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古代中的神話故事精選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23W

神話是一種原始文化的積澱,是各個民族在發韌時期的精神遺存。不管是中國文學還是英國的文學,其作品都深受神話的影響,兩國文學都汲取了神話的營養。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古代中的神話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代中的神話故事精選

古代中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一:七月半的故事

“七月七,牛郎會織女”,在中國,這個故事早已是人人皆知了,而對於七月的另一個節日——七月半,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其實,農曆七月十五(簡稱七月半,又稱中元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傳説很早很早以前,地宮大赦,每逢農曆七月七年級,掌管地獄的閻羅王便打開鬼門,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讓他們來到陽間享用人們的供奉,直到七月的最後一天關鬼門為止。

這一年的七月,閻王照例打開鬼門,那些孤魂野鬼,爭先恐後湧出鬼門關,到人間爭搶那後人們為先人供奉的祭品。孤魂野鬼大多晝伏夜出,在陽間橫衝直撞,一到夜晚,弄得人間是人心惶惶,雞犬不寧。膽小的鬼,搶不到供品也就罷了;識趣的鬼,得到一點便知足了;唯有少數膽大妄為的鬼,貪念不休,強取豪奪。這樣一來,那些有供奉的鬼不堪忍受,但又毫無辦法,只得一次又一次向活着的親人索取更多的供品,如果不這樣的話,活着的親人便小災大難不斷。遇此情況,人們叫苦不迭,無法安生。

正當陽間的人們一籌莫展之時,農曆七月十三這一天,不知從哪兒來了一位高僧。高僧以化緣為由遍遊人間,其實是佛祖派下來巡訪並做法的。

這位高僧不是別人,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

説起這位高僧,還有一段小插曲。目連之母在世時貪念不止,死後被打入餓鬼道中,目連念母養育之恩,憑自己的神力化為食物,其母見到,唯恐被別的鬼搶去,一下子吞入口中,哪知這食物又變成了熊熊的烈火,其母痛苦不堪。目連雖有神力也救不了做鬼的母親,只得求救於佛,佛為目連之母念《盂蘭盆經》,並囑咐目連在七月十五這一天為其母做盂蘭盆會。所以七月十五這一天,在我國許多地方又有做盂蘭盆會的習俗,用以寄託對考妣的思念。

目連唸佛祖救母之恩,決定每年七月十三至十五這三天遍遊人間,為黎民百姓解難。求得佛祖的恩准後,目連來到人間。

目連高僧剛到凡間,便聽人們訴説原委,目連早已深知其緣故,於七月十五這一天做了一場盂蘭盆會。

做過法事之後,目連高僧又告訴人們,給陰界之鬼的供品都是一些吃的東西,只能解一時之飢,而且極易被他鬼掠走。高僧告訴大家,在擺設供品的同時,還應該給鬼們送去一些冥幣,以解鬼們後顧之憂,據説陰間也有所謂的貿易。高僧還囑咐人們,給自己死去的親友送冥幣時,別忘了給那些孤魂野鬼也送上一份。

接着,目連高僧又告訴人們印製冥幣和送冥幣的方法(現在流傳於民間的燒紙錢,就是送冥幣)。送冥幣的人,將疊好的一沓紙錢用白紙包成錢包(也叫錢袱),錢包上面要寫上死者的姓名和送錢人的姓名,還要在錢包的封口處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據説,這樣既可以讓收錢之鬼收到自己應得的一份,又可以防止錢被別的鬼搶去。包好錢包後,在野外選一地址,擺上供品,開始焚香化錢(即燒紙錢)。送錢的人嘴裏唸唸有詞,或心裏默默祈禱,説些叫死者快收錢並祈求保佑後人之類的話。

自從目連高僧做法以後,每年七月十五,凡間都有做盆會和燒紙錢的活動,開始幾年還真管用,陰陽兩界相安無事。然而幾年之後,情況越變越壞,不僅那些孤魂野鬼,就連少數陽間有後的小鬼也出來禍害人間。他們不僅搶奪供品和紙錢,而且還有屢屢敲詐凡人的惡行,搞得人間災難併發,瘟疫橫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人們盼望目連高僧再次現身於世。當時有人聽説,在陰間,有一位專門打惡鬼的神叫鍾馗,若能把鍾馗請來,這些惡鬼也就有治了。可是,鍾馗是仙界之神,我們是凡間肉體,怎能請得動他?又有人説了,只要請來鍾馗神像,他就會隨之而來的。

