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必備(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後感必備(15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1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上,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希望總是無所謂有的,無所謂無的。這如同地上的路,但其實好像根本就沒有路似的。但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題記

朝花夕拾,一本好書。帶我走過了八年級下學期生活。它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部唯一的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這些x都是從魯迅兒時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謝於廈門。較完整的記錄了魯迅先生從幼年到青年生活的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述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將往事的.畫面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音,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拚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四個人物,分別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保姆長媽媽雖然愚昧迷信,但她身上仍保存着樸實善良的一面,通過對這個人物的刻畫。可反映出作者對底層勞苦人民的同情和伶愛。恩師,也就是藤野先生他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的偉大是人人所不及的。還有些簡介我就不再提了,大家自己去書本里,進行挖掘吧。

這篇文中我最讚歎的就是這寫作的手法實在的高啊。在x中,作者把記敍、描寫、抒情和議論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出這篇文的詩情畫意。

如果説《朝花夕拾》這篇文是魯迅先生散文集中的經典之作,那麼堪稱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的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的《吶喊》可謂是為新文化運動的經典小説集了吧。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啊。

在我們需要知識的這一年代,可一定要好好讀書,名人傳記——《朝花夕拾》值得一看!

朝花夕拾讀後感2

魯迅,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童年有着怎樣的經歷?走近魯迅的童年又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懷着這樣一顆好奇心,我拜讀了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所謂“朝花夕拾”就是早晨的花到了晚上撿拾起來,意思是長大後回味童年。《朝花夕拾》中的一個個故事,語言生動有趣,好理解。《狗。貓。鼠》中的魯迅,活潑、可愛。《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歡快無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作者更是天真無邪——一塊塊小小故事引人入勝、妙趣橫生。

令我最難忘的是《阿長與山海經》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阿長與山海經》中講述了阿長的生長經歷。阿長就是現在的保姆。過年時,一大早起來還要吃“福橘”什麼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作者是有玩的地方都玩上了。泥牆根一帶、三味書屋的後園。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沈復。有着人與自然的和諧,還有個“赤練蛇”的故事在其中,更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祕色彩,讓人慾罷不能。

更讓我敬仰的是魯迅的人格魅力。他去日本學過醫,後來、以魯迅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大膽的'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在舊中國,日本侵略的時候,八路軍、新四軍都寧死不屈、堅定不移,體現了將士們的錚錚鐵骨。而對於一個文弱書生——魯迅,卻同樣能夠拿起那特有的"武器"——筆與敵人戰鬥到底,在當時的社會,有多少人因為貪生怕死而苟且偷生的人,但是魯迅卻是一個有骨氣的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從魯迅的《朝花夕拾》中,我讀到了魯迅純真的童年。也讀到了魯迅偉大人格的魅力。

朝花夕拾讀後感3

這段時間細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魯迅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朝花夕拾》也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童年,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雖然在童年裏有苦有笑,但是童年會在自己的心裏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魯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在這本書中,魯迅將自己在童年中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真實、天真、有趣的話語表達出來。魯迅的童年並不是美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怨恨這些不認同他的長輩,而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入這本書裏。他在這書中,把童年的無奈和寂寞釋放出來。讀過它後,我能感受到在魯迅的童年雖然並不很開心和快樂,但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是五味俱全的。既有酸甜,也有苦辣,更少不了有鹹。而我們的童年也一樣的。即使過得不怎麼好,但童年永遠會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永遠埋藏在屬於它的地方,留下美好難忘的記憶。

《朝花夕拾》的取材,包含着深廣的社會歷史內容,具有豐富的思想意義,表現了魯迅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生活的深刻認識和他那反帝反封建徹底的革命精神。他寫人物,帶有強烈的時代感;記事件,則透過現象提示其深刻的社會本質;發言論、抒感情,則無不閃射着思想的火花!

