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國內民間故事3個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68W

國內民間故事 狀元郎與阿女

國內民間故事3個

很早以前的一天傍晚,有個狀元郎考取了功名,正躊躇滿志、想着自己的美好前程。忽然一陣敲門聲,狀元郎掌燈開門。仔細一看是一女子,便問:“你是何人?為何敲門?”

“你忘了吧!打比之年你去京城趕考,露宿一客棧時,不幸得下大病,盤纏花得一乾二淨,身無分文,舉目無親。命在旦夕,好在我也由此路過,看到你陷入絕境。便請來郎中給你把脈問診。郎中説需要一副祖傳祕方才能治癒你的病。也可能是你命不該黃泉喪失,遇到我這對醫道略知一、二的好心女子,我聽説後只好拿出祖傳祕方,尋遍大山。硬是採齊了這幾種藥物。我給你熬藥煎湯,對你盡心照料伺候。過了半個多月,你病癒身體恢復。考期已到,你不思進取,準備放棄功名。是我給你盤纏,督促你踏上了趕考之路。而今金榜顯耀,考取功名,中舉做官。沒想到你,你,你,你卻忘了……”阿女氣憤之極説;

“你是阿女!”狀元郎走近阿女緊握抓阿女的雙手問;

“正是!我找你找的好苦啊!”阿女委屈地回答説;狀元郎再仔細打量了阿女一番:布衣裙釵,平民之女。心想,自己身為狀元郎,功名得手,前程錦繡。芳香吐豔爭相笑,何愁秀女找不到。要與這布衣裙釵結為琴瑟,豈不是……。狀元郎想到這裏,臉色突變,厲聲吼道:“根本沒有此事!休要胡言亂語。”

“當初我父勸我,武夫耿直,文人勢利。我也説你我不配做夫妻。你卻山誓海盟。沒想到你是一個忘恩負義、沒心沒肺的勢利小人。”阿女滿腔悲憤説;

“你給我滾出去!”狀元郎狠狠地用力一下子把阿女推到了門外,將門猛地關閉。阿女悲憤萬千,踉踉蹌蹌地向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走去。

夜沉沉,秋風涼,阿女遇到負心郎,負心郎不吉祥,最終你看啥下場!

狀元郎實在於心不忍,從門縫裏瞧着阿女在黑夜中消失了。

沒過多久,狀元郎舊病復發,尋遍醫,吃盡藥,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了。狀元郎忽然想到了阿女,後悔萬分,到處打聽阿女的下落,絲毫沒有阿女的蹤跡。狀元郎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後來人們便傳着四句話:

病癒牢記傷疤痕,

忘恩負義萬不能,

懷揣良心大道走,

老天在上看得明。

國內民間故事 碣灘茗茶的傳説

在湖南沅陵北溶鄉有一座大山名碣灘山,碣灘山位於縣城東北五十公里處的沅水江畔,這裏峯巒挺秀,林木蒼翠,重雲積霧,湍急的沅水在灘頭激起層層浪花,被江風霧化後飄然繚繞,使碣灘山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高山雲霧出好茶,馳名中外的碣灘茶便出產於此。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溶的沅水江畔住着父女倆,老爹六十有八,身板硬朗。女兒年方十八,模樣俊俏。因這女娃是老爹五十歲那年在河灘邊撿來的,人們都管這女娃叫“撿妹”。

老爹一輩子在沅水河邊碼頭擺渡為生,因家中無茶,口渴時只能將米炒焦,然後用開水將“糊米茶”衝之而喝。懂事的撿妹常想“要是有杯香茶能幫幫阿爹解渴,那該多好啊!”

一天夜裏,撿妹睡夢中朦朦朧朧來到江畔山坡,爬上山頂後,發現山上有一塊坪,坪里長着一些似竹非竹、似草非草的茶樹。在綠蓬叢中,有幾個穿紅着綠的姑娘説説笑笑,穿梭般的採摘着茶葉。撿妹正欲上前施禮,問個端詳,只見一團雲煙飄過,姑娘們便無影無蹤了,茶樹上留掛着一把銀色的茶壺……

