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集錦3則

欄目: 故事集 / 發佈於: / 人氣:2.62W

哲理,不是人不懂,是有時候人習慣把事情複雜化了,所以感到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哲理小故事集錦3則,希望大家喜歡!

哲理小故事集錦3則

哲理小故事集錦3則篇一

檀道濟是劉宋時期的大將。有一次,檀道濟奉皇帝之命去討伐魏國時,因為遭遇惡劣的天氣,路上耽誤了不少時間,導致部隊出發時所帶的糧食變得匱乏,因為一時不可能得到補給,他只好帶着士兵們原路返回。讓檀道濟沒想到的是,有一個士兵叛逃到了魏國,把他們已經沒有糧食的事情如實告訴給了敵人。

魏兵的將領瞭解情況之後,自然不肯放過消滅檀道濟的大好時機,他們立刻帶兵一路追趕而來。檀道濟得到消息,沉思了一會兒,緩緩地對屬下們説:“按照原計劃繼續前進,晚上再停下來。”當天晚上,檀道濟讓士兵運來很多沙子,把它們堆在一起,然後拿出糧庫裏僅有的糧食蓋在沙子的外層。

第二天早晨,魏兵的追兵到了,他們遠遠地看到用沙子偽裝起來的“糧倉”,為宋軍還有這麼多糧食而驚訝,以為那個叛逃的士兵一定在撒謊,藉機把他殺掉了,然後又撤回了所有的追兵,檀道濟趁機繼續撤退,終於保全了自己的隊伍。

很多時候,在敵我雙方的較量中,決定勝負的往往並不是軍事實力,只要像檀道濟這樣懂得運用智慧,就算身處絕境也可以反敗為勝。

哲理小故事集錦3則篇二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算得上“草原霸王”,任何動物看到它,都會灰溜溜走開。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同樣生活着一種叫鬣狗的動物,它們與普通的狼狗差不多大,毛色棕黃,喜歡羣居生活。

當它們集體出動捕獵時,甚至可以捕殺到瞪羚、斑馬、角馬等大中型草食動物。有時,就連體重達半噸的非洲野水牛,也會成為鬣狗的手下敗將。可惜的是,鬣狗有個致命的弱點,每次捕捉到獵物,總會無比興奮,發出一種像人一樣大笑的聲音。

這種聲音在草原上非常有穿透力,能傳到幾千米之外。這樣一來,很快就將獅子引來了。樂極生悲的鬣狗,只好放棄本來已到嘴邊的美味,灰溜溜四散逃走。獅子停下來,繞着獵物轉幾圈,就開始盡情享受撿來的“大餡餅”。奇怪的是,它每次總是不吃完,要留下三分之一的美味,然後就大搖大擺離開了。

正在周圍觀察“敵情”的鬣狗,馬上重新圍攏過來,分享剩餘的美味。時間久了,獅子和鬣狗居然漸漸形成了一種默契。發現獵物時,只要獅子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鬣狗們就會一擁而上,大開殺戒,直到將獵物置於死地。

身為草原霸王,獅子總是自覺為鬣狗“留”下一部分美味,這種舉動似乎有些愚蠢。

其實,這正是獅子的聰明之處。

因為,只有為鬣狗留一份晚餐,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晚餐。

哲理小故事集錦3則篇三

范仲淹的次子範純仁是北宋名臣,人稱“布衣宰相”。在襄城任知州時,他發現百姓的生活窮困,於是想找出辦法改變現狀。經過考察,他發現襄城適宜種桑養蠶,織成絲綢後價格不菲,便發佈政令,號召百姓種桑樹。

可政令發出了很久,範純仁也沒看到百姓種桑樹。原來,當地百姓世代以種田為業,習慣了老守田園,不想求變。儘管政府再三鼓勵,仍沒人願意去種桑樹。範純仁不願靠強制措施逼迫百姓,便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種桑樹代替處罰。他命人貼出公告,寫上:罪行較輕的罪犯可以用在家中種桑樹代替坐牢,所種桑樹的多少根據罪過輕重而定,並按所種桑樹的生長情況,予以減罪或免罪。

公告貼出後,許多罪犯為了減罪紛紛在家種桑樹,繼而用桑葉養蠶、用蠶絲織布……幾年後,養蠶、織布的風氣在襄城流行起來,許多百姓因此脱貧致富。因為範純仁是以著作侍郎的身份來此任知州,百姓便把桑林稱為“著作桑林”。

怎樣把政令推行下去是一門學問。許多時候,以強制的方式推行政令,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而變通一下方式,巧行政令,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ags:集錦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