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民間故事

民間傳説故事

欄目: 民間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7.59K

民間故事作為民間文學中舉足輕重的一個部分,具有獨特的民俗學價值和社會學價值。古今中外都流產着很多民間故事。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民間傳説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傳説故事

民間傳説故事篇1:哪吒鬧海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大將軍,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來一個圓圓的肉球,在地上滾來滾去,李靖説:“這一定是個妖怪。”拿出寶劍來,朝着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開,從裏面跳出一個男娃娃來,胖胖的臉,可逗人喜歡了。

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該怎麼好,一位神仙找他來了。這位神仙説:“恭喜,恭喜!我知道你生了個男娃娃。這娃娃很了不起,讓我收他當徒弟吧。”説着,拿出一個鐲子,一塊手帕,交給李靖,“這是我送給徒弟的禮物,這鐲子叫做乾坤圈,這手帕叫混天綾。”

這娃娃就是哪吒。七歲那年,一天天氣熱極了,他到大海里去洗澡,拿着混天綾在水裏一晃,就掀起大浪,大浪把東海龍王的水晶宮震得東搖西晃。龍王嚇了一大跳,就派了一個夜叉上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夜叉鑽出水面一看,原來是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就砍。哪吒可機靈啦,連忙把身於一閃,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別看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還重,正好打中夜叉的腦袋,一下就把他打死了。

龍玉聽説夜又給打死了,氣得一個勁地吹鬍子,就叫他的兒子三太子帶上兵,去把哪吒捉來。他的兵是什麼呀,是蝦、魚、蚌、螃蟹,哩哩啦啦的一大串。

三太子衝出水面,對哪吒説:“打死我家夜叉的是你嗎?”

哪吒説。“是我,是我。我好好兒的在洗澡,你家夜叉話不問一句,就拿斧頭劈我,我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他就死了.他那麼大的個兒,怎麼一點兒也挨不起打呀?”

三太子蠻不講理,舉起槍就刺,哪吒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三太子就是不放過他。哪吒急了,就把混天綾一扔,這混天綾馬上噴出一團團火焰,把三太子緊緊裹住,怎麼也逃不掉。哪呢又拿乾坤圈一打,把三太子也打死了,嚇得那些蝦兵蟹將連滾帶爬地鑽到水裏去。

三太子一死,就現出原形來了,原來是一條小龍。哪吒把他拖到岸上,心想:爸爸少一根腰帶,我把這小龍的龍筋抽出來,搓一根腰帶送給爸爸不好嗎?他就把小龍的龍筋一根根的抽了出來,帶回家去。

龍王聽説自己的兒子也被哪吒打死了,又是傷心,又是生氣,就變成一個讀書人的樣子,離開水晶宮,來找李靖了。龍王氣沖沖地對李靖説;“你生的好兒子,打死了我家夜叉,又打肥我的三太子!”

李靖説;“你弄錯了吧,我的兒子哪吒才七歲,能打死人嗎?”

龍王説:“你不信,就把他找來問一問。”

李靖找了前屋我後屋,又找到花園裏,哪兒也沒找着哪吒。原來哪吒躲在一間小屋子裏,在搓龍筋呢。李娟好容易才找到他:“你在這小屋子裏做什麼?”

哪旺説:“爸爸,我今天打死了一條小龍,抽了他的筋,正在給你搓腰帶呢。”

李靖這才知道哪吒真的闖了大禍。只好帶了他去見龍王。哪吒看見龍王就説:“老伯伯,請您別生氣。我不是故意打死你家三太子的。他用槍刺我,我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他還一個勁地追着打我。我沒法兒了,才還了手,不小心把他打死了。您瞧,這是從他身上抽下來的龍筋,還給您就是了。”

龍王看見兒子的龍筋,更加傷心了,就説:“我的兒子能讓你白白打死嗎?我要到天宮去告你的狀。”説完,就乘着雲彩上天宮去了。

民間傳説故事篇2:門神的來歷

據説有這麼一段傳説:唐貞觀十三年,長安城裏有位課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誠,專為人算命,據稱能知陰陽,斷生死。這人的來頭倒也不簡單,是那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則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經發明瞭流傳至今的稱骨算命法。