夢醒後,撿妹驚奇地發現,枕邊竟然擱着那把銀色的茶壺。第二天清晨,撿妹疑疑惑惑,提着籃子,揹着揹簍,好奇地沿着夢中意境,從江畔上山,去尋找昨晚那些姑娘。她踏荊踩棘爬上山坡,不見姑娘們蹤影。正愁無路可尋,突然,從刺蓬裏竄出一隻白兔,撿妹便追着白兔跑。跑着跑着,眨眼間,白兔鑽進了一個巖洞,她也跟着進去,出了山洞,她一下子懵了,白兔不見了,只有雲霧在眼前飄蕩。再彎腰細看,發現自己已到了夢中的坪裏,一蓬蓬青翠欲滴的小茶樹,暢着嫩尖,伸着細葉,彷彿在向她致意,她樂不可支地一朵一朵摘了起來……

籃子和揹簍都裝滿了,撿妹歡笑的唱着山歌回了家,經過炒焙,茶葉制好了,撿妹泡了一杯茶端給阿爹,頓時滿屋飄香,阿爹品一口,拍手叫絕,連連稱好。撿妹不斷的從山上採摘茶葉,供阿爹和鄉親們喝。鄉親們及過往客人們喝到撿妹泡製的茶水時,無不讚揚。撿妹也常帶窮困鄉親們去那山上採摘茶葉,並教鄉親們製作茶。

撿妹發現好茶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被當地一個財主知道了。財主便帶人來到撿妹家,要她指引茶山在何處,並“請”撿妹去他家專門為他製茶,撿妹不甘心好茶被財主霸佔,斷然不肯指引茶山位置,婉言拒絕給財主製茶。財主於是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打死了撿妹的老阿爹,然後蜂湧而上去抓撿妹,撿妹見狀,手提茶壺便跑,財主和家丁隨後就追,追到沅水河灘邊,眼看就要追上了,撿妹將茶壺朝後擲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茶壺變成了一座大山,將財主及其家丁壓在山下。那山上忽的長滿了茶樹,茶樹上並開着白色略帶黃色的茶花。只見撿妹從茶花中隱隱而出,踩着祥雲飄然而去,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然而,山上的茶樹卻越長越葱籠,北溶當地人也學會了製作茶葉,他們製作的茶葉也越來越香。為紀念撿妹製茶,北溶當地人便把那河灘叫“撿灘”,茶壺變成的山叫“撿灘山”。後來,因當地方言,將“撿灘”和“撿灘山”逐步演化為“碣灘”和“碣灘山”。至今,那碣灘山南面的主峯仍叫銀壺山。

又過了很多年,傳説1300多年前的武后專權時,唐高宗的第八個兒子李旦被其母武后貶到辰州府沅陵縣張家坪鄉(今涼水井鎮)胡家坪村,發配到當地的胡員外家為傭人。日久天長,李旦與胡員外那心地善良、美如天仙的女兒胡鳳嬌產生了戀情,二人相約不論日後發生什麼事,都一生一世相愛。後來,武后退位,李旦回朝當了皇帝,稱唐睿宗。這睿宗也是個痴情人主,不忘苦難戀情,便差人把胡鳳嬌接回京都,御賜為妃子。官府將娘娘胡鳳嬌用鑾轎從胡家坪接至辰州府,再派官船由辰州府順沅水東下送常德府去京城,官船行至北溶碣灘,突然遇到大風,為了避風停泊在碣灘。

官船停泊之際,鳳嬌娘娘忽聞到一陣清香,回眸但見這座被沅水環抱的小山,峯巒峻秀,茶園蒼翠,山上有一座仙鶴亭,亭內涼風習習,正好停下來一歇。鳳嬌娘娘一行人登上碣灘山,品嚐到鄉民敬獻的碣灘茶。看那碣灘茶為綠茶,其形、色、香、味均很獨特,外形條索緊細,挺秀顯毫,色澤綠潤,內質香高持久,有慄香氣,滋味鮮醇甘爽,飲後回甘,沖泡後湯色黃綠清透,杯中茶葉時起時落如銀魚遊翔。更有趣的是,近者因“醉”而不聞其香,遠者因“渴”倒倍覺芬芳,一人品茶滿屋香氣。鳳嬌娘娘覺得甜醇爽口,十分欣賞,讚不絕口,便帶回朝廷。唐睿宗也覺此茶不錯,龍顏大悦,賜給文武百官品飲,大家都異口同聲讚賞。清香爽口的碣灘茶從此被列為貢品,每年朝廷派人來監管督製茶葉,作為貢茶上貢朝廷。

