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必備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9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必備6篇]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 篇1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讀書會。《杜拉拉昇職記》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不過,我覺得只要是好書,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年初,院裏號召開展讀書活動時,我選定了《論語》,《論語》文字不多,但博大精深。當然,對於《論語》,一時半會也理解不透,目前,也只是看了個眼熟。今天參加讀書會,我就結合對《論語》的一點心得體會,同時基於對《杜拉拉昇職記》書名的理解,談談我的體會,以及讀書的收穫。

杜拉拉是外企職場的成功人士,在外企職場裏呼風喚雨,如魚得水。看了《杜拉拉昇職記》,的確很有收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辯證地吸取杜拉拉的經驗與精華,對工作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法院並不能稱為職場。在理想主義化的狀態下,法官是肩負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的,如果把法院完全看成一個職場,一切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奮鬥目標,也就未免庸俗化了。在讀《論語》,有所感觸的時候,寫了一些心得,大概有二十多篇,都發表在《湖南法院網》上。前不久,又讀了《杜拉拉昇職記》,同樣也是感觸良多,只是還沒有形成文字材料。這些感觸,這些心得,凝結成我的一個認識,作為一名法院工作人員,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應當視審判工作為事業,不忘學習,牢記理想,時刻加強自身修養。

一、學習: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孔子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説:“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這説的是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我們踏上了工作崗位,學習的步伐卻不能停下。從學校畢業了,自學當成為主要的接受教育的.方式。自學,主要是從書本中吸收營養,貪多求快,那樣不行。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可如何才能精呢?辦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左思右想,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情況,想明白了卻不能完全表達的情況,並不鮮見。此時,就不妨放下案卷,打開書本,去書本中尋找答案。“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用書本來開導自己,帶着問題去讀書,在書本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精讀。我們開展讀書活動,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從別人的認識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這也是精讀。馮院長讀了一本好書,把它推薦給大家,這是為我們精讀提供了捷徑。當然,作為一名法官,精讀並不在於法律書籍,讀書不一定非得成為工作的一部分,讀一些非法律的書籍,陶冶情操,涵養精神,也是非常好的。讀書,不可能總帶着問題去讀啊,沒有問題,又怎樣精讀呢?那就是邊閲讀邊思考,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閲讀。

二、理想:需求可以現實理想應當崇高。孔子説:“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一個人不怕沒有位子,最怕自己沒有什麼東西站得起來。法官的理想是什麼?它不應當是位子。法官的理想不一定壯志凌雲,但可以平實無華,法官的理想應該體現在審判執行的每一個細節中。法官是運用審判權公正裁判,定紛止爭的,法官的理想與法官的職業息息相關。公正與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恆的工作主題,公正與效率也應當成為法官的理想。一名法官如果説,他的追求就是辦好案子,那麼他是值得尊敬的;一名法官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如果把公正與效率視為畢生追求,那麼,這名法官的理想無疑是崇高的。當然,理想不可能千篇一律,法官的理想也必然千差萬別。崇高的理想,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東西。有了崇高的理想,工作生活中也同樣會受到位子、票子、房子的困擾,也同樣會發牢騷,同樣會有怨言。但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信念的支持,法官才能靜下心來,為了公正高效地處理好“案子”而絞盡腦汁,為“所以立”而提高素質。

三、修養:法官應當“日三省己身”。在紛繁的事務中,法官面對的是“法”、“人”、“案”,通俗地説,就是運用法律,審理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官日三省己身,也應當圍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辦案公正乎?待當事人誠乎?法律研習乎?先來説“法”。法官離不開法,法官對法律的掌握應當嫻熟,而法律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不學習,法官就會落伍,就會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如同曾子每日反省“傳不習乎”一樣,每日反省一下,今天學習了嗎?思考了嗎?收穫了嗎?可以促使法官與時俱進,始終繃緊學習的弦,思考的弦。再來説“人”。此處的人,主要指當事人。法官辦理案件,處理糾紛,是不能迴避當事人的,如何面對,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還是熱情相待,以理服人,以法服人,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後一種態度無疑是正確的,可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否把情緒帶到了工作中,帶到了當事人面前?這一切,都有必要在下班後反省,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注意,有沒有什麼地方必須改進。最後來説“案”。法官每年辦案上百件,一件案件對於法官來説,不過百分之一,甚至於不到百分之一,但對於當事人來説,那就是百分之百。在辦案過程中,是否堅持了司法公正?是否做到了定紛止爭?是否實現了案結事了?每日反思,不僅僅是反省,更是總結提高。

在《論語》中吸收古人的精華,從杜拉拉身上感受時代的氣息,這是一種快樂的過程。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唯淡泊才能明志,無寧靜難以致遠,或許,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羅新祥)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 篇2

最近看《杜拉拉昇職記》這本書感觸頗深,良好的溝通,積極的工作態度,重要的是能找塊堅實的靠山,在機遇出現時的把握,才是構建真正好工作的條件,當然,所有的元素最好在大型的公司中,否則,一切皆空!

