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中國關於馬的歷史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7.59K

歷史是一門兼具知識性、文化性與傳承性的學科,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演變,每一段文化傳承都是通過歷史故事為載體而源遠流長的。那麼關於馬的歷史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馬的歷史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關於馬的歷史故事

關於馬的歷史故事篇一:千里馬傳奇

秋高氣爽,草原上一年一度盛大的賽馬會開幕了。

成百上千的馬早早就從各個地方匯聚而來,大家雄心勃勃,因為優勝者將被選送到皇宮成為御馬,而且冠軍還將成為皇帝的坐騎。這樣的生活,是每一匹馬的夢想。夾雜在馬羣中,年青的千里馬對奪冠充滿了自信。就像羣馬所説,誰能與它爭鋒呢?儘管這樣,在賽前的夜晚,千里馬還是早早就休息了,以養精蓄鋭贏得明天的頭籌。

就在香甜的睡夢中,千里馬的後腿突然受到猛力的踹擊。等它疼醒時,襲擊者早已逃之夭夭。比賽如期舉行,拖着兩條傷腿的千里馬勉強參賽,卻連前百名都沒有進入,它只好痛苦地回到了家。幾個月後,養好傷的千里馬又開始奔馳在草原上。藍天白雲,日出日落,快樂重新回到了它身上。

第二年秋天,千里馬又去參加賽馬會了。賽場上,一匹匹的馬摩肩接踵。據説,這次的優勝者將成為將軍的坐騎,跟隨將軍在戰場上立功。這同樣是千里馬夢寐以求的。

這回,千里馬安然無恙地來到了起跑線上。發令槍響,羣馬奔騰向前,很快,千里馬就一馬當先,將其他的馬落得越來越遠。但是,冠軍卻不是它。遙遙領先的千里馬由於認錯了方向,遺憾地錯失了名次。後悔不已的千里馬只好又回到了熟悉的家。

草枯草榮,千里馬依舊在草原上日日馳騁,像風一樣。它迎來了第三次草原賽馬。這次的賽馬會,馬數遠遠少於前兩次,因為優勝者只能到各個驛站去,成為一匹傳遞文書的普通馬。可是,千里馬依舊展示了它非凡的實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冠軍。之後,它來到一個偏僻的驛站,雖然吃着一般的食料,可它依舊兢兢業業地在驛道上奔跑着,每日辛苦地傳送着文書告示。

花開花謝,寒來暑往,千里馬在驛道上不覺已跑了兩年。一日,敵人突然大肆入侵,邊關緊急求救。接着邊關十萬火急的求救信函,千里馬日行千里,連續奔跑了三天三夜,將信函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送到了皇帝手上。由於出擊及時,危險很快解除了。對千里馬十分讚賞的皇帝,將它賞賜給了最出色的將軍。於是,千里馬帶着它的夙願,開始在沙場上建功立業。

此時,它越發領悟到人生的至理,那就是:比夢想更重要的是才華,比才華更重要的是心態。面對生活中難以預料的挫折與磨難,只有積極進取,一心朝前看,才能走出困擾自己的陰影,不埋沒自己的千里之材,從而錯失一個機遇又迎來另一個機遇,最終讓自己的夢想如花一般開放。

關於馬的歷史故事篇二:會跳舞的戰馬

公元前520xx年,繁華的錫巴里斯城從古希臘版圖上消失了。起因是錫巴里斯與另一座城市——克羅頓之間的戰爭。

直到2520xx年後,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歷史學家才找到了錫巴里斯的遺址。但他們陷入了另一個謎團:錫巴里斯怎麼可能輸得那麼慘?它當時是古希臘最富饒的城市,今天英語裏的“奢侈享受者”一詞就是由“錫巴里斯人”這個詞根演化而來的。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錫巴里斯均遠在周邊城市之上,更是克羅頓兵力的四倍。憑藉如此少的兵力,克羅頓怎麼敢惹強大的錫巴里斯?又是怎麼取勝的呢?

又過了很多年,歷史學家找到了戰爭的起因:公元前520xx年,錫巴里斯法官泰利斯霸佔了500多個市民的財產。這些人一氣之下,背井離鄉逃到75公里以外的克羅頓去。

泰利斯大怒,與克羅頓結下仇怨。為了給這些難民求情,克羅頓前後派出30名特使,但都有去無回。

克羅頓人被激怒了。雖然勝算渺茫,他們還是決定出戰。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當時住在克羅頓,他仔細詢問了那些難民錫巴里斯軍隊的情況,結果想出了一個好注意:用音樂打敗不可一世的泰利斯。

當時,兩軍在錫巴里斯城外開戰,當克羅頓軍隊走到離敵人一箭遠的地方時,畢達哥拉斯讓鼓手奏起錫巴里斯節日遊行時候的曲目。錫巴里斯的戰馬一聽到這些樂曲,便整齊地邁開舞步,像夢遊一般,根本不聽主人的使喚。

原來,為了在節日遊行中顯得更優雅,錫巴里斯騎兵隊特意把戰馬訓練得可以跟着固定的音樂節拍起舞。沒想到這卻成為死亡的旋律。趁錫巴里斯軍隊大亂,克羅頓士兵迅速攻進錫巴里斯城。