有一羣在長安城外靠涇河吃飯的漁人,每日孝敬袁守誠一尾金色大鯉,袁守誠便會指引他們在何時何處下網捕魚,必然網網不落空,捉去許多涇河的水族。不知道怎麼的,這事傳到了涇河龍王的耳中,它一怒之下,化身為一個白衣秀士,潛入長安,尋那袁守誠的麻煩。

袁守誠在長安西門繁華大街上賣卦,生意自是十分興隆,涇河龍王尋到卦攤前,本想當場發作,卻被袁守誠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懾,於是收了輕視之心,向袁守誠問上一卦。

先生問曰:“公來問何事?”

龍王曰:“請卜天上陰晴事如何?”

先生即袖傳一課,斷曰:“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佔雨澤,準在明朝。”

龍王曰:“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先生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龍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説,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

先生欣然而答:“這個一定任你。請了,請了,明朝雨後來會。”

涇河龍王自認身為司雨龍神,那凡人袁守誠怎麼可能比自己還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時辰,這場賭賽,自己定是贏了。誰知剛回到涇河水府,天上便下令明日雨降長安,降雨的時辰與水量和袁守誠所言不差分毫。龍王雖然大驚失色,歎這世間竟有如此通天曉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極剛烈,怎也不肯輕易服輸,那爭強好勝之心讓它暈了頭,竟然決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時辰,又剋扣了雨量。

次日,龍王捱到巳時方布雲,午時發雷,未時落雨,申時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點,改了一個時辰,克了三寸八點。

雨後,龍王化為人形,徑直去那袁守誠的卦攤前,一口氣將卦攤砸了個稀爛,還要袁守誠立即滾出長安城。可袁守誠只是安靜地看着龍王打砸,末了冷笑一聲,説道:“我小小卦攤不值錢,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認得你,你不是什麼白衣秀士,你是那涇河龍王,你私改時辰,剋扣雨量,犯了天條,明日恐難免一刀!”

涇河龍王這才慌了手腳,後悔自己一時衝動,連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誠救命。

袁守誠歎道:“求我無用,明日午時三刻,你該被魏徵處斬,那魏徵是當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處討個人情,尚有生路一條。”

涇河龍王拜謝袁守誠後,匆匆趕到皇宮,直待到子時,唐王李世民入夢之後,它才潛入李世民夢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驚:“你是何人?朕當救你?”

龍王道:“臣乃長安城外涇河龍王,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臣因犯下天條,當被陛下賢臣魏徵處斬,故來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唐王見它苦苦哀求,心生惻隱,便答應了它:“既是魏徵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龍王這才放心,叩謝隱去。

唐王李世民從夢中醒轉,思量龍王所託,想來想去,決定明日將魏徵留在身邊一日,不放他出宮門半步,應可救下那龍王。

翌日,唐王退朝之後,獨留下魏徵一人,宣上金鑾,召入便殿,先議安邦之策,再論定國之謀,拖到巳末午初時候,見魏徵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宮人取過棋枰,要與魏徵紋枰論道,魏徵不敢不應,只能謝了恩,與唐王對弈。

魏徵棋力高強,唐王本意卻只是拖延時辰,廝殺至中盤,唐王已呈敗象,不由低頭陷入長考,待到唐王拈子落枰,再抬頭望向魏徵,魏丞相卻已伏在案頭,呼呼酣睡。唐王笑曰:“賢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勞,創立江山之力倦。”

唐王任其盹睡,更不呼喚,眼見午時三刻已至,想那涇河龍王,應已逃過一劫。

忽而伏案之魏徵,額前汗珠密佈,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恐因天熱,心疼賢臣,便親自為魏徵打扇,涼風徐來,魏徵密汗頓收,睡得甚是沉穩。

突聞朝門外有人大呼小叫,唐王起身觀看,卻是徐茂功,秦叔寶等人,秦叔寶手中提有一物,見唐王在此,便將那東西擲在地上,那東西滾到唐王腳邊,竟是一個血淋淋的龍頭!那龍頭鬚髮戟張,一雙眼還未閉合,正正瞪着唐王。唐王嚇得後退,驚問:“此乃何物?”秦叔寶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裏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

魏徵被喧鬧聲驚醒,步至唐王身邊,俯伏在地道:“臣該萬死!適才暈困,不知所為,望陛下恕臣慢君之罪。”唐王道:“卿有何慢罪?且起來,但看這龍頭,卻是何説?”魏徵仍伏在地,並未起身,説道:“此龍是臣適才夢中所斬!”