真是一本好書。

朝花夕拾讀後感4

每次閲讀魯迅先生的作品,總會有一股激昂之情在心頭騰湧。可當我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書時,它讓我感受到的則是童年的美好和那漸漸遺忘的樂趣。

《朝花夕拾》這冊雜文集就具有這樣的魔力。它用淳樸,清新的語言描寫出了魯迅童年是種種有趣的事。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文章。在文章裏,魯迅寫出了他對《山海經》是如此的渴望,甚至徹夜難眠。而長媽則是為了完成魯迅日夜渴求的願望,讓魯迅得到知識的果糧,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種樸實而真摯的愛着實令我大為感動。

在那個年代裏,小孩子能得到一本書是多麼不容易的事。而又有多少人為了汲取知識的養分而苦苦渴慕。而在我們生活的現代,書店,網站遍佈,各式各樣的書籍隨手可得,可又有多少人用心地去閲讀?大的、小的書店、書城林立,在其中的人卻寥寥無幾。特別是中,國小生,他們一部分整日沉溺於網絡,遊戲之中,像閲讀這樣能讓人精神愉悦的事卻很少有人去做,這難道不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魯迅的童年充滿歡樂,那是一種淳樸,自然的歡樂。而現代孩子們的歡樂卻來自於網絡遊戲,以及一些本不是他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卻樂在其中。我多想像魯迅那樣與大自然做朋友,與可愛的小蟲們為鄰,而不是整天在鋼筋水泥間穿梭,可這個願望什麼時候才會實現呢?

這也正是我們再閲讀《朝花夕拾》中應該有的反思,如此才會有進步。

朝花夕拾讀後感5

寒假中,我有幸讀了大文豪魯迅的著作—《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敍事文集,共10篇,它真實地記錄了魯迅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化的發展。

《朝花夕拾》這本書在選材上善於以小見大,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展現出宏大的社會風貌,表達深刻的主題。既寫出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又寫出了作者對新文化運動和民主革命的支持;既寫出了作者對精神麻木的民眾的悲哀與憤怒,又寫出了作者對童年、對大自然的美好回憶嚮往以及對壓抑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滿。

作者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鮮明性格特點的人物。如勤勞樸實,熱愛生活的長媽媽。長媽媽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常給“我”講故事,讓我覺得“她”有“偉大的神力”。她知道“我”喜歡《山海經》,不識字的她不辭辛勞地幫我買了回來。還有嚴謹認真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對工作及其認真,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改過了,連講義上畫的血管移了一點也要指出。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不僅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還具有人性的複雜性與矛盾性。如長媽媽因為社會的影響,保留了很多迂腐的社會習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等,這些描寫使魯迅筆下的人物更加生動,更加有血有肉。

在《朝花夕拾》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從《百草園到三

味書屋》。它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泛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鋭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將康活潑成長的合理要求。

讀完了《朝花夕拾》,我不僅對魯迅的文采有了更多的瞭解,也獲得了一些對人生的思索。

朝花夕拾讀後感6

從小到大,你眼中的世界是一樣的嗎?車馬湧動,燈影閃爍;曾幾何時,你還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天真孩子嗎?我想看看魯迅眼中的世界,《朝花夕拾》就是他的“眼”。

《朝花夕拾》以魯迅的視角描述了他從小到大看到的世界。他不斷長大,身邊的人、景也在不斷變化着。魯迅更加成熟,懂得了更多,明白了社會的黑暗與悲慘。

魯迅的“眼”不僅僅是他的成長史,更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全貌。

幼年的魯迅世界是無憂無慮的,童稚的眼眸中閃動着天真。百草園中的奇妙世界,以及偷偷溜到三味書屋後院玩耍,都使他興奮不已。他渴望自由,但心靈卻被父親囚禁。那次的五猖會,父親對魯迅心理的無知和與他的隔膜,我體會到了兒童天性被扼殺後的無力感。

當時的`社會,有着太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習俗。但長大後的魯迅,漸漸成熟了,他為了父親的病四處尋醫,為父親的死而感到內疚,魯迅體現出他的寬容與博愛。

後來,他去南京求學,隨後又輾轉到日本,在那裏魯迅學到了很多。那時的魯迅年少輕狂,是藤野先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了他。先生因惜才的歎息,也讓魯迅懂得有人是真正在乎他的。即使最後終要離別,魯迅的瞳孔中仍閃過些許光芒;範愛農的死,訴説了當時社會的悲慘與無奈。魯迅的眼,已有些蒼涼……

在我生活中,也能看見人間冷暖。我的眼時而燃燒,時而冰冷;時而温暖,又時而蒼涼。我會堅持自己的個性樂觀地生活,為生活譜寫最真摯的情感。如果周圍一片黑暗,我會閉上雙眼……

