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熱門】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97W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説課稿 篇1

本節課我所講的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中的第三節第二課《有理數的減法》的第一課時.

一、説課標:

數與代數部分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這部分內容包括數的概念、數的運算、數的估計;字母表數、代數式及其運算;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而數的運算伴隨着數的形成與發展不斷豐富,從最基本的自然數的四則運算,擴展到有理數的四則運算、乘方、開方運算等。新課標中指出:運算能力主要是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新課標是在總目標的四個方面之一的“數學思考”中提出運算能力的思維和抽象思維。”這説明運算能力是數學思考的重要內涵。不僅如此,運算能力對新課標在總目標中提出的其他三個方面目標的整體實現,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

二、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數的運算”是“數與代數”學習領域的重要內容,減法是其中的一種基本運算.有理數的減法是國小減法的延續,通過對有理數的減法運算的學習,學生將對減法運算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它對今後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奠定基礎,並對解決實際問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説學情:

在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進行同類量之間的比較,因此學生對減法運算並不陌生,但這種認識常常流於經驗的層面。在國小階段學生學習了局限性的減法運算,並進行了技能性的強化訓練,學生對此缺乏理性的認識,很多時候減法僅作為加法的逆運算而存在。因比,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利用這些既有的知識儲備作為“知識生長的最近發展區”來促進新課的學習,另一方面要通過具體情境中減法運算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減法的'意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齡段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探索慾望強烈,但數學活動的經驗較少,探索效率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調控和引導,並且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有理數的減法法則,能運用有理數的減法法則進行運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由特例歸納出一般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達能力;通過對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探討,體驗數學的轉化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歸納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同伴間的合作學習。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理解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意義,會運用有理數的減法法則進行運算。難點確定為: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探討。

五、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以上理念,結合本節課內容及學生情況,教學設計中採用“引導發現法”組織教學.其基本程序設計為:創設情境提出猜想一探索驗證一總結歸納一反饋運用,上述教學程序的實施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學生的學習,因此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是十分重要的,本節課應鼓勵和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親歷從特例到歸納(不完全歸納)出一般的減法法則的全過程,體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

六、説教學過程及設計思路:

本節課主要以多媒體課件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師生互動,探討交流,講練結合設計本節課.

(一)複習回顧

1.-2的相反數是____,+0.3的相反數____,相反數是它的本身的數是___.

2.計算

(1) 4 + 16 = (2)(–2)+(–7)=

(3)(–1)+3.6 = (4) 2 + (–4) =

(5)(–5)+ 5 = (6) 0 + (–8) =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回顧,熟悉舊知,為學生本節課的學習做好知識準備。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北京某天氣温是-3C~3C,這天的温差是多少攝氏度呢?

學生列式表示3-(-3)=?但是不知道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小知識引入問題,然後引出有理數的減法運算,引起學生的探究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探究新知

同學們都知道,減法和加法互為逆運算,3-(-3)=?也就是問什麼數加上-3等於3?

因為6+(-3)=3 所以 3-(-3)=6

師問:3+?=6 生答:3+ 3=6

請同學們觀察以下兩個式子:

(1)3 -( –3)=6; (2)3+3=6

你發現了什麼?換些數試試。(學生自主思考)

9-8=____, 9+(-8)=____;

15-7=____, 15+(-7)=____.

然後比較上面的式子,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嗎?分小組討論。

然後師生共同歸納法則,教師板書法則。並強調減法在運算時有 2 個要素要發生變化,1個要素不變。(兩變一不變)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交流、討論,歸納發現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練習:下列括號內各應填什麼數?

(1)(-2)-(-3)=(-2)+____;

(2) 0 - (-4)= 0 ____ 4 ;

(3)(-6)- 3 =(-6)+_______;

(4) 1-(+39)= ____ +(-39).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邊口述,邊解釋法則,學生能找準在將減法變加法的過程中什麼變,什麼不變。

(四)典例講解

例4計算:

(1)(-3)-(-5) (2)0-7

(3)7.2-(-4.8) (4)

教師板演示範(1)(4),示範書寫過程,學生完成(2)(3)。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板演,為學生的書寫起示範作用,學生練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發現並指正。

思考:在國小,只有當a大於或等於b時,我們才會做a-b,現在,當a小於b時,你會做a-b嗎?