唐王聞言大驚:“賢卿困睡,並未見動身,更無刀兵,如何斬卻此龍?”

魏徵答道:“此龍犯下天條,當被臣於今日處斬,臣雖身在君前對局,卻夢離陛下駕雲提劍追斬此龍,誰知孽龍倉皇逃竄,一時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幸有陛下為臣打扇,借那三扇涼風,臣撩衣進步追上孽龍,手執霜鋒一舉斬下龍頭,那龍頭就此滾落虛空。”

唐王心中一時悲喜不一,喜者,有魏徵如此能人豪傑相助,江山豈有不穩之理。悲者,夢中曾許救龍,豈知竟致遭誅,魏徵更是借自己三扇涼風之力才斬了龍王。無奈,唐王強打精神賞了魏徵,眾人散去。

入夜二更時分,唐王竟聽聞宮門外有悽慘號泣之聲,驚恐之餘,唐王朦朧睡去,誰知夢中那無頭的涇河龍王,提着血淋淋的首級,撲到唐王身邊,擒住其手直呼其名:“李世民!還我命來!還我命來!虧你允諾救我,不救也罷,怎還助那魏徵追斬我?快快出來!與我到閻王處説理!”

唐王有口難言,驚的汗流遍體,怎也掙不脱龍王糾纏,大叫一聲有鬼,方從夢中醒轉。至此連續幾日,唐王夜夜被龍王鬼魂驚擾,竟落下脈弱體虛之症。

唐王病重,鄂國公尉遲恭與護國公秦叔寶入宮探視,得知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呼號。二將軍勸慰唐王,秦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麼鬼祟。”唐王准奏,二人謝恩而出。

當日晚,兩位將軍各取披掛穿戴整齊,金盔銀甲,威風凜凜,持劍舉斧在宮門外把守。一夜間,竟再無半點響動,唐王因此安寢無事。

雖有二位將軍把守,皇宮清靜了幾日,但唐王終究不忍二將辛苦,為難兩人夜夜守候,便尋那丹青妙手,將尉遲恭秦叔寶披掛在身的真容繪於宮門之上,前宮門從此夜間無事。而兩位將軍的威風儀容,就成了民間流傳至今的門神。

民間傳説故事篇3:觀音送畫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貧病交迫,十分悽慘。

一天,城內的湖邊,泊了一隻大船,船頭坐了一位美麗的女子。

她為貧病的人請命,如果有人出錢買她,她就住在他的家裏,為他服務,得款用來救濟人民。

岸上的人爭著買她,相持不下,就採用投錢的方法,誰用錢擲中她,就迎她回去。

於是,銅錢、黃金、白銀都紛紛投下來,堆滿船頭,卻沒有一枚落在她身上。

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棄。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謝,把每一個捐來的錢都施捨給窮人。

消息傳來,轟動整個杭州城,富人們為她俠義的行為感動,紛紛慷慨佈施。

於是,病人得到醫藥,窮人得到金錢,飢餓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滿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萬道,燦爛光明,一位法相莊嚴的菩薩合掌微笑。

大家驚奇極了。

她説:“我就是觀世音菩薩,我來,是為了啟發和喚醒大家的仁心。

同情、憐憫是最高貴的情操,幫助他人,是最神聖的責任,扶助弱小,是人們義不容辭的天職。

今天,你們的表現十分值得讚美,大家將得到幸福。”

眾人既感動又歡喜,不約而同合掌,稱念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把畫像送給他們。

她的諾言應驗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錢為善的人家裏。

這個故事在中國普遍地流傳,增加了人們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民間傳説故事篇4:何仙姑得道成仙