剛進入公司的我們,天真的相信少説多做的道理,拿着助理的錢幹着業務的活,天天加班到9點多。老闆的一句話就能騙到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多做一點,可以多學一點,錢不是問題。到最後才知道,錢永遠都是大問題,喪失了談判的最好時機想翻身就難了。老闆一直都覺得我不一定需要升你的職加你的錢,怎樣實現價值的最優化是老闆的必修課。老闆常常教誨我們:要使自己成為公司裏不可缺少的人,這樣你才有資本來和公司談;如果你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公司根本不會和你談。就這樣在老闆的薰陶下看輕自己的價值,為着知遇之恩而傻幹。老闆是個一流的管理者,可以把下屬擼得服服帖帖的賣命。但是時間長了,要學得也學過了n次,每個人都難免要做個預算,去計算自身在市場裏的平均價值。如果現有的待遇低於市場平均值,人心浮動在所難免。

不過,Job Hop不這麼簡單,找不到好公司不如待在現在的公司,好歹工作環境不錯,壓力不大,所以可以一直忍耐。

杜拉拉的經歷就像是電影重放般,種種苦幹後的一無所獲,説到痛處讓人忍不住有些upset。杜拉拉曾經的原則也是我的原則,喜歡規則,喜歡直接,不懂得伎倆,不會裝模做樣。只是杜拉拉有一點幸運是她有大老闆的賞識。只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她這樣的運氣,也不是每一個老闆都像她的老闆一樣給新人機會、只要有能力就栽培你。這個世界很現實,有着太多的不公平、太多的潛規則。

看完了這本書,再細細地品味,我由書中精彩之處,得到以下我們可以借鑑學習的知識點:

1、當自己對直屬上司有意見時,應積極溝通,而不是先考慮越級申訴,這在大企業中是大忌。

2、面對新的老闆,要儘快找到遊戲規則。

3、做任何事要以上級為主,與上級建立一致性。

4、積極給上司提供善意的信息。

5、和老闆談話之前要理清思路,先想好要佔用老闆多少時間談話的主題是什麼,內容簡潔明要。

6、摸清老闆問話的常見規律,事先做好應對的準備。

7、幹了活,卻得不到老闆認可的主要原因是與上司溝通不夠。解決方案有:

1)把每一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和安排簡要告知老闆,並要求老闆如有意見在某一日期前提出,不然按計劃執行。

2)當我遇到困難,想方法自己解決,但要帶着解決方案和老闆開會。讓他知道困難的背景,在他也認識到困難的嚴重性的時候提出自己準備的兩個解決方案,並告知其分別的優劣勢,讓他選出最終解決方案。這樣可以讓老闆瞭解我的工作中困難的難度,出現頻率,我的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態度。

3)再大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告知老闆進程,主動地在重要階段給老闆信息,如大事摘要,最後結果。

4)在與別的部門的上司,或公司的高層工作時,要注意言語清晰簡潔,主動溝通,考慮周到,不出現有畸異的內容。

8、自己一個明確考慮問題的時間限制,再複雜的事情,到那事先約好的時間點,就要下一個結論,該往哪個方向走。

9、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應該花大部分時間在發揮強項上,做到揚長避短。

10、人的注意力有限,要保證重點。

11、要想統一規劃,就要有標準。

12、標準的制定不僅用來規範作業,更主要的是體現公司的文化。

13、談問題要有完整的事件背景。(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star)

14、做主管應避免評價這個人怎樣,而是把重點放在説這件事是怎麼回事。

15、做老闆的.得在不同的利益中權衡利害,知道在什麼地方要做出妥協,老闆做的越大,妥協能力要求越高。

16、不可讓人感覺個人的能力威脅到公司安全,主要體現為拉幫結派。

根據以上所學到的知識點,我總結出這樣的理論:要想成為好的員工,要做到適應能力強,快速與上級建立一致性,思路清晰,主動快速完成任務並積極彙報工作情況,堅持學習,在壓力和困難中快速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由於杜拉拉在外企上班,裏面也有很多的外企中常用的英語單詞,在此就不多説了。

看到杜拉拉一個柔弱的南方女子在一家全球500的大企業中打拼的過程,讓我明顯的感覺到職場上危機四伏,任何一個人在企業中隨時都有被炒的可能,要想在企業中有所成就光靠技術和一張嘴皮子是完全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比別人轉的更久更快的腦袋!