後來,此茶經遣唐使傳到日本,又成就了千年之後的另一段佳話。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曾向周恩來問及、誇讚中國的碣灘茶。當時,周也不知道碣灘茶產於何地,就通過農業部門從上至下尋找碣灘茶,方知貢茶碣灘茶產於湖南沅陵北溶碣灘。自此,碣灘茶有了進一步恢復和發展。

1973年,沅陵縣墾複碣灘茶場,爾後,碣灘茶多次被評為省、部名優茶金獎。今日碣灘,十五峯和十八谷已被1000餘畝綠油油的茶樹粧扮起來,茶園生機盎然,茶的加工工藝亦有進一步改進,碣灘茶在國內外又重享盛名。1991年,碣灘茶榮獲“國際文化節文化名茶”稱號,並授金獎載入中國名茶錄。20xx中國(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上,沅陵縣選送的6個碣灘茶樣從全國參展的1600個茶樣中脱穎而出,獲得了4個金獎2個銀獎,其中送評的沅陵“碣灘茶”獲得綠茶類特別金獎,是綠茶類最高獎項。20xx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命名沅陵碣灘茶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國內民間故事 皇帝敕名“河漲洲”

湖南沅陵城東十里處沅水河中有一小州,名河漲洲,人稱“河漲洲,水漲洲也漲。”

相傳,很久以前,沅陵龍興講寺有位長老和尚法師法名惠智。他精通儒術,博覽佛經,是一位德才俱佳的好方丈。在他住持的十五年中,龍興講寺的各項事業都有所發展。

惠智法師還擅書畫詩作,尤以方術見長。有一次,三位外來雲遊僧,要求他作表演,並説:“耳聞是虛,眼見為實,目睹為快。”惠智法師取出銅錢一枚,置於桌面上,再取來雞蛋十個,先將一個雞蛋放在銅錢上面,接着將第二個,第三個雞蛋,接二連三的逐個重疊起來,直到第10個雞蛋,垂直重疊,穩穩當當,一個不倒,觀者個個稱奇。

還有一次,辰州知府李珣,來寺議事。事畢,李珣欲求惠智方丈的特技一觀,並且要能飛舞的。惠智法師略加思索,便從方丈室取來紅色絲綢一小塊,剪子一把,當着李珣的面,三剪兩刀的一隻紅色蝴蝶成形了,然後將蝴蝶高高舉起,用嘴一吹,那絲綢蝴蝶,便扇着雙翅,在室中忽高忽低,時快時慢,翩翩起舞,觀者人人喝采。李珣看得如痴若呆,連聲稱:“神奇,神奇!”。然後,惠智將手一招,那絲綢蝴蝶,便乖乖的飛回他的手中,變成了原來模樣。

惠智法師的繪畫作品,聞名遐邇。一日,天高氣爽,喜鵲在寺院周圍飛舞歡躍,喳喳的叫個不停,久之不去,僧眾預知今日必有盛事。

忽見三人素裝來寺參佛,其中一人相貌魁偉,氣質不凡。龍興講寺維那(禪堂負責人)連忙上前迎接,進人大雄寶殿參佛後,那相貌魁偉者開口要求會見惠智法師。維那便將客人迎入客堂,獻茶後.急刻請來方丈與客人見面。

“法師,久聞大師繪畫技藝乃中原一絕,我們欲求賜畫一幅,不知肯賞臉否?”來客道。

“十分慚愧,貧僧素來愛弄丹青,但從未畫出個象樣子的畫稿來。不知世人為何這般抬舉,真的折煞貧僧了。如果施主真的不棄鄙陋,三日後請來寺拿取如何?”惠智説。

“很好!”那人道,便要隨從給白銀500兩,“這點銀兩權作敬佛的燈油費吧。”説完,起身拱手作別。惠智法師與維那一直送出山門。

惠智法師見此人談吐不凡,風流倜儻,出手如此大方,心中琢磨,定是一位朝廷大員。近聞皇帝下到民間微服私訪,此非一般人等可比,莫非就是此人? 維那也説此非一般人等可比。

惠智法師連日處理寺內事務,日夜忙碌,未得捉筆。到了第三日,見有人前來取畫時,這才想起三日前之承諾。

惠智法師便令侍者將白絹鋪在桌面上,調好墨,捉筆疾書,左塗塗,右圈圈,時而塗黃,時而塗紅……不到一個時辰,畫卷完成了,各種顏色都有,但以黃色為主。所畫作品似雞非雞,似鴨非鴨,似鳥非鳥,很大一片,誰也道不明白。

惠智法師把畫卷認真卷好,又細心包裝一番,再才問來取畫之人:“敢問施主,三日前施主一行三人,為何今日只見先生一人呢?”