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一定對“八仙”的説法不會陌生,所謂“八仙”是指漢鍾離、張果老、鐵枴李、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們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積善才修煉成仙。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萬綠叢中僅有的一點紅,因而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瓊,唐高宗開耀元年出生於零陵一户普通的莊户人家。當地人説,在何瓊出生那天,一團鮮豔祥瑞的紫氣籠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羣仙鶴在紫氣中上下飛舞,不一會兒,一隻碩壯的梅花鹿馱着一個頭扎小辮、身系紅肚兜的女童飛奔闖入何家,就在這時,何母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嬰。

提起何瓊的家鄉零陵,可是一個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它位於瀟、湘二水匯合的地方,北望南嶽衡山,南依巍巍五嶺,是楚粵之門户。零陵郡西有一座雲母山,山上盛產五色雲母石,雲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藥;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稱為雲母溪,何瓊家就在秀美的雲母溪畔。

喝雲母水長大的何瓊,出落得美麗靈秀,她自小就喜歡一人在雲母溪邊嬉戲漫遊。十四歲那年,她在雲母溪畔遇見了一位白髮蒼蒼的長鬍子老翁。老翁向她詢問了一些當地山水的情況,何瓊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興,從自己的背囊裏取出一枚鮮靈靈的蟠桃送給何瓊。何瓊接過,謝了老翁,然後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滿臉笑容地點點頭,轉身就不見了。回家後,何瓊一連幾天都不感飢餓,因而也就不想吃東西,精神卻比以往更旺盛。一個月之後,何瓊又在雲母溪邊遇到了那位老翁,這次老翁把她帶到雲母山上,教她如何採集雲母以及怎樣服食雲母。何瓊按照他的話,每天到雲母山上採食雲母,漸漸感覺到自己身輕如燕,往來山頂,行走如飛。此外,她還能辨識和採摘山中的各種仙草靈藥,為附近的百姓治療各種疾病,且能預測人事,因此周圍的人都稱她是“何仙姑”。

何瓊得道成仙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最後竟傳到京城皇宮武則天耳中。

當時武則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卻把持着朝廷實權。武則天自小受母親的影響信仰佛教,及至做了皇后,她又極力在宮內和全國上下推崇佛教,想以此壓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的勢頭,並利用某些佛經作為她篡位稱帝的理論根據。佛教“法相宗”宣揚“二空”,就是説要把自我與萬物都看成是空泛虛無的,這樣才能達到宇宙萬物與我合而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地説,就是用心感悟,做到物我兩忘,那麼就能白晝飛昇、騰雲駕霧、長生不老了。武則天對這一點十分信服,當她聽説零陵地方出了一個何仙姑,能夠不食人間煙火,自由往來於山嶽之巔,很感興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視,並賜予何仙姑一襲朝霞服。何仙姑接受了朝霞服,興致勃勃地穿戴起來,周圍的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瞻,只見何仙姑身上霞光萬道,光彩奪目,好像神仙下凡;鄉親們見狀大驚,不由自主地齊齊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頂禮膜拜。何仙姑心中頗感自得,然而她母親卻大感恐慌,心想:“這樣的女兒,誰家還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歲時,她母親急急地請媒人為她擇婿。雖然何仙姑出落得鮮花一樣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沒有誰家敢娶。何母憂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卻若無其事,整天出沒于山野鄉村,忙着給人採藥治病,過得十分充實。

一天,何仙姑進入雲母山密林深處採藥,遇到兩位神奇的人,他們中有一個瘸腿的老漢,手拄鐵枴,身背碩大的酒葫蘆,衣着襤褸,形似乞丐;另一個着一身整潔的藍布衫,手持藥鋤,肩背藥筐,神態甚是俊逸。這兩人在何仙姑前面不遠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唸唸有詞,不一會兒,竟騰空而去,倏忽不見蹤影。這兩人乃是八仙中的鐵枴李和藍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們的樣子,唸叨着偷學的口訣,居然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凌風駕雲,飛越山谷。從此以後,她常常一人悄悄來到深山中修煉,身法愈來愈熟練,也飛得越來越遠。她利用這種功夫時常飛到遙遠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帶回一些奇異的山果給家人品嚐,家人吃了覺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終究不知是何種果實。