用一句話概括吧: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喜歡這本書倒不是覺得她對職場博弈有多大的益處,或藴含了多麼深刻的生存智慧,而僅僅為了一個故事,一個傻女人的苦幹奮鬥的故事,喜歡杜拉拉,一個有趣的主人公,一個折射出我們打工苦菜花的故事。

對於我們這些即將走入工作崗位的女大學生,要學習杜拉拉的精神,苦幹奮鬥、善於溝通、懂得變通,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或許我們沒有她幸運,或許我們將來的公司規模小,但我們可以像她一樣埋頭苦幹,和同事、上級處好人際關係,要相信堅持就是勝利!雖然現在的社會環境並不想書中描述的那麼簡單,但我們要努力在惡劣的氛圍中,成就自己不凡的人生!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 篇3

對於大學生來説,職業規劃是個陌生的字眼,於是,成為“杜拉拉”便成了一個看起來最實際的目標。要是人的性格和blog的風格模板更換一樣簡單就好了,只要鼠標一點,立刻由黑乎乎壓抑的界面更換到清涼温暖的青春回憶中,其實以前在回憶童年回憶高中的時候還不大理解“當一個人開始回憶的時候,他就老了”是什麼意思,或許要等到像上了龍套一樣的馬駒一樣,天天不停歇的工作工作工作,偶爾想想大學時光的輕鬆快樂,然後悽悽慘慘慼戚一番,還得繼續埋頭苦幹,等着盼着熬到下班,睡覺,上班,下班的時候,我們才真正體會職場的身不由己。工作是什麼?書中寫到: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表達自我的機會、個人使命感以及一種活着的理由。工作是我們需要用生命去做的事。”這與工作僅僅是“為五斗米折腰”“為別人幹活”的想法完全不同,揭示了工作的真正內涵,為點燃工作激情打下基礎。

人們對工作的認識和態度主要有三種:一是當“副業”,認為“崗位”就像“籠子”,既艱苦又無自由,不想幹;二是當“職業”,認為“有碗飯吃就行”,做天和尚撞天鍾,幹不好;三是當“事業”,認為生命與工作不能分離,將工作與快樂合而為一,既不因辛苦而抱怨,也不因困難而退縮。其實很多事情,是因為自己固執於只從“以自己為本位”的角度去觀察,以為那是唯一的真理和途徑,結果不但活得不好,對他人也沒有什麼真正的付出。由此可見,把工作當享受,才是科學而睿智的選擇,才能達到“人因工作而完美,工作因人而完善”的境界。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説過:“一個人慢慢被時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學習熱情的下降,工作激情的減退”。有鑑於此,引導人們牢固樹立“享受工作”的思想觀念才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人生,不僅為了成功而工作,更應為了享受而工作。也許有人會説,“把工作當享受,怎麼可能?”其實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正如美國前總統林肯所言,“一些事情人們之所以不去做,只是認為不可能。而許多不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之中。”“享受工作”也是這樣,只要我們始終做到“心態積極,熱愛工作,提高素質”,就能跨入“把工作當享受”的天地。涉世不深的杜拉拉給我們啟發,如何找回自己的力量,並解決職業危機。

第一步:定義問題。如果我們不知道問題是什麼,我們就不能解決它。在定義問題時,必須明確哪一部分問題是外部力量(諸如公司、老闆或制度)引起的,哪一部分是內部力量(內部人員)引起的。如果我們區別開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我們就能夠明白自己是如何把力量交給外界的,通過承擔引起我們不愉快的那部分責任,我們就能奪回自己的力量,並做出改變。

