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 《朱子語類》卷二十九 論語十一
    發表於:2017-03-03
    ◎公冶長下△子路有聞章問"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因舉子路數事,以明子路好學如此,而仕衞之出處乃如彼。曰:"今只當就'子路有聞'上考究,不須如此牽二三説。不知要就此處學子路'未...
  • 《朱子語類》卷二十三 論語五
    發表於:2016-10-17
    ◎為政篇上△為政以德章問:"'為政以德',莫是以其德為政否?"曰:"不必泥這'以'字。'為政以德',只如為政有德相似。"〔節〕亞夫問"為政以德"云云。曰:"人之有德,發之於政,如水便是個...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 楊氏門人
    發表於:2016-10-17
    ◎羅仲素羅先生嚴毅清苦,殊可畏。〔道夫〕李先生言:"羅仲素春秋説,不及文定。蓋文定才大,設張羅落者大。"文定集有答羅書,可見。〔方〕道夫言:"羅先生教學者靜坐中看'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
  • 《朱子語類》卷二十 論語二
    發表於:2016-07-27
    ◎學而篇上△學而時習之章今讀論語,且熟讀學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餘自然易曉。〔壽昌〕學而篇皆是先言自修,而後親師友。"有朋自遠方來",在"時習"之後;"而親仁",在"入則孝,出則弟"之後...
  • 《朱子語類》卷八十四 禮一
    發表於:2016-10-17
    ◎論考禮綱領禮樂廢壞二千餘年,若以大數觀之,亦未為遠,然已都無稽考處。後來須有一個大大底人出來,盡數拆洗一番,但未知遠近在幾時。今世變日下,恐必有個"碩果不食"之理。〔必大〕禮學多不...
  • 《朱子語類》卷七十六 易十二
    發表於:2016-10-17
    ◎繫辭下問:"'八卦成列',只是説乾兑離震巽坎艮坤。先生解雲'之類',如何?"曰:"所謂'成列'者,不止只論此橫圖。若乾南坤北,又是一列,所以雲'之類'。"〔學履〕問:"'八卦成列,象在其中...
  • 《朱子語類》卷十七 大學四或問上
    發表於:2016-07-27
    ◎經一章△或問吾子以為大人之學一段問友仁:"看大學或問如何?"曰:"粗曉其義。"曰:"如何是'收其放心,養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聽邪言,目觀亂色,口談不道之言,至於手足...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 羅氏門人
    發表於:2016-10-17
    ◎李願中李先生終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略無隤墮之氣。〔升卿〕延平先生氣象好。〔振〕問延平先生言行。曰:"他卻不曾著書,充養得極好。凡為學,也不過是恁地涵養將去,初無異義。只是先生睟面盎...
  • 《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論語十四
    發表於:2017-06-14
    ◎雍也篇三△冉求曰非不説子之道章問:"力不足者,非幹志否?"曰:"雖非志,而志亦在其中。所見不明,氣質昏弱,皆力不足之故。冉求乃自畫耳。力不足者,欲為而不能為;自畫者,可為而不肯為。"〔宇〕...
  • 《朱子語類》卷五十七 孟子七
    發表於:2016-10-17
    ◎離婁下△舜生於諸馮章"若合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先生曰:"古人符節,多以玉為之,如'牙璋以起軍旅'。周禮中有以玉為竹節。又有...
  • 《朱子語類》卷六十五 易一
    發表於:2016-10-17
    ◎綱領上之上△陰陽陰陽只是一氣,陽之退,便是陰之生。不是陽退了,又別有個陰生。〔淳〕陰陽做一個看亦得,做兩個看亦得。做兩個看,是"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做一個看,只是一個消長。〔文蔚〕陰...
  • 《朱子語類》卷二十四 論語六
    發表於:2016-10-17
    ◎為政篇下△吾與回言章論語所載顏子語,止有喟然之歎與"問仁"兩章而已。而夫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知是説甚麼,惜乎其不傳也!〔便〕或問:"顏子'終日不違,如愚',謂顏子心與聖人契。"曰...