見她每日早出晚歸,何母心生疑慮,盤問她到何處去幹什麼了,何仙姑拗不過母親,就説每日往名山仙境與仙佛談論佛道去了。漸漸地,何仙姑通曉佛道的消息又傳開了。武則天聽説後,派使者前往零陵,備妥車馬,召請何仙姑前往東都洛陽論佛道。眾官員與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來到洛陽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時,眾人突然不見了何仙姑的蹤影,使臣大為恐慌,連忙命人四處尋找,卻沒找到一點蛛絲馬跡。眾人嚇得坐在洛河邊發呆,薄暮時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訴使者:“我已前往禁宮見過了天后,你們可以回朝覆命了”。

使臣將信將疑地回到洛陽宮中,一打聽,果然何仙姑當天來拜見過武后,並和她在宮中作了半日長談,使臣們為之驚訝不已。

武則天為了酬謝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鳳凰台,建造了一座雄偉的會仙館,作為何仙姑講道弘法之處。何仙姑在講道之餘,常坐在館前的石階上,剝食一種圓形的仙果,並隨手將果核四下拋去。後來,會仙館的四周長出一株株荔枝樹,這些樹上結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綠的青皮荔枝,人們稱為“鳳凰台上,荔枝掛綠”。

民間故事作為民間文學中舉足輕重的一個部分,具有獨特的民俗學價值和社會學價值。古今中外都流產着很多民間故事。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民間傳説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傳説故事篇1:哪吒鬧海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大將軍,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來一個圓圓的肉球,在地上滾來滾去,李靖説:“這一定是個妖怪。”拿出寶劍來,朝着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開,從裏面跳出一個男娃娃來,胖胖的臉,可逗人喜歡了。

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該怎麼好,一位神仙找他來了。這位神仙説:“恭喜,恭喜!我知道你生了個男娃娃。這娃娃很了不起,讓我收他當徒弟吧。”説着,拿出一個鐲子,一塊手帕,交給李靖,“這是我送給徒弟的禮物,這鐲子叫做乾坤圈,這手帕叫混天綾。”

這娃娃就是哪吒。七歲那年,一天天氣熱極了,他到大海里去洗澡,拿着混天綾在水裏一晃,就掀起大浪,大浪把東海龍王的水晶宮震得東搖西晃。龍王嚇了一大跳,就派了一個夜叉上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夜叉鑽出水面一看,原來是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就砍。哪吒可機靈啦,連忙把身於一閃,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別看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還重,正好打中夜叉的腦袋,一下就把他打死了。

龍玉聽説夜又給打死了,氣得一個勁地吹鬍子,就叫他的兒子三太子帶上兵,去把哪吒捉來。他的兵是什麼呀,是蝦、魚、蚌、螃蟹,哩哩啦啦的一大串。

三太子衝出水面,對哪吒説:“打死我家夜叉的是你嗎?”

哪吒説。“是我,是我。我好好兒的在洗澡,你家夜叉話不問一句,就拿斧頭劈我,我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他就死了.他那麼大的個兒,怎麼一點兒也挨不起打呀?”

三太子蠻不講理,舉起槍就刺,哪吒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三太子就是不放過他。哪吒急了,就把混天綾一扔,這混天綾馬上噴出一團團火焰,把三太子緊緊裹住,怎麼也逃不掉。哪呢又拿乾坤圈一打,把三太子也打死了,嚇得那些蝦兵蟹將連滾帶爬地鑽到水裏去。

三太子一死,就現出原形來了,原來是一條小龍。哪吒把他拖到岸上,心想:爸爸少一根腰帶,我把這小龍的龍筋抽出來,搓一根腰帶送給爸爸不好嗎?他就把小龍的龍筋一根根的抽了出來,帶回家去。

龍王聽説自己的兒子也被哪吒打死了,又是傷心,又是生氣,就變成一個讀書人的樣子,離開水晶宮,來找李靖了。龍王氣沖沖地對李靖説;“你生的好兒子,打死了我家夜叉,又打肥我的三太子!”