第二步:用問題創造積極的設想。僅僅定義“錯誤”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設想我們希望事情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只承認不想要什麼或不喜歡什麼,那麼就像是走回到未來。設想給予我們希望,也給予我們生活的焦點。就像放大鏡把太陽光聚集到紙上能使之燃燒一樣,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也有焦點,那麼我們就會擁有力量。

第三步: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情感。我們的情感是自我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我們行動的原動力。人們都説,情感是運動的能量。如果我們否認自己的情感,我們就阻斷了力量源泉的能量。承認我們的情感,並不意味着我們必須產生這些情感,而是它有助於接受自我。自我接受對自我獲取力量是必要的。

第四步:作出有意識的選擇。我們重獲力量,通過慎重考慮作出選擇,獲得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認可,從而實現自己的設想。每當我們作出這種選擇時,我們應該告訴自己的潛意識,我們是有力量的,我們能夠照顧好自己。每當我們作出積極的選擇時,就建立了自尊和自信,從而激勵我們作出更積極的選擇。也許我們不能改變或控制周圍發生的一切,可是我們能改變自己及自己的反應。理論聯繫實際,明白了工作的意義和端正了工作態度,就要運用到工作中去。首先要珍惜工作機會,要對工作心懷感激,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寶藏,要努力去挖掘,盡職盡責的做好當前的工作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這其中也包括自己職位的提升以及財富的增加。其次要愛崗敬業對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忠誠感,要以主人翁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另外工作中辦事要有效率決不拖沓,積極努力的完成自己本職工作,不要尋找任何藉口;在工作中,和同事之間的相互協作尋求良好的凝聚力;發揮好團結合作精神。工作隨着志向走,成就隨着工作來。人生定位越高,奮進的動力就越大,獲得的成就也就越大。

實踐表明,只有把工作定位在“享受”的高度,才能不斷追求高素質。素質高,能力強,無論多麼艱鉅複雜的工作都能輕鬆且高標準地完成,感到是一種享受。因此要通過不斷地提高學習力,不斷地工作實踐,確保不斷地具備高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自如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由衷感到“工作的確是一種非常崇高的享受”。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 篇4

我看書向來愣,拿起來就巴不得早點知道結局,於是在休假的日子手不釋卷,雖然代價是頭暈眼花胃抽筋,仍樂此不疲。

喜歡這本書倒不是覺得她對職場博弈有多大的益處,或藴含了多麼深刻的生存智慧,而僅僅為了一個故事,一個傻女人的苦幹奮鬥的故事,喜歡杜拉拉,一個有趣的主人公,一個折射出我們打工苦菜花的故事。

天真的相信少説多做的道理,拿着助理的錢幹着業務的活,天天加班到9點多。老闆一句話就騙到我:年輕的時候多做一點,可以多學一點,錢不是問題。到頭來才知道,錢永遠都是大問題,喪失了談判的最好時機想翻身就難了。老闆一直都覺得我不一定需要升你的職加你的錢,怎樣實現價值的最優化是老闆的必修課。老闆常常教誨我們:要使自己成為公司裏不可缺少的人,這樣你才有資本來和公司談;如果你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公司根本不會和你談。就這樣在老闆的薰陶下看輕自己的價值,為着知遇之恩而傻幹。

老闆是個good negotiant 可以把下屬擼得服服帖帖的賣命。但是時間長了,要學得也學過了n次,每個人都難免要做個預算,去計算自身在市場裏的平均價值。如果現有的待遇低於市場平均值,人心浮動在所難免。

不過,Job Hop 不這麼簡單,找不到好公司不如待在現在的公司,好歹工作環境不錯,壓力不大,所以可以一直忍耐。

杜拉拉的經歷就像是電影重放般,種種苦幹後的一無所獲,説到痛處讓人忍不住有些upset。只是杜拉拉有一點幸運是她有大老闆的賞識,而我們這裏沒有大老闆。公司結構太簡單,看來也未必是好。杜拉拉曾經的原則也本是我的原則,我越來越懷疑這些原則,只是我喜歡規則,喜歡直接,不懂得伎倆,不會裝模做樣,所以還沒有把它們打翻。

年紀漸大越對生活和工作進行反思,尤其是看了越多的實例越無法安心。就這樣混下去還是去開拓一個新境界?繼續目前的日子,打發打發也就是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跳出去,則要築好銅牆鐵壁來抵擋未知的'風雨。

忽然想到一個不算題外的話,即所謂企業文化。不曉得我們公司的文化是什麼,怎樣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靠老員工做lecture 動員?還是該有點別的福利?若上班成為一種負擔和痛苦;若空氣中凝結的是一種緊張和壓力;若老闆一面説work and pleasure,一面板着臉孔錙銖必較,我們的熱情又該怎樣才不被冷卻!