  • 《朱子語類》卷九十 禮七
    發表於:2016-10-17
    ◎祭如今士大夫家都要理會古禮。今天下有二件極大底事,恁地循襲:其一是天地同祭於南郊;其一是太祖不特立廟,而與諸祖同一廟。自東漢以來如此。又錄雲:"千五六百年無人整理。""子謂為芻靈...
  • 《朱子語類》卷九十五 程子之書一
    發表於:2016-10-17
    (凡入近思錄者,皆依次第類為此卷。)近思錄首卷所論誠、中、仁三者,發明義理,固是有許多名,只是一理,但須隨事別之,如説誠,便只是實然底道理。譬如天地之於萬物,陰便實然是陰,陽便實然是陽,無一毫不...
  • 《朱子語類》卷二十一 論語三
    發表於:2016-07-27
    ◎學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周伯壽問:"'為人謀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緊要,或是偶於此照管不到?"曰:"豈不是緊要!若為人謀而不忠,既受人之託,若不盡心與他理會,則不惟欺人,乃是自...
  • 《朱子語類》卷九十六 程子之書二
    發表於:2016-10-17
    遺書雲,不信其師,乃知當時有不信者。〔方〕第三卷。"學原於思。"思所以起發其聰明。〔端蒙〕"六經浩渺,乍難盡曉。且見得路逕後,各自立得一個門庭。"問:"如何是門庭?"曰:"是讀書之法。...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
    發表於:2016-10-17
    大亂之後易治,戰國嬴秦漢初是也。〔揚〕周太繁密,秦人盡掃了,所以賈誼謂秦"專用苟簡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簡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論漢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漢初承秦,掃去許多繁...
  • 《朱子語類》卷三十 論語十二
    發表於:2017-03-03
    ◎雍也篇一△雍也可使南面章問:"'寬洪簡重',是説仲弓資質恁地。"曰:"夫子既許它南面,則須是有人君之度,意其必是如此。這又無稽考,須是更將它言行去看如何。"〔義剛〕問:"'雍也可使南...
  • 《朱子語類》卷五十 論語三十二
    發表於:2016-10-17
    ◎堯曰篇△堯曰諮爾舜章林恭甫問:"論語記門人問答之辭,而堯曰一篇乃記堯舜湯武許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會文字。嘗見説,堯曰一篇是夫子誦述前聖之言,弟子類記於此。先儒亦只是如此説。...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
    發表於:2016-10-17
    ◎盜賊蜀中有趙教授者,因二蘇斥逐,以此搖動人心,遂反。當時也自響應,但未幾而哲宗上仙,事體皆變了,所以做得來也沒巴鼻。蜀人大故強悍,易反。成都嘗有一通判要反,已自與府中都吏客將皆有謀了。...
  • 《朱子語類》卷一 理氣上
    發表於:2016-07-26
    ◎太極天地上問:"太極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個渾成之物,是天地萬物之理總名否?"曰:"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
  • 《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張子
    發表於:2016-10-17
    看聖賢代作,未有孔子,便無論語之書;未有孟子,便無孟子之書;未有堯舜,便無典謨;未有商周,便無風雅頌。〔賀孫〕此道更前後聖賢,其説始備。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後人去何處討分曉?孔子後若無個孟...
  • 《朱子語類》卷八十七 禮四
    發表於:2016-10-17
    ◎小戴禮△總論問:"看禮記語孟,孰先?"曰:"禮記有説宗廟朝廷,説得遠後,雜亂不切於日用。若欲觀禮,須將禮記節出切於日用常行者看,節出玉藻內則曲禮少儀看。"〔節〕問讀禮記。曰:"禮記要兼儀...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六 釋氏
    發表於:2016-10-17
    孟子不闢老莊而闢楊墨,楊墨即老莊也。今釋子亦有兩般:禪學,楊朱也;若行佈施,墨翟也。道士則自是假,今無説可闢。然今禪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試看古經如四十二章等經可見。楊文公集傳燈錄説...
  • 《朱子語類》卷十五 大學二
    發表於:2016-07-27
    ◎經下器遠問:"致知者,推致事物之理。還當就甚麼樣事推致其理?"曰:"眼前凡所應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個極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沒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無第二著、第三著...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