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兒童應讀的歷史故事書故事精選3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53W

兒童應讀的歷史故事書故事精選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兒童應讀的歷史故事書故事精選3個

《左傳·公二十七年》記載:晉臣中行文子説:“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是:君子謀劃一件事,對這件事的開始、發展、結果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不是很難嗎?這裏“三不知”説得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作了很詳細的闡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經過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在內。‘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結果,是一伸立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説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三不知”從最初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別的意思。後來用“三不知”指對內情一無所知,有時是指裝糊塗。明代小説《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説道:“桂娘一定在裏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金瓶梅》十三回裏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兒童應讀的歷史故事書故事精選 鄭成功造福於台灣人民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派何廷斌前往高山族聚居的山村瞭解情況,並向當地民眾説明義軍來此是為了趕走荷夷,收復國土,拯救人民的。

原來,荷夷利用傳教士散佈謠言,説“國姓爺”打來,為的是搶奪財物,見土番就殺,見番舍就燒。嚇得高山族同胞人心惶惶,把糧食都藏起來,把壯丁送往深山石洞裏躲避,不敢呆在村社裏。

何廷斌回來把詳情報告以後,鄭成功屈指一數,登陸已經十二天,該到高山族同胞那裏走走看看了。於是就攜帶煙、布,由何廷斌帶路,往新港、目加留灣、蕭壟和麻豆四大社去了。一路上,何廷斌向鄭成功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物產資源。高山族的酋長,召集全村同胞,載歌載舞,歡迎鄭成功到來。

酋長恭恭敬敬地獻上了四項禮品:黃金、白銀、稻草、泥土。

鄭成功收下泥土,高興地説:“我們都愛土地,這是祖先開拓的土地,聞到泥土的香味,我們的心就貼在一起了。”

酋長問:“四項禮品,黃金為先,怎麼不收金,只收土?”

鄭成功滿臉笑容,回答説:“土地裏面出黃金呵!”

酋長説:“那麼就請再選一項禮品,作成雙吧!”鄭成功就又收下稻草,激動地説:“我們一起在土地上耕種收穫,年年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該多好呀!”

酋長明白了鄭成功的心意,再也不勸他收金銀了。

另外,民間還流傳着鄭成功幫助當地同胞發展生產的故事。

相傳,鄭成功收復台灣,常常帶楊英他們在高山族聚居的山林察訪。一路上,他只見刀耕火種,農作活兒未免吃力費事,心裏惴惴不安,説道:“應該幫他們改進農技!”楊英提出了倡議,給高山族村社每處送去一付鐵犁鐵耙,一頭耕牛;同時選派一些熟悉農耕的士兵,趕牛犁田耙地,好讓高山族兄弟看得懂,學得來,推廣農耕操作技術。

水虞厝是最早學會使用耕牛犁田、深耕細作的地方,這裏年年農業豐收,糧食成倍地增加,日子好比芝麻開花節節高。喝水不忘掘井人,農業收成好,當然忘不了鄭成功的恩德。

因為水虞厝和虞溪兩岸,住了一些來自晉江、泉州的居民,開拓荒地。鄭成功特地送來了八頭水牛,鼓勵發展農耕。這八頭水牛越繁越多,替附近的高山族兄弟耕田犁地,處處生產都有了好收成。

不久,當地人募錢蓋了座大廟,要給鄭成功塑像。可是長輩們説:“鄭成功再三囑咐,開發祖祖輩輩的土地,是中華民族的大事,決不能把功勞歸給他一個人。”為了尊重鄭成功的叮囑,水虞厝的大廟就塑了一頭大水牛,讓人們祭祀。

不過每當人們朝拜大水牛的時候,都會記起鄭成功贈牛送犁耙的功績,都會講述鄭成功造福於台灣人民的故事。

兒童應讀的歷史故事書故事精選 大槐樹下大移民

元朝末年,元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黃淮流域饑荒頻發,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以至於“生民百遺一,千里無雞鳴”。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裏山河”———山西,卻是另一種景象,相對安定,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外省大量難民流入山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地區。明滅元后,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涉及到了18個省的490多個縣市的882個姓氏。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安徽、山東等省。 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是中國曆代規模最大的官方移民。

相傳,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汾河灘上的老鸛在樹上構窩築巢,甚為壯觀。明在廣濟寺和大槐樹下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當時這樣的移民運動,當然應該屬於非自願移民。人們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罵的、有呼兒喚女的、有哭爹叫孃的,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官兵還強迫人們登記發給憑照,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隻腳小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以防逃跑。相傳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脱履小趾驗甲形。”你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查看。

當時,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起來,押解着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着大槐樹告訴小孩:“這裏就是我們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説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着,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揹着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説聲“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遷民到了新的居住地點,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建屋造房,開荒種地,不論幹什麼,都會聯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為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裏,大門口栽種槐樹,以表對故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有些移民到遷徙地後,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紅銅(洪洞)營、蒲州營、長子營等,表明這些居民是當年從趙城、洪洞等地遷去的。

祭祖小屋裏貼着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該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們的牌位,這大大超過了百家姓。他們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國各地的,經過蒐集整理,公諸於牆,以便尋根查詢。近年來,大陸民眾競修家譜,海外同胞尋根祭祖,紛紛查詢自己同大槐樹的血緣關係。

悠悠六百年多年過去了,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槐鄉的後裔已遍佈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遙想當年祖輩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在頻頻回首遙望大槐樹和老鴿窩時,灑下了多少傷心淚,願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連根,心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