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故事集

陶淵明故事新編:陶淵明辭官以後……

欄目: 故事集 / 發佈於: / 人氣:1.96W

本站: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在《陶淵明辭官以後》這篇文裏,作者將陶淵明辭官以後的故事進行了改編。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閲讀這個故事吧!

陶淵明故事新編:陶淵明辭官以後……

話説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結果“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官場十幾年的打拼,儘管在物質生活上過的比較優裕,但惡濁的官場氛圍和黑白不變是非顛倒的官場遊戲,把陶淵明原本對現實寄予的最後一點希望擊的粉碎。終於,他痛下決心,唱着“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述志歌,一口氣回到了自己山明水秀的故鄉,舊活重操,當起了地道的山野村夫。

他把故居的八九間茅屋做了大體的收拾後,在房前檐後又種植了一些花草樹木,然後在南山腳下開墾了十餘畝土地,就開始過自己踏踏實實的農民日子了。誰知農民的日子決不是想象的那樣自在瀟灑,一年奔波于田野,有時秋天的一場冰雹就會使你顆粒無收,陶淵明本來沒有真正從事過農業生產,所以他儘管也和其它農民一樣在田裏辛勤耕作,但秋天的收穫總是令他失望,兩年過後,他當官時的一些積蓄漸漸告罄,而糧食卻幾乎沒有任何庫存,家庭生活逐漸出現了捉襟見肘的悲慘狀況,有時甚至得去和鄰居告貸。

他從官場退出的時候,本來就沒和家中的任何人商量過,所以回家之後遭到家裏大小人的一致炮轟,但既然事已做成,家裏人也只能勉強遷就他了,跟着他過起了普通人家的生活。沒想到現在日子竟然過成了這樣,於是家裏再一次掀起了風波。全家老小一致把毛頭指向了他:七十歲的老母親每天哭哭啼啼地數落,説我們家想當年是何等的威風,你的太爺官居一品,後來時氣不順,一代不如一代,你父親早早過世,我費勁心血供你讀書,本指望你來恢復我們家族的榮耀,你可有出息,好好的官不做,偏要做農民,農民沒做好,我臨死連口飽飯都吃不上了,我跟着你丟人啊!妻子連着好多天,農活不幹家務也不理,甚至以絕食相要挾,哭着鬧着要和他離婚,説幾十年跟着他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看看有了一點希望,卻被他像扔一件破衣服似説扔就扔了,跟着這樣的人太憋氣,太窩囊,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實在難以在外人面前抬頭。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本着臉,連着十天半月不和他説一句話,有時甚至也指桑罵槐地來嘲諷他,再加上街坊鄰居的風言風語嘀嘀咕咕。陶淵明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矛盾之中,連“乘風西歸去,託體同山阿”的心都有了,就在他們家長時間陷入冷戰的時候,已經退休頤養天年的叔叔再一次光顧了他們家,看着擁有滿腹經綸侄兒家過着如此恓惶的日子,叔叔的氣也不打一處來,先是附和着陶淵明母親對侄兒進行了一通狂轟亂炸,並對侄媳婦的怨言表示深深地理解,接着對嫂子、侄媳婦和各個侄孫和侄孫女做了耐心細緻的工作,説他保證説服陶淵明再次做官,而他們也一定不能再次以“冷暴力”甚至其它方式威脅陶淵明,然後就為侄兒的未來做起了籌劃,那就是再一次做官,在陶淵明答應可以考慮做官的承諾聲中,叔叔臨走時給陶淵明留下了五斗米的錢,搖着頭歎着氣蹣跚而去。

怎麼辦?再去做官?自己把官場的同事朋友都得罪光了,誰還願意引薦自己呢?更何況自己為了不走回頭路才寫了《歸去來兮》,那可是自己痛下決心和官場決裂的標誌啊,現在早流傳在外,再回官場,自己的臉往哪裏放?唉!生性灑脱達觀的陶淵明臉上再也沒有了往日自得的神情,終日只是唉聲歎氣,而母親和妻子在不停地催他啟程。去找誰呢?他猛然想起了現在官居徵北大將軍的檀道濟,想當年檀道濟非常欣賞他的文才,曾一再要他留在身邊,被他婉言謝絕了,也許到他那裏還能謀個差事。陶淵明於是起身了,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北部邊疆的前線打聽到了檀道濟的消息,經過層層審查在一個很大的軍帳裏陶淵明見到了檀大帥,檀早不是當年的小將領,現在手下有精兵十萬,正在和柔然交戰,對陶淵明早沒有一點印象,當陶淵明做了自我介紹並説明來意時,檀拍了半天腦袋才哈哈大笑,説終於想起來了,沒過現在戰事緊急,每天刀光劍影,在這裏文人實在起不了什麼作用,另外,軍糧也很吃緊,想留在這裏最少也得捐獻200石糧食。陶淵明心想我有這麼多糧食用得着來尋你嗎?之後客氣了幾句,走出了檀道濟的大帳……

在返家途中,陶淵明終於又想到一個人,那就是他在做彭澤縣令時最知心的朋友嘉正重,想當年嘉是他的副手,兩人經常一塊喝酒,大罵官場的黑暗,併發誓一同離開官場返歸田園,可在最後嘉臨時改變了主意,又留在了官場接替了陶淵明的職位,聽説後來因為政績突出現在早升任了六安郡守,到那裏也許能謀到一碗飯,想着這些,陶淵明早不顧什麼顏面急急向六安趕去……

到了六安的郡守衙門正趕上了中午下班,他在衙門口窺視了半天也沒看到嘉的出現,一打聽説前幾天就去道里開會了,三五天可能就要回來,陶淵明在一個小店裏勉強住了下來,每天不定期到衙門裏打聽,第五天的下午終於聽説回來了,他高高興興地去拜見了當年的這位好朋友,一見面嘉差點把陶淵明擁抱死,説這幾年可把他想死了,説着就讓衙役把好煙好茶端了上來,晚上就在郡裏最豪華的酒店招待了陶淵明,飯後還要請陶淵明洗桑拿,陶淵明説不必了,於是回到了嘉的單人宿舍,漸漸地陶淵明説出了此行的目的,嘉的談話興頭一下減了許多,變得支支吾吾……第二天他説自己還要出差,給陶淵明帶了二兩銀子的路費,急匆匆地派人送走了陶淵明。

陶淵明騎着一頭羸弱的毛驢垂頭喪氣地向家的方向走去,三天三夜後,來到了當年做縣令的彭澤,景象比當年更加不如,一羣人正在一面牆上擠着看,原來是由於前線戰事吃驚,政府緊急招兵的告示,所招兵的年齡限定在12---70歲,自願參軍者家裏可得到政府一年補貼的三石小米,看着這些陶淵明的眼睛濕潤了,唉!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他咬了咬牙,在街上五兩銀子賣掉了毛驢,在招兵處填寫了檔案資料,託在這裏開店的鄉人把三石米和六兩銀子捎回家裏,自己跟着軍隊開向了前線……

作者:王成海

公眾號:老事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