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精選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62W

歷史本身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合起來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歷史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精選

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精選篇一:歷史上慘無人道的人殉制度

野史中對大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出身多有爭議,而最為吸引人眼球的自然就是有人説他的母親是朝鮮人,自然,這些野史很可能不足為信,但是朱棣卻又實實在在的跟朝鮮脱不開干係,這不,朝鮮的史書中就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朱棣死後他的兩個朝鮮老婆被殉葬了。

明朝被選定的后妃們,大多數不僅要忍受寂寞的苦楚,還要面對更為殘酷的現實—殉葬!每當皇帝駕崩,皇宮裏就哭聲一片,她們並不是在哀悼死去的皇帝,而是恐懼自己即將為已死的皇帝殉葬。

皇帝一死,太監們便把那些沒有生育子女的后妃,趕到一間小偏殿。地上放着一排小凳子,上面的橫樑上懸着一條一條的白綾,這些是為后妃們上吊準備的。

據《明朝小史》卷3記載,朱元璋死後“伺寢宮人盡數殉葬”,為他伺寢的40餘名妃嬪全部陪葬於孝陵。其後,成祖的長陵也有從殉妃嬪30餘人,仁宗的獻陵有7名妃嬪陪葬,宣宗的景陵則由10名宮人“殉節從葬”。妃嬪殉葬時,其狀甚慘。

明成祖死後,宮人殉葬者30餘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殺。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宮妃中,有一人名郭愛,進宮不到一月,可能連皇帝的面還沒見過,卻要為剛剛死去的皇帝殉葬,自知死期後,滿懷愁苦的她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首絕命詩:“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悽悽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就被迫作了殉葬人。”

后妃們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縊、絕食,這在中國正史是很少記載。不過朝鮮《李朝實錄》中卻詳細記載了給明成祖殉葬的嬪妃集體“自殺”的過程。

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戊午,三十餘名被挑選出來殉葬宮女嬪妃先在殿外用餐,後被帶到殿內,這個時候,宮女“哭聲震殿閣”。殿內放了三十多張“小木牀”,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木牀上去,她們的頭頂上方是已經準備好自縊的繩子,“以頭納其中,遂去其牀,皆雉頸而死。”

在這三十多個人中,有兩個是朝鮮進獻的女子,一為宮女韓氏;一為崔氏,封號“美人”。臨近自縊時刻,韓氏突然跪倒在地,向與她們“辭決”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國贍養老母,可是仁宗不為所動,最終這兩個朝鮮女子只能在異國他鄉命歸黃泉。

韓氏臨死時,向她的乳母道別,韓氏回頭對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話還沒説完,腳下的小木牀就被抽掉。轉瞬之間,三十多個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吊死。

這些殉葬的妃嬪死後,下一任皇帝多半會給她們及她們的親戚一些好處。最常見的是追贈諡號,表彰其行。據《明史·后妃傳》記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衞千百户,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户’。歷成祖、仁、宣二宗皆然。”

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鎮並沒有什麼建樹,反而一生都受制於人。他九歲登基,三十八歲去世,他經歷了“土木之變”,被擄去做俘虜,後艱難歸國復位。但是他在臨終前,卻下遺詔説:“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這樣,最終廢止了慘無人道的人殉制度。

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精選篇二:冰激凌最早竟然是中國人發明的

冰激凌是一種冷凍的奶製品,英文為ice cream,很多人認為冰激凌的發明權歸洋人所有。

冰激凌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相傳,數百年前,中國人就知道將冬天結成冰的河水,切割成塊,儲存於地窖,待夏天取出,同搗碎的水果攪拌後食用。

元代開始生產冰激凌,為了保守制作工藝的祕密,元世祖忽必烈頒佈了一條除王室外禁止製造冰激凌的敕令。

直到13世紀馬可·波羅離開中國時,才把冰激凌的製作方法帶回意大利,後又傳到法國和英國。

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一書中説:“東方的黃金國裏,居民們喜歡吃奶冰。”所謂奶冰就是在元朝人冰點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冰激凌,元人將平常食用的果醬和牛奶混入其中,這樣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樣,比冰塊要柔軟很多,入口即化。

當年,英王亨利五世舉行加冕典禮,用來宴請賓客的一種冷凍冰點心,被認為是最早的冰激凌。英王吃過這道冰涼清香的甜點後讚賞備至,後得知它源於古老的中國而敬佩不已。

冷飲在古時被稱為“冰食”。冷食的傳統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這樣的詩句:“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這是當時的奴隸們唱的一首農事詩,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舊時的十二月和正月。翻譯過來就是:十二月,把冰鑿得通通的響。正月裏,把它藏進冰窖。“凌陰”就是藏冰室。藏進冰窖幹什麼用呢?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相當高。

三國時期的藏冰之俗更盛。屈原《楚辭·招魂》有“華酌既陳,有瓊漿些”之句,後面又提到一種“柘漿和瑤漿”。柘漿,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瑤漿,泛指用各種鮮果榨汁加工後的糊狀冷食。這瓊漿柘汁,可以説是現代的奶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產品。