李靖説;“你弄錯了吧,我的兒子哪吒才七歲,能打死人嗎?”

龍王説:“你不信,就把他找來問一問。”

李靖找了前屋我後屋,又找到花園裏,哪兒也沒找着哪吒。原來哪吒躲在一間小屋子裏,在搓龍筋呢。李娟好容易才找到他:“你在這小屋子裏做什麼?”

哪旺説:“爸爸,我今天打死了一條小龍,抽了他的筋,正在給你搓腰帶呢。”

李靖這才知道哪吒真的闖了大禍。只好帶了他去見龍王。哪吒看見龍王就説:“老伯伯,請您別生氣。我不是故意打死你家三太子的。他用槍刺我,我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他還一個勁地追着打我。我沒法兒了,才還了手,不小心把他打死了。您瞧,這是從他身上抽下來的龍筋,還給您就是了。”

龍王看見兒子的龍筋,更加傷心了,就説:“我的兒子能讓你白白打死嗎?我要到天宮去告你的狀。”説完,就乘着雲彩上天宮去了。

民間傳説故事篇2:門神的來歷

據説有這麼一段傳説:唐貞觀十三年,長安城裏有位課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誠,專為人算命,據稱能知陰陽,斷生死。這人的來頭倒也不簡單,是那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則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經發明瞭流傳至今的稱骨算命法。

有一羣在長安城外靠涇河吃飯的漁人,每日孝敬袁守誠一尾金色大鯉,袁守誠便會指引他們在何時何處下網捕魚,必然網網不落空,捉去許多涇河的水族。不知道怎麼的,這事傳到了涇河龍王的耳中,它一怒之下,化身為一個白衣秀士,潛入長安,尋那袁守誠的麻煩。

袁守誠在長安西門繁華大街上賣卦,生意自是十分興隆,涇河龍王尋到卦攤前,本想當場發作,卻被袁守誠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懾,於是收了輕視之心,向袁守誠問上一卦。

先生問曰:“公來問何事?”

龍王曰:“請卜天上陰晴事如何?”

先生即袖傳一課,斷曰:“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佔雨澤,準在明朝。”

龍王曰:“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先生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龍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説,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

先生欣然而答:“這個一定任你。請了,請了,明朝雨後來會。”

涇河龍王自認身為司雨龍神,那凡人袁守誠怎麼可能比自己還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時辰,這場賭賽,自己定是贏了。誰知剛回到涇河水府,天上便下令明日雨降長安,降雨的時辰與水量和袁守誠所言不差分毫。龍王雖然大驚失色,歎這世間竟有如此通天曉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極剛烈,怎也不肯輕易服輸,那爭強好勝之心讓它暈了頭,竟然決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時辰,又剋扣了雨量。

次日,龍王捱到巳時方布雲,午時發雷,未時落雨,申時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點,改了一個時辰,克了三寸八點。

雨後,龍王化為人形,徑直去那袁守誠的卦攤前,一口氣將卦攤砸了個稀爛,還要袁守誠立即滾出長安城。可袁守誠只是安靜地看着龍王打砸,末了冷笑一聲,説道:“我小小卦攤不值錢,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認得你,你不是什麼白衣秀士,你是那涇河龍王,你私改時辰,剋扣雨量,犯了天條,明日恐難免一刀!”

涇河龍王這才慌了手腳,後悔自己一時衝動,連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誠救命。

袁守誠歎道:“求我無用,明日午時三刻,你該被魏徵處斬,那魏徵是當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處討個人情,尚有生路一條。”

涇河龍王拜謝袁守誠後,匆匆趕到皇宮,直待到子時,唐王李世民入夢之後,它才潛入李世民夢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驚:“你是何人?朕當救你?”