魯迅先生,您放心,天堂中沒有淚水,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朝花夕拾讀後感7

《朝花夕拾》是魯迅追憶青少年時期難忘的人和事以及對師長的懷念,童年時期故事的一本書。這是中國近代散文的佳作,文筆深沉,生動地描繪出清末的生活畫卷。在晨曦與黃昏交替更織中,在看不清的路上前進,拾起路邊的花,放進思想的揹簍。

其中,讓我最為百感交集的,是《父親的病》這一篇。在《父親的病》這篇中,那些“名醫”們的藥引子全是稀奇古怪,帶有濃重的迷信色彩,什麼“原配的蟋蟀一對,經霜三年的庶,敗鼓丸子”全無半點療效,最終讓魯迅的'父親撒手人寰。在我看來,那些所謂的“名醫”的本質是草菅人命、毫無醫德的庸醫,錢,才是他們的最終目地。魯迅正是通過敍述這件事,來洞穿當時醫道荒誕乃至罪惡的本質。

魯迅曾因父親的病遲到的原因,在桌子上刻下了“早”這個字,來提醒自己不能再遲到,我想,魯迅的父親應該感到非常幸福。現在,只要一提到魯迅先生,我就會想起那個“早”字。這個字不但提醒着魯迅,還提醒着我們應該早起勤學,不落後於他人,更提醒着當今我們中國要做到比他國更早發展各方面的水平,科技、軍事、文化、經濟等等,只要我們更早、更努力地發展,一定能取得飛躍性突破,在世界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其實,魯迅的父親的離世看似是醫德醫道的低下,更根本的原因是當時醫療水平的低下,才導致魯迅的父親的病情越拖越嚴重,最終撒手人寰。當今的中國,醫療資源是人民健康的保障,想想看,一個多病而又尋而無醫的國家怎麼富強起來?我們需要合理地處理醫療問題,人民才能健康。

由此可見,醫療是一個十分複雜而又耐人尋味的問題,要想盡快讓“白衣天使”遍佈各地還是有難度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8

上國小的時候,在背魯迅先生的資料時,我記得很清楚的就是散文集---《朝花夕拾》,當時我聽着這個名字很新奇,也很有特點,也一直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心,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呢?故事內容又會是什麼?魯迅先生有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我帶着一連串的疑問,看起了這本書。看完後我明白了這些問題的'的答案。

《朝花夕拾》這本書與一般的自傳之類的寫法完全不同,他不是記錄個人生活的書,而是把童年記憶中最有趣,最有意義,最美好的一些片段寫了下來,魯迅先生用十個題目寫完了這本書,故事情節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閲歷知識相當豐富。這十篇散文中,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義和很高的藝術水平。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長與仙海經》,這篇散文裏,魯迅先生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先生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卧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先生斥責了一頓,好有意思!

“無常”與之前“五猖會”上的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先生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如此詳細呢?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錄了魯迅先生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給予了對現實的思考。大家都看看這本書吧!

朝花夕拾讀後感9

《朝花夕拾》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開的花,晚上才把它拾起來。《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分別記錄了不同的十件事情。這本書中記錄了許多鮮活靈動的人物形象。如地位低下,饒舌多事卻又純淳善良的“阿長”認真負責沒有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等。

在其中魯迅最多地是描寫從小帶領他的女工“阿長”。因為社會的影響,她保留了許多封建習俗,像在新年吃福橘,還要對她説“阿媽恭喜恭喜。”有一次,她踩死了我的隱鼠,讓我對她懷恨在心,可見她是一個粗魯的人。但她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她探親時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一本《山海經》。可見她是一個關心孩子的人。這雖是一個沒有地位、毫不起眼的人物,卻從她身上反映出了一個道理:雖然當時的社會十分黑暗,可是民間仍然有温暖的.親情。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小魯迅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彷彿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進了三味書屋,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儘管如此,又阻擋不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

三味書屋後面有一個小園,魯迅和小夥伴們一起折臘梅花,尋蟬蜕,喂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壽鏡吾先生叫回來背書。這雖然遠遠不及百草園的自由快活,但作者依然很開心。從這也能看出魯迅童年時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的生活。