於是,又到了七月十五,人們在舉行祭祀活動時,還真請來了鍾馗的神像,只見畫面上的鐘馗豹頭環眼,鐵面虯髯,相貌奇異,殺氣騰騰。

鍾馗原本凡人,不僅才華橫溢,滿腹經綸,而且正氣浩然,剛直不阿;死後更是疾惡如仇,好打不平。傳説他因託夢驅鬼為唐明皇治病有功,被封為“賜福鎮宅聖君”,自此人間遍掛鐘馗神像,以祈求平安。

人們在鍾馗神像前焚香燒紙,磕頭請神,鍾馗真身還真的從畫中下來了,不過,這情景只有受過戒的高僧和老道才看得見。鍾馗返回人間之後,捉到許多為非作歹的鬼,將它們的頭擰了下來吃了,自此,那些為非作歹的鬼們都伏法了。鍾馗離開凡間時留下了六個字:“要鎮鬼,吃鬼頭。”

凡間的人怎能吃鬼頭?後來有高人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想到一種辦法,就是將各種麪粉製成所謂鬼頭的形狀,然後蒸着吃或煮着吃,而且還要邊吃邊説:“吃鬼頭,吃鬼頭……”這樣,還真的將那些惡鬼給鎮住了。

千百年來,有關七月半的傳説和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做盂蘭盆會、擺供品、燒紙錢的習俗仍然保留至今。吃“鬼頭”也照樣進行着,不過只是流於形式,很少有人知曉其中的來由,“鬼頭”的樣子也簡化成了拳頭般大小的包餡糰子。這便是關於七月半的故事。

古代中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二:葫蘆娃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媽媽,她有一個女兒叫春姐,春姐不但心地善良,而且心靈手巧,織得一手好布一天,春姐正在院於裏織布,一隻受了傷的小燕子掉在了春姐面前春姐趕忙捧起小燕子,給它包紮傷口在春姐的悉心照料下,小燕子的傷很快就好了,又能飛來飛去啦春姐依依不捨地看着小燕子飛走了。過了幾天,小燕子叉飛回來了,把銜着的一粒金黃色的葫蘆種子送到春姐手裏春姐把這粒種子種在了院子裏,只幾天的工夫,種子就發芽、長藤、開花,然後結出了一個大葫蘆。春姐伸手摸摸這個大葫蘆,只聽咔嚓一聲,葫蘆裂開了,從裏面蹦出來一個白白淨淨、胖胖乎乎的小娃娃。春姐和老媽媽高興得不得了,管這個小娃娃叫“葫蘆娃”

別看葫蘆娃個頭兒不大,可他卻是個聰明、伶俐、懂事、勤勞的小娃’娃他幫老媽媽紡線,幫春姐織布,三個人在一起生活得非常愉快

這一天,突然狂風大作,大風颳過之後,在院子裏織布的春姐就不見了老媽媽和葫蘆娃都急壞了,他們到處找也找不到春姐,這時候,一隻蝴蝶飛過來,着急地説:“春姐被聚寶山的一個綠臉妖怪抓走了,趕快去救她吧!”葫蘆娃謝過了蝴蝶,對老媽媽説:“您在家等着,我去把春姐救回來!”

葫蘆娃翻j過了高高的山,渡過了寬寬的河,穿過了森林,走過了沙漠,忍受着飢渴的折磨,不畏艱險,終於來到了聚寶山。葫蘆娃在一間石頭屋子前聽到了春姐的哭聲。原來,綠臉妖怪把春姐抓來給他織布。春姐看到葫蘆娃,破涕為笑,小聲地説:“打開這間石頭屋子的鑰匙就拴在綠臉妖怪的手腕上,”葫蘆娃悄悄走進綠臉妖怪住的山洞裏,那綠臉妖怪正睡覺呢:葫蘆娃來到綠臉妖怪的身邊,小心翼翼地取下鑰匙,趕緊往外走。