一般地,較小的數減去較大的數,所得的差的符號是什麼?

通過上述例題,學生不難解答。

(五)當堂檢測

1.計算:

(1) 6-9; (2) (+4)-(-7);

(3)(-5)-(-8); (4) 0 -(-5);

(5)(-2.5)-5.9 ; (6) 1.9 -(-0.6).

2.計算:

(1)比2C 低 8C 的温度;

(2)比 -3C 低 6C 的温度.

3.(20xx·會考)計算:|(-3)-5|=____.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學到了什麼?你能説一説嗎?

學生自主談收穫,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可給與必要總結.

設計説明: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總結,談收穫,培養學生善於進行學習反思的良好習慣.

(七)作業佈置

必做題:

習題1.3第3題(1)(2)(5)(9)(10)第4題(1)(5)

選做題:

已知a=8,b=-5,c=-6,求(c-a)-|b|的值.

設計説明:根據課標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要會運用有理數的減法法則進行運算。我將作業分成選做和必做兩個層次,這樣儘量能讓每個同學在今天的學習中都有所收穫.

(八)板書設計

1.3.2有理數的減法

1.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2.兩個變化要素

相反數

3.轉化思想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板書我主要採用提綱式的板書,既直觀形象,又能加深理解記憶.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見解,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導.

説課稿 篇2

説課內容:1.跨越式跳高,2.遊戲“打鴨腳”自選.

設計思想:在“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導下,依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結合教學器材、設施來設計,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通過學習“跨越式跳高”來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健身能力。做到以強身育人為宗旨,始終貫徹“授之以漁”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跨越式跳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人教版)第二冊跳躍單元內容之一。“跨越式”在生活中常被運用跨越跳過一定高度物的自然動作,更是許多孩子用來展示自己跳躍能力的方法。跨越式跳高因簡單易行,並具有發展彈跳力,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鍛鍊身體的作用而深受師生喜愛。“跨越式”跳高的學習不僅是深入學習“俯卧式”、“背越式”跳高的奠基石,也是其它跳躍運動項目學習的基礎。

(二)教材重點難點:跨越式跳高技術並不複雜,學生基本有了些跳高技術,但都比較自然隨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這節課我確定重點與難點為:

1.重點 起跳技術,過杆與落地技術。

理論依據:跳高過程是人體運動由動能(衝力)快速轉化成勢能(高度)連續過程,主要通過起跳來轉化;而過杆姿勢方法決定跳高的水平。

2.難點 助跑、起跳、過杆及落地用力協調性、連貫性。

理論依據:因跳高技術是一個需要完整動作過程,如果跑、起跳、過杆、落地不連貫,不能協調完成,那麼整個跳高技術就不能掌握,就不能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定它為難點。

二、説學情

學情分析:學生的身體骨骼、肌肉、韌帶、關節處在快速增長時期,這階段學生思維敏捷,模仿能力強,體能恢復快特點,加之爭強好勝,好奇心強,求知慾望高具有初生牛牛犢不怕虎的性格,正是開展體育鍛煉黃金階段。但由於個體差異大,獨生子女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相對偏弱些,自我抑制能力差,練習時間無法長時間集中弱點,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既要鼓勵素質好的大膽創新學習,又要考慮弱勢羣體的幫助,引導他們掌握技術的同時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鍊和發展。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學生的跳躍基礎,結合教材的作用,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按水平四《標準》來確定學習目標的。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進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運動技能、技巧,運用所學跳躍各種障礙。

2.技能目標:通過練習,熟練運用所學的跳躍技術安全的進行體育鍛煉活動。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四、説教法與學法

教法與學法是教學過程中一對不可分割的整體。以教學目標為準繩,依據學齡特點,結合學生原有基礎,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法優勢基礎上。主要運用:

教法:1.啟發式教學法,通過語言、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創新火花。2. 糾正錯誤法;由於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完成練習的情況各有不同,通過糾正獲得正確動作,提高學習的信心。3.遊戲法,用遊戲活動的方法開展教學。 學法:自主嘗試法,合作探究學習法。讓學生採用“聽、看、想、練、問、比”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主去嘗試,互相對比,討論,觀察、練習等方式獲得新知。

五、説教學程序

根據認識事物的規律和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即泛化——分化——鞏固——自動化的過程,結合學生的運動基礎,本課教學流程為:準備部分、遊戲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實施步驟:

(一)準備部分,約2分鐘

常規工作後把準備好的掛圖,分解動作圖解,完整動作圖片,跳高各技術組成部分要領及一些跳高運動員比賽圖片發放、掛起讓全班同學觀摩學習。

意圖:讓學生認識所學內容,明確任務、目標、方向。

(二)遊戲“打鴨腳” (約7分鐘)

玩法1、將全班分成若干組,用單腳支撐,在指定的圓池內跳動(直徑5米),一人矇眼在圈中間,用膠皮杆在地面劃圈平掃,由慢到快,靈活掃動,掃到哪裏,學生必須採用單腳跳躲的方法躲閃。

玩法2、將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選四人先在圈外用小沙包打池內鴨子的腳,。其它同學在圈子內跑動,被打到的換打的。

作用:這個遊戲通過躲、跳、跨、跑活動,發展學生彈跳及靈活性素質,激發學習興趣,克服了心理的緊張氣氛。

意圖:一是熱身,放鬆肌肉、關節、神經為更強練習做好準備。二是激活課堂氣氛,減輕心理壓力。同時為學習跳遠打下基礎。

(三)基本部分 約27分鐘

1.遊戲“猴子摘桃” 3分鐘

①你能找出讓自己摘到更高的桃子的辦法嗎?把桃(球)掛在不同高度,讓猴子(學生)跳起摸球。

練習方法:通過原地、短距離助跑,單或雙腳起跳摸吊着的不同高度的球。 ②你的腳能踢到多少個桃子(球)?練習方法:通過原地、短距離助跑,用腳尖踢不同高度吊着的球。

目的:用遊戲活動發展彈跳力,提高練習興趣,練習不同起跳、擺腿技術。 意圖:讓學生通過要摘桃就得跳起來,要踢高就得把腿擺起來,將本能的跳躍能力發揮出來。達到起跳、騰空、落地、身體平衡素質練習。

2.討論:2分鐘,出示討論提綱(1)跳高由那幾部分組成?(2)跑得快就跳得高嗎?讓同學之間討論學習內容、通過對圖片、概念、動作要領學習從理論認識跳高是什麼。

意圖:利用恢復些體力時間設問激趣,讓學生帶着問題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3.嘗試“鯉魚躍龍門” 約4分鐘

用“鯉魚躍龍門”的故事發起嘗試跳高練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基礎,選擇小組,嘗試着跨越橫杆,起跳高度自定,完成練習3到4次。部分弱勢可用橡皮筋代替杆或過斜杆來完成任務。

老師巡迴觀察,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讓學生注意觀察別人練習情況。

目的:瞭解學生基礎,發現問題,①助跑與起跳不能連貫;②起跳方法不合理;③騰空不過杆;④心理緊張;⑤女生中出現雙腳起跳等問題。

收穫:初步認識跳高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四環節組成,體會到並非跑得快就跳得高。

意圖:用遊戲方法複習跨越式跳高技術,用“成功”激發熱情,用鼓勵增強信心,變被動為主動。為下一步教學準備。

4.講解、示範,針對主要問題,交流改進方法:約5分鐘

①請兩到三位跳高“高手”給同學們表演示範。老師講解動作要領,分析動作,分析大的問題。

②老師做分步動作與完整動作示範,並與學生交流、解答問題。

目的:使學生在大腦裏快速形成正確動作表象,瞭解自己的問題所在,能針對性的練習與改進。

③技術引導:(口訣)助跑自然輕鬆要快,後步小;起跳先腳跟後前掌,迅蹬伸;身過杆,落擺腿,屈緩衝。

5. 分組學習 約9分鐘

根據學生的水平基礎重新分組,充分發揮體育骨幹作用。

① 學困生練習

這部分學生多為女生和獨生子,身體素質差些,運動能力低。

從自己弱勢出發,分步掌握到整體配合至基本掌握跳高技術,同時還要注意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減輕心理緊張狀況。