唐代更開始公開出售冰製品,據《唐摭言》載,盛夏蒯地人賣冰於市,過路人熱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為快。卻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結果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兒,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終於弄巧成拙,賠了本。

晚唐時,商人為了招徠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顧客。

冷飲在宋代發展得很快,而且種類繁多,出現了冷飲專賣店。楊萬里詩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北宋汴京(今開封)的冰店裏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當時的冰鎮酸梅湯,更是風味獨特。

南宋臨安(今杭州)街上賣的有“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宋劉松年的《茗閲賭市》、宋書家的《半茶圖》,還把出售冷飲的場面畫入畫中。

元代以後,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在冰中加入蜜糖和珍珠粉。元好問《繼夷堅志》中就有:洮水冬日結小冰,圓潔如珠,盛夏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

明清時,不少美味冷飲名品相繼出現了,僅《紅樓夢》中就有酸梅湯、玫瑰露、木樨露、涼茶及玫瑰滷子湯等記載。

據史書記載,當時北方的賣冰者們,常以銅盞相碰作響來招徠顧客,為此,清代詩人王渙洋曾作詩讚道:“櫻桃已過茶香減,銅碗聲聲喚賣冰。”由此可見,當時的冷飲已經比較普遍了。

中國歷史文化的故事精選篇三:古代科舉考個秀才其實很難

程曦所著"中國歷史佚聞"一書中統計了科舉時代的一些數據:可能成為未來官吏的讀書人需要背誦下列書籍,"論語"11750字;"孟子"34685字;書經25700字;"詩經"39234字;"禮記"99010字;"左傳"196845字。以上合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

這些都是歸屬倫理教材。背誦之外還要融會貫通。為了達到融會貫通之目的,必然要幾乎是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幾十倍於四十萬字的各家註釋。就算十倍吧,也就是要幾乎是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四百萬字的註釋!?遠不止此,還要涉獵浩如煙海的,以儒家歸屬倫理為主線寫出的諸朝"正史"、典籍、和文學書籍!絕大多數選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讀書人,皓首窮經,年過古稀仍然考不上科舉制度台階中最低的級別——秀才。

科舉制度在"清"朝,完善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科舉分為八個階段的考試:縣試、府試、院試,這個初級三段考及格者為秀才。中秀才後每年都要重考一次,叫"歲試",以防不進則退。歲試合格者才能拿到考"舉人"的門票。秀才只能得到一點點有限的利益:可以穿長衫,(普通人有錢也不允許做長衫穿)見縣官不用下跪的社會地位,所能得到的經濟利益極少,完全不足籍以為生。要獲得籍以為生的讀書囬報,必須考上"舉人。""儒林外史"一書中對此有生動描繪。

"舉人"階段的考試叫"鄉試".秀才中舉的概率遠小於十分之一。中舉之後,首先在省城進行"複試",複試合格者才有進京趕考的入場券。

為什麼叫進京"趕考"?看一下考試時間表就懂了。舉人之考一般在秋季之未舉行,下一階段的"進士"之考一般在春節過後不久舉行。間隔大約一百天左右。那時可沒有火車、汽車、飛機,有錢的人家還可僱車騎馬或買舟代步,沒錢的只好步行。以中國幅員之遼闊,長江以南、乃至珠江流域的考生要在一百天內完成:回鄉祭祖、與族人共享中舉大喜;籌措路費;逶迤北行三五千華里(步行路可沒有鐵路和高速路那麼直)翻山涉江,艱難困苦非現代人所能想像,尤其每個考生千里迢迢,也必帯一個幾十斤重的大書箱,以備沿途隨時複習。

如此可怕而急迫的長途旅行,不"趕"行嗎?"進京趕考"所含的酸辛,也往往不是現代人能理解的。(一直到清朝中後葉,才改由地方官派車送舉人進京考試,所以舉人又稱"公車",不過那時距科舉終結已不遠了。)所以往往有許多家離北京較遠的落弟舉人,在北京一住三年,等待下一屆考試,再未中,又是下一亇三年。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北京之所以有各省的"會舘",它們是為各省落弟舉人棲身準備的。

每過三年,全國各地的數千名"舉人"雲集北京參加"會試".會試地點在今日北京東城區東南角上的"貢院".通過會試的幸運兒不會超過參試舉人人數的十分之一。最後由皇帝親自出馬進行"殿試",合格者分三等:一等三人,名"進士及弟";二等數十人不等,名"進士出身";三等一二百人不等,名"同進士出身".在這一階段一般只分等級而不會淘汰。古之"狀元"即"進士及弟"第一名也。舉國數以百萬、千萬計的讀書人之中,三年才得一人!與現代主流媒體上的"狀元",字同而意絕異。

中國的科舉大概是人類智慧所能創造出的、已達極限的、為權力制衡的內平衡法所需的、歸屬倫理培養程序了。不要説舉人進士,單以考取秀才而論,其難度恐要遠遠超過而今的碩士。至於考取進士的難度,恐要遠遠超過獲得"博導"頭銜。這就是為什麼清朝在行將崩潰的前夜,還有那麼多道德文章足以垂範後世的能吏的原因。

現在那些只知"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過後盡開顏"的貪官汚吏們,真讓人感到深深的人文寂寞。

Tags:精選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