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精品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1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精品8篇)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1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國中的課本上,只知道這本書大體講了一個吝嗇鬼的故事,當時只是為了升學而看書,對於這些外國名著我是絲毫沒有一點興趣的。但是後來漸漸的接觸了一些像葛朗台的`“吝嗇鬼”,我就想讓現實生活中的葛朗台與書上做一下對比,看一下到底是誰比較“摳門兒”。以上純屬題記,請某些同志不要對號入座。

這是一個悲劇的故事,故事展開自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説,這是由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2

《歐也妮﹒葛朗台》它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説,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但對於它,我卻始終留有深刻的印象。

葛朗台為了金錢,一輩子花盡心思,甚至為了錢連親情也不顧,但最終一分也帶不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是一無所獲。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3

今天,我們的社會也變得物慾橫流,拜金風氣猶如趕不走的陰霾。有錢能使鬼推磨,道德的底線已經開始崩了。源源不斷地踏入社會的人們都免不了沾染上世俗的風氣,帶着些銅臭的污穢。社會流行着這樣的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越來越多的老葛朗台開始出現了。

我們的吝嗇鬼與天使都沒有那麼的極端,也就是説,愛錢如命的人沒有像老葛朗台那個守財奴一樣,而堅守善良底線的'人們也沒有像歐也妮一樣那麼具備如天使般的品質,多多少少的會帶有一些“錢”的影子。除非家裏很有錢,不在乎;要麼就是家裏窮的叮噹響,自得其樂。

我們應該拯救這個社會。讓道德重尋昔日的寶座。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4

《歐也妮·葛朗台》,“書中的葛朗台非常吝嗇”媽媽這麼告訴我。於是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他到底有多麼吝嗇?

《歐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寫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這部小説,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嗇,不要被金錢牽着鼻子走,否則你的朋友都不會喜歡你。只有活得坦然,才會快樂!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5

老葛朗台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大量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歐也妮是這部小説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説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台、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6

最近又讀了一遍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體會了也不少。歐也妮葛朗台是四大吝嗇鬼之一,他做起生意常誘使對方上當受騙自己穩操勝券,為了錢他六親不認,家產萬貫的他扣妻子的費用,讓女兒吃清水面包,貪婪,吝嗇。金錢就是他的上帝。他死後神父給他做臨終聖事的.時候,他半閉着的眼睛突然看見了神父身上帶的十字架是金的,竟然復活了,當神父讓他吻一下十字架上的基督時,他竟然伸手去抓,這也費盡了他的所有力氣。作者刻畫的人物真的很有趣。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7

巴爾扎克説:“這是一場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看完整本書,我不禁反問自己:金錢到底帶給了他們什麼?老葛朗台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實質上他卻是金錢的奴隸,作為一個守財奴,他比別的同樣吝嗇的人多的就是懂得如何賺錢,書中花了很多的筆墨來描寫他強大的斂財本領,這也讓他成為索漠城人人敬佩的對象——這就是金錢的能力。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8

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説家,朔造典型的巨匠,舉世聞名的現實主義大師。曾經有人斷言:“自莫里哀的《吝嗇人》以後,不會再有人寫吝嗇鬼了!”莫里哀筆下的阿巴公已將吝嗇鬼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巴爾扎克不僅大膽地拾起了這個題材,並賦予了最深刻的歷史內容。

《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錢,葛朗台老頭的形象便體現了金錢的主宰力量。