方法:進行分解強化訓練為主,降低技術要求,用助跳器幫助起跳,從過斜杆起步,用橡皮筋做杆,用海棉墊保護,減輕心理壓力。反覆練習,逐漸掌握各環節技術,達到可以完成助跑起跳過杆完成跳高動作。

目的:是讓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技術。

②一般生練習

這類學生有一定基礎,自己通過認真觀察和圖片資料自學,在經過同學幫助和教師的點撥,很快掌握新知識。

通過多次反覆完整動作練習,熟練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術。

方法:根據自己存在“問題”通過不斷次練習與改進;觀摩其他同學跳高動作;與他人討論助跑與起跳的結合技術,糾正錯誤、多餘動作,尋找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跳高方法。

目的:熟練中鞏固提高自己的跳高技術。

③優秀生練習

發揮骨幹作用,幫助弱生,並向更高難度發起挑戰,強調安全問題。

對部分身體素質好,運動水平高,掌握動作快,大膽鼓勵他們自己根據獲得信息,自己確定高度目標,並進一步探索其它跳高方法,如剪式、卧式、背式跳高,鼓勵大膽創新,向更高的高度發起挑戰。

目的:以點帶面,共同發展。

老師巡迴參與小組練習,全面兼顧不同水平學生,重點放在學困生和一般羣體上。 意圖:根據學生能力的強弱,動作水平的高低,按其不同級別,要求不同,練習方法不同,滿足其不同的要求,使每個學生各取所需,自得其樂。

6.創造記錄 約4分鐘

以小組為單位,發起挑戰,不斷提高跳越高度,並找到自己最好和跳高成績。 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對自己與他人點評、互評,用掌聲鼓勵同學。小組長記錄情況。

老師參與技術薄弱組的活動,進一步指導和鼓勵。

目的:讓學生將所學展現出來,用實力證明自己,我能行。

意圖:對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檢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7.放鬆練習 2分鐘

在一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盪漾着美麗的白塔……。”《讓我們蕩起雙漿》歌曲音樂伴奏下,讓同學們根着老師用些節奏輕快,難度小的動作放鬆機體,緩和情緒,恢復體力。

(四)學習總結 2分鐘

把同學集中起來,認真聽取每個小組長的簡單彙報,用提問方法幫助同學複習所學知識內容,明確“要想跳得高,必須彈跳好和必須要的助跑速度與起跳的合理結合,此外不同的跳高姿勢,在騰空中身體重心高度與橫杆間有着不同的距離,因此,選擇過杆技術是跳高的又一個條件。”大家知道今後努力方向。回收器材,下課

六、預計課的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全班同學能基本掌握正確動作要領,完成率在85%左右。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35%左右,最高心率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達到120--130次/分。讓學生既出汗又臉帶微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七、場地器材:

跳高架8付、橡皮筋4條、錄音機1台、海綿墊12張、小黑板2塊、跨越式跳高掛圖一套、各階段動作練習圖片、動作分解圖片(多張)錄音機一台,錄音帶二盒。

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能給我們團隊這樣一次展示的機會,作為一名《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師,我深知它的重要性也非常樂於去研究它。下面我就來進行説課,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指正。