“哦!是這樣,那兩個參佛後即赴常德府,留我一人等您的畫卷。我亦今日起程。”那人答道。

“請問先生在那裏公幹?”惠智法師試探着問。

“法師,實不相瞞,吾乃當今皇上御敕欽差,前日來寺參佛的那位老闆即當朝聖上,他離寺後當日快馬回京去了。”原來,是辰州知府李珣將惠智法師的神奇儒術暗暗稟告皇上,皇上便親自微服私訪,專程前往辰州府龍興講寺找惠智法師暗中求賜畫幅來的。

眾僧聽説是皇帝幸臨,大家嚇得面如土色。立即朝着京城方向,一齊下跪,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並磕響頭三個方起。

惠智法師對那欽差説:“此畫萬萬小心,沿途不可打開。只有到了金鑾殿,見了皇上才能打開。”那欽差稱道:“是!”拿了畫卷便走,中南門江邊,早有船隻侍候。

開船後,船順沅水而下,行至城東十里黃草尾黃頭橋河段時,那位欽差好奇地心想,這亂塗抹的東西為何那麼神奇。我偏要打開一角,看個究竟。當畫角被拉開後,忽地立即飛出兩隻金鴨子,眾人趕緊抓也抓不着。金鴨子一下子飛到右岸小河洲上,然後跳下水鑽入洲底去了。欽差嚇得臉似鐵青,立即關閉畫卷。當時正值沅水陡漲,説來也奇怪,隨着江水上漲,鑽入洲底的兩隻金鴨子頂着洲身往上浮,水漲洲也漲,江水始終淹不了小河洲。

那位欽差護着畫卷,日夜兼程,趕回京城。早朝時,三呼萬歲後,欽差便第一個將畫卷獻給皇上。皇帝命侍臣將畫卷打開,“看看這位名師,是否名實相符?”

説時遲,那時快,畫卷一打開,只見近百隻金鴨子,噗噗幾聲一齊飛出,圍繞金鑾殿飛來飛去,黃刷刷,金燦燦的,把整個宮殿照映成金色世界,羣臣們都驚呆了,不知是怎麼一回事。

皇帝高興極了,將手一揮,説:“金鴨羣,金鴨羣,快快飛到殿上來!”

那羣金鴨子似聽招呼,便乖乖的都飛到皇帝身邊,在金鑾殿上整整齊齊十隻一排、一共排了十排,最後一排是八隻。皇帝便問欽差:“按理説百鳥朝鳳,應為一百隻金鴨子繞金鑾殿,為何只有九十八隻? ”

欽差只得如實説明緣故,並講述了兩隻金鴨子鑽入洲底頂着洲身往上浮,水漲洲也漲,江水始終淹不了小河洲的奇事。

皇帝一聽大喜,金口即開説:“也好,就留兩隻到民間為當地百姓造福嘛!那座小河洲就叫河漲洲吧。”自此,小河洲被叫作“河漲洲”,老百姓也放心大膽種荘稼,農作物再不受水漬損失了,小河洲再也不受江水淹沒了。

傳聞,明萬曆年間,一日,怪臣、尚寶司少卿滿朝薦在出任陝西西安府咸寧知縣時,途徑辰州府沅陵縣河漲洲,滿朝薦上洲遊玩,聞聽“河漲洲,水漲洲也漲”的典故,面對河漲洲外停泊的舟船信口呤道:“河漲洲,洲外舟,水漲舟流洲不流。”無人應答。卻不料,旁邊一放牛的老農夫手指着河漲洲對面的黃頭橋隨聲迴應:“黃頭橋,橋邊蕎,風吹蕎動橋不動。”滿朝薦驚歎“老農皆如此,辰州府盡人才也。”

Tags: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