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9W

歷史故事對於歷史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歷史故事的選擇,必須遵循真實性、針對性、生動性和探究性的原則,以充分發揮歷史故事的明理啟智的作用。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希望能夠幫到你!

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篇一:子貢贖人與子路救人

魯國有一道律法——凡是有見到魯國人在他國淪為奴隸者,自己墊錢將其贖回,可從魯國領取賞金報酬。

很多被人當做牛馬使喚的魯國人奴隸因此而獲救。

子貢也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不去接受賞金,魯國上下聽説這件事後紛紛稱讚他重義輕財。子貢也覺做了善事而不求財物回報是更高的善舉,因此十分得意。

他的孔子聽説了這個消息,卻十分生氣,對子貢説:“你作這件事實在愚蠢啊!”子貢既委屈又疑惑,不懂孔子為何罵他。孔子説:“你仍然不明白道理啊。你只看到了眼前方寸,卻看不清大局整體。讓我來告訴你失誤之處吧。魯國人被人贖回,贖人者領取應得的酬報,這是平衡的規矩道理。奴隸獲救,救人者也被人稱讚,也能得到應得的酬勞。現在你把它打破了,日後人們贖回奴隸,若領取賞金,可能會受到別人的嘲笑,被當做貪財之人。若不領取賞金,雖然會得到稱讚,但卻會白白蒙受金錢損失,魯國富翁少,平民多,許多平民是難以承擔這些損失的。這麼一來,救了奴隸後,要麼被人嘲笑,要麼自己蒙受損失。長此下去,大家恐怕都會故意對受苦的奴隸視而不見,誰願意再去救人呢?

子貢聽完,羞愧不已。

子路又救了一個溺水的人,被救的人很感激,要送一頭牛給他,子路收下了。

孔子聽説之後,非常高興,説道:“從此之後,再見到溺水的人,必定人人奮力相救。”

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篇二:秦武王爭強好勝舉鼎而死

秦武王是秦惠王眾多兒女中最神武的兒子,秦惠王給其起名為“蕩”,為的就是讓他達成稱霸中原、蕩平天下的願望。秦武王是秦國最着名的君王,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其雄心壯志不遜於任何一位有做為的君主。可是他卻因為一時逞能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實在令人惋惜。

秦武王舉鼎鬥勇枉送命

秦武王身高體壯,重武好戰,有着天生的神力。他常常和勇士們以鬥力為樂,而且對於勇力過人者都十分欣賞。當時烏獲、任鄙就是因為勇猛力大而受到了重用,秦武王繼位後,對二人更是寵愛有加,紛紛提拔他們為上將。

在衞國(有説是齊國)的民間也有個力大無窮的人,名叫孟賁,他就是因為力氣大而聞名於鄉里。人們形容他的神力,“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傳説有一次他上山砍柴,看見兩頭公牛在打鬥。孟賁上去便攥住了兩頭牛的牛角,一下子便見它們分開了。其中一頭牛感受到孟賁的蠻力便温順地匍匐在地,另一隻卻有點不服氣,對着孟賁不停地晃動牛角,大有和孟賁決一死戰的勁頭。誰知孟賁一怒之下狠狠的揪住了牛角,按住牛頭,硬是將牛角拔了出來。那頭牛頓時鮮血噴出丈餘高,之後倒地而死。

方圓百里的人都知道孟賁的厲害,因此都不敢與其發生爭執。後來孟賁聽説秦武王在招賢納士,他想自己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於是連忙趕往秦國。從衞國到秦國要經過黃河,所以必須走水路。那天在岸上等待乘船的人非常多,按照規矩,每個人都是要排隊登船的。可是那天孟賁來了,因為有一身神力,孟賁從來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只見他一把將前面的人都拉到了自己的身後,抬腳就要上船。

別人已經等了很久,見到他如此不講道理,就有人十分氣憤,便拿着船槳打他的頭:“你以為你是孟賁啊,不排隊就想上船。”

孟賁十分生氣,轉身就用雙眼瞪着那個説話的人。只聽他大吼一聲,頓時河水波濤洶湧,站在船上的人都被震到了河裏。為了早日趕到秦國,孟賁也沒工夫和那些人計較,他把船槳插在岸上,站在船上用腳猛地一蹬,船就劃到了十餘米外,轉眼間就到了河對岸。他很快就到了咸陽見到了秦武王。經過一番測試,秦武王對他的才能非常讚賞,當即給他封了官職,像對待烏獲、任鄙一樣寵信他。

秦武王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不屑與六國為伍。六國都設有相國一職,於是秦武王便將秦國的相國改為丞相,並設有左右兩個丞相。甘茂為左丞相,樗裏疾為右丞相。秦武王知道這兩個人都是學識淵博、聰明絕頂之人,於是他找機會向二人問道:“如果你們能夠讓我統一各國,滅掉周朝,得到君王的威望,那麼我死了也值了。”接着秦武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先從韓國入手,滅掉韓國。

樗裏疾表示反對,因為到韓國的路途不光遙遠而且艱險,興師動眾,勞民傷財,還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萬一趙、魏兩國趁機從背後偷襲,將會造成十分惡劣的後果。