我 們團隊研究的是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的第一個主題《讓爺爺奶奶高興》的第二課時,這一單元是圍繞人與人的關係展開的,這堂課涉 及的是學生和老年人之間的關係。旨在讓學生走近他們,去了解他們,從而達到尊重他們,並願意為他們做一些事情的目的。發展的邏輯是從尊重,關愛自己身邊的 人開始,推及社會。瞭解社會是個大家庭,社會關愛着每一個人,同時,社會的事情也需要大家來做。這堂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瞭解了爺爺奶奶的過去以及為家庭所 做的貢獻的基礎上的。已經完成了“走近”這一環節,如何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的去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從而達到“孝”和“順”從而推及社會則是這節課我們 要解決的。但是要想解決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記得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條消息:一位老師在學生中間做了一項小調查,你們的爺爺奶奶喜歡吃什麼?孩子們紛紛回答到:“喜歡吃香蕉,喜歡吃蘋果等。這時,一位小男孩站起來大聲説:“我爺爺奶奶喜歡吃剩飯……”

聽了這則信息,我想各位老師的心情都和我一樣,笑過之後,感到一絲悲哀,為孩子,也為他們的爺爺奶奶。尊敬老人是一個講了千秋萬代的老話題,在今天的社會, 獨生子女成了家裏的掌上明珠,有些國小生在家中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錦衣玉食生活,被百般疼愛。他們把老人對他們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或是對於 老人給他的疼愛“熟視無睹”,如何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的去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從而達到“孝”和“順”則成了這節課的關鍵。我們團隊便把目光定位到了 “教學資源”上,為此我們確定的主題是“拓展課堂教學資源,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有着豐富的課程資源,教材中的資源、生活中的資源、學生本身的資源、網絡上的資源等等,那麼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使得資源有效的發揮,來幫助我們以及學生達到這樣預設的目標呢?

我 們團隊進行了多次教研,在大家的共同商議下,使得課堂資源的拓展,課堂情況的預設,學習內容的重組,學生情感的體驗,常見問題的解決等諸多隨時生成性問題 得以解決。作為國小生應該學會尊重,關愛自己身邊的人,瞭解老年人在生活上的困難。體會他們的心理需求,真實的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尊重,這體現了關注學生髮 展的設計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瞭如下目標:

1、知道用一些力所能及的辦法向老人敬孝心,能夠清楚,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2、瞭解尊老敬老的政策和設施,感受社會是個大家庭,社會關愛着每一個人,同時,社會的事情也需要大家來做。

3、對老年人產生敬意,理解,尊重老年人的特殊習慣,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通過教者有意識的引出問題,進行師生間的交流,觀看錄像,製做孝心卡等方法,突出能夠清楚、真實地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尊重和向老人敬孝心的重點。突破如何理解、尊重老年人的特殊習慣和情感需要這一難點。

我們團隊一致認為應該重點抓住一個“情”字。讓學生情有所出,情有所表,情有所歸,從而引起情感共鳴。

一、鋪情,創設情感。

爺爺奶奶為他們所作的付出是説不完道不盡的,融洽的交流氛圍,和諧的交流空間,為孩子打開了記憶的閘門,觸動了他們的神經,充分地利用了學生自身的資源讓他們在回憶中感受着老人濃濃的情,使得老人對他們的關懷歷歷在目,從而引發孩子們情感上的共鳴。

二、悟情,理解情感。

我 們團隊一致認為應該注重突出本學科的學習特點:“用眼睛去觀察,開動大腦去思考,敞開心靈去感受”所以在本課設計上我們特別注重師生間的交流,有意識地引 出一些生活中的一些話題,通過各種矛盾的產生,學生能夠在相互交流中猜出長輩們的內心願望和需求,體會到被老人們所關愛的'幸福和感動。這體現了全新的教育 理念,為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的成長奠定了基礎。

三、激情,情感導行。

針 對教材的實際情況及我們對課堂上資源的拓展,採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貼近了孩子的生活,激發了孩子們的情感,“夜深人靜了,對着一 大桌冰涼的飯菜,對着早已沒有節目的電視機,爺爺奶奶此時此刻最需要什麼呢?將孩子們漸漸帶入老人的內心世界,通過換位思考,促使孩子們用心去感受老人的 情感需要。達到情到深處更明理的效果。為學生的導行作好了鋪墊。

四、抒情,情行交融。

受之於內,發之於外,通過小小的孝心卡,讓孩子們的心和老人們貼的更近,達到表達他們內心最真實願望的目的。最初我們設計的是在歌聲中結束本課,但經過多次討論後,最後我們確定的文案是將詩歌進行人稱的轉換,通過孩子們動情的朗誦,使情感得到昇華。

我們團隊力爭做到: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中心,以迴歸生活,迴歸社會為目的,在課堂教學豐富的活動中教孩子們學會交流情感,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分享快樂和感恩。下面就有請勝利國小的譚老師為我們做這節課的展示。

説課稿 篇4

老師:

你好!