《朝花夕拾》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是一部散文集,表達了魯迅先生對黑暗社會的反感,不滿,也有對美好童年的嚮往、依戀。還有對中國教育的希望,魯迅先生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孝,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的一種,《弟子規》中,對待長輩的態度無疑寫的清清楚楚,“孝”這一概念,早應該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中成為不可磨滅的一條了,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婦孺皆知的故事中表達出來了。

文中説,當作者看過二十四孝後,看到做個孝子如此之難,原先做個孝子的方案便徹底放棄了,其實我覺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將事例硬安到自己頭上,那樣多生硬來着,只要打心眼裏替母親着想,替父親着想,不讓他們為自己操心,在家務上替他們分擔一些,也是一種孝,雖不如事例上那麼感天動地,但至少也是一種平平凡凡的孝呀!

硬把事例往自己頭上安,是行不通的,畢竟時代在變,你説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鯉魚,你説:“好,我要做一個孝子,卧冰求鯉去!”行的通嗎?現在冬天沒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結一層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還沒來得及卧下呢,冰就碎了,當時別説父母吃不到鯉魚,恐怕也會嚇的`趕緊跑到湖邊來救人,再説,現在市場上明明有鯉魚賣,幹嗎要那麼費力去求鯉魚呢?

其實,這些事例所要説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種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縷淡淡的香氣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個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麼驚天動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更加的温馨、幸福。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我家書櫥裏有一本書——《朝花夕拾》,它是魯迅先生的一本雜文集。

剛看到時,我被書名所吸引,一直想讀一讀,只是覺得年齡還小,怕自己讀不懂,所以這事就一直擱着。直到今年暑假,我又看到了這本書,我毫不猶豫地拿起來看了。

書中讓我記憶比較深的一篇作品是《臘葉》。深秋時節,作者繞庭前的楓樹徘徊,忽而看見一片有着斑斕色澤的病葉,便把它摘下來,夾進剛買的書裏。從而使這片病葉有幸沒有和羣葉一同飄散。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略帶哀愁。“但今夜它卻蠟黃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復似去年一般灼灼。”如今的'楓葉已不像去年那般有着斑斕的色澤了,顏色也是蠟黃的了。“當深秋時,想來也許有和這去年模樣相似的病葉的罷,但可惜我今年竟沒有這賞玩秋葉的閒餘。”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作者的變化竟如此之大。作者似乎是在感歎時間的流逝,改變了太多原本美好的東西。

“雪是雨的精魂。”作者在《雪》中這樣比喻到。江南的雪,隱約着青春的氣息。花呀,蜜蜂呀,蝴蝶呀,堆羅漢的孩子呀,使得這雪景有了絢麗的生機更加令人難忘。“在晴天之下,旋風呼來,便蓬勃奮起,在日光中燦燦的生光,如包藏着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是啊,這就是雪,更是雨的精魂!讀到這段文字,我覺得體內沉睡的細胞似乎重又甦醒,正要帶領我去拼搏!

《朝花夕拾》,我覺得它就是觸及靈魂深處的文學,它帶給了我思想上乃至精神上的鞭策。

讀完它,讀懂它,我似乎對人生的意義變得更加明白,更加透明瞭。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朝花夕拾》是魯迅1992年創作的十篇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朝花”是清晨帶露、香氣芬芳的花,是指魯迅青少年的往事。“夕拾”是指直到中年以後才在記憶中寫出來,以安慰“夕拾”“離奇與蕪雜”的心情。這本書生動地描繪了魯迅童年家鄉生活的片段,展現了當時的水鄉風光和民俗風情,表達了對親友老師的深切懷念。

在這些散文中,引起我深刻共鳴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店》。本文描述了魯迅童年在百草園的樂趣和三味書店

無聊,有綠色的菜地,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色的桑葚,長長的蟬,肥胖的黃蜂,輕快的叫天子。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應有盡有。還有長媽媽講的傳説和故事,冬天的麻雀,地上或桂花樹上的蟬蜕,花壇上的臘梅花。所有這些都讓作者流連忘返,戀愛不捨。然而,三味書店的枯燥與百草園的無限樂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閲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店》,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一點天真浪漫。不禁出現了一幅迷人的自然畫面:油灰在裏面低唱,蟋蟀在這裏彈鋼琴,打開斷磚,有時遇到蜈蚣,一切都充滿了樂趣。