職業的環境和發展,竟然讓杜拉拉這樣在每天的地鐵裏提到了我眼前,不得不看不好好思考。

現在我已經看完這本書,我先是仔細的看了一遍,在過了一遍我認為在書中精彩之處,由此得到以下學得的知識點:

1. 當自己對直接上司有意見時,應積極溝通,而不是先考慮越級申訴,這在大企業中是大忌。

2. 面對新的老闆,要儘快找到遊戲規則。

3. 做任何事要以上級為主,與上級建立一致性

4. 積極給上司提供善意的信息

5. 和老闆談話之前要理清思路,先想好要佔用老闆多少時間談話的主題是什麼,內容簡潔明要。

6. 摸清老闆問話的常見規律,事先做好應對的準備。

7. 幹了活,卻得不到老闆認可的主要原因是與上司溝通不夠。解決方案有:

1) 把每一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和安排簡要告知老闆,並要求老闆如有意見在某一日期前提出,不然按計劃執行。

2) 當我遇到困難,想方法自己解決,但要帶着解決方案和老闆開會。讓他知道困難的背景,在他也認識到困難的嚴重性的時候提出自己準備的兩個解決方案,並告知其分別的優劣勢,讓他選出最終解決方案。這樣可以讓老闆瞭解我的工作中困難的難度,出現頻率,我的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態度

3) 再大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告知老闆進程,主動地在重要階段給老闆信息,如大事摘要,最後結果。

4) 在與別的部門的上司,或公司的高層工作時,要注意言語清晰簡潔,主動溝通,考慮周到,不出現有畸異的內容

8. 自己一個明確考慮問題的時間限制,再複雜的事情,到那事先約好的時間點,就要下一個結論,該往哪個方向走

9. 人的精力有限,應該花大部分時間在發揮強項上,做到揚長避短

10. 人的注意力有限。要保證重點

11. 要想統一規劃,就要有標準

12. 標準的制定不僅用來規範作業,更主要的是體現公司的文化

13. 談問題要有完整的事件背景(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star)

14. 做主管應避免評價這個人怎樣,而是把重點放在説這件事是怎麼回事,讀後感《《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20xx字》。

15. 做老闆的得在不同的利益中權衡利害,知道在什麼地方要做出妥協,老闆做的越大,妥協能力要求越高

16. 不可讓人感覺個人的能力威脅到公司安全。主要體現為拉幫結派。

根據以上所學到的知識點,我總結出這樣的理論:要想成為好的員工,要做到適應能力強,快速與上級建立一致性,思路清晰,主動快速完成任務並積極彙報工作情況,堅持學習,在壓力和困難中快速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由於杜拉拉在外企上班,裏面也有很多的外企中常用的英語單詞,在此就不多説了。

看到杜拉拉一個柔弱的南方女子在一家全球500的大企業中打拼的過程,讓我明顯的感覺到職場上危機四伏,任何一個人在企業中隨時都有被炒的可能,要想在企業中有所成就光靠技術和一張嘴皮子是完全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比別人轉的更久更快的腦袋!

用一句話概括吧: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 篇5

很高興參加今日的讀書會。《杜拉拉昇職記》是一本十分好的書,可是,我覺得只要是好書,是能夠融會貫通的。年初,院裏號召開展讀書活動時,我選定了《論語》,《論語》文字不多,但博大精深。當然,對於《論語》,一時半會也理解不透,目前,也只是看了個眼熟。今日參加讀書會,我就結合對《論語》的一點心得體會,同時基於對《杜拉拉昇職記》書名的理解,談談我的體會,以及讀書的收穫。

杜拉拉是外企職場的成功人士,在外企職場裏呼風喚雨,如魚得水。看了《杜拉拉昇職記》,的確很有收穫。他山之石,能夠攻玉。辯證地吸取杜拉拉的經驗與精華,對工作是有很大幫忙的。可是,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法院並不能稱為職場。在夢想主義化的狀態下,法官是肩負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責的,如果把法院完全看成一個職場,一切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奮鬥目標,也就未免庸俗化了。在讀《論語》,有所感觸的時候,寫了一些心得,大概有二十多篇,都發表在《湖南法院網》上。前不久,又讀了《杜拉拉昇職記》,同樣也是感觸良多,只是還沒有構成文字材料。這些感觸,這些心得,凝結成我的一個認識,作為一名法院工作人員,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應當視審判工作為事業,不忘學習,牢記夢想,時刻加強自身修養。