秦武王轉過頭看着甘茂。甘茂願意到魏國去做説客,不但阻止魏國向秦國偷襲,還會讓魏國出兵助秦滅掉韓國。秦武王聽後大喜,便給了甘茂很多的財物,命他速速出使魏國。經過甘茂的一番努力,魏國果然答應出兵助秦。

沒多久,秦武王便命甘茂率領十萬大軍向韓國進攻,又命烏獲率領五萬援兵前往韓國支持甘茂。秦、韓兩國在宜陽城下展開了戰鬥。烏獲手持一雙重一百八十斤的鐵戟,獨入韓軍,身後軍士所向披靡,沒有敢抵擋的韓軍。甘茂與將軍向壽各自率領一支隊伍,乘勢追擊。韓軍打敗,七萬多人被斬首。烏獲一躍登城,手攀城牆外沿,沒想到城牆竟然承受不了烏獲的巨大臂力,坍塌了。烏獲摔下城牆,被摔得粉身碎骨。秦軍很快攻破宜陽,韓王感到十分驚恐,急忙讓出了三產之地,秦武王的第一個願望就這樣達成了。

接下來秦武王便到鞏、洛之間遊玩了。他帶着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和大隊人馬起程,直入周王朝所在地——洛陽。周郝王迫其壓力,派使者以及其隆重的禮節到郊外迎接。可是秦武王卻拒絕了周王的召見,因為他急於想見到一件東西,那就是象徵着王權的九鼎。他早就聽説這九鼎就放在周王室太廟的一側。於是他馬上來到周太廟,在側室果然見到了九個寶鼎。這九鼎是當年大禹王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上面記載着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都有龍文,又稱之為“九龍神鼎”。它是周朝的鎮國之寶,當初周武王攻克殷商,便把九鼎遷到了洛邑。這九個鼎就好似九座小山,周武王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將其搬了過來,人們都不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重。

秦武王看到它們讚不絕口,立刻決定將其帶回秦國。他看着鼎,轉而對身邊的人説:“你們可有人能將這個鼎舉起來嗎?”守鼎的小吏答道:“自從有了這鼎,就從未有人能將其舉起來。聽説每個鼎重達千餘斤,沒人能舉得起來。”

秦武王於是轉身問任鄙、孟賁:“你們都是力大無窮的勇士,你們可否舉得動這個鼎?”

任鄙深知秦武王是個喜歡爭強好勝之人,於是答道:“小人只能舉得動百餘斤的東西,這個鼎這麼重,我恐怕舉不起來。”

可是孟賁卻是個愣頭青,他不知道秦武王的用意,捲起袖子便走上前,説:“讓我來試試,倘若舉不動,大王也別怪我。”

於是孟賁束緊腰帶,抓住兩個鼎耳大喝一聲,只見那鼎離地約有半尺,但是很快又落到了地上。而孟賁由於用力過猛,眼珠迸出,鮮血直流。秦武王笑道:“果然是個力大的勇士。既然你能舉起此鼎,我豈能落到你後面。”於是秦武王上前想要舉鼎。

這時任鄙急忙勸道:“大王乃萬乘之軀,不可輕易嘗試啊!”

秦武王完全不理會他的勸解,當即解下錦袍玉帶,束縛腰身。任鄙反覆勸解都沒有用,秦武王大步向前,心想:“倘若不能舉起它走幾步,那怎麼能顯示出我的神威。”於是,他猛地吸一口氣,用盡生平神力,大喝一聲將鼎舉到了離地半尺。他剛要轉身走幾步,頓時感覺體力都已經耗盡,大鼎從手中落下,秦武王來不及躲閃,鼎重重地砸在了右腳上。只聽得一聲悶響,整個右腳脛骨被壓個粉碎。秦武王頓時昏死在地上。

隨從人員慌忙將其抬回住處,鮮血染紅了整張牀。秦武王疼痛難忍,不到半夜便斷了氣。真正應了他之前説的那句話,“要是能夠在鞏、洛之間遊玩一次,死了也無憾了。”今日果然死於洛陽。

一個心懷大志的君主,卻因為跟人比力氣而死於非命,聽來確實讓人哭笑不得。由此看來,爭強好勝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取的。身為一國之主,樹立威信是有必要的,可是笨到拿命去博一個大力士的面子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君主當以國家大事為重,秦武王因為舉鼎而亡,而造成了秦國長達三年的爭奪王位的內亂,不可不説,秦武王死得不僅極其荒誕,而且輕如鴻毛。

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篇三:名士荊軻捨生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ā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太子丹説:“拿兵力去對付秦國,簡直像拿雞蛋去砸石頭;要聯合各國合縱抗秦,看來也辦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見秦王,挨近秦王身邊,逼他退還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應了最好,要是不答應,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荊軻説:“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説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為難,説:“督亢的地圖好辦;樊將軍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麼忍心傷害他呢?”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裏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説:“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説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説:“什麼主意,你快説啊!”

荊軻説:“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着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準能接見我。”

樊於期説:“好,你就拿去吧!”説着,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藥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年才十三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0xx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着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