看完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字裏行間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彷彿置身其中,親切感撲面而來。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再一次提及這本散文集,書香彷彿縈繞在鼻尖。他猶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一個明媚的下午,和着蟬聲,給我們絮叨那些童年的趣事,也就是“《朝花夕拾》”吧。

魯迅是幸運卻又不幸運的。幸運的是,它可以在百草園裏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觀菜畦、吃桑葚、聽鳴蟬與油蛉的低唱;可以在書房裏誦讀經典:《三字經》《千字文》《山海經》。但是,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封建社會腐敗與黑暗對人們的思想影響也是巨大的。年幼的魯迅,要承擔父親的重病,家道中落,受盡人情冷暖,然而卻擊不倒他。

歷史老師曾給我們講過,現在的中國人的思維與創新比不上國外——就是因為幾百年來的封建社會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潛滋暗長。

魯迅明白,封建社會的固步自封是無法用力量來改變的,所以,他走上了文學的道路,他要用文學的力量來改變這個黑暗的社會。

他筆下的“長媽媽”與“範愛農”這兩位經典人物,就是被封建社會所毒害的人物的縮影。長媽媽的性格與思想上都有太多消極與落後的東西,體現了革命前的黑暗社會的渾濁與昏暗。而範愛農則是一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亦體現了舊社會人民對思維的束縛的反抗,嚮往自由、嚮往安樂的心。

當時的'人們,受盡了黑暗與壓迫,一日終明悟,起身反抗,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艱難的戰爭;為了幸福,不知揮灑了多少位烈士的鮮血——眼前的生活,我們需要珍惜。

俗話説:好的x不在於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情感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魯迅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徹底解放了封建社會的思想。

他的x就如同一杯醇香的老酒,讀來醍醐灌頂,發人深醒。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王安憶説:“生命不過一場記憶。”誰又不是活在記憶中呢?《朝花夕拾》是魯迅兒時與青年時的回憶。

在《藤野先生》中,我從魯迅為了防蚊子用被子蓋住了全身,用衣服包了頭臉,看出了魯迅的吃苦耐勞。從中,我回想到了夏天,我在房間內睡覺,因一隻小蚊子而抓狂,無法入睡。而魯迅當時在客廳中,那麼多蚊子還能想出辦法,安心睡覺,為此,我對魯迅敬佩不已。魯迅一生有過這麼多老師,但是在其中,授課時間最短的藤野先生卻是魯迅認為在心中第一的老師。這可看出魯迅是多麼感謝藤野先生啊!在日本學生欺負魯迅的時候,藤野先生卻站在魯迅這一邊。分別時,藤野先生把照片當做禮物送給魯迅,當時照片可是十分珍貴的。我知道了在一個人遇到困難時,當別人給予他幫助,那個人就會終身難忘。

《瑣記》的城中,衍太太十分令我厭惡,他庇護小孩,看似令小孩十分喜歡,卻是在害小孩。就比如:魯迅十多歲時,與幾個小孩子比賽打旋子,看誰旋地多,衍太太就從邊上計數,讓小孩轉。一個小孩摔倒了,他的`嬸母又剛好走來,衍太太馬上換了一張臉,説:“你看,不是跌了麼?不聽我的話。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可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這令我十分不爽,竟然有這麼不要臉的人,表面一張臉,令小孩子喜愛,裏頭又是一張臉,令人討厭。

在《父親的病》中,魯迅執筆為武器打擊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迷信思想。我從中也看出了魯迅的艱難,一個小孩,面對一個故弄玄虛的庸醫,在父親去世的壓力下被欺騙,看出了魯迅當時的無限心酸。

拾起朝花,就是拾起了魯迅童年的回憶。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魯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我家附近有一大片荒地,雜草叢生。小時侯,總愛和小夥伴們一起去那裏玩耍,捉迷藏,享受和煦的陽光,舒爽的清風,還有那些被我蹂躪的野花,使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自由自在。而如今,荒地上造起了住宅樓,我和夥伴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努力着,感受不了大自然,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使我在讀過文章後有了這麼多感動。

童年已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那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以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