龍王道:“臣乃長安城外涇河龍王,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臣因犯下天條,當被陛下賢臣魏徵處斬,故來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唐王見它苦苦哀求,心生惻隱,便答應了它:“既是魏徵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龍王這才放心,叩謝隱去。

唐王李世民從夢中醒轉,思量龍王所託,想來想去,決定明日將魏徵留在身邊一日,不放他出宮門半步,應可救下那龍王。

翌日,唐王退朝之後,獨留下魏徵一人,宣上金鑾,召入便殿,先議安邦之策,再論定國之謀,拖到巳末午初時候,見魏徵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宮人取過棋枰,要與魏徵紋枰論道,魏徵不敢不應,只能謝了恩,與唐王對弈。

魏徵棋力高強,唐王本意卻只是拖延時辰,廝殺至中盤,唐王已呈敗象,不由低頭陷入長考,待到唐王拈子落枰,再抬頭望向魏徵,魏丞相卻已伏在案頭,呼呼酣睡。唐王笑曰:“賢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勞,創立江山之力倦。”

唐王任其盹睡,更不呼喚,眼見午時三刻已至,想那涇河龍王,應已逃過一劫。

忽而伏案之魏徵,額前汗珠密佈,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恐因天熱,心疼賢臣,便親自為魏徵打扇,涼風徐來,魏徵密汗頓收,睡得甚是沉穩。

突聞朝門外有人大呼小叫,唐王起身觀看,卻是徐茂功,秦叔寶等人,秦叔寶手中提有一物,見唐王在此,便將那東西擲在地上,那東西滾到唐王腳邊,竟是一個血淋淋的龍頭!那龍頭鬚髮戟張,一雙眼還未閉合,正正瞪着唐王。唐王嚇得後退,驚問:“此乃何物?”秦叔寶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裏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

魏徵被喧鬧聲驚醒,步至唐王身邊,俯伏在地道:“臣該萬死!適才暈困,不知所為,望陛下恕臣慢君之罪。”唐王道:“卿有何慢罪?且起來,但看這龍頭,卻是何説?”魏徵仍伏在地,並未起身,説道:“此龍是臣適才夢中所斬!”

唐王聞言大驚:“賢卿困睡,並未見動身,更無刀兵,如何斬卻此龍?”

魏徵答道:“此龍犯下天條,當被臣於今日處斬,臣雖身在君前對局,卻夢離陛下駕雲提劍追斬此龍,誰知孽龍倉皇逃竄,一時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幸有陛下為臣打扇,借那三扇涼風,臣撩衣進步追上孽龍,手執霜鋒一舉斬下龍頭,那龍頭就此滾落虛空。”

唐王心中一時悲喜不一,喜者,有魏徵如此能人豪傑相助,江山豈有不穩之理。悲者,夢中曾許救龍,豈知竟致遭誅,魏徵更是借自己三扇涼風之力才斬了龍王。無奈,唐王強打精神賞了魏徵,眾人散去。

入夜二更時分,唐王竟聽聞宮門外有悽慘號泣之聲,驚恐之餘,唐王朦朧睡去,誰知夢中那無頭的涇河龍王,提着血淋淋的首級,撲到唐王身邊,擒住其手直呼其名:“李世民!還我命來!還我命來!虧你允諾救我,不救也罷,怎還助那魏徵追斬我?快快出來!與我到閻王處説理!”

唐王有口難言,驚的汗流遍體,怎也掙不脱龍王糾纏,大叫一聲有鬼,方從夢中醒轉。至此連續幾日,唐王夜夜被龍王鬼魂驚擾,竟落下脈弱體虛之症。

唐王病重,鄂國公尉遲恭與護國公秦叔寶入宮探視,得知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呼號。二將軍勸慰唐王,秦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麼鬼祟。”唐王准奏,二人謝恩而出。

當日晚,兩位將軍各取披掛穿戴整齊,金盔銀甲,威風凜凜,持劍舉斧在宮門外把守。一夜間,竟再無半點響動,唐王因此安寢無事。

雖有二位將軍把守,皇宮清靜了幾日,但唐王終究不忍二將辛苦,為難兩人夜夜守候,便尋那丹青妙手,將尉遲恭秦叔寶披掛在身的真容繪於宮門之上,前宮門從此夜間無事。而兩位將軍的威風儀容,就成了民間流傳至今的門神。

Tags:民間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