黔傲滿面羞慚,一時説不出話來。

本來,救濟、幫助別人就應該真心實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對於善意的幫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對“嗟來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氣的饑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

生活中的寓言故事篇二:造劍的人

大司馬是楚國的官員,有一位專為他造劍的工匠,儘管有80來歲,但打出的劍依然鋒利無比,光芒照人。

“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劍仍舊造得這麼好,是不是有什麼竅門?”大司馬讚歎老匠人高超的技藝。

老工匠聽了主人的誇獎,心中有些不自在,他告訴大司馬:“我造了一輩子劍,我在20歲時就喜歡造劍。除了劍,我對其他東西全然不顧,不是劍就從不去細看,一晃就過了60餘年。”

大司馬聽了老工匠的自白,更是欽佩他的獻身精神。雖然他沒有談造劍的竅門,但他揭示了一條通向成功的道理。他專注於造劍技藝,幾十年如一日,執着的追求使他掌握了造劍工藝,進而達到一種高妙的境界。有了這樣的精神,哪有造劍不是又鋒利又光亮的道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精湛的技藝,豐碩的收穫,事業的成功,都是靠專心致志終身追求而取得的。

生活中的寓言故事篇三:不識自己的字

宋朝有個丞相叫張商英,他有個愛好就是書法,他特別喜歡寫草書,閒來無事,他便提筆龍飛鳳舞一陣,甚是得意。其實,這張丞相的書法很不到家,字寫得不合體統,他還孤芳自賞。當時,很多人都譏笑他,而他卻不以為然,依然是我行我素,按他的老習慣寫字。

一天飯後,張丞相小憩片刻,突然來了詩興,偶得佳句,便當即叫小童磨墨鋪紙,張丞相提起筆來,一陣疾書,滿紙是一片龍飛蛇走,讓人還着實難以辨認。張丞相寫完後,搖頭晃腦得意了好一陣,似乎還意猶未盡。於是叫來他的侄子,讓侄子把這些詩句抄錄下來。

丞相的侄子拿過紙筆,準備用小楷將詩句錄下,可是他好半天才能辨認出一個字,時時碰到那些筆劃曲折怪異之處,侄子只好連猜帶蒙。可是有些地方,他實在是怎麼也看不懂,不知從哪裏斷開才對。他沒辦法,只好停下筆來,捧着草稿去問張丞相。

張丞相拿着自己的大作,仔細看了很久,也辨認不清,自己寫的字自己都不認識了。他心裏頗有些下不了台,便責罵侄子説:“你為什麼不早些來問呢?我也忘記是寫的什麼了!”

有些人總愛自以為是,既不虛心,又愛堅持自己的錯誤,還強詞奪理為自己辯護,結果是越顯出自己的愚蠢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