正在這時,綠臉妖怪醒了,他看見了葫蘆娃,氣得大叫着:“你這個小東西,竟敢偷我的鑰匙!”綠臉妖怪朝着葫蘆娃就撲了,過去。機靈的葫蘆娃左躲右閃,綠臉妖怪就左撲右’撲,卻怎麼也抓不到葫蘆娃。綠臉妖怪氣急敗壞地追着葫蘆娃

葫蘆娃飛快地爬到了一根大柱子上,衝着綠臉妖怪喊:“我在這兒呢!”綠臉妖怪爬不上去,就惡狠狠地咬起柱子來

突然一聲巨響,柱子斷了,山洞倒塌了,綠臉妖怪被落下來的亂石壓在了裏面’葫蘆娃呢,他早就從山洞裏跑出來了,葫蘆娃用鑰匙打開了石頭屋子的門,救出了春姐,一家人叉過起了快樂的生活。

古代中的神話故事精選篇三:神魚送屈原

相傳,屈原有一個堂妹叫屈幺姑,她是喝三峽水長大的貧苦漁家女,模樣俊俏,心靈手巧,性格剛強。她曾駕着漁船迎着西陵峽裏的風浪,送屈原雲遊四方;她曾陪着屈原翻山越嶺,聽民歌,採楚風,幫助屈原在故鄉橘林裏寫下了《橘頌》詩篇。屈原從郢都回到家鄉,擂鼓募兵,抗擊入侵的秦國軍隊,屈幺姑馬上帶領峽江上的漁民船伕,最先打起抗秦保楚的旗幟,向屈原請戰。

一天,屈幺姑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漂亮的雀兒,在她頭上繞着飛,一邊叫喚着:“我哥——回——喲,我哥——回——喲!”後來,小雀兒飛走了,屈幺姑便拔腿去追,追到西陵峽口,就不見了,聽到有什麼人説了這樣兩句話:“江水倒流三千里,屈原死在魚肚裏。”這時候,屈幺姑看見江水裏冒出一條大魚,魚背上馱着屈原的屍體。

第二天,屈幺姑把這個夢告訴給鄉里姊妹們。姊妹們就跟屈幺姑一同跑到西陵峽口上,一邊洗衣裳,一邊喊着:“我哥——回——喲,我哥——回 ——喲!”一眨眼,烏天黑地,像是洪水要來了。江邊一股子浪頭兒拍打過來,淹過了姊妹夥兒搗衣的石墩子。她們驚惶地向江面張望,只見一個像芭蕉葉片似的東西,在浪堆裏晃晃蕩蕩。仔細一望,嗬,原來那是一條大魚的鰭。屈幺姑便打着“啊嗬”對大魚説:“魚呀魚,你若是把我哥哥馱回來了,就到岸邊來呀!”話音剛落,大魚真的游到岸邊,上了石樑子,首尾一蹶,忽然亂蹦亂跳起來,兩隻燈籠大眼刷刷地流淚,然後輕輕兒扇動鰓,亮出白亮亮兒的肚皮。

幺姑盯着大魚的肚皮,麻利地從頭上取下扁簪,把魚肚子劃開,一股鮮血從魚肚裏流出來,漸漸露出一口通紅的棺材。姊妹夥兒撲上去,揭開棺�母親櫻?豢矗?銼嚀勺諾惱?喬蠓虻囊盤濉�

姊妹把魚肚子縫好,將魚放了生,然後抬着紅棺材回鄉安葬,一路哭着叫着:“我哥——回——喲,我哥——回——喲!”

屈幺姑滿含悲憤,越哭越傷心。忽然她一頭撞在墓碑上,化作一隻嘴巴殷紅、羽毛金綠的鳥兒,穿過金色的陽光,飛進了叢林。她還在聲聲呼喚着:“我哥回,我哥回……”

從此,每年端午節,歸州屈原沱都要舉行龍舟競渡,機智的艄公和勇猛的橈手(划槳的人),都在鼓聲中高喊號子:“我哥──回喲!我哥──回喲,”

那條神魚,一來因肚子受過傷,二來因惦着屈原的故土,從此上不過泄灘,下不過青灘,永遠留在西陵峽裏,每年都要來一趟屈原沱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