我説課的標題是《中國石拱橋》。下面我想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設計、板書設計等方面來彙報我是如何説課的。

一、關於教材分析方面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中國石拱橋》是篇事物説明文,它是按總分總的結構順序來説的。先總説石拱橋的特點,接着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具體説明久、美、堅的共同特點,最後説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本篇課文是八年級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説明文,因此要作好説明文的入門指導工作。

2、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特點以及八年級學生開始學習説明文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舉典型例子説明事物特徵的方法。

(2)理清全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體的説明順序。

(3)初步瞭解説明文的基本特徵,學習幾種常見的説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覆閲讀,把握課文重點,理清思路,瞭解幾種常用説明方法。

(2)通過比較閲讀、討論、寫作等方式初步瞭解説明文的基本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切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

3、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其光輝成就。

②理解文章説明順序及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難點:認清説明文與記敍文的區別,尤其是説明和記敍的交叉現象。

二、關於教法與學法方面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演示、投影、創設問題情景法、討論法、歸納法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並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質疑發問,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關於教學設計方面

根據新課標新大綱的要求和“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並結合學生實際,我想制定以下教學流程

A、整體感知:

(一)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教師出示一組橋的圖片,讓學生自由説出橋的名稱,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各種形式的橋從而進入本文學習。

(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或聽錄音

朗讀要求:①明確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②帶着以下三個問題聽讀課文,之後師生討論明確。

1、石拱橋的特點是什麼?

2、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點?

3、本文按什麼順序説明的?

B、研讀品味:

本文先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又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做了具體説明。那麼作為傑出代表,它們又各有什麼特點?作者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自然過渡到趙州橋的學習)

研讀④⑤小節趙州橋部分。展示課件:趙州橋圖

創設問題情境:

1、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趙州橋的四個特點)

2、以上四個方面的特點位置能否互換,為什麼?結合“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分析。

3、這兩段文字運用了什麼説明順序?哪些説明方法?

4、從內容、順序及説明方法比較盧溝橋與趙州橋的異同點。

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完成以上問題。討論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及歸納分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繪製平面圖,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享受成功的歡樂。對於第2問,學生討論後可能一時還無法完全理解,此時我採用講授法,就是通過教師的語言傳授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知識,同時便於教師控制教學過程,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

C、課堂小結(根據板書進行)

D、作業佈置:1、課後練習第一題、第二題。2、介紹一件物品

板書

形式優美 説明方法:列數字、打比方、引用、作詮釋、舉例子、作比較

結構堅固 説明順序:一般→特殊 概括→具體

歷史悠久

兩個典型例子:趙洲橋、盧溝橋

輝煌成就原因 解放後的發展

説課稿 篇5

一、 説課人:

二、 説課內容

國中五四制語文第五冊第17課《孟子》二章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孟子》二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孟子》二章是戰國中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被稱為亞聖。他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孔孟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學習《孟子》二章既可以瞭解孟子的重要思想,又可以鞏固論文知識,還能學到孟子關於寫法等方面的技巧,可謂一舉三得,因此,教材把《孟子》二章列為第五冊講讀課文,列入會考閲讀篇目中,是不無道理的

四、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法的確立.