一、學習: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孔子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説:“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這説的是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我們踏上了工作崗位,學習的步伐卻不能停下。從學校畢業了,自學當成為主要的理解教育的方式。自學,主要是從書本中吸收營養,貪多求快,那樣不行。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可如何才能精呢?辦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左思右想,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情景,想明白了卻不能完全表達的情景,並不鮮見。此時,就不妨放下案卷,打開書本,去書本中尋找答案。“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用書本來開導自我,帶着問題去讀書,在書本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精讀。我們開展讀書活動,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從別人的認識中提升自我的思想,這也是精讀。馮院長讀了一本好書,把它推薦給大家,這是為我們精讀供給了捷徑。當然,作為一名法官,精讀並不在於法律書籍,讀書不必須非得成為工作的一部分,讀一些非法律的書籍,陶冶情操,涵養精神,也是十分好的。讀書,不可能總帶着問題去讀啊,沒有問題,又怎樣精讀呢?那就是邊閲讀邊思考,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閲讀。

二、夢想:需求能夠現實夢想應當崇高。孔子説:“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一個人不怕沒有位子,最怕自我沒有什麼東西站得起來。法官的夢想是什麼?它不應當是位子。法官的夢想不必須壯志凌雲,但能夠平實無華,法官的夢想應當體此刻審判執行的每一個細節中。法官是運用審判權公正裁判,定紛止爭的,法官的夢想與法官的職業息息相關。公正與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恆的工作主題,公正與效率也應當成為法官的夢想。一名法官如果説,他的追求就是辦好案子,那麼他是值得尊敬的;一名法官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如果把公正與效率視為畢生追求,那麼,這名法官的夢想無疑是崇高的。當然,夢想不可能千篇一律,法官的夢想也必然千差萬別。崇高的夢想,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夢想化的東西。有了崇高的夢想,工作生活中也同樣會受到位子、票子、房子的困擾,也同樣會發牢騷,同樣會有怨言。可是,有了崇高的夢想,就有了信念的支持,法官才能靜下心來,為了公正高效地處理好“案子”而絞盡腦汁,為“所以立”而提高素質。

三、修養:法官應當“日三省己身”。在紛繁的事務中,法官應對的是“法”、“人”、“案”,通俗地説,就是運用法律,審理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官日三省己身,也應當圍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辦案公正乎?待當事人誠乎?法律研習乎?先來説“法”。法官離不開法,法官對法律的掌握應當嫻熟,而法律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不學習,法官就會落伍,就會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如同曾子每日反省“傳不習乎”一樣,每日反省一下,今日學習了嗎?思考了嗎?收穫了嗎?能夠促使法官與時俱進,始終繃緊學習的弦,思考的弦。再來説“人”。此處的人,主要指當事人。法官辦理案件,處理糾紛,是不能迴避當事人的,如何應對,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還是熱情相待,以理服人,以法服人,這是截然不一樣的兩種態度。後一種態度無疑是正確的,可心境不好的時候,是否把情緒帶到了工作中,帶到了當事人面前?這一切,都有必要在下班後反省,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注意,有沒有什麼地方必須改善。最之後説“案”。法官每年辦案上百件,一件案件對於法官來説,可是百分之一,甚至於不到百分之一,但對於當事人來説,那就是百分之百。在辦案過程中,是否堅持了司法公正?是否做到了定紛

止爭?是否實現了案結事了?每日反思,不僅僅是反省,更是總結提高。

在《論語》中吸收古人的精華,從杜拉拉身上感受時代的氣息,這是一種歡樂的過程。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唯淡泊才能明志,無寧靜難以致遠,或許,堅持一顆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杜拉拉昇職記讀後感 篇6

杜拉拉,一位草根出身的外企白領,有着七十年代生人“職業的一代”的標本式特點,做着一份不高不低的人事行政經理的工作,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經歷着職場的跌宕起伏。