錫巴里斯士兵與其説輸給了克羅頓,不如説輸給了自己的虛榮心。再好的東西出現在不合時宜的時候,也會變成累贅,就連優雅也不例外。

關於馬的歷史故事篇三:戰馬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戰馬》,講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匹叫做喬伊的英國戰馬在英德雙方陣地間顛沛流離,最終回到主人身邊的故事,十分感人。其實這樣的故事中國很多,可惜中國的導演拍不出來,因為他們不愛讀書,整天嚷嚷沒好劇本,現成的素材放在那裏也看不見。

南宋岳珂的《程史》裏有一篇《義輸傳》,講的就是戰馬的故事。

開禧年間,南宋軍隊北伐,在兩淮一帶與金兵激戰,結果大敗而歸。士兵王成在撤退途中遇到了一匹病馬。這匹馬不僅瘦,身上還長了疥瘡,走路直打晃,後背上還站着老鷹,把它啄得渾身是血。王成沒有隻顧自己逃命,而是拉上這匹馬回到了後方。

經過精心照料,半年後,這匹馬養好了傷,毛色如新,異常健壯。就有一點,在馬廄裏,它根本不合羣,一旦拉到外面,便“顧景嘶鳴,若自慶其有所遇”。在河裏洗馬的時候,其他的馬都光着背被士兵騎着下河,只有這匹馬自己下河,馭者稍微接近就會挨咬——好馬都是個性十足的。

有一次,王成戰友的馬病了,想借這匹馬出去。沒想到一去牽馬,此馬立刻嘶鳴人立,無法接近,幾十個人輪流上前都不能制伏。回來跟王成一説,王成很奇怪,起身拿着馬具出來。馬一見到王成立刻就乖了,俯首帖耳——大家這才明白,這匹馬的心是屬於王成的。

戰鬥很快就來了,王成所屬部隊被調去江西與造反的李元礪作戰。雙方在龍泉柵遭遇,王成和騎兵們殺出去,頃刻被擊敗,王成被敵軍一撓鈎紮在身上,墜馬陣亡。

宋軍一看勢頭不對,鳴金收兵。可無論怎麼敲鑼,王成的馬都不肯回來,躑躅徘徊,悲鳴屍側,最終被敵軍俘虜。

打仗的人都是認得好馬的。李元礪手下將領馬上喜歡上這匹馬,將它帶回營中,正好被李元礪的弟弟看見。

李小弟騎上了這匹馬,前進、後退、轉彎,十分自如,連連誇讚是好馬,把它養在最好的馬廄裏,喂的是煮豆子和煮小米,洗澡用泉水,精心修剪鬃毛,馬鞍用高檔的,鎧甲用金子和玉的,裝扮起來非常漂亮,大家紛紛祝賀李小弟喜得良馬。營中有宋軍俘虜,認得這是王成的馬,紛紛歎息:“畜生就是畜生,也怕賊啊!”

叛軍的營地在山裏,道路崎嶇,不利於戰馬馳騁,於是李小弟有了個心願,什麼時候到了寬敞的平地,一定要騎着這匹馬痛快地跑上一跑。

不久,李小弟的願望就實現了。叛軍進攻宋軍的永新柵,那裏是平地,李小弟果真去了。戰鼓一響,他騎着馬就衝到了陣前——只是,這馬跑得格外快,尤其是在看到宋軍的旗幟後,更是一路狂奔。李小弟覺得不對,又喊又勒韁繩,人家根本就不聽他的。李小弟怒了,用鐵槊扎馬,扎得馬血肉模糊,可馬依舊只是跑,在箭如飛蝗的兩軍陣地中向宋營拼命地跑。

宋軍終於看見那匹馬了,有人驚呼:“這不是王成的馬嗎?”再看馬上的人,盔甲鮮明,肯定是個指揮官啊,於是大家移開鹿砦,衝了出去,李小弟被活捉了。

主將莫名其妙被擒,叛軍大亂。宋軍趁勢反擊,不僅擊潰了叛軍,還捉住了李元礪,令朝廷頭痛不已的李元礪叛亂就這麼平定了。

天大的功勞,朝廷肯定是要嘉獎的。只是宋軍將領覺得,要把平定叛亂歸功於一匹馬也太丟人了。於是,在戰報中只寫宋軍如何英勇作戰,馬的事一個字都沒寫。

至於那匹馬,回到宋營後就不吃不喝,加上身受重傷,兩天後就死了。

岳珂引用孔子的話説:“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優秀的馬,不僅有力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心中有德。能忍辱負重,能承擔誤解,能忠於職守,最後做成大事,還為人付出了生命,這就是德。接着,岳珂話頭一轉:“那些只喜歡吃豆子的畜生,不知道自己受着胯下之辱,因人成事還沾沾自喜,就算有奔塵絕景之技,那算什麼啊?連劣馬都不如。”

“南宋版《戰馬》”寫於大約820xx年前,英國作家發表小説《戰馬》是在1982年。看來,就算時光相差近千年,地理遠隔東西,人們和馬的感情與交流也都是相通的。

Tags: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