1、 知識目的:積累文言詞語,領會課文內容及論文特點。

2、 能力目的:培養以詞造句的能力,論文寫法能力。

3、 德育目的:以君者應以“人和”為本,為人者應以“做人”為根。

4、 情感目的:以朗讀感染學生,創設漸入學習佳境的.氛圍。

5、 把理解詞義和背誦第四段立為教學重點。

6、 把對論點的理解和第四段結論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區別。

7、 運用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進行教學。

五、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

圍繞教材以書注為主加以突破重點,通過朗讀達到熟悉以至背誦的目的;難點的突破放在“人和”與“得道多助”的關係上。

六、 學習《孟子》二章應達到的目的

1、 領會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會意義。

2、 掌握論文的多種論證方法及結構。

3、 鞏固排比、對比等方法。

4、 背誦並默寫重點段。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三年級的課文《掌聲》。下面我就教材理解、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這篇課文作一個初步的教學構想。

一、 解讀教材、設目標

《掌聲》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整篇課文圍繞“關愛與信任”的主題展開,本文的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國小的經歷。文章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上台演講,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的故事。同學們友愛的掌聲改變了一個自卑的殘疾女孩的命運。文章語文質樸、令人感動。因此,我打算憑藉語言文字,巧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給英子的兩次掌聲中,讓孩子透過語言文字,感悟同學們對英子的愛,在感悟中學習語文,生成感情。

依據新課程標準目標要求、教材編排的特點自信和關愛的主題,還充分考慮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擬定了以下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重點詞句以及朗讀感悟來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3. 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去關愛他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二、 分析學情、做準備

在生活中有很多殘疾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多數孩子都缺少關愛,因此自卑、冷漠,不懂得關愛別人,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激發他們的熱情,讓她們在思想和行為上有所改變,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面對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她們正處於過渡時期,個性差別大,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她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和自豪感,老師必須及時正確引導他們,讓他們保持自信。要讓三年級的孩子一堂課都全神貫注地聽講確實不容易,就算是認真的同學也很難做到。所以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始終保持熱情,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 滲透理念、談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閲讀是最主要之一,不應以老實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要讓同學們多讀、多思考,自主學習。在教學中,要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們以“自讀、思考、感悟”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適時輔以感情在線,讓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角色。讓同學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親身體驗,自己質疑解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説出自己真

真實的體驗。

四、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鋪墊情感

1.通過説話隨意導入,板書“掌聲” 2.播放音樂、老師泛讀課文

3.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在老師感情朗讀的帶動下,學生也有了讀的慾望,接着我就讓同學們來讀,並提出讀文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三年級的學生魚魚自己身的知識積累,語感等的限制,她們不會從一兩遍讀的的過程中完全解決讀書要求,所以我設計了讀帶拼音的生字詞----離開拼音讀----放入句子讀,這樣的形式解決生字難句的問題。順便也解決了兩個多音字,一舉兩得。

(二)、品讀段落

精讀 首先,我遵循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我沒有根據課文的書寫順序來教學,而是分為了三個部分來進行

第一部分: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開始憂鬱自卑的英子後來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小女孩。這其中是什麼改變了她,讓她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這時,同學們都很想知道原因,由此再來學習2、3自然段。

第二部分:1.理解英子為什麼猶豫?(抓住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通過朗讀感受痛苦無

奈的感情)

1. 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通過想象來體會掌聲的含義:第一次掌聲前,英子不敢上台,你想對她説什麼?通過這一問讓學生明白這掌聲是對她的鼓勵。第二次掌聲前,英子表現的非常出色,你又想對她説什麼?通過對他們的説話體驗到第二次掌聲的含義和讚賞。這所有的一切掌聲僅僅只是掌聲麼?所包含的是什麼?都可以化作一個字,那就是愛。

2. 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什麼?分小組進行討論

第三部分:(出示英子信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讓同學比一比看誰讀的最好!

(三)感情昇華

教師播放《愛的奉獻》,在歌聲中總結掌聲,並讓同學背誦最後一段。

該環節目的是在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巧做對比,從效應感情變化中深化“掌聲”的重要作用,並讓學生談談自己與他人的愛心行動。課尾輔以動情的歌曲,昇華了文章的“亮點”,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冰晶暖暖愛意融入到學生生活當中去。

(四)、佈置作業

你最想把掌聲送給誰?為什麼?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並對作業保持高度的熱情,把語文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語文不再侷限於課堂,同時使感情得到進一步昇華,讓孩子們的世紀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鍛鍊,也能增強同學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Tags:説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