就是《杜拉拉昇職記》中的主人公杜拉拉,和大多七十年代人相似,她並不具有“純種”的外企血統。她不是歐美500強的管理培訓生,起初似乎也沒有明確的職場生涯規劃。但在經歷過鄉鎮企業的老闆騷擾和港台企業“非人性化的苛刻”之後,杜拉拉終於在歐美500強企業找到了棲身之地。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爭取,甚至是鑽營之後,杜拉拉終於做到了人事行政經理的位置上。但經理的位置也只能讓杜拉拉享受片刻成功的歡娛,這個位置亦是更多職場傾軋和複雜人事鬥爭的開始。

杜拉拉其實是一代外企人的縮影,他們的所有職業化訓練皆源自第一家外企。雖然我始終懷疑,從民企到台企再到外企,杜拉拉的能力有沒有真正提升。儘管表面上,杜拉拉能把活都搞定,功課(外企的慣用語,多指那些Paperwork)也做得很漂亮,並且還學會了一些彙報技巧和招聘技巧。但實質上有外企職業背景的人都知道,那些職業素養的提高,大多還只是遵照SOP(標準作業程序)的規範化,但這很大程度並不是真正的工作能力。SOP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讓你學會如何在一個公司做一個工作人,並不見得是讓你學會解決問題的技術。事實上,杜拉拉或多或少有投機的天份,她的升職,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為她並沒有傻到完全遵照SOP辦事,而是打通了高層的關係。外企的職場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那些挑戰舊有程序的天份,其實這也並不違反大多數公司的文化。一板一眼地按照程序辦事,並不會讓你升職,程序的縫隙地帶,正是讓杜拉拉充分施展投機天份的所在。

投機的褒義詞是“充分展示自己”,這也是大多數歐美500強的文化之一,事實上也正是藴含在這些企業中的西方文化。杜拉拉在DB(在書中她就職的公司)之所以混得不錯,我看有很大的原因是她的性格中本身就暗合這種文化。假若杜拉拉在國內企業工作,那這種個性非但不是優勢,反而可能就是一個很大的弱勢。

杜拉拉的個性強悍,凡事爭取,很懂得維護自身的利益,必要時也會挑戰(在外企,這詞語叫做Challenge)別的部門,這幾乎就是外企出身的人的普遍個性。但要説杜拉拉就此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職業人士,那恐怕也很難説,和一個真正的職業人士相比,杜拉拉還是有很大距離的,她還只能算是一個尋常草根找到好工作的典範,離成功,卻還很遙遠。

從杜拉拉的職位來看,管3個主管的基層經理,也並非是在銷售、市場、財務這些核心部門,就算在特定的'情況下算是“重要”,也至多是個重要的棋子。杜拉拉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她還是個“有感情”的人,假使她還想繼續在外企發展,恐怕這“感情”本身就是一個大忌。職業人士幾乎是不能有感情的,至少她要懂得,感情必須深埋在心底。

杜拉拉的故事中,還穿插着和K/A銷售總監王偉的戀情,王偉甚至還有段和小區經理Daisy、杜拉拉的三角戀情,這件事最終還導致了王偉的被迫辭職。雖然,這樣的辦公室戀情對於整日忙於工作而圈子不大的白領來説也是見怪不怪。但正如外企普遍的遊戲規則,杜拉拉也知道,這種事情的發展最終一定會導致一個人離開現在的公司,所不同的只是方式和時機。這些事情的發生,也正是七十年代人矛盾價值觀的體現:幼時所接受的中國傳統教育和成年後所接受的西方職業訓練之間的矛盾。

如果要我為杜拉拉下個職業前景的預測,我並不樂觀。她的今天僅維繫於一份工作,而且處境似乎也並非最佳。從既往處看,她顯然已經完全否定了她那些民企、港台企業的職業出身,從未來看,她也似乎已經碰到了職業的天花板,很難再有上升空間,儘管她對升職加薪一直是孜孜以求。從婚姻來看,30多歲,也未為自己定下終生――書的最後,她和王偉只是再遇,而並沒有交待一定就是結婚。即便是結婚,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這意味着她的Base要從她喜歡的廣州移到王偉的家鄉北京,那並不是她真正喜歡和熟悉的地方。

也許正是這些矛盾,讓書的作者要把杜拉拉的故事寫出來與作者分享。毫無疑問,這書這肯定是熟捻歐美500強職場的人所寫,同時,這書也無處不透着這代人的矛盾:公司與外部社會、職業與生活、工作與婚姻。七十年代人,面對割裂的成長方式與社會,也許矛盾正是他們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